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斑南鳅

[学名]: Schistura incerta (Nichols, 1931)
[资源名称]: 无斑南鳅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稍侧扁,尾柄短。头部稍平扁,头宽稍大于头高。吻圆钝,其长约与眼后头长相等。口下位。唇薄而狭,唇面有浅皱。上颌中部有一齿形突起,下颌匙状,其前缘中部有一V字形缺刻。须中等长,外吻须伸达后鼻孔的下方或稍超过,颌须伸达眼后缘之下,少数可稍超过眼后缘。身体被有细鳞,但只后躯稍密。侧线完全。 背鳍背缘稍外凸,呈圆弧形,背鳍基部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为体长的52―54%。胸鳍长约为胸、腹鳍基部起点之间距离的3/5―1/2。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的基部起点或第一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少数则相对于背鳍基部起点的稍前方,末端伸达肛门或稍超过。腹鳍腋部有一肉质鳍瓣。肛门稍离开臀鳍起点,其间距约等于2―2.5个眼径。尾鳍后缘微凹入,两叶圆。 体色(甲醛溶液浸存标本):基色黄,头和身体的背侧部深褐色,无斑纹。各鳍的鳍条褐色,膜透明。生活时各鳍均呈橘红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产地区]:广西都安县、荔浦县、恭城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广西红水河、柳江、漓江等水系。  
[水域环境]:淡水  
[生活习性]:
生活于山溪小河,以有机碎屑、底栖生物为食。

相关阅读

青斑阿南鱼


中文名称青斑阿南鱼

拉丁名称Anampses caeruleopunctatus Ruppel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隆头鱼科

拉丁科名Labridae

中文属名阿南鱼属

拉丁属名Anamps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方长,侧扁。口小,能伸出,唇厚,内侧具纵褶,颌齿1行,细小,前方具2切齿,齿尖向前,前鳃盖骨边缘光滑。体被中大圆鳞,颊部无鳞,背鳍和腹鳍前鳞最小,有时呈粒状或部分埋于皮下,侧线完全。背鳍Ⅸ-12-13,臀鳍Ⅲ-12-13。尾鳍截形或凹形。侧线鳞26-27,头部无斑纹,背鳍和臀鳍后部无眼状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大斑花鳅


中文名称 大斑花鳅
拉丁名称 Cobitis macrostigma Dabry
英文名称 largespot spined loach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鳅科
拉丁科名 Cobitidae
中文属名 花鳅属
拉丁属名 Cobitis Linnaeus,17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7;臀鳍条Ⅲ,5;鳃耙外侧10~11;脊椎骨48。体长为体高的9.2~9.7倍,为头长的5.4~6.3倍,为尾柄长的4.7~5.2倍,为尾柄高的11.3~13.8倍。头长为吻长的2.1~2.3倍,为眼径的5.7~6.4倍,为眼间距的7.6~8.7倍。体细长,尾柄侧扁。头很小,侧扁。口亚下位,口裂狭小。须4对,吻端、上颌、口角和下唇各1对。前鼻孔小管状,紧靠后鼻孔。眼小,侧上位。眼前下缘有1枚基部分双叉的刺,其基部埋于皮下。眼间隔狭小。鳃耙短小。背鳍起点到吻端小于到尾鳍基部的距离。胸鳍圆扇形。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点的垂直下方。臀鳍小。尾鳍截形。尾柄长为见柄高的2倍以上。侧线仅在鳃孔后缘至胸鳍中部上方之间。肛门靠近臀鳍起点。腹腔膜灰色。鳔很小,包于骨囊内。头部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吻端至眼前缘有一黑色斑纹。背部具有12~13个褐色的方形斑点。体侧上方具有许多不规则的斑纹。从鳃盖后缘至尾鳍基部有6~9个较大的褐色方形斑点。腹部白色。尾鳍基部上方有1个黑点。背鳍有3列浅黄色的斑纹。胸鳍、腹鳍、臀鳍呈白色,尾鳍有3列斜行斑纹。

条斑爬岩鳅


中文名称条斑爬岩鳅

拉丁名称Beaufortia pingi (Fang)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平鳍鳅科 (干鳍鳅科)

拉丁科名Homalopteridae

中文属名爬岩鳅属

拉丁属名Beaufortia Hora,1932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Ⅱ-5;胸鳍Ⅰ-21-22;腹鳍Ⅰ-18-19。侧线鳞(有孔)116-122。

体长为体高的4.5-6.3(平均5.7)倍,为体宽的4.3-6.7(5.3)倍,为头长的4.3-5.1(4.8)倍,为尾柄长的10.4-15.8(12.7)倍,为尾柄高的7.8-13.2(10.9)倍。头长为头高的1.0-1.8(1.5)倍,为头宽的0.9-1.1(1.1)倍,为吻长的1.5-1.9(1.6)倍,为眼径的3.7-5.0(4.3)倍,为眼间距的1.7-2.1(1.8)倍。头宽为口裂宽的2.4-4.5(3.7)倍。

体前部稍平扁,尾柄侧扁。头较低,吻端圆钝,边缘较薄。吻长大于眼后头长,两侧背面具刺状疣突。口下位,马蹄形,口宽显著小于头宽的1/4。唇肉质,上唇无明显乳突,下唇前中部有1缺刻,左右唇片边缘具乳突。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颌稍外露。上唇与吻端之间具吻沟,延伸到口角。吻沟前具吻褶,吻褶分3叶,叶端圆钝。吻褶叶间具2对小吻须。口角须1对。眼侧上位,中等大小,腹面不可见。眼间宽。鼻孔具鼻瓣。鳃裂小,仅限于头背面,下缘不达胸鳍基部。鳞较小,为皮膜所覆盖。头部及偶鳍基部的背面和腹鳍基部之前的腹面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平直延伸到尾鳍基部。

背鳍基短,起点约与腹鳍起点至基部后缘的中点相对,距吻端和离尾鳍基部的距离约相等。臀鳍基亦短,压倒后末端稍超过尾柄基部。偶鳍平展。胸鳍起点约在瞳孔后缘垂直线下方,末端盖过腹鳍起点。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距离约等于至吻端的距离,基部具发达的肉质鳍瓣。左右腹鳍最末根鳍条在中部相连,末端有1对缺刻。腹鳍后缘连近肛门,或稍有距离。肛门约位于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间的后1/3处。尾鳍斜截。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无斑叉棘[鱼鲞]


中文名称无斑叉棘[鱼鲞]

拉丁名称Stalix immaculata Xu et Zha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龙[鱼鲞]亚目

拉丁亚目名Trachinoidei

中文科名后颌[鱼鲞]科

拉丁科名Opistognathidae

中文属名叉棘[鱼鲞]属

拉丁属名Stalix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产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或稍延长,较侧扁,被圆鳞,头中大,背缘较圆凸,不被鳞,口大,前位,近水平状,能伸缩。上颌骨甚宽,后端伸达眼后颇远。有辅上颌骨。颌齿1行,呈犬齿状。有些种类犁骨亦具齿。腭骨无齿。鳃4,鳃盖条6,鳃盖膜不怀峡相连,具假鳃,侧线1条,位甚高,止于背鳍基中部下方,个别种类有2条侧线,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9-11鳍棘,11-16鳍条,臀鳍2-3鳍棘,10-16鳍条,腹鳍喉位,1鳍棘5鳍条,外侧2枚鳍条不分枝,内侧3枚鳍条分枝,尾鳍圆形。头部无鳞,躯干部及尾部全被鳞,背鳍前部鳍棘尖端分叉。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黑鳍无斑前鳍燕鳐


中文名称黑鳍无斑前鳍燕鳐

拉丁名称Hirundichthys rondeleti (Cuvier et Vale)

英文名称blackwing flying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颌针鱼目

拉丁目名Bel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飞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Exocoetoidei

中文科名飞鱼科

拉丁科名Exocoetidae

中文属名燕鳐鱼属

拉丁属名Cypselu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水域,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头较小,吻短钝,眼较大,鼻孔每侧一个,深凹,三角形,口小,前位,上下颌等长,下颌无骨质突起,腭骨齿有或无,鳃孔宽大,体被圆鳞,侧线鳞50以下,侧线下侧位。背鳍、臀均位于体的后部,背鳍、臀鳍位置相对或臀鳍起点在背鳍第一、二鳍条下方,背鳍鳍条数与臀鳍鳍条数相等或少于臀鳍鳍条数,胸鳍特别长大,末端超过背鳍最后一鳍条,胸鳍上方仅有1-2条不分支鳍条,腹鳍长大,后伸超过臀鳍起点,腹鳍基至吻端的距离大于腹鳍至尾鳍基的距离。尾鳍深叉形,下叶长于上叶。胸鳍长为头长的3倍多,单一黑色,仅鳍条基部及内侧色浅。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南印亚海鲂


中文名称 南印亚海鲂
拉丁名称 Zenopsis nebulosa
英文名称 mirror dory, john dory, dory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海鲂目
拉丁目名 Zeiformes
中文科名 海鲂科
拉丁科名 Zeidae
中文属名 海鲂属
拉丁属名 Ze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Ⅳ-26;臀鳍Ⅲ-24~26,胸鳍12~13,腹鳍I-5;尾鳍1+1+11+1。鳃粑l~4+7~8。
体长为体高1.4~1.7倍,为头长2.5~2.8倍。头长为吻长1.9~2.3倍,为上颌长2.1~2.3倍,为眼径3.8~4.1倍,为眼间距4.8~5.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1.8倍。

体高而侧扁,卵圆形,背缘在眼上方凹入,腹缘圆弧形。头高,额部至吻端斜直,呈斜方形。吻长。眼较大,上侧位。眼间隔稍小于眼径,中央有棱嵴。鼻孔2个;紧接,位于眼前方;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裂孔状。口大,口裂近垂直,下颌突出于上颌前方,上颌可伸缩。牙较发达。上颌前端有7~8牙,犬牙状,方向向内,侧面有1~2行小牙,前后方齿群明显分离。下颌有2行牙,前端牙较大,方向向内。犁骨有5-6牙。腭骨无牙。前鳃盖骨边缘长而斜。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有假鳃。鳃耙退化成扁平突起,端部密具小刺。鳃盖条骨7。

体光滑无鳞。侧线明显,为一管状线;前半部弧形,后半部平直,行于体中央。棘状骨板沿背鳍基底两侧各有12~14,臀鳍基底两侧各有7~9,每一骨板中央具1明显的向后棘;胸部有5~6,自第三骨板开始分左右两行;腹部有5~7,自第二骨板开始分左右两行,胸腹部骨板棘小,形成锯齿缘。

背鳍1个,鳍棘部与鳍条部之间有1深缺刻;鳍棘细长,棘间鳍膜延长成丝状,最长可超过尾鳍末端。臀鳍棘发达,第一棘最大,等于或稍小于眼径,鳍条部与背鳍同形相对。胸鳍位较低,鳍条较短。背鳍、臀鳍、胸鳍鳍条均不分枝。腹鳍起点前于胸鳍,鳍条长,后端超过臀鳍起点。尾鳍后缘平,上下各具1弱棘状鳍条。

体银灰色,体侧中央有1约与眼径等大的暗褐色圆斑,成鱼较不明显。100毫米以下的幼体体侧较均匀地散有暗褐色圆斑。背鳍鳍棘部、腹鳍及尾鳍后半部黑色。

南氏鱼


中文名称南氏鱼

拉丁名称Nansenia ardesiaca Jordan Thompson, 1914

英文名称heron argentine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鲑目

拉丁目名Salmoniformes

中文亚目名水珍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Argentinoidei

中文科名水珍鱼科

拉丁科名Argentinidae

中文属名南氏鱼属

拉丁属名Nanseni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东海深海和日本、印度洋非洲南部和东南部沿海。

形态特征
体细长,前部亚圆微筒形,后部稍侧扁,吻短,小于眼径1/2,眼大,鼻孔近吻上部,口小,端位,上颌和舌平齿,下颌、犁骨前部和腭骨均具齿。鳃盖条2-4。胸鳍位于体侧。具眶蝶骨。前颌骨很小,上颌骨短而宽,不伸达眼前缘,眼大,大于头高1/2。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183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凌云南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