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过程中烂头烂脚情况的治疗方法


出现甲鱼形态变异、甲鱼外部缺失、甲鱼皮肤溃烂等情况的甲鱼为次品甲鱼,而烂头、烂脚甲鱼占次品比例最高,也是日常养殖预防的重点,温室转外塘养殖模式更为注重。
甲鱼烂头、烂脚的发病机理
甲鱼体表具伤口,继而出现伤口感染,细菌滋生,甲鱼伤口扩大,出现糜烂性溃烂。若得不到有效治疗,溃烂恶化至甲鱼肢体断裂,出现甲鱼断肢现象或无头。甲鱼肢体出现溃烂时,其他健壮甲鱼亦将对其进一步撕咬加速其死亡。
甲鱼烂头、烂脚致病因
甲鱼烂头、烂脚的情况较为普遍,通常出现在甲鱼中后期,即甲鱼养殖至三个月及以后。甲鱼烂头烂脚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甲鱼投放密度、水体理化情况、水体肥瘦层度、水温、空温、甲鱼烦躁层度。归集影响主体,主要为:1、放养密度与池塘设置;2、养殖水体理化与肥瘦;3、温度。
三、甲鱼烂头、烂脚的防治方法
1、养殖密度过大(放养密度多于40只/㎡),若甲鱼投放密度过高,出现拥挤应激,缺乏有效隐蔽场所,甲鱼撕咬几率上升。增挂网片可作为补充,观察网片甲鱼数量决定是否增加网片数量;
2、水体透明度过高,隐蔽性差,甲鱼互相撕咬的可能性趋高;养殖水体恶化,有害微生物滋生,甲鱼皮肤粘膜褶皱有害微生物富集,甲鱼本身易抓挠,进而出现伤口。该种情况下,甲鱼烂头情况较烂脚情况严重。
3、水温控制过高,一般日本甲鱼水温控制在29~30℃为佳,温度长期过高,甲鱼精神亢奋,甲鱼撕咬几率上升,可适量添加清热解毒与安气凝神的中药制剂:远志、茯苓、大青叶等。水温过高,甲鱼脖颈与四肢外侧出现伤口几率较大。水温与空温差别大,甲鱼脖颈与前爪较易腐烂。
通过排除法,确定甲鱼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大规模出现烂头、烂脚时,使用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等外消制剂进行体表消毒。烂头、烂脚病程长,治疗期长,应尽量选择刺激性小的外消药。若烂头、烂脚甲鱼只是零星出现,可使用土霉素、高锰酸钾单独药浴,药浴时间12小时。

相关知识

温室大棚里的水质较浑导致甲鱼打斗严重烂头烂脚多怎么办



安徽蚌埠甲鱼养殖户金老板:我温室甲鱼池水质较浑,一天打氧8~9个小时;共13000只苗,现一天喂料40斤出头。最近有发现烂头烂爪,不知该使用什么药物来治疗?(11月21日)
答复:甲鱼出现烂脖子烂脚的原因:(1)水温控制过高,甲鱼会比较烦躁并互相撕咬,伤口被易感染菌感染从而出现烂脖子烂脚;(2)水体透明度太大或养殖密度过高,甲鱼会互相撕咬,伤口被易感染菌感染从而出现烂脖子烂脚;(3)水质恶化,甲鱼也会比较烦躁,甲鱼头爪在池壁碰伤或抓伤,伤口被易感染菌感染从而出现烂脖子烂脚。
电话向客户进一步了解情况,其目前甲鱼平均规格2~3两/只大,养殖密度40只/平方米,水温控制在30℃~31℃,甲鱼吃料正常。由于客户担心增氧太大会导致亚硝酸偏高,所以一直在控制增氧量,且未使用增氧砂头给水体增氧,只是通过一根管直接把氧气打入水中,水体开始变得比较混,氨氮有些高。因此,初步判断客户甲鱼出现烂头烂爪是由于水体有些恶化引起,建议客户改进增氧设施,通过爆气砂头把氧气输送到水体中,并消毒下养殖水体。
回访:客户给养殖水体泼洒了“菌毒灭”和“土霉素”,明显感觉烂头烂脚好多了。

影响甲鱼性早熟因素及烂头烂爪防治方案



□厦门星鲨动物保健品厂刘光龙
在甲鱼繁殖习性中,人工养殖的甲鱼在2.5冬龄后才会出现真正的性成熟,也即这个阶段后的甲鱼交配后才能产出受精卵;野生甲鱼性成熟要在4冬龄后。当前的甲鱼养殖,特别是杭嘉湖一带温室甲鱼,在3个月后即可发现不少甲鱼出现交配、生殖器外漏现象,个别养殖场甚至出现不足2月龄的甲鱼出现性早熟现象,尤以雄性甲鱼最为严重。该现象是一种当前多发、典型的假性性早熟,主要表现在甲鱼性冲动激烈,出现追逐交配、撕咬,从而导致泄殖腔红肿发炎,生殖器外漏2~5厘米、坏死呈乳白色,脖子被咬伤,裙边及四肢溃烂,即所谓的烂头烂爪子现象,且久治不愈,以致甲鱼死亡、次品甲鱼增多。
一、原因
影响甲鱼性早熟的原因有多种,现归纳如下几点:
1、苗种退化。甲鱼的原种保护意识淡化,个别亲鳖场出于各种原因所体现出的亲鳖近亲繁殖或没有达到繁殖年龄提前生产、超龄生产等问题。
2、甲鱼养殖密度高。当前温室甲鱼养殖密度多达30~40只/平方米,个别养殖场甚至放养50只/平方米,高密度的养殖使同池养殖的雌雄甲鱼接触频率大大增加,从而刺激甲鱼性腺发育,过早出现假性性成熟现象。
3、高温养殖(水温29℃~32℃)。温室养殖模式人为地干预了甲鱼的冬眠习性,使其长期处在最佳生长温度下,甲鱼体内代谢旺盛、性腺发育提前、性冲动激烈、烦躁等。
4、饲料营养浓度高。随着当前对甲鱼养殖及营养技术、饲料配方和工艺的不断深入研究,饲料的营养浓度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一方面满足了养殖户所追求的甲鱼快速生长的要求,但另一方面源于饲料营养浓度高,甲鱼代谢旺盛、生长迅速,内火虚旺,导致了性早熟提前。
5、饲料中营养浓度不均衡。饲料有多种原料组成,不同厂家、不同配方师对饲料营养物质的理解和应用不尽一致,同时也源于不同批次的饲料原料中的营养指标也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如若饲料中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组方不均衡,有可能导致甲鱼内分泌系统向某个单一方向畸形发展,如性腺过快发育等,也会导致性早熟现象。
二、防治
防治温室甲鱼烂头烂爪子现象,根本在于预防甲鱼性早熟,但导致甲鱼性早熟的原因有多种,不能也无法逐一根据原因去寻求解决之道。甲鱼出现性早熟,继而出现撕咬、烂头烂爪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甲鱼烦躁、性冲动激烈,建议在甲鱼2个月起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2~3克、最高不超过5克的皮康宁(皮康宁选用具有镇静止痛、活血生肌的多味中药,辅以和中药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修复和防止皮肤黏膜病变的B族维生素),连续使用7~15天,使用完一个疗程,可以发现甲鱼烂头烂爪症状减轻或愈合,性早熟现象大幅减少。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皮康宁时,第一餐应主动减料,随后再把饲料慢慢加上去,因为皮康宁为中药制剂,味道浓,需要给甲鱼一个适应的过程。饲喂一段时间,甲鱼适应了皮康宁的味道之后,可以发现甲鱼的吃料量明显提升,这主要是池中的烂头烂爪甲鱼开始吃料的缘故(因为起先伤口疼痛,再者惧怕其它健康甲鱼攻击撕咬,烂头烂爪甲鱼大都躲在池底或角落,不敢上来吃料)。养殖户也可根据各自养殖场甲鱼出现烂头烂爪的症状轻重、时间早晚,自行决定使用皮康宁的起始时间及使用时间长短,以7~15天为一个疗程,并可随着甲鱼规格的不断长大,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和增加使用频率。

甲鱼养殖过程中的投饵技巧



甲鱼养殖,投饵和防病是关键。掌握好甲鱼养殖的投饵技术,既可以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又可以增强甲鱼的抗病力,一举两得。以下是一些甲鱼养殖的投饵技巧,供养殖户参考。
一、投饵的多样性
在甲鱼饲料中加入少量蔬菜汁拌匀后投喂,如各种青菜汁、南瓜叶汁等,可增加多种维生素,对甲鱼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甲鱼疾病多发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肝、护肝类药物。
二、投饵的科学性
甲鱼投饵应严格遵守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人的方法。
1、改水下投饵为水上投饵:养殖试验证明,甲鱼完全可爬上岸摄食。可在池边上设置坡度为30°左右的缓坡型饵料台(1/3浸入水中)多处,为了适应水位的变化,用木板将饵料台建为梯级或浮动式。开始先将饵料置于饵料台水边,再逐渐将饵料移至水位线5cm以上的饵料台上,经训食,甲鱼自然上岸边饵料台取食。饵料最好用竹签或铁钉固定,以防甲鱼将其拖入水中。有条件的养殖户建议使用特定的饵料机将饲料加工为颗粒状,同时可采用带有凹槽的材质如石棉瓦做成饵料台,水上多点投喂。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可随时观察掌握甲鱼的取食数量及发病情况。有经验的养殖人员基本上能识别池中的甲鱼个体,有的则能呼之即来(固定的饲养员)。
2、多点设台,定时投喂,不足及时补充:为了达到均衡摄食,在养殖池中应多点设台,采用定时投喂法,少量多投,食完不足即补。当日的投饵量以当日吃完为宜。
3、改生食为熟食:个别采用动物性饵料(蝇疽除外)投喂的地区,饵料投喂前最好能煮沸15分钟,这样可杀菌杀虫,改变饵料的适口性,促进甲鱼摄食和消化,特别在亲甲鱼投饵中应大力提倡。
三、投饵的经济性
作为养殖户应千方百计在保证甲鱼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可根据甲鱼的生长时期、气候条件和摄食情况,随时增减投饵量和次数,减少浪费。如:越冬后提早开食,可加速生长,提高抗病力。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少量投喂。春秋两季,气候凉爽,水温略低,白天中午吃得多,要多喂;晚上少吃,要减少投喂。夏季气温水温相对较高,白天中午、下午吃得少,相对少喂;晚上、早上吃得多,可多喂。不论什么季节,凡是碰上刮风下雨天,都要减少投喂。
四、投饵的综合性
1、投饵与防病相结合:可定期在饵料中加入一些预防疾病的微量元素、酶制剂、维生素、免疫多糖等,以提高甲鱼的抗病能力。如在饲料中加入0.1%免疫多糖、0.05%VC和0.03%VE可增加甲鱼抗病能力,提高抗应激能力。据报道,稀土元素、酶制剂对甲鱼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
2、投饵与给药治病相结合:实践证明,内服药物的效果优于外用和注射用药。将药物添加在饵料中,对还能吃食的甲鱼是较好的治疗手段。如在饵料中加入三黄粉、氟苯尼考粉、大蒜素、中成药等药物,治病效果明显。
3、投饵与净化水质相结合:饲养过程中未被利用的动物性饵料、配合饲料和粪便,沉入水底发酵,造成水体的污染。甲鱼生长环境恶化在温室养殖中更为严重,因此不主张直接把饵料投入水中,提倡在岸边饵料台上投喂。特别注意根据摄食量投饵,少量多餐,多点少投,减少饵料的浪费和变质。同时,可根据养殖池水质的变化情况,定期加水或泼洒适量EM菌,以分解粪便和残余饲料,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甲鱼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及监控方法



甲鱼养殖从粗放性放养发展至现今的集约化养殖模式,使鳖的生产速度增快,产量更高,但同时也使甲鱼的病害越来越严重,这是阻碍甲鱼养殖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因此,在甲鱼的养殖过程中,首要是要做好病害的防治与监控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
从病害预防的角度来讲,应该根据甲鱼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的生长季节以及养殖过程中特定的管理方案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首先,根据甲鱼的不同生长阶段,总结并分析甲鱼在各个阶段的易爆发疾病及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在稚鳖阶段,甲鱼易得的病害主要是白点病、白斑病、毛菌病、纤毛虫、腐皮病、爱德华氏菌病等;在幼、成鳖阶段,甲鱼易得的病害主要是疥疮、穿孔病、脱肛、肝坏死等。必须清楚这些病害的发病原因及其特点,例如白点病,就是由于幼小甲鱼对温度差的敏感性较强,如果温度差过大,引起甲鱼内分泌失调从而引发疾病,因此在甲鱼前期养殖时应保持恒定的池塘水温。其次,在不同的季节,因为气温和水温的影响,会促进一些特定病原菌的滋生,所以,在不同的季节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特定疾病的预防。如,初夏季节易得水霉病、肠炎等疾病,因此初夏时我们就应该注意对水质和饲料量的控制,适当添加一些增强体质及肠道功能的药物,帮助甲鱼健康的生长。最后,在养殖过程有着不用的管理方案和措施,要结合病害防治的要求,规范管理操作达到病害防治的效果。例如在投苗前的清塘环节,要对池塘进行暴晒,彻底消毒;空池进行石灰消毒时,应该做到操作规范、泼洒均匀、全面涉及;种苗在入池前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将甲鱼放入食盐或土霉素溶液中浸泡消毒。
在具体操作上可运用病害的监控方式,做到细化管理,全方位、综合性的分析甲鱼的生长状态。病害监控可以细分为水质状态监控、甲鱼日常活动监控、甲鱼日常摄食监控、甲鱼体表状态监控。①水质状态监控。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甲鱼的健康水平。水质监控主要是对水体中各种理化因子的监控,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硫化氢、透明度、水温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关注水体漂浮物及水体表层状态。观察水体漂浮物是否会沉底及对甲鱼正常生活是否有影响。每天检查水体表层是否出现油层及观察池塘水色,如果发现水体出现油层应设法除去。②甲鱼日常活动监控。每天定时巡塘,一般选择甲鱼喂料前1个小时,观察甲鱼的活动是否敏捷,有无活动异常的个体及其数量,如发现活动异常的甲鱼,应细致观察并记录其特点,根据外表及解剖结果分析原因。③甲鱼日常摄食监控。根据不同的投料方式确定其正常摄食时间,甲鱼吃料结束及时巡塘看料,如出现剩料,应及时查找原因,迅速采取纠正措施,在下一餐喂料时应从根据上已餐的吃料情况控制投料量。④甲鱼的体表状态监控。利用喂料及巡塘的时机,仔细观察甲鱼体表是否存在异常,例如白斑、白点、腐皮、纤毛虫、脱肛等特征。
总之,对甲鱼的病害防治与监控,多想多看多观察,是成功的关键。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运用病害预防及监控的方法,以期获得良好的养殖成果。

养殖过程中甲鱼爬坡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



说到甲鱼爬坡,很多搞甲鱼养殖的朋友肯定很熟悉,见得多,但由于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无奈。甲鱼外表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就是个别甲于爬在坡上,反应迟缓,不惊不吓,不下塘,时而久之就衰竭死亡。也不会呈暴发性,数量也不会很多,偶尔几次,偶尔几次,尽管这样,一年下来,死亡的数量也不少,对收成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甲鱼爬坡确切来说不是一种病,而是甲鱼的一种行动特征,称为“爬坡症”。而导致甲鱼爬坡症出现是有什么原因呢?有没有什么办法预防和治疗的?
爬坡症发主要因素:
1、入冬时池塘水体消毒措施没有做好;
2、池底存在的毒素较多,药物残留较多;
3、甲鱼在季节交替时,由于气温变化明显,引起应激反应堆积;
4、甲鱼肝脏、呼吸道受药物刺激原因引起负荷大,抗病力低下。
预防主要措施:
1、不经常使用重金属类药物消毒剂,氯制剂消毒剂量不超标
2、甲鱼冬眠前期和出泥期消毒尽可能使用药性柔和,环保性的药物
3、甲鱼养殖周期内,定期进行保肝利胆工作,并使用相对科学、微生态的药物。
治疗方案:用“硫醚杀星”全池泼洒,内服“红宝一号”

甲鱼养殖过程中咽喉炎的防治技术



甲鱼咽喉发炎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目前对咽喉炎尚无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病机理与致病菌均未确定。本文以实际防治案例为依据,就发病原因与防治方式进行探讨。
甲鱼咽喉炎的发病症状如下:病发初期摄食量下降,病鳖静卧食台且精神不振,口腔微呈喘气状。部分病鳖,出现爬墙、打水或倒游的现象。颈部红肿,有时口鼻出血,腹甲呈纯白色的贪血状态,肝呈土黄色,鳃组织的丛毛状小突起出血和坏死严重。
温室养殖甲鱼,水温全程30℃左右,但随着季节变化温室内部气温变化巨大。盛夏与隆冬时节,由于温室养殖水体与温室气温具明显的温度差,甲鱼时常出水呼吸而易出现甲鱼咽喉炎。若盛夏时节,注意调控温室空气温度,中午至傍晚时分开窗通风并适量投喂清热解毒制剂可避免出现咽喉炎。外塘养殖,盛夏时节下午,无风天气状态下,可更换部分水体调控养殖池塘水面温度。条件允许时,可开启增氧机使池水上下交流。隆冬时节,温室保温性能差的养殖场,易爆发咽喉炎。应确保甲鱼温室空温与水温温差小于3℃,减少出水呼吸的甲鱼应激,从而减少咽喉炎的发生。
温差可引起甲鱼咽喉炎,温室水体恶化同样易引起甲鱼咽喉炎的发生。当养殖池塘水质恶化,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过高亦能引发甲鱼腮腺炎。养殖前期,增氧时间易过大,致使水质过酸,腐败细菌大量滋生,亚硝酸超标,使甲鱼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减弱,从而引起咽喉发炎;增氧不足,水质恶化,水中氨氮含量超标导致甲鱼咽喉炎。预防该类甲鱼咽喉炎,需调控好池水理化指标,并定期消毒,每个月至少外泼一次外消药,如:碘制剂、戊二醛、二氧化氯等。
治疗方法:若池水氨氮正常,亚硝酸盐过高,pH值低于7.0,增氧应降低。外泼生石灰30~60ppm,内服双黄莲10g/kg并结合使用呼吸道类抗生素。若池水氨氮过高,亚硝酸盐正常,pH正常,慢慢加大增氧,亦可适当更换水体(更换量少于三分之一),然后用碘制剂3ppm泼洒,内服双黄莲10g/kg并结合使用呼吸道类抗生素。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36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财神鱼怎么养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