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常见病颤抖病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河蟹颤抖病的症状:病蟹呈昏迷状,附肢痉挛状颤抖、抽搐或僵直,活动缓慢,反应迟钝,上岸不回。病蟹环爪、倒立、拒食。伴有黑鳃、灰鳃、白鳃等鳃部症状;肌肉发红,尤其以大螯、附肢中肌肉明显;肛门有时红肿、无粪便,有时有长条状污物黏附;头胸甲下方透明肿大,充满无色液体;肝胰腺成灰白色,肝组织糜烂并发出臭味。
1、流行情况
此病从幼蟹(5—10g)到成蟹(200-250g)皆有发生。发病时间5-10月份,而在8-9月份夏季高温季节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该病流行期间的水温为23-33℃,而以立秋后25-25.8℃水温时发病最为严重,10月份以后水温降至20℃以下,该病逐渐减少。放养密度越大、规格越大、养殖期越长、患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2、预防方法
该病以预防为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1)幼蟹养殖期慎用药物,尤其是对器官伤害性大的药物。
(2)引进扣蟹时注意检疫。
(3)保持水质清洁,经常换水。每亩水面每20天左右泼洒5-10kg熔化的生石灰,使池水的PH值稳定在7.5-8.5之间。
(4)定期用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半个月左右用一次EM菌等生物制剂全池泼洒改善水质。
(5)发生本病后,不可盲目用药。
(6)严格饲养管理,注意水体及饵料中有毒物质的监控。
(7)饲料中添加免疫增效剂(中草药、多糖类)增强蟹体免疫力,增加河蟹抗应激反应能力。
(8)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时,应首选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或加剧病情。

相关推荐

河蟹养殖常见病颤抖病的治疗方法



河蟹颤抖病的病原体不仅侵袭鳃、胃、肠、肌肉,而且侵袭肝胰脏、心脏和神经等要害器官,因此治疗必须采用三步曲治疗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杀灭蟹体外寄生虫(主要是固着类纤毛虫)。
第二步:外泼消毒药与内服药饲相结合,将水体中及蟹体内外的病原杀灭。外泼消毒药的种类较多,可任意选择,其中以二氧化氯、水产保护神、伏碘为好;外泼消毒药的次数要随病情轻重及消毒药的药效在池水中的持续时间而定,一般1个疗程为2-4次。内服药饲为将克抖威或蟹安Ⅲ号拌入饲料中,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连续投喂7天;如病情严重,内服的药量可以加倍,或增加投喂药饲的天数,在河蟹停止死亡后再投喂l-2天药饲。
第三步:河蟹颤抖病治愈后隔2天,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将池水调成弱碱性,适合河蟹生长;再隔2天泼养殖保,并继续做好预防工作。

甲鱼养殖常见病的预防方法



鳖的生活能力和抗病能力很强,一般病害发生较少,如果人工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引起鳖病的发生,甚至造成饲养鳖的死亡。引起鳖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饲养池水质的恶化
养鳖的饲养池水质的好坏与鳖能否健壮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饲养池内大量投饵长期不更换新鲜水质,池内残饵和鳖的排泄物过量存积腐败后,使水质发黑变臭,造成各种有害菌类和藻类大量繁殖,由于病原体大量孳生而导致鳖的传染性疾病发生。或者更换新水引用来的水源是被有毒物污染的,因而使饲养池内的饲养鳖发生中毒现象。
2.放养密度过高
规格大小不齐造成残食或相互传病。为了提高单位面积鳖的饲养量,池内饲养的鳖一般采取高密度放养,但如果放养密度过高,即超出规格密度3~5倍,鳖因在池内的活动范围小,会造成互相争夺饲料被抓咬伤。若在1个饲养池内放养鳖规格大小相差很大,就会使弱鳖因抢不到饲料而更加衰弱,造成弱肉强食,残弱鳖体质较差,从而降低了抗病能力,容易相互染病。
3.饵料投喂缺乏规律
在人工养殖中,鳖的饲料应根据鳖的生长阶段选投不同的饵料。如在饲养过程中,鳖的饵料和质量没有保证,投喂时缺乏正常的生活规律,不定时定量或者投喂大量劣质饵料,使鳖食量减少,使之经常处于饥饱无常的状态而降低了抗病能力,很容易染病。
4.野生鳖入池
引进外来野生鳖饲养,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捕捉和运输方法而受伤,放养前又未经检查、挑选,残伤鳖入池放养,容易传染病菌而发病。
5.冻害和暑害
鳖在越冬期间,特别是在稚鳖露天自然越冬情况下,稚鳖池内冻结很容易发生冻害,造成稚鳖大批死亡。如果在暑期饲养池没有采取遮荫等降温措施,可使鳖食欲降退,体质消瘦,抗病力下降,也容易发病。鳖病不易及时发觉,当发现鳖行动迟缓、感觉迟顿时,应及时对鳖检查处理。鳖的体质一旦减弱,不摄食,此时药物很难起作用,难以治愈。因此,要进行正常性的预防工作,以防为主。预防方法是:每月用生石灰粉按每立方米水体80克,向鳖池泼洒,消毒1次;幼鳖、成鳖入池前要用1%浓度的孔雀石绿或高锰酸钾兑水4倍,浸泡鳖体10~15分钟,消除体外疾病。在越冬前,要用磺胺类药物掺入饵料中,连续投喂3天,用量按每千克鳖配0.2毫克药物,可预防鳖病的发生和蔓延。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15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右江鹅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