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户如何选螺蛳?如何选择投放时间?


蟹塘中投放螺蛳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量,改善螃蟹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在螃蟹塘里,适时适量投放螺蛳,使其自然繁殖,能有效的降低池塘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起到净化水质、维护水质清晰的作用。
螺蛳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是螃蟹最喜欢吃的优质鲜活的动物性饲料,为螃蟹的整个生长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富含活性蛋白和多种活性物质的天然饵料,促进螃蟹快速生长,提高螃蟹规格。
螺蛳是一种底栖生物,在池底爬动时会分泌一种粘液,可以改善底部环境。
如何挑选螺蛳:
1、螺蛳要求贝壳完整,无破损。
2、螺蛳受惊时能快速收回壳中,同时盖帽能有力紧盖螺口。
3、螺蛳体内无蚂蟥等寄生虫。
4、看螺蛳尾部是否受损,以区别机捕螺蛳和手工捕捞的螺蛳。
投放时间:
1、第一次,在清明节以前完成,投放300斤/亩,螺蛳在清明前放入,有利于其积累营养,好在清明后开始大量产仔,在蟹苗长大一点以后螺蛳将是其最好的天然饵料。
2、第二次,在7月底8月初投放,投放量在200斤/亩,为即将成熟的螃蟹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可以起到促黄催膏的作用。
注意事项:
1、投放螺蛳时要把螺蛳全池均匀铺开,不能堆积到一点,容易造成螺蛳死亡。
2、投放螺蛳不能在寒冷的天气进行,以免冻伤螺蛳,要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
3、前期螺蛳投放后,要加量肥水。
4、螺蛳投放后,饲料也要适量的增加。
5、投放螺蛳5-7天后,要消毒一次。

相关推荐

河蟹养殖户如何选择好蟹苗



众所周知,“草好、水好、苗好”是养好河蟹的三大关键,而蟹苗的选择则是第一关键。新一年的河蟹养殖即将开始,选择好的蟹苗便成为大家非常重视和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该如何才能挑选到好蟹苗?下面就此提出一些判断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肉眼观察
1、看整体:规格整齐;体扁,头胸甲后缘越扁越宽越好;肢体完整无残缺,体表干净无附着物、纤毛虫或溃疡斑等。
规格整齐的蟹苗
2、看体色:头胸甲颜色黄中带青、有光泽;腹甲乳白色且略微透明,透明过度或不均匀都不好;步足有色阶,从根部到爪尖颜色由深变浅,一般依次为红、黄、白。
体色较好
3、看局部:额齿深;第2步足弯曲,关节处超过眼点;第4步足扁长;第4侧齿尖。
4、看活力:选择个体有力、活跃的蟹苗,可连续“翻跟头”10个以上。
5、看内脏:优质蟹苗的肝脏呈橘黄色或金黄色,纹理清晰,若呈白色或灰色则说明品质较差;鳃部干净无污物附着,鳃丝排列紧致,呈透明状;肠道清晰,食线饱满。
食线饱满
二、其他影响因素
单纯观察蟹苗本身并不能完全确定蟹苗好坏,有些方面并不是眼睛所能看到的,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
1、螺原体携带情况:为确认蟹苗是否带有螺原体,可携苗至当地利洋水产药店进行检测,不携带螺原体是优秀蟹苗的保障之一。
2、亲本情况确定:蟹苗亲本的规格影响着成蟹的规格大小,大规格亲本培育出的扣蟹,相对容易养出大规格成蟹。
3、扣蟹养殖情况:扣蟹养殖中的饲料投喂、养殖水质、疾病发生等情况,都会影响到蟹苗的品质,充分了解有助于对好蟹苗的判断。
良好的扣蟹养殖池塘环境
4、蟹苗商家信誉:通常本地苗价格较高,部分商家则以次充好,用外地苗充当本地苗,低买高卖,所以购苗时不应只看价格,蟹苗商家的信誉亦为重要。
好的蟹苗成活率高,生长快、规格大且不易发病,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所以,广大养殖朋友务必慎重选苗,为来年的养殖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选择栽种什么水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一塘茂盛、清爽的水草往往能够产出规格较大的螃蟹。这正是因为水草在池塘中能够净化水质底质、稳定水体、提供氧气,使得池塘生态系统平衡、环境良好。这样,河蟹发病率低、吃料好,成活率和规格自然就上去了!
但是近几年,由于池塘老化、水源污染、密度增加等因素,大部分池塘出现青苔难以根治、蓝藻频发、夹草、上脏萎缩等许多水草的疑难杂症。很多池塘到了中后期甚至出现了无草的尴尬局面,养殖规格逐年偏小。
如何选择水草、如何保草成为目前河蟹养殖最关键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本地区常见的两种水草(扁担草与伊乐藻)的优缺点来探讨一下:河蟹池塘该种什么草?该怎么保草?
河蟹池塘该种什么草?
扁担草(苦草、带草)
优点:
种植方便、生长速度快、净水能力强、适应高温
缺点:
①坂田围网种植扁担草,大大降低了池塘利用率,且不利于早期池塘水质管理。
②“败草”问题不可控,一旦“打暴”、缺氧、应激,很容易导致扁担草在短时间(2~3天)内被“败完”,让人措手不及,无法弥补。
③螺蛳投放也因“保草”的需求而大大增加,占养殖成本比重可达25%以上。
④“拉草”工作繁重,更容易引起水变。
被夹的扁担草
伊乐藻(吃不败)
优点:
①“不怕夹”是其最大的优点,伊乐藻根、茎都能繁殖,大大降低了后期无草的风险。
②立体式生长,遮阴效果突出,给河蟹提供更多的生活空间,提高池塘利用率。
③螺蛳投放可相应减少,可有效控制成本。
④适应性强,对水质要求不是很高,能够保持长期水体稳定。
缺点:
现有大部分池塘无增氧设备,高温期缺氧易导致伊乐藻下沉腐烂。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提高池塘增氧能力(加装增氧机),亦或是合理布局、及时拉草、科学肥水,缺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伊乐藻长势茂盛
全塘种植伊乐藻需要注意什么?
1、可采用深水放苗养殖模式,清塘后直接上水至坂田30公分以上,大沟四周浅水区紧密种植伊乐草,坂田采用插栽(或铺种)的种植方法,行距2米,株距1米。
2、3~4月,可通过调节水位来控制伊乐藻生长。
3、养殖中期(5~6月)通过“打头子”、拉草等保持水草活力、预防缺氧。
4、定期使用“活力碳”为水草补充“碳源”,促进生长活力,预防上脏及腐烂!
全塘不围网种植伊乐藻
“活力碳”专业“保草”

养殖户如何选择水草,更有利于河蟹生长



众所周知河蟹养殖要种植水草,因为水草可以净化水质,保障河蟹品质,还可以帮助河蟹蜕壳附着、遮阴降温,适当补充天然饵料。目前养蟹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水草能否养好、保好。因此养殖户们绞尽脑汁的去种草、保草。近几年来由于水草越来越难种,高温期也越来越难管理,导致水草种植五花八门,最后很多养殖户直接每个品种的水草都种一点,结果往往是成本增加了,水草也没保住。
那么我们首先分析一下目前常见水草种类的优缺点,在此列举以下三种水草作比较:苦草(扁担草、水韭菜),轮叶黑藻(节节草),伊乐藻(吃不败)。
一、苦草、轮叶黑藻
优点:1、净水能力强,水清;2、耐高温。
缺点:
1、草易被螃蟹所破坏,一旦螃蟹出现缺氧或应激就会夹大量水草,甚至出现没有草的局面,补救困难;
2、管理难度大,要长时间让螃蟹暂养环沟,浪费池塘2/3的面积;
3、对水质要求高,一旦出现水体透明度低的情况,水草就很难生长,甚至出现死亡;
4、对底质要求高,在底质老化或淤泥厚的池塘种植难度大,易烂根或生根不牢导致上浮;
5、螃蟹生活空间利用率低,早期草长得慢螃蟹无法利用,长起来后由于形态不利于附着,也不能利用,并且缺氧时螃蟹爬不上来,容易死亡;
6、不利于肥水,由于净水能力强,藻类无法繁殖,螃蟹易得气泡病,套养青虾效益也不好。
二、伊乐藻(吃不败)
优点:
1、利于螃蟹蜕壳附着,缺氧时螃蟹可以及时爬到草头上,不易死亡。
2、生活空间利用率高,随时可以加深水位,利于水体稳定。
3、既可以生根生长,又能脱离土壤,浮于水面生长,生命力强。
4、不怕螃蟹破坏,再生能力强,高温期过后能迅速生长,净化水质。
5、控制面积方便,多了及时拉掉或割头,少了在六月份之前都可以补种。
缺点:1、高温期净水能力弱,水容易肥。2、缺氧严重容易腐烂。
苦草和轮叶黑藻有这么多缺点,为何还有养殖户选择栽种?
那是因为这两种草的净水能力强,种得好,水一直是清的,符合大家一直追求的清水出大规格观念,而忽略了它的缺点。有些地区随着养殖条件的退化(塘底老化和水源污染)和放养密度的增加,种这两种草的成功率越来越低,养殖效益也逐年下降。伊乐藻虽然优点很多,但因为高温期易缺氧腐烂,被很多地区的养殖户所讨厌,但这些地区的增氧设施基本都是落后的。
其实高温期伊乐藻缺氧腐烂的原因是水草太多,没有及时留好采光通道和通风沟造成缺氧严重。很多养殖户担心水草少就多种,而在水草过多的时候又舍不得拉,等出问题了又来不及拉草,才导致缺氧腐烂。
因此从利于河蟹生长的角度分析,伊乐藻更适合种植,只要合理布局,加强增氧,高温期是不会腐烂的,这样既能高产又能养出大规格。苦草和轮叶黑藻由于种植所受限制因素太多,风险较高,还是慎重选择,在放苗密度较低(500只/亩)和池塘条件较好(水源好、池底淤泥少、不老化)可以栽种。
还有部分养殖户认为苦草和轮叶黑藻螃蟹喜欢吃,容易养大规格,其实养大规格蟹的关键是水体稳定和营养保障,这里的营养主要是来自于投喂的玉米、饲料和冰鲜鱼等,水草只是少量补充,可忽略不计,另外,螃蟹大量夹草并不是主动去吃草,而是因为缺氧或受应激后的症状。
如何管理伊乐藻才能避免高温期腐烂?
1、保障水深促进生长。这样既能生根牢固又能充分吸收底泥的肥料,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避免压低水位限制生长,导致高温期容易上浮腐烂。如果水草长势太快可以通过及时割草头和拉掉过多水草来控制。
2、保障营养。定期使用含碳量高的营养物质,达到水体营养平衡,充分吸收水体氮磷肥,避免水质老化出现蓝藻,导致水草腐烂。
3、减少刺激。一方面慎重对待蓝藻,不能盲目的杀藻,造成水草腐烂,应以保草增氧控蓝藻的思路处理;另一方面正确使用肥料长草,避免大量施肥导致环境破坏和直接刺激水草。
4、预防缺氧。一方面留好通风沟和采光沟,控制水草面积(1/2以内)避免水草密集生长;另一方面多装增氧机。

高温期间河蟹养殖户应如何选择饲料投喂



高温期间饲料投喂一般采用植物性饲料代替动物性饲料,高蛋白质饲料代替低蛋白质饲料,以期减少河蟹病害。随着水质调节和水草管理技术提高,盲目以天气情况来决定投饲品种,不利于提高河蟹养殖规格和产量,降低养殖收益。既要考虑天气因素,更要考虑蟹池的生态条件,区别对待,决定高温期间投饲品种。
1、高温前经常有零星河蟹死亡,数量在1只/亩以上,说明河蟹体质较差或池塘环境较差,饲料只能以玉米、小麦和蛋白质含量在28%以下的颗粒饲料。
2、水草品种单一,水草覆盖率低于40%,且断根上浮,水质变差,河蟹饲料同样只能选择玉米、小米和低蛋白质含量的颗粒饲料。
3、水草覆盖率在50~60%,有多种河蟹喜食的地方性水草轮叶黑藻、微齿眼子菜、青萍等,水草分布较为稀疏,且没入水面,有良好的增氧设施,水质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下,具备这种生态环境的蟹池,高温期间继续投喂动物性饲料,或蛋白质含量在34%以上的颗粒饲料,为河蟹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河蟹快速生长,增大养殖规格。在这种条件下,投饲动物性饲料或高蛋白颗粒饲料不会增加河蟹病害。(徐舍镇农服中心 黄南荣)

河蟹养殖户如何对比选择不同地区的蟹苗



在河蟹养殖的开始,其苗种是养殖的基础,只有好的蟹苗,才能养出又大又肥的螃蟹,这就如同建房子,没有好的地基,又如何建出结实漂亮的房子呢?而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给河蟹养殖打造一个结实的地基。
大家都知道目前苗源主要有崇明苗,启东苗,如东苗,水阳苗,兴化苗,而前三者苗种地盐度较高,后两者苗种地盐度相对较低。苗种是养殖的基础,那么苗种的选择就成了重中之重,而我们大家挑选苗种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苗种的选择要遵循就近原则,减少蟹苗应激以及因长途运输而对蟹苗造成损伤。
2、看蟹苗的活力,那些翻身吃力的则不能要。
3、苗种的大小要一致,这样蟹苗脱壳一致,可以避免其因脱壳时间不一致而自相残杀。
4、苗种甲壳色泽光亮,肢体健全,无纤毛虫。
5、蟹苗爪尖没有磨损,爪尖发黑有磨损的,会影响脱壳成功率。
6、蟹苗的鳃部为白色或浅白色且饱满,发黑说明其有细菌感染。
7、蟹苗肠道饱满,这样说明其吃食情况比较好。
8、蟹苗肝脏为橙黄色为好,不能发白。
9、蟹苗的第三对腿长超过眼点,这样的苗生长比较快。
10、看苗塘的水色环境是否良好。
蟹苗选好以后就到了苗种的运输了,而运输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
1、蟹苗放入沙袋时要扎紧,尽量不要让蟹苗活动,防止能量的损耗。
2、运输时气温在15℃以上时,建议在底部铺一层冰降温。
3、运输过程中不要让蟹苗受风。当蟹苗运到塘口时我们要尽可能的使成蟹塘与苗塘的水质条件(PH值、盐度等)保持一致,同时应注意:
放苗前苗塘肥水培藻,为蟹苗提供植物性饵料。
放苗前解毒,防止清塘药物有毒素残留。
蟹苗到塘口后要先用超碘或弧菌天敌+抗激灵泡苗,杀灭其体表的细菌,提高苗种体质。
放苗要选择晴天早上或傍晚,不要雨天放苗使蟹苗应激上岸。
我相信只要按照以上几点操作,大家一定会为以后的河蟹养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的。在这里祝大家来年都能养出高规格高产量的螃蟹。

河蟹养殖户如何轻松迎战高温?



高温来临,水温由凉转烫,底部温度也由29℃上升至32℃左右,晚上螃蟹上岸越来越频繁。螃蟹正式进入发病高峰期,池塘伤亡已经由一天几个上升到一天一亩1-5个多。
众所周知螃蟹伤亡是由内外环境恶化引起。往年外环境恶化引起的大面积伤亡较常见,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养殖户吃了去年草烂死蟹的亏,对上浮伊乐藻的重视性高于一切,早早的就把上浮烂根发黄发红的草清除。再加上近几年养殖户对底质改良的重视,今年高温外环境恶化引起的大面积上岸死亡情况不多见。
然而前中期气候太适宜螃蟹生长,前两壳弱苗基本没淘汰,加上近几年苗种整体的退化以及对螃蟹内环境的忽视,导致今年出现新的淘汰方式--进笼不出笼,空肠空胃,抓脚零星死蟹。虽然今年气候到目前为止还是很适宜螃蟹生长的,但同样也适宜病菌的生长,有害菌在底部水中大量繁殖,直接影响螃蟹正常蜕壳生长,螃蟹出现伤亡。
螃蟹伤亡严重
轻松渡过高温,以下几点一定要注意:
1、每天在凌晨(表层水温降低后)开始加水,视池塘情况,确定加水时间。
2、收起地笼,减小螃蟹损伤。
3、缺草的池塘,要补水花生、水葫芦及金鱼藻等,建议草窝要大些,能遮挡太阳光降低水温的同时也能提供栖息地。
4、改善池塘池塘环境,使用仕菌皇或者蛭菌110控制病原菌,再用底立安或底福康改底;改底后使用藻澎湃或水金膏调节藻相,养护促进水草抗高温能力;建议10-15天使用一次。
5、喂料可以改为2-3次,傍晚一次,晚上9-10次(为主)使用甘舒康+丁克+仕菌皇/蛭菌110内服调理内环境,每次5-7天。

养殖户如何暂养待售河蟹



河蟹暂养,是将性成熟的河蟹捕捞后进行短时间暂养育肥待售。但暂养过程中如管理不当,易造成大批暂养蟹死亡。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死亡。河蟹性腺成熟后,为繁衍后代而进行生殖洄游,如继续在淡水中暂养,会造成生理性失调,体内渗透压过高而死(胀死)。因此河蟹暂养过程中,应将过于成熟的黄蟹剔出。
2、河蟹质量差。暂养蟹规格不一,有大有小,暂养密度高,有的暂养蟹中掺有病蟹、肢体不全的蟹。这就容易造成暂养过程中互相残杀,规格小的死亡率高,也易造成河蟹病传染,暂养的河蟹因发病而死亡。
3、生态条件差。暂养池面积小,水草覆盖率低,水位过浅,水质变化快,溶氧低等原因,常使河蟹频繁上岸,呼吸空气中氧气,造成消耗体力多,时间一长,死亡率会大大提高。另外,水质肥,暂养密度高,也易造成暂养蟹窒息死亡。
4、投饵量不足。暂养期间,水温在4℃以上,河蟹摄食仍旺盛。如投饵量不足,加上暂养池天然饵料生物少。一是会造成河蟹为争夺有限的饵料而互相残杀,影响暂养成活率;二是造成河蟹因索饵而逃逸。
对策
一、科学选择暂养池。选择靠近水源,注排水方便的池口,面积3—5亩,水深1.5—1.8米。使用前每亩用生石灰100kg,彻底清池。5天后进水,池中均匀分布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
二、河蟹质量要求。暂养蟹要求体质健壮,规格均匀,甲壳、附肢完整,无病、无伤,并一次放足。选好的河蟹用4%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消毒杀菌。放养过程中如遇软壳蟹、顶壳蟹,应单独剔出暂养于壳变硬后,再放入暂养池。
三、暂养密度。一般亩养河蟹2000—2500只或200—250kg,暂养时间:辽蟹1—2个月,中华绒螯蟹2—3个月。
四、加强管理。暂养期间,每天投饵一次,投喂量为暂养蟹量的3—5%。饵料应新鲜,不能腐烂变质,其中动物性饵料占60%,如小杂鱼、压碎的螺蚬、切碎的蚌肉、蚕蛹,动物内脏等,可投喂植物性饵料有:黄豆、小麦、番薯、番瓜等。暂养期间每5—7天选择中午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25cm,每20—3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增加池水钙质,每天要捞除池中残饵、杂物、死蟹等,保持池口清洁卫生。暂养期间,定期泼洒0.5ppm强氯精消毒水体,每半月用土霉素、痢特灵拌饵投喂,连喂5天,预防蟹病。暂养期间若发现水老鼠、水蛇、青蛙等敌害,须立即捕杀。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2317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