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鱼养河蟹很危险?不是你头脑简单,就是你人洗脑了!


很多养殖户问,养蟹到底如何喂料?喂鱼好?还是喂饲料好?
我个人认为养蟹必须喂,蟹能认可的饵料,从浮游生物到螺丝,沉水植物是必须的饵料之外,就是养殖条件下,我们如何人工给饵。
今天,我首先从大闸蟹养殖期,关于喂鱼会导致大闸蟹养殖时易生肠炎入手,说一说,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其肠炎病分为两种,一类是细菌性肠炎,主要是由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感染引起。其症状为:病蟹消化道呈红色,肠胃部最明显,肠尾变红并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界限不清。病蟹活力减弱、厌食、生长慢基本不再脱壳。此病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主要因素:由于塘口水质恶化或者饵料(指所有种类,而非指鱼料单项)腐败所致。这是典型的细菌引起的肠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
另一类是河蟹在三壳左右滤吞食蓝藻或者裸甲藻等有害藻产生的肠炎。由于塘口滋生有害藻过多,蟹苗滤吞食后难以消化,或消化后,体内藻毒素造成中毒。病蟹晚期往往伴随细菌病继发感染,出现鳃水肿,坏肝,环爪及活力不足死亡。
明白了蟹塘发生肠炎的诱因后,接下来,我们再往下说。
很多养蟹朋友常常问我以下问题,喂冰鱼,海鱼,鲜鱼会生肠炎。有的养殖户会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会举很多养殖户喂鱼出问题的例子。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先让我先给大家说一说螃蟹的生活习性,消化系统构成吧:
了解和掌握河蟹的生活习性,再投其所好,是健康养蟹的基础。
(1)栖居方式:
河蟹喜欢在水质清晰、水草丰盛的淡水湖泊、江河中栖息。其栖息的方式有隐居和穴居两种。在有在水位不定涨落的天然河川或各类水域的岸滩地带,螃蟹往往营穴居生活。在饵料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水面开阔的湖泊、草荡中,人工开挖的蟹田,大闸蟹蟹一般不挖穴,隐伏在水草和底泥中过隐居生活。通常人工饲料,食饵丰富,隐居的大闸蟹新陈代谢较强,生长较快,体色淡,腹部和步足水锈少,素有“青背、白胳、金爪、黄毛”清水蟹之称。而穴居的蟹新陈代谢较弱,生长较慢,体色较深,腹部和步足水镑多,素有“乌小蟹”之称。
(2)关于食性:
大闸蟹为杂食性甲壳类,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螺、蚌、蚯蚓及水生昆虫,浮游生物等;植物性食物有金鱼藻、菹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浮萍、丝状藻类、南瓜等;精饲料有发酵豆饼、菜饼、玉米、小麦、稻谷等,但在一般情况下,水草等食物较易获得,故在自然环境中,其肠胃内食物组成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河蟹不仅食量大,贪食,而且消化吸收能力强,但是因为其是甲壳动物,消化系统简单,而且相对短,容易感染细菌性疾病,过量投浪高蛋白饵料,会使大闸蟹消化系统产生消化综合症。
大闸蟹耐饥饿能力强,长达1个月不吃食也不致饿死。水温在5℃以下时,蟹的代谢水平很低,摄食强度减弱或不摄食,在穴中蛰伏越冬。争食和格斗性强!幼蟹不仅贪食,而且还有抢食和格斗的天性。特别是人工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大,易发生争食和格斗。为避免和减少格斗,在人工养殖时可采取饵料多点、均匀投饵,动物性和植物性饵料要合理搭配,刚蜕壳的“软壳蟹”要加以保护(如采取增加作为隐蔽物的水草数量、投饵区应与脱壳区分开等措施),以防止同类互相残杀。
大闸蟹对温度的适应:
蟹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35℃以下都能生存,但它们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差,在30°C以上的水域中,大闸蟹为躲避高温,其穴居,沉泥的比例大大提高,如长期在30℃以上水域中生活,就容易产生性早熟,因此,塘口小,而且浅水体农田养蟹,在夏季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如种植水草、提高水位,必要时补充地下水降温等)。
看明白上面的教科文摘,相信你会明白,大闸蟹最喜欢的食饵为水生鱼类及贝壳类,还有各种浮游生物。
喂鱼易得肠炎,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很简单:
你的鱼料是否新鲜,洁净才是关健,当你在高温时投喂腐败鱼料,因为甲壳类生物食道消化系统简单,最易被大肠竿菌,沙门氏细菌感染致肠炎。
另外过量投喂高蛋白饵料,螃蟹又有贪吃的天性,让消化系统过量工作,长期以往,吃出脂肪肝,吃出消化不良疾病,剩之撑死蟹,已经很明显。
所以,把投喂鱼说成养蟹的危险!
不是你头脑简单,就是你脑被卖饲料的洗残了。
第二个问题:喂鱼会败坏塘口的水质吗?
作为养蟹饵料,无论鱼及人工饲料都是各种有机质,富含各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水体中不能在短时间内被养殖生物消费干净,会被大量细菌感染分解,产生各种毒素及含量巨大的氨氮产物,会使水体富营养化。
大家看明白没有?
只要是饵料,鱼料与人工饲料,及其它投喂饵料,你投入水质,如果螃蟹不能及时吃完。都会污染水质。
关健你的投饵方式,投饵量是否正确。
否则,投人参,鲍鱼也会污染水质,对螃蟹产生致病后果的!
大闸蟹养殖,什么叫懒汉投饵法?
其实就是一种健康养殖投饵法。
其根本的核心技术分三点:
1、了解养殖对象的科学基本常识,对养殖对象的生理学知识要有充分认识。
2、根据塘口自然条件进行人干化干涉,建立最有效的水生态环境,实现养殖对象能够有足够的机会捕食充足的自然饵料。
3、尽可能地以水生鱼,虫,肉类自然饵料作为补充人工饵料投喂养殖对象。
愿意懒汉喂法的你,可以小范围面对面详解。
结语:
当你把一把饲料与一条鱼同时放在你养的螃蟹面前,你觉得它会先吃什么呢?
只是可惜你家螃蟹不会说话,但是它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
结果,实际不言而喻!
养殖没有什么高科技!养殖实际上很多东西最本质的就是——熟悉养殖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然后再投其所好,仅此而已!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

相关推荐

到底是什么因素限制了你的河蟹产量?



每年我在市场结束后都会到全国各地的河蟹主产地进行一些调研,但随着调研的时间累积和调研深度加深,以往萦绕在脑袋里面一些模糊的地方逐渐清晰起来。是什么在限制河蟹的产量往上增加?
调研出来很大一部分老板,大都会说类似于这样的话:今年我全年水好、草好,料吃的也好,可为什么没有产量?我想,如果这个问题问我们刚加入这个行业的老板,他们也许会给出很多的原因,例如:水不好、草腐烂、长蓝藻、有肠炎、黑鳃.......但,如果问问我们有经验的,那批挣钱几率很大的老板,他们基本只会给出两个方向的可能:一,苗种,二,清塘。
这里,我不给大家讲刚进入这个行业老板们,提到的这些基本常见问题,我只说挣钱老板们最在意的这两个方面。
一、苗种
每年,我们在选择苗种的时候都有人说各种各样的挑选苗种的办法,挑苗种的目的很简单,都是为了河蟹养殖的更大,成活率更高。这对于我们的养殖来说是很好的技能,毕竟河蟹要养殖成功,就是能最后要起到的产量(养的好还要卖的好,这里不提怎么卖河蟹),而产量怎么来,这里有一个公式大家可以看一下:
规格x成活率=产量
同等放苗密度下:1规格大x成活率高=产量高
2规格小x成活率一般=产量一般
3规格大x成活率一般=产量一般
4规格小X成活率低=产量低
从实际的经验可以得出结论,每年能挣钱的老板和绝对亏的老板数量其实并不高,大部分的老板还是属于2-3点那多少挣一点,亏也亏不到哪里去的那一类。这有一个模型可以供大家参考
而苗种的重要性是在每年养殖中,当大家都没有在乎,但没有重视的部分。在这批挣高利润的老板眼中,苗种决定了50%的成功率。如果苗种不行,再努力的养殖,即使你水好、草好、吃料好,一样没有任何用处,最后的产量就是中间大部分老板的结局。
这里我强调苗种的优质,我说几点,大家试着注意,一是在苗种的亲本。这方面的注意点很多,但就两个方向深入些,一个方向是亲本的规格,就目前市面上大规格河蟹做亲本正悄然兴起,希望大家注意。大规格亲本的公蟹和母蟹目前都是选自不同的地区,避免近亲繁殖导致苗种退化。
另一方面是苗种期间的管理,投喂的饲料蛋白高低差异会导致河蟹苗越冬期间的营养累积度。还有就是苗种期间的水质管理等,这里就不再一一细说。但大家对于苗种的注意力绝对不能轻视。
二、清塘
对于清塘,很多的老板认为就是用药将塘口里的杂鱼,虾杀死掉就好。然后时间允许的话就会再晒晒,认为这就是清塘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的老板能深入的了解清塘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会在清塘上面下重功夫。如果说苗种是河蟹养殖中的重要性占比在50%,那清塘就要占比在30%。
也许有的老板会认为这样的占比太高,我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好茶水需要好茶才能泡得出来;我们国学中藏风聚气的福地......目前的所知中,珠江水产研究所林文辉教授翻译国外的《池塘底质学》大家可以尝试看看,从中学习池塘要想达到高产,该如何调整池塘底质的属性。一句话大家也许听过:新塘旺三年!为什么新塘就能旺三年?三年也许是个不确定的时间,但新塘在河蟹养殖中确实在前一两年中,养殖的过程是顺利的,结果大部分是良好的。相同的投入比情况下,新塘要占据优势。如果还有怀疑,这里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如果有过农村种植庄稼的老板会有这样的认识,一块地不一定适合种小麦,但种玉米可能会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地中将秸秆拿来焚烧后(当然,国家不允许焚烧秸秆了),那焚烧后的地来年的庄稼长势会好很多,为什么?
当大家带着这样的思考来看待我们的清塘时,可能你就会对池塘底部本身下更多的功夫,因为篇幅的原因,这里就不再一一的解释。大家一定明白如果清塘不彻底,来年养殖,必然会出现类似,杂鱼多、虾多、虫多、青苔多、病害多、草难保、水难调、蟹难看的结局。
比如,在用某些产品泡塘后,放苗下去苗中毒、爬边、上岸不下水,河蟹蜕一、二壳时间明显比别人的晚。还有很大的隐患是在三、四、五壳期间水好草好的情况下,年底产量低,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一二壳期间偷死掉了。由于气温的原因,我们的河蟹在一二壳期间的死亡是不大容易看得见,正是由于这样看不见得情况就会导致河蟹在年底结果的未知,因此有一部分老板还会说,养河蟹就是赌博。事实真是这样吗,我想这就是见仁见智了。
归根结底,早期河蟹死亡看不见,和苗种的品质、清塘的毒素残留以至后期的生产管理都是密切相关的,但个人的工作几年经验告诉反馈的结果是:河蟹的数量在一二壳决定80%,规格是在6个月的养成期累积下来的,想提高你的产量,希望能在这两个方面下大功夫!

河蟹塘虫子多不是虫子的缺点,是你的缺点啊!



蟹塘小白虫子
每年春季,自2月底左右开始,春季水温逐渐上升,大闸蟹养殖塘口最怕的问题,有三点:
1、水浑,白浊
白天,近看水色还有透明度,稍远观察,明显发现塘口水色有种白茫茫的感受,明显有种不通透的感受,对水质测试:pH正常偏高,有的塘口略有氨氮,亚硝酸盐存在。晚上,使用电筒照射水体,会发现大量水生虫类及浮游生物聚集。
观察伊乐草丛,已经开始有沾性虫卵带挂技和微藻寄生,俗称挂脏。
2、水难肥起
塘口浮苔丝藻等大型藻类或者杂藻过多,因为大型藻类能够与小型微藻类竞争水体中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抑制单胞藻类的繁殖和生长。此时肥水不但肥不起来还会使大型丝藻类大量繁殖,从而使水越肥越瘦,塘口水更不好肥。
塘口中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枝角、轮虫,孑孓,蠓蚊幼虫等)过多浮游生物及水生虫类(原生动物、枝角、轮虫等)过多,导致肥水后,培养起来的小型微藻类都被浮游生物所摄食,导致代谢性有机废物增加,塘口浑浊度增加。
另外水体PH过高或者过低,也会引发养殖动物的不稳定,导致转水性水浑!
春季多雨水,几天阴雨引发微粒土壤入水体比较浑浊,水中的悬浮物过多,作用在水中的营养元素都被悬浮微粒物吸附,从而不能被微藻类所吸收,无法繁殖,所以水肥不起来,塘口边下风口常有黑膜等死藻带形成。
3、由于水体中水生虫类,浮游生物,都进入生长旺盛期及繁殖生理期,在塘口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引发氨氮到亚硝酸盐的奔袭,对养殖塘口形成巨大潜在风险。
二、这样的情况的问题根源在哪里?
有药店专家说春季塘口的虫类及浮游生物,不会影响水质,和沉水植物草藻的生长,因为它们只是轮虫,草蚊幼虫,线虫,蠓虫幼虫,最多只对微藻类及枝角类生物有侵害(捕食)。但是,却忽略了一点,对水体中超限排污(代谢产物高氨氮的实质),从而影响整体水环境的平衡及自净功能。造成水白浊,光照透明度不高,引发伊乐藻等沉水植物生长性滞留。从而影响水体中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恶化现状。
水色白浑,有虫子
三、那么春季(3月)养殖塘口有虫要杀吗?
答案很简单,杀与抑必须及时同步!
四、如何安全地解决早春季节的虫害?
很多专家推崇灯光诱捕水泵抽排法。说这样的办法省钱,安全有效。这个办法可行吗?原则上确实是可行的,但是,本办法更适合像高淳,宣城等小塘口,对虫子调控效果明显!
多年实践表明,如果在水面面积30亩以上塘口使用泵抽,本人认为功效比太差,劳民伤财,1个1.5千瓦的电机工作12小时电费不少,虫子分布太散,而且抽水有限,要完成全塘过水一遍,人工不算,没有连续2周工作,根本无法控制。
当然,也可以选择药物杀灭,但是单纯地使用苦栎碱,苦参碱,枫叶碱、杀虫抑虫,1瓶100克产品,3亩用量,30一35元左右,说是植物提纯产品,在你没有详细对这些产品做过质量分析,检验时,又有几个厂家复配时,没有加入农药有机磷,菊酯成份,提高灭杀效果?
按照幼蟹一壳时的个体,这时间内任何杀虫控藻对幼蟹虾将会产生药害。而且每亩3~4月是幼蟹脱一、二壳的关健时间点,所以在脱壳期为什么,我们不提倡,使用任何渔药店非药品控水的直接原因。
那么,目前市场上,有没有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治理办法呢?
养蟹者说技术服务团队告诉你!
答案是当然有,效果杠杠滴,由此带来的副作用于塘口,你可以忽略不计!
四、这个操作办法如何操作,如何没有副作用而且安全有效?
下面告诉大家操作办法细节:
1、20xx验证北京某公司的XXXX号效果稳定可靠),1%含量的阿维菌素等。
3、每天晚上利用轮虫,线虫,孑孓,蠓虫幼虫等趋光性本能。每天晚上7:30~22点把白炽灯装好投影罩投放固定在水面1米8左右高度,投影面积5~10平米大小。半小时后,将药品浓度稀释到可杀虫剂量。使用喷雾器喷雾水体中,光投影虫类聚集区。每1小时左右时段移动一区(塘口四角),连续3~4晚上。无论塘口大小,基本上可以控制塘口虫害,水体白浊明显改善。
4、由于塘口用药区域有限,通过水体虫类的趋光性聚集后集中药杀。避免了大范围用药对塘口养殖幼蟹的伤害,又及时地改良了水体白浊化倾向,控制了各种虫类,原虫生物的爆发次生灾害。最大化减少药害对水环境的污染。从而达到绿色养殖的要求。更多的是节约对使用药品成本的控制,大量节约开支。
5、笔者推荐使用便携移动式紫外线捕虫灯头(黑灯头)同时配合白炽聚光灯组合使用,使虫类趋光性产生的效果更强。
最后,希望笔者提供的办法,能为大家在春季养殖塘口的控虫过程中,产生效益节约成本。同时又可以减轻大规模用药对幼蟹等养殖动物的侵害!
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
公众账号:养蟹者说

如果你是这样养河蟹的,你怎么可能会赚钱呢?



叮-叮-叮......每当电话铃声响起时,我就头疼,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打电话给我的老板们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小周,有时间过来给我看看塘吗,我塘水有点混......另一个是:小周啊,我有空吗,给我送点药过来......我就郁闷的不要不要的了,为什么不是:小周啊,我买了小龙虾,你过来吃啊!这样美妙的事情,咋就轮不到我呢?
开玩笑的
但没开玩笑的是,我们的河蟹养殖老板很多的养殖习惯确实不对,具体有哪些不对,我给大家说开来,你比对比对。
清塘的时候,你用菊酯类清塘,然后用生石灰解毒,生成敌敌畏这样的剧毒后释放部分出来。结果是什么呢?严重的是蟹苗放进塘口就爬边、上岸,死亡。稍微轻一点的就在蜕壳的阶段体现出来,没有使用菊酯类的会比使用的同期蜕壳提前10-15天。然后在一二壳体现的最为突出。蜕壳晚可能大家觉得还没有什么,但同等管理,到卖河蟹的时候,数据统计下来,使用菊酯的总体产量会比没有使用的低。什么意思,就是说除使用菊酯这个差异外,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菊酯的塘口产量要低一些。
然后就是放苗。放苗的时候,有的老板因为各种原因,在规格差不多的情况下,购买的价格有差异,导致的结果就是放苗时候就出现死亡或者完全不出现死亡,全年也看不到死亡,到年底的时候,无论规格还是产量都低,这就属于来自苗种的差异。还有好多老板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我目前对河蟹苗种的了解,苗种的重要性超过50%,也就是说,苗种的重要性在整个河蟹养殖体系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没有优质的蟹苗,一切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无论你的水和草有多好,都白费!所以,如果你连苗种都认识还在能拿便宜的就不拿贵的,那你能养好,真的不属于管理,只能属于运气。但运气这种不可控的不属于我们长期盈利的考虑范围。
而在放苗后就没事了,不对,万里长征才开始第一步。塘口的基建你知道它的重要性吗?这几年的养殖过程中,尤其是早期的河蟹养殖,兴化的环沟在这两年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这里限于篇幅的原因,不敢多说。强调的一点差异:宿迁泗洪的平底塘和兴化环沟塘的差异不在后期的养殖,在于早期的时候尤其是一二壳的时候死亡量有完全的差异。差异最大的地方不在于苗种,在于成活率。这里涉及到一个水位深浅的问题,有时间可以单独的和大家聊聊这个水位的差异带来的河蟹养殖的差异。这里,基建的这部分课题太大,没办法给大家具体下来。
苗种后,就是饲料投喂,这是属于全年的,不多提,但有一点,饲料不要局限在人工配合饲料,什么意思,就是说,河蟹本身属于杂食性,所以在饲料上营养肯定没有问题,但从饵料的活性物质上来说肯定是不够的。河蟹的鲜味来自于不同饵料的组合,这和单纯饲料的投喂是有差异的。而且,不同食物的组合结果就是河蟹的抗病性和生长性能要优异很多。说到这里,下一个就是水草的布局。
很多的老板说我种水韭菜,种伊乐藻。有问题吗,没有,只是说会管理吗?有的老板说我伊乐藻会拉的,水韭菜我能割,可没有几个老板敢说伊乐藻能管的住,原因很多,不一一细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将伊乐藻的管理寄希望到用药上就是找事干。水韭菜必须要足够的B族维生素添加,才能保证河蟹不夹。而在水韭菜日益种植普遍的时候,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水韭菜和伊乐藻和即将推广的轮叶黑藻之间的优劣势和种植间的差异带来的变化和组合模式的差异将带来更多的优势,这个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里再给大家普及一下。
接着就是所谓的蓝藻、肠炎、黑鳃、水肿、磨爪等等疾病。这些疾病只属于结果,不属于原因,为什么?举一个列子,蓝藻只是池塘水质恶化的表现,真正的原因人为的是饲料投喂过多;生物带来的就是伊乐藻代谢停滞,氮转化不足,就是这样导致的。原因在这里。所以,以后遇到蓝藻,问题就在这,不要再责怪说天气什么的。
目前给大家说的就是这些,很多的老板说我一年怎们怎么样,不是你以为的那样。河蟹养殖是一个勤快活,需要足够的思考和尝试。不是麻将桌子和扑克牌上面能够打得出来的。

入秋后河蟹持续上岸一定要引起你足够的重视了



俗话说秋后的螃蟹——顶盖儿肥,但今年立秋过后近些天高温仍没有消退的迹象,最近更是有养殖户反应夜晚河蟹有大量上岸的情况发生,在马上要迎来第五壳的关键时期,这个问题可愁坏了养殖朋友们。
一般在高温时,夜晚河蟹偶尔上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是大面积的持续上岸且手电光照后反应迟钝不下水,这种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上岸时间过长会导致河蟹体内水分快速流失,从而使其食欲下降,体质变差,抵抗力降低,在蜕壳期还会出现软壳和蜕壳不遂的现象。那么引起河蟹上岸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一、缺氧
到了养殖后期,部分塘口夹草严重水韭菜大量漂浮,伊乐藻下沉腐烂,池塘内的水草所剩无几,剩下的还有大量丝状藻类泥渍附着,严重影响了藻水草的产氧能力,且塘内夜晚耗氧因素多,导致河蟹因缺氧上岸(缺氧引起的上岸一般灯光一照会立马下水)。
处理措施:夜晚增氧设备可以长开,没设备的塘口可以过水三四个小时,天气不好的晚上可使用热毒清+增氧片。
二、底质恶化,水体指标超标
五壳前,多数养殖户开始投喂高蛋白饲料和冰鱼,吃不掉的在高温作用下会在池底持续发酵发酸腐败,加上天气突变导致水体倒藻,导致氨氮,亚硝酸盐毒素偏高,河蟹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影响呼吸器官的正常工作,造成河蟹中毒性应激上岸。
处理措施:这种塘口可多换几次水,每次15公分左右,然后使用解毒应激精华液(2亩/瓶)+卫底或整底(3亩/袋)降解毒素。(之后仍有上岸的情况发生的解毒应激精华液可多用两次)
三、弧菌感染,纤毛虫附着
在水质浓稠,底质差的塘会滋生大量弧菌和纤毛虫,一旦其附着于河蟹鳃部,将会导致河蟹鳃丝受损,时间久了会发展成黑鳃,这也是河蟹夜晚上岸频繁的原因。
处理措施:可用弧菌培养基检测一下,弧菌数量多的塘可用蛭菌110+蛭尊(5亩/组)裂解抑制弧菌的繁殖,纤毛虫(镜检鳃部)可根据池塘情况用药处理。(蜕壳期间需谨慎)
目前为止,有些塘口已经开始了第五壳,这种关键时期上岸问题已不容忽视,晚上要加强巡塘,争取把上岸问题扼杀在摇篮!

养河蟹,为何你那么偏爱使用敌百虫?



兴化地区的河蟹养殖朋友,每逢每年的5月20xx河蟹池塘发病或者小龙虾多发病的池塘,把希望寄托在敌百虫身上了。每亩使用敌百虫少则4两,多则1斤,使用规模之大,业界颇为震惊,毕竟其他地区很少使用,他们不理解,敌百虫就是杀螃蟹的嘛,兴化人疯了吗?
我们从传染病免疫学的角度看,使用敌百虫淘汰了体弱病残的螃蟹,切断传染源,从而控制疾病,防治病源微生物的蔓延。
但我国的环境部门和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等从人类饮用水安全以及无公害水产品的角度考虑,希望大家减少使用敌百虫。
估计中国的富豪和小编本人一样,年底吃螃蟹优先选择没有使用敌百虫的螃蟹,宁可价格高一点,我也愿意。
那敌百虫能不能在水体中检测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来甲贝渔医下圩朱南路口店6分钟可以为大家检测。
已经使用了敌百虫,接下来就是放抱卵青虾、鳜鱼,敌百虫有残留,需要解毒的,即使你不放这些对敌百虫敏感的无鳞鱼和虾蟹,那为了导致螃蟹吃食慢,肝脏损伤等慢性中毒症状,你千万要解毒,不要以为过水就能相安无事。另外这段时间的河水敌百虫残留相当大,以后打一次水也要解一次毒,用什么东西解呢?建议大家到渔药店咨询相关技术员,他们会给你满意答案。
敌百虫使用以后,副作用极大,除了敌百虫使用当天螃蟹吃料少以外,还有水白浑的现象,那是死亡浮游植物的尸体,池水严重缺氧,缺乏藻类的原因。因此还有一个工作就是要培藻和培菌,达到菌藻平衡,以菌养藻,菌藻养草。

黄色的河蟹苗,你敢拿吗?



20xx又是一个大家期待丰收的一年,就兴化周边养蟹面积新增了10万亩左右,其中不乏部分新养殖朋友。今年早期天气时阴时雨,温度忽高忽低,也导致了今年放苗整体比往年晚了一点。对于好苗的挑选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天就不谈了,主要聊一下这个苗要不要“吐水”。
大家看这个苗,明显颜色发黄,那这个苗怎么样呢?能不能拿?为什么会发黄?
首先发黄的原因有三:
1、苗本身体质有问题,花壳黄壳烂肝。
2、苗体缺氧,跟成蟹类似缺氧晕头,可能伴有撑爪现象。
3、小苗即将蜕壳,里面已经形成一层软壳。
4、苗长期离水,体内缺水风干了。
其中第1种现象占到一点儿比例的话,那这个苗是绝对不能拿的,而第3种苗一般也只占很少一部分。今天主要介绍2、4两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地笼里面苗积压的太多,这个温度下苗塘中一般不缺氧,溶解氧一般在5-10毫克/升,但苗过于集中,且苗塘里泥沙含量较高,很容易在小苗鳃丝上附着,阻碍蟹苗正常的呼吸,形成“生理性缺氧”。这种苗建议大家有条件的一定挂到篓子里放到增氧机附近吐会儿水,把鳃上的有机质泥沙吐掉一点,增氧半个小时左右,一般正常的苗就会呈现青灰色,看上去也很干净舒服!这样也更利于减少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伤。
一个吊篓中装苗在15斤左右比较合适。如果苗池距离成蟹塘比较近,蟹苗也没有出现缺氧发黄的现象那也就不用这样吊篓吐水了。仅以此文献给各位新养殖朋友,预祝大家在20xx里养殖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18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