犬外耳炎的发病原因 犬外耳炎的治疗

犬外耳道上皮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有时伴发耳廓疾病或中耳炎。主要症状为耳朵瘙痒,耳廓和耳道红斑,耳内分泌物(耳屎)过多并有异味,严重时可能化脓并发出恶臭,甚至增生闭塞耳道。因为瘙痒,患病的犬猫常表现摇头、抓耳、摩擦耳部等行为。由于耳的疼痛,使动物的头部向患侧倾斜、低垂。外耳炎是一种犬猫耳道常见的疾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犬外耳炎的发病原因犬外耳炎的治疗。

1.发生原因
外耳道内有异物进入(如泥土、昆虫和带刺的植物种子等),存在有较多耳垢,进水或有寄生虫寄生(如芥螨),垂耳或耳廓内被毛较多时水分不易蒸发而导致外耳道内长期湿润,湿疹、耳根皮炎的蔓延等诸多因素均可刺激外耳道皮肤引起炎症。
2.临床症状
初期只见外耳道潮红、水肿、发痒,自耳道流出淡黄色浆液性分泌物,沾污耳下部被毛。患犬表现不安,常摇头晃脑或磨蹭搔抓耳朵。随着病情发展,局部肿胀加剧,或出现脓疱,流出棕黑色恶臭的脓性分泌物,常导致耳根部被毛脱落或发生皮炎,病犬听力降低。转为慢性时则听力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并引起耳道的组织增厚,甚至发生肿瘤,导致耳廓皮肤增厚、耳廓变形和听觉障碍。
3.临床诊断
一是询问病史及生活史,了解患犬的基本情况;二是取外耳道皮肤刮取物进行涂片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病原形态;三是取外耳道皮肤刮取物进行真菌检查,在伍德氏灯下观察,呈绿色荧光即为真菌感染性外耳炎。
4.犬外耳炎的治疗
(1)急性外耳炎的治疗。用0.1%新洁尔灭在37~38℃状态反复冲洗耳道,直至用检耳镜能看清骨膜为止。冲洗后向耳道内涂抹抗生素软膏和强的松软膏,真菌性外耳炎可向耳道内涂抹抗真菌膏剂,如达克宁软膏,直至耳内鳞屑消失。急性化脓性外耳炎伴有体温升高,应及时应用氨苄青霉素按每公斤体重0.03克内服,一天两次,连用5天,以防继发中耳炎。
(2)慢性和复发性外耳炎的治疗。确定病因后进行消炎处理,并在首次治疗后,每隔2~4周复诊1次。如果有严重的组织肿胀、溃疡和明显的皮炎,就要进行全身性抗生素治疗。
5.犬外耳炎的预防
日常清洗耳道对于预防犬外耳炎的发生很有必要。在给犬洗澡或者外出时,一定要保护好犬的耳朵,防止水和其他异物(麦芒、沙子)进入耳道。

犬外耳炎的病因
原发性
(1)寄生虫。螨虫是最常见的耳内寄生虫。猫的外耳炎50%为螨虫引起,犬为5-10%。大多数猫有免疫反应,能阻止进一步感染。蠕形螨可能局限于耳廓,但皮肤的其他部位也可能被感染。猫感染时可引起耵聍腺性外耳炎。疥螨、耳螨、苍蝇、虱蚤多在耳廓寄生,很少引起外耳道疾病。硬蜱、恙螨能侵害耳廓和外耳道。有棘耳蜱,梅格宁残喙蜱也能引起外耳道疾病。
(2)异物。植物芒刺、狗尾草。脏物、皮屑。粉末样药物。脱落的毛发。
(3)特异性反应。在那些具有特异性反应的犬,出现过敏性外耳炎的比例在50%以上。外耳炎可能是唯一的临床症状。
(4)食物过敏。犬食物过敏时,80%出现过敏性外耳炎。外耳炎可能是唯一的临床症状。
(5)接触性过敏。对那些在治疗过程中耳病进一步明显恶化的病例,应怀疑接触性过敏。
(6)角化异常。最常见的是皮脂溢性疾病。脂肪酸对耳道上皮有刺激作用。其它引起角化异常的因素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雄性雌性化综合症,塞尔托利细胞或间质细胞肿瘤以及卵巢功能异常。
(7)免疫性皮肤病。包括落叶状天疱疮、红斑性天疱疮、皮肤红斑狼疮、全身性红斑狼疮、寻常性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和药疹。耳廓比耳道的症状明显。
(8)肿瘤。猫的炎性息肉可表现为单侧性外耳炎。其他肿瘤包括皮脂腺瘤,基底细胞瘤、肥大细胞瘤、耵聍腺肿瘤、纤维瘤、纤维肉瘤、软骨瘤、软骨肉瘤、鳞状细胞癌和毛发上皮瘤。
(9)其它疾病。幼畜蜂窝织炎(幼畜窒息)。锌—应答性皮肤病。牛头致死性肢皮炎。
易感性
(1)耳构型异常。耳道狭窄。大而且下垂的耳廓和耳道内的毛发使通气量减少,耳内温度升高,湿度大。拉布拉多猎犬、美国可卡猎犬、英国激飞猎犬的毛囊及顶浆分泌腺数量都较多。
(2)耳道上皮损伤。由于长期耳湿或清洗后不适当的拭干。角质层屏障机能丧失,上皮层受到侵渍。
(3)耳道阻塞。急性炎症引起的上皮肿胀,可使耳道变窄。肿瘤阻塞耳道。
(4)全身性疾病。猫白血病、猫免疫缺陷病、犬细小病毒病和犬瘟热。

持久性
(1)细菌。耳的环境或耳道的改变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正常的耳内有少量细菌存在。与外耳炎有关的细菌为中间型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
(2)真菌。马拉色霉菌为最常见的侵害耳的真菌。其它的有念珠菌,曲霉菌,毛癣菌,小孢子菌。
(3)中耳炎。中耳炎多为细菌性的,可使外耳炎复发。
(4)渐进性病理学变化。阻塞耳道,使耳垢形成增多,降低自然的清除能力,并使人工清理和局部用药变得困难。
诊断编辑
1、全面的皮肤病史检查,因为耳是皮肤的延续。
2、必须做检耳镜检查。首先检查为受感染和感染程度较小的耳。做无菌培养。渗出液的细胞学检测。同时观察有无出现红斑,粘膜脱落或溃疡,组织增生,渗出物(颜色、气味变化)或肿物。检查鼓膜的状态。
3、确诊需做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性诊断。细菌或真菌培养或药敏实验。皮肤取样检查和抗疥螨治疗试验。低过敏性食物试验。皮内试验或体外血液过敏试验。若怀疑药物反应,应停止局部或全身用药。做活组织检查,以确立是否存在增生物或免疫疾病。检查体内雌激素或睾丸素水平,若为性激素性疾病,可考虑做节育手术。检查甲状腺。检查是否患有其他可影响耳的全身性疾病。
治疗编辑
1、清洗耳道(不适合耳膜破裂的动物)。除去耳道及耳廓处毛发,必要时使用溶耵聍剂。因为溶耵聍剂对耳道有刺激性,应从耳道彻底冲净。禁用棉签。
2、局部治疗。使用复合剂药物(Otomax耳特净),需每天用药。
3、全身用药治疗。外耳炎并发中耳炎时应全身用药治疗。
4、手术治疗。耳道外耳壁切除,垂直耳道切除,全耳道切除及外侧耳泡骨切开。

相关阅读

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与治疗


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贫乏和代谢紊乱所致,多发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产奶量最高时发病最多。随着胎次和年龄的增加,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该病属于家畜产科疾病的范畴,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一般在5%~8%,个别牧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对奶牛产后瘫痪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有的瘫痪奶牛经过治疗能够痊愈,但是对养牛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生,预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以及预防与治疗。

1、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

干奶期特别是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此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奶牛体况改善,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适应高精料饲养模式向粗饲料饲养模式的转变,激发免疫系统,减少疾病发生。干奶期奶牛对钙的需要量处于最低时期,胎儿发育、尿钙和粪钙的排泄总量为每天10~12克,此时血液中钙补充机制处于无活性状态。奶牛分娩后泌乳的启动则需要一套快速的钙内环境调节机制。奶牛分娩第1天产5千克初乳需要23克钙,因此奶牛分娩后每天必须有30克或更多的钙进入钙贮,这就是说分娩第1天的奶牛都表现血钙降低现象。

当肠道吸收钙和骨骼动员的钙总量少于奶牛钙损失总量,奶牛表现血钙降低,最终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钙、磷比(1.0~1.5)∶1”的饲养模式可以激发奶牛产后迅速从日粮中吸收和动员骨骼中的钙维持血钙平衡,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产前饲喂低钙饲料,钙、磷比以1∶(1~3)为宜;增加阴离子物质饲喂量,产前21天,每头牛可补食50~100克氯化铵和硫酸铵。产前3~5天至分娩后3天内,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25%葡萄糖溶液各500毫升,每天1次;有条件时每天补给白糖200~300克,有良好预防效果。

干奶期饲喂优质粗饲料,一般为每头每天8~10千克优质干草,15~20千克多汁料和1~4千克混合精料,粗料和多汁饲料不宜多喂。干奶期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的2.0%左右,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粗蛋白12%~15%左右,钙0.65%以上,磷0.48%以上,精粗料比为3∶7,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饲料品种尽量保持一致,围产期前期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使瘤胃微生物区系逐步调整适应于精料饲养类型,有助于母牛产后可以尽快适应即将到来的产奶高峰期高精料饲养模式。降低酮病、胎衣不下、皱胃变位等疾病,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产前1个星期补硒1次。干奶期中,最迟从产前2星期开始,减少富含蛋白质饲料,促进母牛消化机能,避免发生便秘、腹泻等疾病。

应用维生素天制剂也可有效预防生产瘫痪,分娩前6~10天可肌肉注射维生素天3,每次150~200万单位,每天1次,以降低发病率;对高产老龄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在产前静脉注射补充钙、磷,对预防本病有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对高产老龄、有产后瘫痪病史、步态不稳的奶牛,于产前1星期,在饲料中加乳酸钙(50克/天)。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0毫升,25%葡萄糖1000~15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000毫升,5%磷酸二氢钠200~500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效果较好。在分娩后立即1次肌肉注射100毫克双氢速变固醇分娩前8~2天,1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骨化醇)1000万国际单位,或按每千克体重2万国际单位的剂量应用。

2、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

干奶牛特别是围产牛圈舍保持清洁、干燥,运动场宽敞平坦,奶牛每天能自由运动。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和光照时间,尤其是在冬季。加强运动,经常晒太阳,能够促进钙、维生素的合成、吸收和利用。干奶牛在产前7~10天应转入产房,由专人护理,管理条件保持相对稳定,尽可能减少各类应激因素的刺激。严防穿堂风对牛体的侵袭。

3、对症治疗

对卧地不起的病牛使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强壮筋骨的中药制剂牛膝散,延胡索45克,赤芍45克,没药45克,桃红45克,红花21克,牛膝21克,白术21克,丹皮21克,当归21克,川芎21克,粉碎水煎后灌服,每天1次,连用5~7天。

对产道损伤者,应以消炎、镇痛和恢复机能为原则。药用安痛定20~40毫升,青霉素400~50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每天2次,或10%葡萄糖1000~2000毫升,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毫升,10%糖酸钙500~800毫升,10%水杨酸钠150~200毫升,10%维生素C20~40毫升,维生素B120~40毫升,1次静脉注射,配合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新斯的明40毫升。也可内服中药,活血理气,强筋壮骨,祛风止痛,方用“牛膝散”,药选延胡索45克,桃仁45克,赤芍45克,没药45克,红花21克,牛膝21克,炒白术21克,丹皮21克,当归21克,川芎21克。同时要加强护理,勤翻牛体,多铺垫草,防止褥疮,经综合治疗,多数可于2~7天内逐渐恢复,自行站立。

对内脏损伤引起的以抗菌消炎为主,但多数预后不良,在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10天之内不见好转者,应及早淘汰。

对前胃迟缓的病牛,可以兴奋胃肠道,恢复瘤胃功能。新斯的明10~15毫升,每天1次。灌服健胃散(主要成份为槟榔、神曲、麦芽、山楂)250~300克,每天2次。

对继发同病的病牛可以静脉注射25%葡萄糖1500~200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5毫克,或使用50%葡萄糖500~1000毫升,每天1次。同时配合“补中益气汤”:炙黄芪70克,党参、白术、陈皮各60克,炙甘草45克,升麻30克,柴胡30克,水煎,候温灌服,疗效较好,多于1~3天内站立。

瘫痪时间较长的病例可用氢化可的松300~500毫克,10%葡萄糖注射液1000毫升,12.5%维生素C注射液50~1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次。在治疗过程中,为预防褥疮和自身体重压迫位于下面的后肢而引起的神经麻痹,应注意病牛的护理工作。尽可能保持患牛伏卧或坐位,每隔2~3小时翻动牛身1次,防止肌肉缺血性坏死,减少并发症。保温牛体,要多铺垫草,防止病牛滑倒摔伤。

4、其他注意事项

奶牛助产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消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产道和神经,引起产后瘫痪。助产时应注意过早助产容易造成产道损伤,过晚对母牛及胎儿都有危险,所以一定要适时,而且选好助产人员很重要。产道干燥,胎水少时,应向产道内灌注润滑剂使产道润滑。牵引困难时,应该先拉头,然后再拉前两肢并交替,而且牵引要与母牛阵痛、努责相配合,缓和用力,不要强拉猛拽。

分娩牛产后3天不将其初乳挤尽,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新产奶牛第1天挤初乳时,对老龄、瘦弱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只挤2.0~2.5千克,以后逐渐增加,到第7天左右正常挤奶。

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与治疗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成年母牛于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一般见于5~8龄(3~7胎次)的高产奶牛,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前后72小时以内发病,奶产量越高,发病越多,发病率一般在5-8%,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呈散发。临床上,以血钙浓度下降、肌无力、瘫痪和昏迷为特征。

1、发病原因
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日粮营养失衡,钙磷比例不当,在干奶期饲料中钙含量过多,磷含量不足或正常,血钙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娩前后由于血钙突然下降,甲状旁腺活动处于“静止”状态,不能大量分泌并动员骨钙入血。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舍饲不运动等也是产后瘫痪发生的原因。
2、临床症状
产后奶牛出现四肢肌肉震颤,感觉过敏,不愿走动,摇头、磨牙或空嚼,体温正常或稍升高,后肢强拘,步态不稳、僵硬这是产后瘫痪的早期症状。这一时期治疗效果较好。当病牛卧地不起,头偏于一侧,颈部弯曲,鼻镜干燥,四肢末端皮肤冰凉,体温降低(36℃~38.5℃),轻度脱水,心率加快,心率多达80~100次/分钟。后期进入昏迷状态,食欲废绝,长时间卧地不起,体温下降。心音几乎听不到,心率可达120次/分钟。脉搏微弱,有的并发瘤胃臌气和褥疮。瘤胃蠕动减慢,常鼓气,粪便干硬,病牛时常呻吟。这一时期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时间长。
3、诊断
根据临床特有的症状,对钙剂治疗反应迅速且良好,以及血清钙的测定(8毫克/100毫升以下)即可确诊。同时还应检查肝、肾和心脏的功能,尤其应检查运动器官的损伤程度,看是否有神经麻痹、肌肉破裂、骨节脱位、肌腱断裂、骨折等,与产后毒血症、难产性瘫痪、卧倒不起综合征、外伤性瘫痪等区别开来。
4、治疗方法
发生本病后必须立即治疗,治疗越早越好,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使治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死亡;若能及时治疗且方法得当,一般都可治愈。
4.1乳房送风疗法
乳房送风疗法是目前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即往乳房内打气,使乳房内压升高,流入乳房的血液减少,随血流进初乳而丧失的钙也减少,血钙水平得以提高,特别适用于对补糖、补钙疗法反应不佳或者复发的病例。具体方法是:先将患牛乳房内的乳汁挤尽,用75%的酒精棉球涂擦4个乳头,再将消毒过的乳导管涂上凡士林,插入乳头孔内,外接送风器,向乳房内慢慢打气,4个乳区之间互不相通,送风应逐个进行,至乳房皮肤紧张,乳腺基部边缘清楚并变厚,轻轻敲击呈鼓音为准。打满气后,用绷带条将4个乳头松紧适度地结扎起来,以防空气逸露,待奶牛起立后经过1小时,将绷带条解除,多数病例一次收效,如未见好转,经6小时~8小时后再重复1次。如果奶牛患有乳房炎,要禁止使用乳房送风疗法,防止炎症扩散。
4.2静脉大剂量注射钙剂
葡萄糖酸钙400~600毫升,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糖盐水500毫升,20%安钠咖10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30毫升,维生素B1注射液20毫升,静注钙剂速度应缓慢。多次使用钙剂效果仍不明显时,可用50%葡萄糖400毫升、磷酸二氢钠400毫升、硫酸镁100毫升静脉注射,输液时出现不安等异常反应时应停止补钙。硝酸士的宁注射液5毫升百会穴内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两天。根据病情用药物调理胃肠功能,如果发生瘤胃臌气应穿刺放气,并灌服止酵剂。
4.3病牛的护理
患牛尽可能保持伏卧或坐位,每天至少要翻3-4次身,这样可防止肌肉缺血性坏死,减少并发症。保温牛体,要多铺垫草,防止病牛滑倒摔伤。加强母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控制精料的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增喂优质干草,增加青绿饲料。产前喂低钙日粮,但要保证日粮中钙100~125克/天,注意钙磷比例平衡,钙磷比1:1。在干乳期,特别是产前2周饲喂低钙日粮,以利激活甲状腺机能,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从而促进提高吸收钙和动用骨钙的能力,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产犊期间可人工投服胶体钙,然后立即喂高钙日粮,钙占日粮干物质0.7%,钙磷比1.5:1或2:1。对妊娠后期乳牛加喂富含矿物质维生素饲料,产前5天肌注1000万单位维生素D3或口服200万单位维生素D2,可减少发病率。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干奶牛和泌乳牛分群饲养,增加怀孕牛的运动量,产前产后48小时密切注意观察母牛,一旦出现前驱症状立即治疗。分娩牛产后3天内不将初乳挤净,对预防本病有一定作用。
5、预防措施
干奶期特别是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促进奶牛体况改善,促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适应高精料饲养模式向粗饲料饲养模式的转变,激发免疫系统,减少疾病发生。干奶牛特别是围产牛圈舍保持清洁、干燥,运动场宽敞平坦,奶牛每天能逍遥运动。尽可能减少各类应激因素的刺激。
干奶期奶牛对钙的需要量处于最低时期,胎儿发育、尿钙和粪钙的排泄总量一天是10~12克,此时血液中钙补充机制处于无活性状态。奶牛分娩后泌乳的启动则需要一套快速的钙内环境调节机制。奶牛分娩第一天日产5千克初乳需要23克钙,因此奶牛分娩后每天必须有30克或更多的钙进入钙贮,这就是说分娩第一天的奶牛都表现血钙降低现象。当肠道吸收钙和骨骼动员的钙总量少于奶牛钙损失总量,奶牛表现血钙降低,最终导致产后瘫痪的发生。因此“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钙磷比1~1.5:1”的饲养模式可以激发奶牛产后迅速从日粮中吸收和动员骨骼中的钙维持血钙平衡,防止产后瘫痪的发生。对高产老龄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在产前静脉注射补充钙、磷,对预防本病有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对高产老龄、有产后瘫痪病史、步态不稳的奶牛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0毫升、25%葡萄糖1000~1500毫升,10%葡萄糖酸钙1000毫升,5%磷酸二氢钠200~500毫升,一天一次,连用三天,效果较好。干奶期饲喂优质粗饲料,保证日粮粗蛋白12%~15%,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饲料品种尽量保持一致,围产期前期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量,以适应即将到来的产奶高峰期高精料饲养模式。降低酮病、胎衣不下、真胃变位等疾病,预防产后瘫痪的发生。
奶牛助产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产道和神经,引起产后瘫痪。新产奶牛第一天挤初乳时对老龄、瘦弱和有产后瘫痪病史的奶牛只挤2~2.5千克,以后逐渐增加,到第7天左右正常挤奶。对健壮的奶牛第一次可以多挤,以免隐形乳房炎转变成临床性乳房炎。

山羊瘤胃膨胀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山羊瘤胃臌胀可分为泡沫型和气体型两类。泡沫型主要病因是采食大量的豆科牧草,日粮中豆粕等高蛋白饲料原料含量过高或者谷物等能量饲料粉碎粒度过小;气体型则是由于突然更换日粮中谷物等能量饲料,羊未能适应日粮所致。只要根据引发臌胀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措施,该病通常能治愈或控制。

1病因

1.1消化紊乱如羊采食过量的豆科牧草、有毒杂草或精饲料,瘤胃微生物区系发生较大改变,导致瘤胃消化发生紊乱,引起食物异常消化,产生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从而致使瘤胃臌胀。这是引起羊瘤胃臌胀的主要原因,如果患病动物得不到及时和恰当的治疗,死亡率很高。

1.2食道阻塞通常咀嚼和反刍食团不会导致食道阻塞,但羊快速采食体积较大的块茎和瓜果类饲料时,容易造成食道阻塞,无法正常进行反刍和嗳气,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气体滞留在瘤胃里,导致瘤胃臌胀。

1.3破伤风等疾病和下颚、面部肌肉麻木破伤风等疾病和下颚、面部肌肉麻木,致使动物反刍、嗳气和消化发生紊乱,从而导致瘤胃臌胀。

1.4瓣胃错位瓣胃位于腹部右侧,由于受外力及其它原因会移到腹部左侧,瘤胃中食物不能正常排空,且左移的瓣胃压迫瘤胃,动物消化紊乱,导致臌胀病发生。

1.5突然换料突然换料时,动物瘤胃在短时间内不能建立起消化新饲料的微生物体系,消化发生紊乱,通常会产生瘤胃臌胀。羔羊饲喂代乳料时多会出现臌胀。但此类臌胀并不严重,一段时间后基本都能自行恢复。

1.6日粮中镁、钾元素缺乏山羊日粮中缺少镁、钾元素也会造成瘤胃臌胀,治疗此类臌胀需补充镁、钾元素。

1.7睡姿不对老年、残疾、怀孕羊睡觉时如头朝下,瘤胃代谢产生的气体不能正常排除,会造成瘤胃臌胀。当动物起身活动后,此类臌胀就会消失或减轻。

2治疗措施

2.1瘤胃穿刺对急性瘤胃臌胀,瘤胃穿刺是常采用的措施之一。用套管针或兽用注射大针头,从腹部左侧最凸起的地方插入瘤胃并按摩腹部,将瘤胃内气体放出。放气时宜缓慢进行,避免因瘤胃内压力突然降低而造成动物死亡。2.2插入导管插入导管也是比较有效的处理急性瘤胃臌胀的措施之一。用一根直径为0.5~1cm,长约1m的柔软橡胶管(/),从患羊口腔经食管插到瘤胃臌起的地方,将气体缓慢放出。

2.3灌服或瘤胃注射植物油以3g/kg体重的剂量灌服或直接瘤胃注射大豆油等植物油,灌服或注射后按摩患羊腹部1~2分钟,然后赶着羊奔跑约5分钟。

2.4人工辅助对于异物阻塞食道和瓣胃左移引起的瘤胃臌胀,一般需用人工辅助的方法。(1)如异物卡在食道里,用手从外沿食道向下摸,摸到异物后轻轻向外挤压,将异物挤出。也可用双臂环抱患羊腹部臌起部位,然后突然用力挤压,借助压力排除异物。如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将异物排出,可使用一根直径小于1cm的柔软橡胶管插入食道将异物推入瘤胃。(2)对于瓣胃左移引起的瘤胃臌胀,患羊禁食一天后,将其仰卧、左右翻转帮助瓣胃复位。

2.5药物治疗(1)因采食过量精饲料引起瘤胃臌胀,可用10~15g小苏打溶于适量温水后,给羊灌服。(2)治疗因突然换料引起的瘤胃臌胀,可给患羊饲喂益生菌,或者从健康羊瘤胃内抽取瘤胃液给患羊灌服。(3)治疗因镁、钾元素缺乏引起的瘤胃臌胀,可用10g石粉+15g海藻粉+适量食醋给患羊灌服。3典型病例

病例1:2007年7月10日,我县安底镇某养殖户的黑山羊发病,反刍、嗳气停止,病畜不安,左腹膨大。主述该羊曾采食过大量新鲜苜蓿草。用2.2、2.3方法治疗而愈。

病例2:2007年9月2日,我县一养殖户所养山羊发病,呼吸迫促,反刍、嗳气停止,腹部急剧膨胀,腹痛不安,后肢踢腹,呻吟。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诊断、预防与治疗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病,一般情况,母牛在产后经过12h胎衣仍未全部脱落即称胎衣不下,。该病可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从而增加奶牛空怀天数,严重者由于不孕而致淘汰,直接影响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诊断、预防与治疗。

1、发病原因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不但与多种生理病因有关,而且还与营养因素有关,具体发病发病原因如下:①奶牛干奶后饲养管理差,在干奶期间饲料中钙磷含量超标,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去平衡,影响到钙、磷的摄取,最终造成产后低血钙,导致奶牛胎衣不下。同时,干奶期间日粮中蛋白质缺乏,会导致牛体况下降,影响产后胎衣的排出。在日粮蛋白质含量测试中得出,在干奶期内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7%时,产后胎衣不下发生率为45%,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14%时,产后胎衣不下发生率为25%,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干奶期内营养能量摄取过高也会导致胎衣不下。②干奶期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E等含量不足也会导致胎衣不下,通过大量的饲养经验得出,在干奶期内日粮中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充足摄取可以有效的降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③胎盘炎症也是奶牛胎衣不下的原因之一,奶牛在妊娠期间子宫会受到一些外界细菌和病毒的影响,一旦发生感染就会使子宫发生炎症,都可引起胎盘与母体粘连,从而导致胎衣不下。

2、诊断

在诊断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胎盘,看是否完整。同时检查尿膜绒毛膜上除胎儿排出时发生的破口处,看除了此破口外还有没有其他破口,如果发现其他裂口要仔细检查,通过检查结合实际情况给以判定是否存在胎衣不下。

3、预防

在奶牛临产前2~3周内,根据情况适当的在日粮中增加蛋白质含量,减少钙的含量。对于以前发生过胎衣不下情况的奶牛,应当及时注射1次维生素D3。在产后,要及时对奶牛进行补糖、钙等,通常在母牛产后马上进行静脉注射20%葡萄糖钙500mL和25%葡萄糖400mL,可有效预防奶牛胎衣不下。加强干奶期饲养管理,奶牛在干奶期内营养摄取最为重要,不但要科学的进行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配比,还要使营养摄取平衡,以促进奶牛产后胎衣快速排出。

4、治疗

西药治疗:①金霉素lg,或者土霉素2g,加入10%生理盐水500mL,将药物温热后直接注入子宫,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促使胎盘缩小,利于胎衣排出体外。②采用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1001U,2h后再进行第二次注射,一般都是在产后6~8h使用,超过12小时效果就会不理想。也可用催产素80~1001U,麦角新碱6—lOmg,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③用10%氯化钠500mL静脉注射,1次即可。④静脉注射含糖盐水900~2000mL,对母牛产后子宫内膜炎以及胎衣不下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中药参灵汤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有一定治疗作用。中药使用过程中如果胎衣不自然脱离,采用人工剥衣时,也可以达到手到即脱的效果。所用中药参灵汤成分为党参和黄芪各30g,生薄荷和五灵脂各30g,当归60g,川芎和益母草各30g,全部研成粉末状,用开水冲服。

手术剥离不可以在胎衣不下早期进行,最好在用中药治疗几天后再进行胎衣剥离。剥胎衣前,先采用适量温水灌肠,让牛排出直肠中的积粪或者亲自用手掏出;用绷带把尾巴缠住,拉向一侧,再用o.2%~0.3%高锰酸钾清洗牛外阴部,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向子宫内注入10%氯化钠500mL。胎衣剥离时左手握住露在外面的胎衣,右手顺阴道伸人到子宫内,找到子宫叶,然后用拇指操作,找到胎盘的边缘处,把食指或拇指伸人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之间进行分开操作,由于剥离子宫角尖立端的胎衣非常困难,可以进行轻拉胎衣,再将手迅速抓住还未分离的胎盘,这样即可顺利地完成剥离胎衣。胎衣剥衣完毕后,可用0,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并且要防治子宫感染,注入华神康普灵30mL,每天1次,3天后停药即可。

改善母牛的饲养管理条件,给予丰富的维生素和含硒等微量元素的饲料,适当的增加妊娠母牛运动量,可预防产后胎衣不下。在奶牛生产前期定期投服补中益气汤调补脾胃,益气升阳,也可预防。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与防治

奶牛产犊后由于一些因素导致胎衣没有在一定时间内自然脱落,形成滞留,造成子宫内环境受到破坏,感染,甚至造成子宫炎症、化脓、不孕,严重的可以导致奶牛全身恶病质造成死亡。该疾病在奶牛日常生产中较为常见。
造成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有:饲料单一、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Va、Vc和硒等;粗饲料质量差,采食量低,子宫收缩无力;牛体老弱,内分泌失调;长期舍饲,运动量不足。
诊断该病主要从临床症状,一般产后12小时内胎衣全部脱出体外属于正常,48小时以后还未能全部脱出的则可视为胎衣不下。对于发生胎衣不下的病牛,应及时给予促子宫收缩药物,并配合消炎,尽量避免人工剥离,因为人工剥离有可能会导致胎衣残破,碎片或子叶遗留在子宫内造成子宫内炎症,这是造成子宫内膜炎、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日常生产中应注意奶牛饲料的营养全价,足量添加必须得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运动,保持奶牛机体健康。

奶牛胎衣不下症
奶牛胎衣不下症指母牛产犊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排出而滞留于子宫内。
1症状
产后超过12小时胎衣还停留于子宫内,有举尾、弓腰、不安、轻微努责等症状,若时间长,出现胎衣腐败,引起炎症。
2治疗
(1)注射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加快胎衣的排出。
(2)向子宫内灌注10%的浓盐水1500~2000毫升,以利于胎衣排出。
(3)子宫注入青霉素、链霉素等,防止胎衣腐败,使其液化自行排出。
(4)实施手术剥离胎衣,剥离时间在产后24~36小时内。剥后向子宫内注入青霉素,链霉素等。

犬腹泻的病因及治疗


张少良,滕志刚,战福海

(吉林省东丰县二龙山乡畜牧兽医站136318)

作者简介:张少良(1966-),男,汉族,中专,兽医师。

腹泻总的来说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粥样或水样的症状。

1病因及基本表现

在生活中,根据引起犬腹泻症状的几种原因一般将其分类如下:一般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营养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下面将从每种腹泻的原因及表现来进行分析。

1.1一般性腹泻

①食物原因:如饲喂脱水狗粮、生冷或变质食物等都可能引起犬腹泻症状;②气候变化、长途运输、洗澡受凉等应激性因素引起犬腹泻病也是常见的。③犬有某种疾病导致促胃酸激素、胰泌素、胰高血糖素和前列腺素等分泌,激素促进消化液分泌,从而促进肠胃蠕动等引起腹泻。一般性腹泻病的基本表现: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粥样或水样,抵抗力下降,无犬类互相传染的现象出现。

1.2病毒性腹泻

病因主要有犬细小病毒、犬冠状病毒及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基本表现:①犬细小病毒病:可以分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不振呕吐伴有腹泻,严重脱水,少数呼吸困难,多发于幼犬。②犬冠状病毒感染:由犬冠状病毒引起,产生轻重不一的胃肠炎症状。有频繁呕吐,腹泻,厌食,精神沉郁及脱水,血性下痢,衰竭等状况。临床症状消失后4~21天仍可复发,确诊须依靠病毒分离、电镜观察和血清学检验。③犬传染性肝炎:本病是由犬腺病毒1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角膜浑浊(即蓝眼病)、体温升高。

1.3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腹泻病是由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引起的腹泻。基本表现:①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幼犬。会出现腹泻、腹痛,粪便为绿色或黄绿色,带腥臭味,粘稠不均,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气泡,肛周及尾部常被粪便污染。()②沙门氏菌病引起的腹泻以犬剧烈腹泻、腹痛伴有呕吐、高热,排血样稀粪,严重脱水,也多发生于幼犬。

1.4营养性腹泻

主要是因为犬类自身脾胃虚弱、消化机能不健全引起,常见于于消化机能尚不健全的幼犬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犬。如:幼犬突然断奶换食,犬吃食过多或摄食强刺激性物质,过冷、过热、高脂肪食物或刺激性强的药物都会引起呕吐及腹泻。

1.5寄生虫性腹泻

寄生虫性腹泻病主要有蛔虫病、绦虫病、球虫病和弓形虫病四种。主要由于上述四种寄生虫引起。

基本表现:群体性发病,有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粪便中可见虫体。检查发现犬体内有大量的寄生虫体或虫卵存在。

2治疗方法

抗菌治疗:主要针对细菌性腹泻,为病犬服用抗生素药物。常用抗生素有磷霉素核胶囊,青霉素,庆大霉素等。但不可滥用抗生素,否则使犬耐药性不断增加,导致以后用量加剧。

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腹泻主要是以病毒种类不同用不同药物。但是首先都可以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然后再应用抗病毒药对症治疗。及时注射疫苗,如:注射高免血清、免疫球蛋白、胸腺肽、转移因子等免疫增强剂增加机体抵抗力,改善犬类体质。

寄生虫性腹泻的治疗:球虫以球虫清为宜,蛔虫、钩虫可用诺信芬苯达唑片口服驱虫,用法用量参照药物标签说明。对症治疗的同时,做好驱虫预防。

补充体液,调节酸碱平衡。犬长时间腹泻时,通常发生脱水、失血和电解质失衡。因此,可以给犬输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量按20~30mL/kg.w计算,可依据病犬脱水严重程度,酌情增减。以缓解酸中毒症状。对于酸中毒的情况,治疗时可选用碳酸氢钠,剂量通常为50g/L碳酸氢钠溶液,2~SmL/kg.w,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3天。

蛋鸡腹泻的发病原因 蛋鸡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


蛋鸡溃疡性肠炎是一种禽类都比较容易感染的细菌性传染病,且往往呈急性经过,并具有高度致死性,是由于感染肠道梭菌而发病,且由于最早是鹌鹑发生该病,因此也叫做为鹌鹑病。临床上的主要特征是病鸡快速消瘦且迅速死亡。只要鸡场发生该病,就会对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必须加强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蛋鸡腹泻的发病原因和蛋鸡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


1、发病原因

生理性腹泻。蛋鸡的新陈代谢旺盛,尤其是初产蛋鸡,生理变化较大,机体的生理机能发生改变,摄入的大部分营养物质用来产蛋,用于形成免疫物质的营养减少,从而使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下降,如果此时饲养管理不当,如更换产蛋高峰期的饲料过早,会导致蛋鸡的肠道不能完全的适应,另外产蛋高峰期饲料中石粉量的增加会造成肠道蠕动加速,从而导致腹泻发生;饲料的配比不合理,当蛋白质的含量过高时,会给肾脏造成负担,使水的消耗量增加,损害肾脏,引起腹泻。当食盐含量过高时,鸡群的渴欲增强,饮水量增加而造成腹泻;养殖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使用劣质饲料,或者在饲料中掺人大量的米糠、麸皮,或使用杂饼、杂粕来替代豆粕,使得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过高,从而刺激蛋鸡的胃肠,使肠道的蠕动速度变快而发生腹泻,并且,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越高,腹泻持续时间越长。饲喂蛋鸡发生霉变的饲料后也会引起腹泻的发生;当蛋鸡发生腹泻时如果出现误诊将非病原性腹泻当病原性腹泻来治疗,起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会导致抗生素使用不当而引起机体消功能紊乱,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加重腹泻;另外当蛋鸡在开产后,饮水量增加,从而造成粪便稀薄;蛋鸡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出现断水、断料后,鸡暴饮暴食,也会引起蛋鸡发生腹泻。

病理性腹泻。病理性腹泻主要是指蛋鸡的肠道感染细菌后,肠道受到侵害和破坏,从而导致蛋鸡发生腹泻。常见的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另外当肠道寄生虫也会造成蛋鸡腹泻,如鸡绦虫病。蛋鸡发生病理性腹泻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鸡群的抵抗力下降,加上饲养环境不良,卫生条件较差、湿度大、温度高,舍内细菌大量的繁殖,使蛋鸡感染。

2、临床症状

当产蛋鸡发生生理性腹泻时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采食量、精神状态以及产蛋性能基本不受到影响,仅表现为腹泻的症状,主要发生日龄为蛋鸡的开产初期,一般为120~150日龄。病理性腹泻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发病初期病鸡的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量正常,饮水量增多,产蛋率和蛋壳的质量正常,粪便的含水量增加、不成形,随着病情的加重,鸡群中会发生少量的死亡。有的病鸡会排泄饲料便,腹泻的鸡的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稀粪污染、黏连,病情严重的鸡排泄的稀便颜色异常,并伴有恶臭味,病鸡严重脱水。

3、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肠黏膜脱落,肠内有黄色泡沫状的黏液,个别病例的黏膜出血,肠管发生肿胀,泄殖腔充血,肾脏充血并发生肿胀,有的病死鸡的肾脏有尿酸盐沉积,寄生虫感染发生腹泻可在肠道中发生虫体。

4、预防

给蛋鸡提供适宜的饲料,根据蛋鸡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给予不同的营养,在育成后期要控制好饲料的配方,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不能太高,减少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控制在16%以内,食盐的饲喂量也不高,不可超过0.3%。注意饲料的质量,不可贪图便宜使用劣质饲料,要给蛋鸡提供优质的饲料,并且要做好饲料的防霉工作,禁止饲喂蛋鸡发生霉变的饲料。要适时的更换饲料,不可过早的使用产蛋高峰期饲料,在换料时要有一个过渡期,让蛋鸡的消化系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进入产蛋期后,因产蛋的需求,蛋鸡对钙的需求量增加,但是要注意日粮中钙的含量要由低到高逐渐的增加。在加工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粒度。

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鸡舍内的环境,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干燥,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强通风换气,在寒冷季节也不可忽略通风的重要性,要在保温的同时,尽量的加大通风力度,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做好鸡舍内卫生清扫工作,及时的更换垫料。尽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蛋鸡发生应激反应,可在蛋鸡的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或碳酸氢钠。保证料槽以及饮水系统的卫生,并及时的清理料槽,每周都要将料槽、饮水系统以及其他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保持鸡群适宜的饲养密度,严格的按照饲养程序来操作,不可随意更改。保持蛋鸡肠道的菌群平衡,可使用一些益生菌制剂,防止腹泻的发生。

5、治疗

在治疗蛋鸡腹泻时要诊断清楚是何种腹泻,不可盲目的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生理性腹泻,则以修复肠黏膜和恢复肠道机能为主,同时要及时的调整饲料配方,加强饲养管理,不必使用抗生素。如果发生病理性腹泻,则要有针对性的、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治疗。在治疗时也不可大剂量的长期使用,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使用止泻药,在使用抗生素后要添加益生素,使肠道菌群快速恢复。对于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则要进行驱虫的工作,同时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一、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拉稀的鸡只精神状况良好,采食正常.饮水增多,蛋壳颜色正常,鸡群中发生少量死亡(皆因过度脱水而死);发病日龄一般在120~150日龄,即蛋鸡开产初期;整个病程历时一个月左右,短的15天;主要症状是刚开产就表现拉水样粪便,水粪中夹杂着未消化的饲料,固体成分较少,颜色正常,拉稀的鸡只泄殖腔周围羽毛较湿。

解剖患病活鸡,肠黏膜脱落,内有黄色气泡状粘液,个别肠黏膜出血,肠管肿胀,泄殖腔充血,肾脏充血肿胀,个别鸡肾脏有尿酸盐。

二、发病原因分析

(一)初产蛋鸡代谢旺盛,生理变化大,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使得大部分营养物质供应产蛋,免疫物质的产生相对减少,机体免疫力和调节功能下降。再加上此时饲料更换过快,消化道难以适应,从而引起消化功能异常,发生腹泻。

(二)养殖户为减少成本,往往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米糠、麸皮,使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过高,肠道蠕动速度过快而引起腹泻,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越高,持续拉稀的时间越长。

(三)误把非病原性腹泻当成病原性腹泻治疗,单纯使用抗生素,结果大量、长期、重复使用,造成了机体消化功能紊乱和肠道内正常菌群比例失调,引起药物性腹泻。

(四)当产蛋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超过16.5%时,增加了机体的代谢和排泄负担,尤其是肾脏的负担加重,从而发生尿酸盐沉积,损害肾脏,引起痛风发生而导致腹泻。或饲料霉变导致腹泻。

另外,饲料中食盐含量超标时,鸡群由于口渴而大量饮水也会造成腹泻.一般食盐的供给量应是0.3%。

三、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育雏育成期的饲养和管理,防止免疫抑制性疾病和继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控制饲料配方,在育成后期,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能过高,不能添加米糠,麸皮含量控制在10%以内,石粉和贝壳粉应控制在4%以内,粗蛋白含量不超过16%,食盐不应超过0.3%,饲料不能发生霉变。

2.减少不良刺激,对初产蛋鸡群进行换料时,要循序渐进,一般在三天内换完,以防止饲料中过高的鱼粉和蛋白质对肠道的刺激;对发病鸡群要减少饲料中钙质的添加量,并在饲料中添加0.3%~0.5%的碳酸氢钠,或在饮水中添加0.1%的维生素c,连用7天;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防止换料应激,通风换气,有效预防各种应激的反应。

3.保护肠道菌群平衡,在饲料中经常添加益生菌制剂,有利于维持肠正常菌群平衡,增强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和调节能力,有效防止本病的发生。

(二)治疗方案

饮水:用克利宁,三黄翁口服液,百毒唑、以及浓缩鱼肝油粉混合饮水。

拌料:在饲料中拌入复方禽菌灵(四味穿心莲散),和维生素ADE复合维他命鱼肝油及复合酶混合拌料,上述药物连用5~7天。

另外,使用保肝护肾的药物,连用5天,可增强肝肾的代谢功能。采用以上综合治疗,两天后,一般鸡群粪便变软,五天后,恢复正常,七天后,产蛋率缓慢上升。隔七天后,上述药物再用四天,20天左右,产蛋率可升到90%以上。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是在饲养过程中特别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程度不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犊牛的死亡,如果防治不当则会给养牛场带来很大损失。犊牛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症状,其发病原因有很多,大致分为微生物感染、犊牛自身条件、饲养环境三个方面。为降低犊牛的发病率,减少损失,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做到病前预防、病后治疗。

1、微生物感染

犊牛腹泻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①细菌感染:引起犊牛腹泻的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另外还有链球菌、梭菌、芽孢杆菌等。这种感染往往是由于食物、饮水等原因导致犊牛身体内菌落失调,从而引起潜藏在肠道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腹泻。②病毒感染:引起犊牛腹泻的病毒主要是冠状病毒、黏膜病毒、轮状病毒等。由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的犊牛一般死亡率都较高,很难治疗。③寄生虫感染:引起犊牛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是隐孢子虫、蛔虫、球虫等,这些寄生虫也往往引起人类腹泻。有寄生虫感染诱发的腹泻常表现出粪便带血且恶臭。

2、犊牛自身条件

犊牛因为发育不足导致自身身体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不成熟,以及犊牛对各种应激的反应,所以很细微外部原因就容易引起犊牛腹泻。初生犊牛自身免疫力很低,一般都是从母乳中摄取免疫球蛋白以抵抗微生物。所以一旦母乳不足,犊牛就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引发腹泻。由于犊牛没有很成熟的消化系统,所以适合的饲料很重要。犊牛腹泻有时会因为摄入过量的奶,消化不完全的奶会在其肠道内发酵,有时奶和代乳制品的日粮配比不均衡会使其营养不良,断奶后的犊牛饲料调配不适当会引起犊牛的消化不良。犊牛对一些环境变化很敏感,天气骤冷骤热、去角、断奶等应激反应都可能诱发腹泻。

3、饲养环境

犊牛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对腹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犊牛腹泻是在其生长过程中的常发病,是严重影响犊牛发育生长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很有可能导致犊牛的死亡,对养牛场的经济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从其发病原因入手,探其根源,做好防治措施。犊牛腹泻是指因各方面原因导致犊牛消化系统不正常、下痢的一种症状。本病常发生于10日龄左右的犊牛,并且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尤其是四季交替变化时发病率更高,对犊牛的危害很大,死亡率很高。犊牛栏舍如果阴冷潮湿、缺乏光照、通风不良、消毒不严很容易引起微生物滋生,严重影响犊牛的健康。俗话说病从口入,犊牛若从不干净的乳头、食槽或水槽中喝奶、吃食、饮水,很容易导致病微生物钻入体内而引发腹泻。

4、犊牛腹泻的防治措施

对于犊牛腹泻,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并准备适当药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牛舍干净卫生。每天进行清理,及时开窗通风,让犊牛在牛舍内晒太阳,还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包括牛舍和饮食器具。避免因环境条件差导致犊牛因感染而腹泻。主要是从犊牛的饮食调配入手。首先,应保证哺乳母牛的健康,让其产出高质量的乳汁以供犊牛食用。第二,犊牛出生后应在6~12h内饲喂母乳,提供免疫力,并且在出生后3天内都提供母乳喂养,以促进犊牛消化系统的成熟。第三,随后适当地增加代乳粉含量,减少母乳,最后以饲料代替。要注意犊牛的生活环境变化,尽量减少应激,让犊牛维持在平稳的生长过程中。

治疗措施:对于已发病的犊牛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发现犊牛的不良反应。犊牛发病时常表现为厌食、腹泻、脱水、无力,严重时行动困难、身体衰弱、粪便带血。首先应查明病因,判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寄生虫感染,也可能是饮食过量。第二,采用综合治疗法,先停食1天,然后补充体液以治疗脱水现象,促进血液循环排出毒素,可采用静脉、腹腔、口服输液的方式。第三,对症下药,发热的患牛使用解热剂,粪便恶臭的患牛使用利泻剂,粪便无臭的患牛使用抗生素。若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进行输血,补充免疫球蛋白。

5、结语

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扩大我国养牛产业的发展,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管理,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扎西当周(1982-),男,青海海南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工作。

扎西当周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畜牧兽医站,青海海南813099)

犬难产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认识的逐渐提高,对于犬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取手术疗法的接受程度更高,其中剖腹产手术即成为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手术方法,得到更多饲养者的认可。

1、早期诊断

通常犬的妊娠期是60天,有时也会出现提前或推迟1~2天生产的情况,还有的可能会推迟3天生产。如果发现犬有明显的分娩症状:如在分娩之前的3~10h有阵痛表现,母犬坐卧不安,呼吸加快、气喘或尖叫,抓扒地面,同时排尿次数增多,阴道内流出黏液,即表明几小时之内母犬就会生产。母犬的分娩时间多在凌晨或者傍晚,所以饲养者要勤观察待产母犬。如果已经超过正常产程但是并没有产出胎儿,即为难产;采用催产药物或者进行人工助产后依然没有效果的,要尽快准备然后进行剖腹产手术。早期判定母犬难产,是剖腹产手术成功的保障。切忌只是采取保守或者对母犬强行助产,否则会导致母犬的体质下降,错过最佳的手术时间,之后即使进行剖腹产手术取胎,但是取出的胎儿孱弱或者死亡,严重的会造成母仔都死亡。所以,一旦可以确诊母犬发生难产的情况,尽早进行剖腹手术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可以减少损失。

2、术前准备

进行剖腹产手术之前,对于手术过程中需要用的器械、敷料进行消毒和准备,并且确定术式;还要求犬主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即向犬的主人说明手术成败的可能情况;将产仔箱、保暖器材等提前准备好,取出胎儿时用。冲洗创面、创腔多用灭菌的温生理盐水或加入抗生素的温生理盐水。一般生理盐水要求加温到35~40℃,室温条件下的生理盐水不宜使用,避免子宫收缩给取胎造成困难,对母体产生较大刺激。母犬在接受剖腹产手术之后,重要的操作是输液治疗,应根据母犬具体的病情和患病表现,具有针对性的采用适宜的输液量及速度,同时要注意补充能量和维生素,相关药物要充分准备并且正确的在临床中给患犬应用。

3、手术术式

保定与麻醉:通常给犬进行剖腹产手术的时候采用仰卧保定的姿势,然后采取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保定可采取仰卧再侧卧结合的方法进行,有利于快速取胎和排除子宫内残留物。

手术切口的位置:犬剖腹产手术的腹壁切口通常有腹中线切口,中线左、右旁切口,乳腺外侧左、右切口。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应依据临床检查结果和手术个体的不同而异,腹中线切口最佳,因为出血少、愈合早、不易为被毛污染、创口不易撕裂。犬剖腹产手术的子宫切口通常有子宫体切口、单侧或双侧子宫角切口、单侧或双侧子宫角基部切口。

手术切口大小:根据母犬体型的大小区别,选择不同的腹壁切口,但是一般均为8~15cm,而子宫切口的大小是根据胎儿大小确定的,一般是6~10cm。

手术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给母犬进行剖腹产手术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肠管脱出,缩短肠管在体外暴露的时间;将子宫切开之后把胎儿取出,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子宫缩回腹腔;取胎的时候要先将切口同侧的胎儿取出,而子宫体处的胎儿后取,对侧子宫的胎儿留在最后取出;取胎儿的时候可以拉其头部或者后肢,但是不能拉其背部;胎儿取出后进行清洗,争取做到母子兼顾。胎儿全部取出以后要对其两侧子宫角内有无残留的胎水、血液及胎衣碎片进行仔细的检查,同时促进将其尽快在短时间内排出。

4、子宫缝合

缝合子宫的时候可以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两道缝合。禁止腹腔内流入子宫中的液体,避免污染腹腔、导致脏器黏连。第一道应该采取全层连续缝合的方式,而且要避免在缝合将子宫内膜扎透。确保子宫内膜缝合成功,否则术后子宫内膜可能发生黏连而导致子宫角被堵塞,恶露无法排出,从而导致愈后不良。而第二道应该采取浆膜肌层内翻缝合的方式,注意在缝合的过程中不要将黏膜层穿透,否则在手术之后子宫的内容物外渗会造成母犬继发腹膜炎,造成不良的影响。

5、护理

术后护理主要应该注意母犬的保暖、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母犬自身的卫生状况,以及提供给母犬的食物中营养成分与清洁程度,避免母犬发生便秘或者是腹泻。对患犬进行治疗的时候,不仅要采用抗生素,还要配合营养方面的调整,有条件的还要进行输液治疗,但是要注意避免患犬受到应激刺激。

作者简介:司文超(1987-),男,黑龙江牡丹江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犬、猫、牛、马等动物的诊断与治疗技术服务工作。

司文超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 犊牛腹泻的防治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牛业也越来越发达,传统的养牛模式已经慢慢被淘汰,现在更多的是群养式、大规模地生产。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犊牛疾病也越来越多。犊牛腹泻又称犊牛拉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新生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对犊牛的危害很大,是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犊牛腹泻的防治方法。

1、微生物感染

犊牛腹泻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

引起犊牛腹泻的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另外有链球菌、梭菌、芽孢杆菌等。这种感染往往是由于食物、饮水等原因导致犊牛身体内菌落失调,从而引起潜藏在肠道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腹泻。

引起犊牛腹泻的病毒主要是冠状病毒、黏膜病病毒、轮状病毒等。由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的犊牛一般死亡率都较高,很难治疗。

引起犊牛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是隐孢子虫、蛔虫、球虫等,这些寄生虫也往往引起人类腹泻。有寄生虫感染诱发的犊牛腹泻常表现于粪便带血、恶臭。

2、自身条件

犊牛因为发育不足导致自身身体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不成熟,以及犊牛对各种应激的反应,所以很细微外部原因就容易引起犊牛腹泻。

免疫力低下,初生犊牛自身免疫力很低,一般都是从母乳中摄取免疫球蛋白以抵抗微生物。所以一旦母乳不足,犊牛就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引发腹泻;消化系统不成熟,由于犊牛没有很成熟的消化系统,所以适合的饲料很重要。犊牛腹泻有时会因为摄入过量的奶,消化不完的奶会在其肠道内发酵,有时奶和代乳制品的日粮配比不均衡会使其营养不良,断奶后的犊牛饲料调配不适当会引起犊牛的消化不良;应激反应;犊牛对一些环境变化很敏感,天气骤冷骤热、去角、断奶等都可能诱发腹泻。

3、饲养环境

犊牛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对引发其腹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犊牛腹泻是在其生长过程中的常发病,属于严重影响犊牛发育生长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很有可能导致犊牛的死亡,对养牛场的经济也是极大的威胁,所以要从其发病原因入手,探其根源,做好防治措施。犊牛腹泻是指因各方面原因导致犊牛消化系统不正常、下痢的症状。本病常发于10日龄左右的犊牛,并且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尤其到了四季交替变化时发病率更高,对犊牛的危害很大,死亡率很高。犊牛栏舍如果阴冷潮湿、缺乏光照、通风不良、消毒不严很容易引起微生物孳生,严重影响犊牛的健康。犊牛若从不干净的乳头、食槽或水槽中喝奶、吃食、饮水,很容易让致病微生物钻入其身体内而引发腹泻。

4、防治措施

对于犊牛腹泻,我们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并准备适当药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保持牛舍干净卫生。每天进行清理,及时开窗通风,让犊牛在牛舍内晒晒太阳,还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包括牛舍和饮食器具),这样可以避免因环境条件差导致犊牛感染而腹泻。主要是从犊牛的饮食调配入手。首先,应保证哺乳母牛的健康,让其产出高质量的奶水以供犊牛食用。第二,犊牛出生后应在6~12小时内饲喂母乳,提供免疫力,并且在出生后3天内都提供母乳喂养,以促进犊牛消化系统的成熟。第三,适当地增加代乳粉含量,减少母乳,最后以饲料代替。减少应激反应。要注意犊牛的生活环境变化,尽量减少应激,让犊牛维持在平稳的生长过程中。

对于已发病的犊牛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发现犊牛的不良反应。犊牛发病时常表现为厌食、腹泻、脱水、无力,严重时行动困难、身体衰弱、粪便带血。首先应查明病因,判断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寄生虫感染,也可能是饮食过量。第二,综合治疗法,先停食1天,然后补充体液以缓解脱水现象,促进血液循环排除毒素,可采用静脉、腹腔、口服输液的方式。第三,对症下药,发热的使用解热剂,粪便恶臭的使用利泻剂,粪便无臭的使用抗生素。若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进行输血,补充免疫球蛋白。

5、小结

为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扩大我国养牛产业的发展,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管理,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犊牛腹泻是新生10日龄左右犊牛所发生的一种急性腹泻,是由于肠道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或者是营养性因素、环境性因素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综合表现出来的一种征兆。笔者现将犊牛腹泻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犊牛腹泻发生原因
1.1环境应激因素致使出生犊牛的抵抗力降低
新生犊牛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较差,在某些饲养管理上的不利因素诱发下,条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此时肠道菌群出现变化,特别是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正常优势菌与致病型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比例发生变化,致使犊牛腹泻病的发生。
1.2集约化牛舍的环境污染
集约化畜牧生产不仅导致了动物舍内外空气微生物和尘埃含量的急剧增加,直接影响牲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也导致传染性、条件性感染疾病的蔓延和环境的生物污染。据报道,牛舍空气中含有葡萄球菌、链球菌、需氧芽孢形成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和霉菌;也有研究表明,牛舍空气中需氧菌总数为31~562个/立方米,包括非致病菌、致病菌及选择性致病菌。高含量的选择性致病菌可以借助于非微生物因素引起敏感动物体的传染性条件性疾病。在集约化动物生产过程中,选择性致病菌对动物健康比传统的传染病更具有威胁性。
1.3病原的控制
现有资料表明犊牛腹泻是由病毒、微生物、寄生虫、细菌引起的疾病。虽然有预防犊牛腹泻的疫苗制剂,但是抗轮状病毒和抗冠状病毒疫苗往往激发犊牛群发生暴发性胃肠炎;而大肠杆菌有许多血清型,若牛场存在的致病大肠杆菌与制作疫苗所用的菌种血清型不符,预防大肠杆菌的效果并不理想。
2、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2.1.增加犊牛机体抵抗力,促进犊牛肠道内快速形成正常菌落,提高肠道菌落维持平衡的能力。
2.2.采用不同的方式净化舍内环境,降低舍内空气微生物(尤其是致病微生物)含量,使犊牛避免感染致病微生。
目前采用加强通风和消毒是降低牛舍内微生物最常用的方法。牛舍内消毒常用方法是喷雾消毒或薰蒸消毒。喷雾消毒往往不均匀,还可能导致舍内湿度增加;薰蒸消毒刺激性较大,不能带畜熏蒸。
2.3利用疫苗或兽药防治犊牛腹泻。
养牛场应用疫苗预防犊牛腹泻时,不仅要注意疫苗的类型和选择合适的菌种,还要注意疫苗的副作用。对于引起犊牛腹泻的大肠杆菌,规模化牛场应注意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利用分离菌株自制疫苗,往往达到预期的目的。采用抗生素防治犊牛腹泻,用药前最好做药敏试验。
2.4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
定期清理牛舍,保证环境的安静清洁;定时定量饲喂优质饲料,供应充足的清洁饮水;在断奶前后,适当补充抗应激物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812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