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蛋鸡夏季生产性能产蛋率

近几年来随着罗曼、海兰和海赛等优良品种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入舍母鸡78周产蛋量20公斤以上)其对环境、管理、营养和疫病防治方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现正值夏季,如何使鸡群适时开产,并能维持一个好的产蛋高峰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温度

通风换气是个宝,任何药物替不了通风不良乃百病之根源。加强通风不但能提供给鸡群充足的气氧气,还能将有害气体排出舍外。从而减少呼吸道病的发生机会。当舍内气温降低后,由于鸡的饮水量接近正常从而避免了鸡通风过量饮水来散热,消化液被冲淡,影响消化功能和鸡粪过稀不利清除的不良影响。加强通风可靠安装换气扇和吊扇,有条件者可采取纵向通风效果好,当洒水降温时,一定要结合通风措施,否则会造成高温高湿环境对鸡群更为不利。及时清理舍内鸡粪,杜绝饲料的污染和霉变也是很重要的。

二、供给足够的营养和饮水

饲养指南中标出的采食量是鸡群在正常室温下进行的。当鸡舍温度超过30℃时,鸡的采食量要减少10%以上,比如鸡的全价料中含粗蛋白17%,当少吃10%时,相当于提供给鸡群一种15.3%粗蛋白的饲料,同时代谢能、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都要相应减少,这会使鸡群的开产体重和高峰体重达不到标准而造成开产晚,蛋重小,高峰不理想,没有产蛋后劲,脱毛现象严重,免疫功能降低,易爆发各类疫病。

炎热的夏季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固然重要,然而能量更不容忽视,因为能量决定蛋鸡产蛋率。能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蛋白质的浪费,有时还会出现痛风,尿酸盐中毒等症状的发生。饲料中粗蛋白达到18%比较容易,单靠玉米使代谢能达到2800大卡/公斤以上确是不现实的。在山东龙口蓬莱等养鸡水平高的地区的做法是把饲料麸皮去掉,加入2%花生油,最好添加2%的高能磷脂取代油脂,即降低成本,又能实现蛋白质与能量的平衡。夏季产蛋高峰仍不低于6个月,好的鸡群8个月以上。增加饲喂次数,改变喂料时间。应抓好早晨和傍晚两个采食高峰,夜间12点增加1次,饮水中经常加入维歧丽宝,饲料中添加千分之二益酶丽维。喜欢用各种预混料的养鸡户,可把添加量增加10%。对增加营养,减少热应激,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延长高峰期至关重要。夏季鸡群是靠增加饮水和排尿次数来散发体内热量的,不可避免地造成鸡粪稀薄,这要先靠加强通风降低舍温和调整饲料配方来调节饮水量,万万不能人为限水,否则会影响蛋壳品质,蛋重和产蛋量。

三、及时防控新母鸡病的发生

新母鸡病是近几年来我国蛋鸡生产中最为突出的条件病之一,给养鸡业带来很大损失。刚开产的鸡群当产蛋率超过20%时陆续爆发,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冬夏尤为严重。

发病原因:

1、血氧太低。当夏季室外温差太小或通风不良时造成血氧含量过低。

2、呼吸性碱中毒。当鸡群呼吸排热的同时造成大量CO2流失,导致体内PH值上升,碱性偏高中毒。

3、血液粘稠度增高。鸡舍夜间关灯后鸡群要继续排尿散热,血液水分迅速减少而粘稠,心力衰竭而死。

4、营养不足。主要是饲料配方不合理和采食量减少所致。

5、热应激造成体温升高。由于新母鸡羽毛丰厚,晚间活动量减少,热量不易散出,凌晨1-2点为死亡高峰。

临床症状:该病症状分为急慢性两种:

1、急性病鸡往往突然死亡,开产后当鸡群产蛋率达20-80%时死亡最多,在表面健康产蛋较好的鸡群白天拣不出死鸡,但第二天早晨可见鸡死在笼中,越是高产鸡群发病率越高,死鸡冠尖发紫,肛门外翻,体重膘份很好,剖检可见肝脏质淤血,肺淤血、肠黑色、卵黄膜充血。输卵管内有时存一个软壳或硬壳蛋。因病鸡有消化道症状,腺胃糜烂和卵黄充血破裂等现象,故往往被误认为大肠杆菌,新城疫和流感病等。

2、慢性病鸡肌肉神经麻痹导致瘫痪或偏瘫。病鸡拿出笼外饲养1-3天转好,鸡群发病严重时全群产蛋率下降10%以上,(如与其他病混合感染时产蛋下降幅度会更大)蛋壳品质下降,经治疗后,2-3周能恢复。

防治措施:

饮水中加入冰鸡灵+泻痢快克,冰鸡灵是防治新母鸡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因为冰鸡灵具有增加血氧含水量、中和体内碱性、刺激鸡群的采食饮水量、降低体温和缓解热应激等功能,是一般的抗热应激药品所不能比拟的。泻痢快克主要用于修复肠粘膜,治疗肠道疾病及退烧之用。另外,饮水要加入维歧丽宝,饲料中添加益酶丽维,夜间12点开灯半小时,加水加料增加鸡群活动量,及时挑出病鸡。通过以上措施基本上能控制病情不死鸡,效果十分明显。

总而言之,提高蛋鸡夏季产蛋数量,关键在于改变思想观念。

第一、增加饲料营养浓度,不是单纯的增加成本,当鸡群采食量减少10%时,相应增加10%的投入,使每斤全价料成本增加6-7分,并未增加养鸡户的额外开支(如一群鸡在室温21-25℃时采食100斤料而在30℃以上时只采食90斤,少吃10斤料,按0.8元/斤把少吃的8元料款再投入到90斤料中应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把由鸡嘴中省下的7分钱再还给它而已)。况且一年当中夏季需要营养会更多一些。

第二、能量在饲料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要添加油脂,提高能量水平。

第三、一些人认为鸡群没死鸡或死鸡很少而引不起高度重视,殊不知尽管症状很轻,这时可能相当一部分鸡只已经发病或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只有从改善环境,增加营养和及时用药防治出发,才能使鸡群安度夏季,创造一个更好的经济效益。鸡群接种疫苗三不宜来源:中国畜牧报不宜在鸡产蛋率上升期接种疫苗这是因为蛋鸡开产后由于巨大的生理反应,机体变得十分脆弱,很容易感染疾病。如果此时接种疫苗,就会在鸡群本来就很脆弱的机体上又增加了一种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使鸡群的产蛋率降低甚至停产。降低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所以,对蛋鸡群进行的所有免疫接种都应该在开产前进行。鸡群开产后只能进行必要的饲养管理。如果鸡群一旦发生疾病,也不要采用抓鸡的方式给药,最好采用饲料或饮水给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既可以避免疫病的发生,减少应激,不影响鸡的产蛋率,又可以使疾病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相关阅读

蛋鸡产蛋率如何提高


鸡肉及其副产品在人们的食谱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养殖户们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对于蛋鸡养殖也十分重视。那么要如何提高的蛋鸡产蛋率呢?

一、蛋鸡养殖管理

蛋鸡养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产蛋率在85%以下的初产期

此阶段需注意饲料、光照、虫病和防止蛋鸡输卵管炎症的发生。从产蛋率为5%时开始,从青年料换成产蛋料,直到产蛋率达到30%即可停止。补光可同换料同步进行,在秋冬季可用清温败毒散拌料,百毒杀饮水防止传染病。在产蛋率达50%时,可用一次预防输卵管炎的药物。

2、蛋率在85%以上的高峰期

此阶段是饲养蛋鸡效益最高的时期,必需降低蛋鸡死亡率。应注意饲料的稳定提供,不断料、水,鸡舍电量稳定不断电,不改变光照时间、强度严冬防止饮水结冰,给其以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要注意适时通风换气,严防贼风。

3、产蛋后期(蛋率在85%以下至淘汰)

此阶段产蛋率下降,采食量不变,鸡易因肥胖出现脂肪肝。应限制喂量或换低档蛋鸡料,但注意补钙,最好是贝壳粉。光照可延长1个小时,即17h/d,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蛋鸡养殖的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

最适合蛋鸡生存的温度环境为8℃-28℃,高温或低温都会影响鸡的产蛋效率。所以养殖户们想要养出好的蛋鸡,要做到一年四季都保持鸡舍温度稳定在舒适环境范围之内,避免因为一年四季温差改变过大,对鸡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鸡的产蛋率。

2、防病

养殖户们要定期给鸡群做病毒的抗体检测,避免因为抗体失效给鸡群造成大量感染病毒的现象。要时刻注意鸡群的免疫水平,不能盲目的乱打疫苗,不能自行的加大或者减少鸡群疫苗的使用量。一旦鸡群发生了感染,要及时的对鸡群病情采取控制,尽量要选择更高敏的药物进行控制病情。

3、配料

在不同的季节,要根据鸡群的营养需求的不同进行改善饲养,在春冬,要适当的给鸡群中添加一些高油脂高能量的营养成分,以保证鸡群在有效的度过低温季节。养殖户们不能采用自由配置饲料的方式,例如在饲料配比中多加玉米。因为没有多种原料的配比,可能会造成缺少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的供给。导致鸡群产蛋性能降低,出现蛋壳软、蛋壳薄等现象,甚至导致鸡群根本不存在产蛋高峰期。

4、光照

光照对于促进鸡群性成熟产生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养殖户们一定要给鸡群合适的光照。在鸡的产蛋期保持每天光照18小时,最合适的光照强度为5lx。特别是在冬季或者多雾的季节,一定要及时的打开灯进行光照,不能让昏暗阻碍鸡的产蛋发育。

只有采取正确的饲养管理措施,给鸡提供舒适和谐的生长环境,才能够让蛋鸡更高产稳产。

天祝白牦牛的生产性能


天祝白牦牛是我国稀有而珍贵的地方牦牛品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育和人工选育而成的特有畜种。它不仅是甘肃省宝贵的畜种资源,也是我国乃至世界珍稀的牦牛种质资源,已被列入国家级畜禽保护品种。

【外貌特征】

天祝白牦牛全身被毛纯白、密长且丰厚,耐严寒。头部发育正常,眼大有神(选留有黑眼圈的)。角粗长、黄褐色,角型向外上方或向后上方呈月牙形伸出,角轮明显,角尖锋利。嘴唇圆而薄,采食灵活。体型结构紧凑,全身肌肉发育良好,皮肤为粉红色,大多数有黑色素沉着斑点。前躯发达,胸宽而深,后躯较前躯差,但发育正常,尻部一般较窄。四肢粗短、结实有力。偶蹄,蹄形小而圆,蹄叉闭合良好,蹄壳为黑色或淡黄色,质地致密,善于爬山。尾形如马尾。

【生产性能】

1.生长发育。天祝白牦牛晚熟,一般4岁左右才发育成熟。初生重公犊牛为10~13公斤,母犊牛为8~11公斤。平均断奶日龄20天,断奶重70公斤。初生至4岁,公牦牛增重200~230公斤,母牦牛增重160~180公斤。1~2岁增重最快,公牦牛年平均增重58~60公斤,母牦牛为57~59公斤。

2.繁殖性能。天祝白牦牛繁殖性能与当地黑、花牦牛基本无差异,一般母牦牛12月龄第一次发情,初配年龄母牦牛为2.5~3岁,初配体重160公斤。发情季节为6~11月份,个别母牦牛12月份也会发情,7~9月份为发情旺季。发情持续期多为12~48小时,发情周期为22.195.49天,具有一次发情受胎率高的特点,平均为76.5%。怀孕期为255天。多为2年产1犊或3年产2犊/,产犊母牛大多当年不再发情,连产母牛占6.07%~15.02%。母牛产后到下一次发情间隔时间平均为105天。终生可产犊6~9头,最高可达20头。公牛一般在10~12月龄时具有明显的性反射,但多数不能发生性行为。在2周岁即具有配种能力,但实际在母牛群中参与初配的公牛年龄为3~4岁,利用年限为4~5年。目前公母牛均为自交,公母配种比例为1∶15~1∶25。

3.产绒、毛性能。天祝白牦牛一般在6月中旬剪毛(对公牛进行拔毛),每年剪(拔)毛一次,在剪(拔)毛前先进行抓绒,尾毛两年剪一次。成年公牦牛平均剪(拔)裙毛量为3.86公斤,绒毛量为0.46公斤,尾毛量为0.68公斤;成年母牦牛相应为1.76公斤、0.36公斤、0.43公斤;阉牦牛相应为1.97公斤、0.63公斤、0.41公斤。全身被毛纤维分为粗毛、绒毛和两型毛,不同类型毛纤维中,无髓毛占75%以上,这是天祝白牦牛毛的显著特点,也是其珍贵品质的主要标志。

4.产乳性能。天祝白牦牛在高山草原放牧条件下,产乳母牦牛带犊自然哺乳,一般对产第一胎的母牦牛(牧民称为头玛)不挤乳,主要是调教母牦牛让犊牛哺饮;产乳年龄3~15岁,6~12岁为产乳盛期,年产乳量在450公斤左右,其中2/3以上的乳由犊牛哺饮。6~9月份为挤乳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至八月十五中秋节),挤乳期为105~120天,日挤乳一次,日挤乳量0.5~4.0公斤,乳脂率为6%~8%,另据乳成分测定,挤乳期平均干物质16.91%,脂肪5.45%,蛋白质5.24%,乳糖5.41%,灰分0.77%。

5.产肉性能。天祝白牦牛肉蛋白质含量20.20%,脂肪11.87%,灰分0.87%。肉质鲜嫩,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肌纤维较细,灰分较高或矿物质丰富,热能值和氨基酸含量高,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无污染天然绿色食品。(甘肃文英)

郏县红牛:优点、特征及生产性能


郏县红牛主产于郏县,因而得名郏县红牛。郏县红牛经当地农民长期选育培育,而成为优良的役肉兼用牛,位列全国八大良种黄牛之―,1983年被列入河南优良畜禽品种志。

多年来,该品种经过精心的选优淘劣,选种选配,提纯复壮工作,生产性能大大提高,品种数量有了较大发展,中心产区也由原来的鲁、宝、郏三县发展到鲁、宝、郏、汝四县市。据统计,郏县红牛九七年底存栏28.跖4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2.6095万头,种公牛1100头,未成年及哺rǔ的公犊4.O万头,母犊10.35万头。在能繁母牛中用于黄改肉的26900头,用于配种的公牛600头。

主产区数量及分布:

产地(或分布):郏县红牛分布于河南省郏县、宝丰鲁山、汝州四县市等地。现存栏总数为28.064万头。主要分布于郏县的大李庄、王集、白庙、渣元等乡镇,存栏10.4万头;宝丰沿汝河两岸的石桥、赵庄、闹店、李庄、周庄、商酒务等乡镇,存栏4.6万头;鲁山县主要以辛集、张官营、滚子营、马楼、让河等乡红牛分布最集中,现存栏5.2方头。汝州市与郏县接壤的纸坊,尚庄、小屯、焦村、骑岭等红牛饲养比较集中,量多质优,总存栏数1.56万头。

主要特征:

郏县红牛体格中等大小,结构匀称,体质强健,骨骼坚实,肌肉发达。后躯发育较好,侧观呈长方形,具有役肉兼用牛的体型,头方正,顿宽,嘴齐,眼大有神,耳大且灵敏,鼻孔大,鼻镜肉红色,角短质细,角型不一。被毛细短,富有光泽,分紫红、红、浅红三种毛色。公牛颈稍短,背腰平直,结合良好。四肢粗壮,尻寅长稍斜,皋丸对称,发育良好。母牛头部清秀,体型偏低,腹大而不下垂,膏甲较低且略薄,rǔ腺发育良好,肩长而斜。

郏县红牛垂皮发达,肩峰稍隆起,尻稍斜,四肢粗壮,蹄圆大结实。公牛鬐甲宽厚,母牛rǔ房发育较好,腹部充实。成年公牛体高为126.1厘米,体重为425千克,母牛分别为121.2厘米和364.6千克。最大挽力公牛为405.6千克,母牛为322.9千克。未经肥育成年牛屠宰率为51.5%,净肉率为40.9%,眼肌面积为69平方厘米,骨肉比1:5.1。公牛1岁达到性成熟,母2岁开始配种,繁殖年限为12~13年。

主要性能:

1)役用性能:郏县红牛体格大,肌肉发达,骨骼粗壮,健壮有力,役用能力较强。目前,仍是山区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动力。据测定,阉牛的最大挽力为421.6公斤,公牛为409公斤,母牛为317.4公斤;一对中型成年阉牛一天可耕地3-4亩,挽车速度每小时4公里,载重2000公斤,日行30公里。

2)肉用性能:郏县红牛肉质细嫩,肉的大理石纹明显,色泽鲜虹。据测定,其熟肉率为59.5%(范围56.2-64.8%)。据对10头20-23月龄阉牛,肥育后屠宰测定,平均胴体重为176.75公斤,平均屠宰率为57.57%,平均净肉重136.6公斤,净肉率44.82%。

3)繁殖性能:在通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母牛初情期为8-10月龄,初配年龄为1.5-2岁,使用年限一般至10岁左右,繁殖率为70-90%,产后第一次发情多在2-3个月,三年可产两犊,犊牛初生重20-28千克。母牛配种不受季节限制,一般多在2、8月配种。公牛12个月龄性成熟,2岁开始配种,一头公牛可负担50-60头,最高可达150头。一次射精量3-10毫升,精于密度5亿/毫升升以上,原精子活力0.7以上,精子耐冻性良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5189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