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公马三种生殖器官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育种和饲养是决定畜牧业生产水平的关键环节。即便饲料营养丰富、饲喂合理,但若畜种不好,转化的畜产品就很少,从这方面来说,与饲养相比育种是更为重要的环节。临床上家畜常见的总鞘膜炎多为脓性,多发生在去势后1周左右。精索炎主要是在去势后,精索断端被感染而引起。睾丸炎是睾丸发生炎症,副睾因紧连睾丸,常同时发病,或相互继发,各种家畜均可发生。现浅析公牛、公马总鞘膜炎、精索炎和睾丸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总鞘膜炎

发病原因。去势时因阴囊基部的结扎未能使阴囊皮肤和总鞘膜保持自然状态,致手术时的总鞘膜切口稍高于皮肤切口,易于潴留血液和渗出物,一旦感染即生该病。该病也会因手术时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未用绷带将尾固定,或畜舍卫生条件差而引起。

临床症状。病患初期表现为阴囊肿胀,有热痛,阴囊内有渗出物并由切口流出,如已化脓流出脓液。几天后,肿胀蔓延尿鞘和腹下,体温可达40℃左右,沉郁,食欲减退,后肢运动困难和缓慢。

诊断要点。去势后,阴囊肿胀并有热痛。之后病畜体温升高,阴囊内有渗出物且已化脓流脓液,此时病畜后肢运动困难。

防治措施。去势应严格消毒,去势后一旦发现阴囊肿胀,应立即检查,如阴囊内有凝血块或渗出液潴留,即予排除,防止继发精索炎。如去势后发现阴囊肿胀,局部皮温不大高,稍加捏挤即有血液流出。应拉开切口伸指入内取出凝血块,再用0.1%雷佛奴尔液冲洗,填入碘仿鱼肝油纱布引流(如已化脓,则第一次用碘纱布引流)。为减轻鞘膜炎疼痛,用青霉素、普鲁卡因在阴囊基部作环行封闭,隔天1次。用青霉素、链霉素各200万IU肌注,12小时1次。

2、精索炎

发病原因。公牛或马去势时,精索断端留得过长,增多感染机会。去势器械消毒不严格,畜舍不洁,易污染。

临床症状。手术后几天内先自阴囊基部开始发生炎性肿胀,触诊疼痛。体温升高,沉郁。几天后阴囊下部也肿胀,并延伸至包皮和腹下。从刀口流出渗出液或脓液,持续排出后,肿胀渐消,出现硬结并形成瘘管,此时体温即不再上升。如精索留得太短,化脓后在冲洗中如探针探入较深,易引起腹膜炎。

诊断要点。去势后,先从阴囊基部先发生炎性肿胀,触诊疼痛,体温升高。先由切口流渗出物后流脓,后消肿硬结形成瘘管,这时体温下降。包皮和腹下常随之也肿胀。

防治措施。去势时必须严格消毒,杜绝感染。精索的断端不要留得太长或太短,防止发生该病。如已形成瘘管,需手术切除。在阴囊基部用青霉素、普鲁卡因作环形封闭,隔天1次。与总鞘膜炎同样作外科处理和用抗菌素。如已形成精索炎要进行手术切除:用水化氯醛酒精100~300mg加10%葡萄糖500mg静脉注射,作全身麻醉,横卧保定。沿瘘管口切一新鲜皮肤口,再向上切一垂直口,用外科剪或手术刀沿皮肤向旁锐性分离增生病灶,并将增生的硬肿从切口取出,并向深部分离,直至健康精索部为止。在健康的精索部用消毒丝线先进行贯穿再绕一圈结扎,于结扎下方1.5~2cm处切除硬肿。若无出血,创腔消毒后撒布青霉素粉或碘仿,缝合皮肤。

3、睾丸炎

发病原因。公畜之间相互蹴踢或咬架,伤及睾丸。在使役时不慎被尖锐物刺伤或撕裂。有些传染病(腺疫、布氏杆菌病、鼻疽、媾疫等)并发。

临床症状。病畜体温稍升高,睾丸肿大、发热、疼痛,精索变粗,拱背,拒绝配种。患侧后肢外展,运动时开张前进,显示步态强拘,站立时表现后肢屈曲。外伤性时,睾丸周围组织发炎,并能引起睾丸与周围组织黏连。①慢性:睾丸因发生纤维变性、变硬、变小,无热、无痛。各种传染病引起的睾丸炎,除各自具有的特别症状外,也有不同点。②结核病:常以副睾患病,继而睾丸发炎,以致两者融为一体,肿胀很大,无热、无痛,最后形成冷性脓肿。阴茎前部有结节、糜烂。③公牛布氏杆菌病:睾丸、副睾同时发炎,急性肿胀疼痛,阴茎潮红、肿胀。④公马沙门氏菌病:阴筒、阴囊、睾丸发生热痛性肿胀,病程长的肿胀都较硬固。⑤腺疫(恶性型):睾丸发炎化脓,阴囊破溃流出脓液。

诊断要点。急性时睾丸、副睾发炎,肿胀热痛,拱腰,运动障碍强拘。慢性,睾丸变小、发硬,无热痛。

防治措施。对公畜加强管理,防止相互蹴踢和咬架,防止跌摔伤及睾丸。发病后及早治疗,避免转为慢性而致睾丸萎缩,丧失配种能力。在睾丸炎发生24h内,先用冷敷,1天以后改为热敷,可用30%硫酸镁(37~50℃)热敷。用30%鱼石脂软膏(加10%樟脑)涂布阴囊。为避免睾丸悬挂疼痛,用兜状纱布(纱布兜前方左右角各拴一绳向上在腰脊部打结,后方两布角各拴一绳从股内侧经会阴向上在尻部打结,两绳再分别向前系于腰脊部的绳上)。用青霉素、普鲁卡因封闭。用青霉素、链霉素各200万IU,肌注,12小时1次。如睾丸已化脓,手术摘除睾丸。

相关知识

螃蟹三种易发病的治疗



烂鳃病
症状
病蟹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严重时全部变黑,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死亡率高,发病季节在7月底至8月底。

防治措施
用水体消毒灵或二氧化氯等强力水体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2~3天,同时用环丙沙星或土霉素等拌饵料内服5~7天。

水肿病
症状
病蟹鳃丝肿胀成棒状,腹脐成透明状,且后缘有顶壳现象,发病高峰季节在每年7月底至8月底。
防治措施
用二溴海茵液或三代鱼虾安整池泼洒,连续泼洒2~3天,同时用环丙沙星或菌毒克星拌饵料内服3~5天。
肝脏代谢紊乱
症状
病蟹肝脏呈土黄色或灰白色或白黄相间,并腐烂坏死,该病主要发生在7~8月。
三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1)用蟹安、纤毛虫净等杀虫药物全池泼洒,以杀灭纤毛虫。
(2)用水体消毒剂连续泼洒2天,同时内服土霉素或菌毒克星5~7天。8~10天后,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生石灰3~3.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隔天再用1次。

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是在饲养过程中特别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程度不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犊牛的死亡,如果防治不当则会给养牛场带来很大损失。犊牛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症状,其发病原因有很多,大致分为微生物感染、犊牛自身条件、饲养环境三个方面。为降低犊牛的发病率,减少损失,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做到病前预防、病后治疗。

1、微生物感染

犊牛腹泻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①细菌感染:引起犊牛腹泻的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另外还有链球菌、梭菌、芽孢杆菌等。这种感染往往是由于食物、饮水等原因导致犊牛身体内菌落失调,从而引起潜藏在肠道内的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腹泻。②病毒感染:引起犊牛腹泻的病毒主要是冠状病毒、黏膜病毒、轮状病毒等。由病毒感染引起腹泻的犊牛一般死亡率都较高,很难治疗。③寄生虫感染:引起犊牛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是隐孢子虫、蛔虫、球虫等,这些寄生虫也往往引起人类腹泻。有寄生虫感染诱发的腹泻常表现出粪便带血且恶臭。

2、犊牛自身条件

犊牛因为发育不足导致自身身体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不成熟,以及犊牛对各种应激的反应,所以很细微外部原因就容易引起犊牛腹泻。初生犊牛自身免疫力很低,一般都是从母乳中摄取免疫球蛋白以抵抗微生物。所以一旦母乳不足,犊牛就很容易受到感染而引发腹泻。由于犊牛没有很成熟的消化系统,所以适合的饲料很重要。犊牛腹泻有时会因为摄入过量的奶,消化不完全的奶会在其肠道内发酵,有时奶和代乳制品的日粮配比不均衡会使其营养不良,断奶后的犊牛饲料调配不适当会引起犊牛的消化不良。犊牛对一些环境变化很敏感,天气骤冷骤热、去角、断奶等应激反应都可能诱发腹泻。

3、饲养环境

犊牛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对腹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犊牛腹泻是在其生长过程中的常发病,是严重影响犊牛发育生长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很有可能导致犊牛的死亡,对养牛场的经济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从其发病原因入手,探其根源,做好防治措施。犊牛腹泻是指因各方面原因导致犊牛消化系统不正常、下痢的一种症状。本病常发生于10日龄左右的犊牛,并且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尤其是四季交替变化时发病率更高,对犊牛的危害很大,死亡率很高。犊牛栏舍如果阴冷潮湿、缺乏光照、通风不良、消毒不严很容易引起微生物滋生,严重影响犊牛的健康。俗话说病从口入,犊牛若从不干净的乳头、食槽或水槽中喝奶、吃食、饮水,很容易导致病微生物钻入体内而引发腹泻。

4、犊牛腹泻的防治措施

对于犊牛腹泻,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并准备适当药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措施:保持牛舍干净卫生。每天进行清理,及时开窗通风,让犊牛在牛舍内晒太阳,还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包括牛舍和饮食器具。避免因环境条件差导致犊牛因感染而腹泻。主要是从犊牛的饮食调配入手。首先,应保证哺乳母牛的健康,让其产出高质量的乳汁以供犊牛食用。第二,犊牛出生后应在6~12h内饲喂母乳,提供免疫力,并且在出生后3天内都提供母乳喂养,以促进犊牛消化系统的成熟。第三,随后适当地增加代乳粉含量,减少母乳,最后以饲料代替。要注意犊牛的生活环境变化,尽量减少应激,让犊牛维持在平稳的生长过程中。

治疗措施:对于已发病的犊牛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发现犊牛的不良反应。犊牛发病时常表现为厌食、腹泻、脱水、无力,严重时行动困难、身体衰弱、粪便带血。首先应查明病因,判断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是寄生虫感染,也可能是饮食过量。第二,采用综合治疗法,先停食1天,然后补充体液以治疗脱水现象,促进血液循环排出毒素,可采用静脉、腹腔、口服输液的方式。第三,对症下药,发热的患牛使用解热剂,粪便恶臭的患牛使用利泻剂,粪便无臭的患牛使用抗生素。若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进行输血,补充免疫球蛋白。

5、结语

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扩大我国养牛产业的发展,做好预防工作,加强管理,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扎西当周(1982-),男,青海海南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工作。

扎西当周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畜牧兽医站,青海海南813099)

笼养蛋鸡三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1.脂肪肝综合症。在高产蛋鸡群中较为多见。表面看蛋鸡体况良好,但其产蛋量却逐渐下降;或者产量达不到高峰;高峰期缩短。严重的也有的病鸡突然死亡。由于产蛋鸡脂肪肝发病非常普遍,而其常态下不易被发觉。所以容易被养殖户忽略,剖检后发现,产蛋鸡肝脏脂肪沉积严重,肝肾等脏器周围沉积过多脂肪,产蛋鸡肝脏出血引起脂肪代谢紊乱所致。防治方法:①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1%~2%,并加入一定量的麸皮,对过肥的鸡,在每100千克料中添加胆碱55克,复合维生素等150毫克,蛋氨酸50克。②产蛋前限制饲喂,控制鸡体重。
2.产蛋下降综合症。此病在产褐壳蛋的蛋鸡中多见。产蛋率下降到20%-50%时,其蛋的品质也下降,出现薄壳蛋、软壳蛋、无色蛋、腰鼓蛋、沙皮蛋等。种蛋孵化率下降,死胎率上升,即使雏鸡出壳,生命力也弱,成活率低。病鸡排软粪、绿色粪;鸡冠青紫色,出现神经质症状;吃食量并不减少。防治方法:①在日粮中添加胆碱和维生素B12,以保护肝脏,控制感染,可添加0.2%的土霉素,或0.2%的呋喃唑酮。②提高饲料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8%-19%。
3.笼养蛋鸡疲劳症。主要是由于鸡的日粮中钙、()磷及维生素D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以及长期缺乏运动等所致,多发于开产后不久或产蛋前期。病鸡常侧卧于笼内,不能站立,以后瘫痪;反应迟钝,不少病鸡发生翅和腿骨骨折,骨壁薄而脆。防治方法:①产蛋前期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或维生素D。饲料中的可利用磷保持在0.45%。对病重鸡肌注维生素D50国际单位,以促进其对钙的吸收。②坚持喂配合饲料。③把患病鸡放在地上饲养,让它自由活动。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是犊牛在哺乳期的常见多发胃肠疾病,如果管理不善,防治不及时,会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犊牛腹泻也叫犊牛消化不良症,是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犊牛以春季和夏末秋初最为多发,是犊牛在哺乳期的常见多发的胃肠疾病,其中以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如果管理不善,防治不及时,将会造成牧场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犊牛传染性腹泻的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

1、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犊牛体温升高,可达到39.8-40℃,随着症状的加重,体温能够升高达到40.1-40.5℃,脉搏增数,达到120次/min。初期排出黏稠粪便,呈绿色或者淡黄色,并散发腐败的恶臭味,由于排粪时过度用力努责导致肛门明显松弛,从而使粪便自由流出,造成后躯以及腿部被污染。随后发生持续性急剧水泻,粪便中混杂小的凝乳碎块,病情恶化后会排出混杂血丝或者淡黄色、深灰色的泡沫状或者黏糊样粪便。病牛精神沉郁,腹痛,闭眼,口腔黏膜潮红,非常疲劳,头颈无法伸直,而是抵在地上,且往往俯卧在地上.拒绝站起,四肢软弱无力,渴欲增强。机体发生严重脱水,口腔发干,眼窝下陷,四肢以及全身发凉,脉搏虚弱无力。即使病牛耐过,恢复过程非常缓慢,且影响生长发育,往往会继发其他疾病,如喘息症、肺炎、关节炎等。

2、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犊牛发生细菌性腹泻,可以静脉注射由500mL5%糖盐水、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20mL恩诺沙星注射液、10mL10%安钠咖注射液、20mL10%维生素B1注射液、20mL10%维生素C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溶液1次。如果犊牛体温有所升高,还要配合肌内注射或者静脉注射适量的抗菌药物,如20mL双黄连,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或者内服5g复方新诺明,每天2次。犊牛发生病毒性腹泻,可静脉注射由1000mL5%糖盐水、1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10mL利巴韦林、10mL2.5%海达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2g维生素C注射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每天1次,并配合取30-50g纤维素酶,添加适量温开水冲调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如果病牛出现神经症状,如神志昏迷、抽搐等,可静脉注射适量添加有40mL25%硫酸镁注射液的生理盐水。犊牛发生寄生虫性腹污,可按体重内服5-8mgjkg阿维菌素片、丙硫苯咪唑或者左旋咪唑,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中药治疗。取10g熟地、10g黄柏、10g黄芪、10g黄芩、10g罂粟壳、10g茯苓、10g党参、10g白芍、10g石榴皮、10g泽泻、10g地榆、10g神曲、10g山楂、10g车前子、10g麦芽、10g猪苓、10g当归、10g马尾连、10g甘草,加水煎煮后给病牛分成2-3次灌服。也可取炙甘草、厚朴各Sg,陈皮、白芷、半夏、茯苓、大腹皮、苏叶、干姜各10g,白术、藿香各15g,加水煎煮2次,然后混合在一起煎煮,分别在早、晚各灌服1次。也可取姜黄、煨诃子、去核乌梅各10g,黄芩、黄连、葛根各15g,7g甘草,加水煎煮后灌服。还可取焦地榆、郁金、黄柏各10g,泽泻、白芍、藿香、金银花、当归各15g,诃子、乌梅各20g,甘草、姜黄、黄连各6g,加水煎煮后灌服,如果粪便混杂血液可添加白头翁、地榆炭。如果犊牛严重腹泻,口色苍白,耳、鼻冰凉,四肢厥冷,可取麦门冬、制附子、甘草、干姜各10g,五味子、党参各15g,煅牡蛎、煅龙骨各40g,加水煎煮后灌服。

辅助性治疗措施。患病犊牛在治疗腹泻时,补液的过程中还要吮食适量的牛奶,用于满足机体所需的能量,从而使其体温维持正常,增强机体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这是由补液使用的电解质液所含的能量只能够满足犊牛所需的大约50%,也无法完全替代食物。如果气候寒冷,对于发生腹泻的犊牛更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主要是指来源于食物的能力)用于维持体温,此时若只供给电解质会造成体况快速变差,影响康复。另外,如果犊牛肠道内没有流经固体的营养物质,会暂时性关闭肠黏膜功能,无法继续吸收营养,导致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一般来说,发生腹泻的犊牛每天需要供给1500mL左右的牛奶,分成2-3次吮食。需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同时饲喂牛奶和电解质液,一般电解质液可在饲喂牛奶经过2-3h才给予。

加强饲养管理。母牛妊娠后期要饲喂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确保饲喂充足的干草,并严格控制精料喂量,避免体况过肥或者产后发生酮病,从而防止后代犊牛发生中毒性腹泻的可能。如果牛场条件允许,可在母牛产前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大肠杆菌疫苗等,从而使犊牛形成主动免疫。母牛临产前,牛舍要彻底进行清扫和严格消毒。母牛分娩时,要使用1%新洁尔灭对外阴、后躯以及各种接产用具都进行清洗消毒,而助产人员要将指甲修剪磨平,并对手臂也用0.1%新洁尔灭刷洗。犊牛产出后,要对脐带断端浸泡5%碘酊进行消毒,经过1-1.5h供给初乳,注意乳汁温度适宜控制在36-37℃,每次喂量控制在2kg左右,禁止供给过少或者过多。犊牛从8日龄开始,可饲喂少量的干草,由此能够促使瘤胃及早发育,且能够避免其舔食脏物;在15日龄左右开始,可训练采食精料;在20日龄开始,可饲喂多汁饲料。犊牛舍要确保干燥、清洁,且保持通风良好,并定期使用2%氢氧化钠溶液对运动场、犊牛栏、犊牛床进行喷雾消毒。

本病分为饲养管理性腹泻与传染性腹泻两种。饲养管理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以严重腹泻为主要特征。发病初期犊牛精神状态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粪便粘稠呈粥样甚至水样,颜色为黄色或暗绿色,到后期有的会出现血样稀便,肠鸣音响亮、远雷声或流水声,腹胀、腹痛。当发生脱水时,眼球塌陷、皮肤弹性减退、衰弱无力、行走蹒跚、脉搏快速、结膜充血或发绀、血液浓缩等症状。当胃肠道中内容物腐败发酵、毒素被吸收,出现自体酸中毒时,会有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出现,如兴奋不安、痉挛抽搐,严重时嗜睡昏迷、休克。传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与饲养管理性腹泻大体一致,即脱水、酸中毒和排稀粪。当病害发生时,应尽早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1、发病原因
1.1饲养管理性腹泻发病原因
分析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基本上都与饲养管理不当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当犊牛吃不到初乳或母牛奶水不足时,犊牛通过母乳获取形成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来源缺乏,抗病能力十分低下。此外,实行人工哺乳期间,乳液的温度、浓度、饲喂方式方法以及从哺乳向喂料过渡等存在问题时,都可能引起发病。
第二,母牛在怀孕期间,营养不全价,不均衡,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致使母畜营养代谢紊乱或障碍,这样的母牛往往消瘦、虚弱,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所生产的犊牛一般为弱畜,其所有的生理机能都很差,易发生腹泻或感染其他疾病。
第三,养殖环境不良,卫生条件差、不坚持消毒制度,温度过低、湿度较大、缺少阳光,通风不良、闷热拥挤等原因,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1.2传染性腹泻发病原因
传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杆菌,饲养环境中传染性微生物高、畜舍卫生条件差、难产和长途运输等均可引发。
2、治疗措施
2.1饲养管理性腹泻的治疗措施
一旦犊牛发生饲养管理性腹泻,要尽早进行治疗。具体方案:可首先采取饥饿疗法,即在8-10小时内停止哺乳,为防止脱水可喂给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充能量液体,如葡萄糖、复方氯化钠及强心利尿药物,或每天补给电解质液600毫升,同时用口服补液盐加水调至36℃-38℃给犊牛饮用;之后使用缓泻药(人工盐、大黄、硫酸钠等)灌服或用温肥皂水灌肠的方法,排除胃肠道中的内容物,为防止因肠道内容物腐败发酵而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可适当应用鱼石脂、高锰酸钾等药物。为了保护胃肠粘膜和调节消化功能,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注意补充胃蛋白酶、维生素B、维生素C和电解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害,继发或合并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菌等以及某些病毒。所以应适当选择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增效剂,常用的有磺胺脒、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粘杆菌素、黄芪多糖等。

2.2传染性腹泻的治疗措施
对于传染性腹泻,应注意消炎、强心、补液和护理是关键的治疗措施。由于治疗传染性腹泻通常采用西药口服或注射,所以,在用药前应通过药敏试验,选出敏感药物,再进行给药。
治疗本病,消炎,强心,补液,护理是治疗关键,对于细菌性腹泻,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出敏感药物后,再给药。口服药物通常选择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粉20克,常水1000毫升,混溶。口服每次200-300毫升,每日3-4次。静脉补液:重症患犊通过静脉大量补液,可增加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常用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3000毫升,加入5%碳酸氢钠液150-300毫升,每日2-3次。给危重腹泻患犊大量不补液时,加入10%氯化钾液50-80毫升,可提高治疗效果,治愈率达91%,间隔6-8小时重复一次。
也可进行注射治疗,用氟哌酸6%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5%葡萄糖,5%碳酸氢钠各250毫升,氢化可的松100毫克,维生素C10毫升,混溶后给犊牛一次静脉注射。轻症每天补液一次,重危症每天补液两次。危重病犊牛也可输全血治疗。一般可以选择病犊牛的母牛血液,用2.5%枸橼酸钠50毫升与全血45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
3、预防措施
在预防方面,要认真加强母牛妊娠期的全程饲养管理,特别是怀孕中后期(200日龄后)应适当补充蛋白类饲料、多种维生素和矿物性微量元素,围产期(分娩前后一周)坚持消毒环境,犊牛出生后及时吃到初乳和保证充足的奶水,圈舍内要防寒保暖,同时要通风换气,控制湿度,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随时更换垫草,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家兔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乳房炎是母兔哺乳期常见疾病之一,少数见于母兔妊娠阶段。多因饲料营养不合理、仔兔护理不当、管理不善等引起,以母兔乳房红肿热痛、化脓、少乳和拒绝哺乳为特征。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母兔败血病而死亡。

一、发病原因

1.饲喂不合理。母兔临产前没有及时适当减少精料,产后泌乳过多、乳汁过浓,仔兔吃不完,过多的乳汁滞留于乳房内引发感染;或母兔体况较差,产后饲料喂量过少,营养不足,乳汁不足,仔兔饥饿咬伤乳头造成感染。

2.仔兔护理不当。母兔产仔过多时未将部分仔兔进行寄养或人工哺乳,过度刺激母兔的乳房引起咬伤感染。此外,突然给仔兔断奶易诱发乳房炎。

3.管理方法不善。兔笼设计不合理,运动场内有玻璃碎片、铁丝等尖锐物,都会导致母兔乳房外伤,进而感染发炎。

二、临床表现

母兔乳房炎多于产后5~20天内发生。发病初期,食欲基本正常,体温升高到40℃,常伏卧不动,精神委靡,乳房红肿,乳头焦干,发热,乳房皮肤发亮,触之有热感、疼痛,拒绝哺乳。发病中期则表现精神沉郁,步行困难,乳汁呈淡黄色、有纤维状物,乳房肿胀加剧,触摸有硬结节,皮肤呈暗红色至蓝紫色,肿胀破溃流出豆渣样脓汁,有的愈合后又形成新的脓肿。发病后期以败血症为主,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体温41℃以上,长时伏卧不动,便秘,排鼠粪样粪便,有的带有黏液;乳房皮肤呈紫色,逐渐变为黑色,蔓延至整个腹部,触摸乳房肿胀部位变得柔软成化脓状,如刺破患部则流出褐色的血水,严重的在2~3天内死亡。

三、预防措施

1.科学饲喂母兔。母兔分娩前、后5天内,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适当减少精饲料的用量,增喂青绿饲料,保证母兔泌乳量合理和乳汁浓度适中,以后逐渐恢复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和精饲料的用量。如果母兔体况瘦弱,泌乳不足则要增加精饲料的用量,保证家兔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以利正常的乳汁分泌。

2.加强仔兔护理。母兔乳汁供给不足时,需将部分仔兔实行寄养或人工哺乳,防止仔兔咬伤乳头。仔兔要分批断奶,这样既能保证仔兔的成活率,又有利于母兔逐渐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乳房炎发病率。

3.重视日常管理。母兔产前3~4天,要全面清洗产仔箱和各种用具,并进行严格消毒。产房要保持安静,清除污染的垫草,保持清洁卫生,加强防寒保暖。及时清除兔笼内的铁钉、木块等尖锐物,防止损伤母兔的皮肤和乳房,避免病菌感染而发生疾病。加强日常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做好药物预防。在母兔分娩前、后2~3天,给母兔喂服磺胺嘧啶片1~2片或复方新诺明1片,每天1次,连用5~7天,可以极大地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母兔分娩后喂给母兔新鲜的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钱草、野菊花等青饲料,对预防乳房炎有较好的效果。

四、治疗方法

1.毛巾冷敷法。适用于病症较轻,发病24小时以内的母兔。用冷水或2%硼酸溶液浸湿毛巾后对母兔乳房进行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次;也可以用冰块直接冷敷。同时,每千克体重用磺胺噻***0.1克,土霉素和酵母片各1片的量给药,一次内服,每天2次,连用3~5天。

2.毛巾热敷法。适用于发病24小时以后,病症较轻,乳房内没有硬结块,也未发生化脓的母兔。方法是先用手挤出母兔乳房内的乳汁,再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浸38℃左右5%硫酸镁溶液对乳房患部进行热敷,约5分钟后挤出纱布内的水分,再浸药液热敷,每次20~25分钟,每天2次。每次热敷后患部涂上鱼石脂软膏,同时内服复方新诺明,0.1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连用3~5天。

3.花椒洗浴法。适用于发病较早,病症比较轻的母兔。取花椒50克,加水3升,煎煮取药汁,待药汁冷却到40℃时对母兔乳房进行洗浴,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同时,取青霉素80万单位、痢菌净注射液10毫升和地塞米松1毫升分2次肌内注射,早、晚各1次,连用3天病症可消除。

4.封闭治疗法。主要适用于母兔乳房发生肿胀但没有出现化脓的病例。取0.25%~1%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20毫升,青霉素5万~10万国际单位,氟美松注射液2毫升,注射用水10毫升,混合均匀后注射于乳房基部。每隔2天1次,连用2~3次;并用5%硫酸镁溶液局部温敷患部,每天1~2次。此外,可取鲜蒲公英6克,鲜薄荷3克,芦根6克,水煎取汁内服,每天1剂,连用3~4天。

5.手术治疗法。适用于破溃流脓或脓肿成熟未破溃的病例。方法:将患病母兔仰卧固定,剪去患部四周的兔毛,用5%碘酊消毒后在脓包的两端各切1个小口,轻轻挤压将脓汁排出,再用1%新洁尔灭或3%双氧水冲洗(致富经:/),然后将80万单位青霉素粉撒入脓腔内。同时,肌内注射青霉素20万~40万国际单位,每天2次,连续3~5天。

6.全身药物治疗。发病后为防止母兔继发全身感染而造成败血症,应及时进行全身治疗。患病母兔每千克体重用青霉素5万单位、链霉素2万单位、安痛定注射液0.5毫升,混合后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或每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1万单位、维生素1注射液0.5毫升、安痛定注射液0.5毫升、大青叶注射液0.5毫升,混合后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7.中药治疗法。金银花、连翘各9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水煎取汁内服,每天2次,每只每次15~20毫升。

8.民间验方法。①蒲公英鲜全草25克,食盐少许,捣烂外敷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5天可痊愈。②金钱草100~150克炒熟,捣烂后加白酒50~100毫升拌匀,趁热敷患处,并用纱布固定好,每天1次,连用3天。

9.仙人掌治疗法。仙人掌具有清热解毒、镇痛之功效,对家兔乳房炎有很好防效。方法:先将患处的兔毛剪掉,然后用温水清洗干净并用碘酒棉球对患部皮肤彻底消毒,用消毒的大号缝衣针平刺乳房四周红肿有硬块处(针刺深度以0.5厘米为宜),刺入后用手轻轻挤压患部,使脓汁全部排出,再用酒精棉球擦净,然后将适量的仙人掌去刺剥皮捣碎成糊状或对适量白酒(或95%酒精)调匀,涂抹于患处,每天1次,一般3~4天可痊愈。对于病情严重的,结合口服消炎药物或肌内注射抗菌消炎药物,效果更佳。

(作者联系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凤仙路99号周家中学邮编:404040)

猪水肿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猪水肿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本病在春秋两季多发,以4~5月与9~10月多见,主要于断奶后l~2周在强壮仔猪中发生,没有规律性,发病率为30%~50%,病死率为80%~100%。病仔猪或健康母猪肠道内存在溶血性大肠杆菌,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环境,经消化道而感染。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如突然更换饲料、环境和气温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均可诱发本病。

1发病原因

一般认为是一种具有特异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中毒症。这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在哺乳期间即有少量存在于仔猪肠道内,但在哺乳条件下一般不致病,在适当诱因,如断乳方法不当、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天气突变、饲喂贪吃过饱、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蛋白质含量过高、消化功能不健全、猪舍卫生条件差等情况下,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胃肠功能紊乱,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破坏,促进了溶血性大肠杆菌在仔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在体内积聚,引起毒血症,毒素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仔猪发病,导致死亡。

2临床症状

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以断奶后1~3周发病率最高,低营养水平少发。发病个体一般是中等偏上情况,同窝仔猪生长发育良好、体重较大的猪易突然发病。一般体温略有升高后降至常温,精神沉郁,不食,卧地不起,行走时四肢无力、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倒地后肌肉震颤、全身抽动、四肢划水、口吐白沫,叫声嘶哑、头面部及眼帘肿胀,全身水肿,指压留痕。本病进程很快,一般在48h内死亡或恢复,大猪病程较长,可延至5~7d或更长时间。

3剖检变化

最明显的变化是胃、结肠系膜、眼帘、喉部、皮下、腹部水肿,尤其是胃壁大弯部和贲门部黏膜下层水肿最明显,胃底部弥漫性出血;切开水肿部,流出无色至黄色的渗出液(/),或呈胶冻状,位于黏膜下或黏膜肌层;全身淋巴结水肿,有的可见肺水肿、大脑水肿和直肠周围水肿;心包、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或腹水,胆囊水肿,肝脏稍有肿大,颜色变黄,质地变脆易碎,脾脏稍肿大。多数仔猪胃内充满食物,十二指肠及空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小肠和结肠内容物较少,大肠黏膜呈卡他性肠炎现象。

4诊断

4.1镜检

取病死仔猪的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少量散在、无荚膜、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4.2细茵培养

无菌操作采集病死仔猪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划线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恒温培养24h。观察结果:血琼脂平板上均有菌落生长,为圆形、边缘整齐、微隆起、光滑、灰白色、不溶血的中等大小菌落;麦康凯培养基上为红色菌落;取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菌落形态与病料涂片中的细菌相同。

4.3生化试验

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和甘露醇产酸产气;能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可以确诊为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

5防治方案

可采用对症疗法,以抗过敏、消除水肿和抑制肠道致病菌协同进行,而且应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期治疗,方可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1)庆大霉素5~10IU、硫酸黄连素5~10ml,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

(2)2.5%恩诺沙星注射液按10ml/kg,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l0.1%亚硒酸钠注射液3~4ml,深部肌肉注射1次,病重者隔5~6d重复注射一次。

(3)补液:对于腹泻时间较长或已经出现脱水症状的仔猪,可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9、氯化钾1.59、葡萄糖209,加温水lkg),同时加入乳酸环丙沙星可溶性粉按10g/kg混合在一起,让猪自由饮用。

(4)50%葡萄糖30~50ml,葡萄糖酸钙20~40ml、乌洛托品10ml,混合一次静注。

(5)白术9g、木通6g,茯苓9g,陈皮6g,石斛6g,冬瓜皮9g,猪苓6g,泽泻6g,水煎分2次喂服,每日一剂,连用2剂。

(6)苍术15g,白术、酒芍、茯毛、枳壳各l0g,官桂、桂枝、麻黄、广木香各6g,陈皮9g,甘草3g,水煎灌服,每日1剂,连服2d(30g体重猪的剂量)。

(7)病愈后,为防止复发,除加强饲养管理外,可使用维丁胶性钙、三磷酸腺苷、VBl2各2ml,混合肌注,一般隔4d一次,连续2次,效果很好。

6防治体会

6.1猪水肿病主要在于预防和加强对哺乳期和断奶后的仔猪饲养管理

在仔猪出生15~20d注射仔猪水肿灭活苗能有效预防水肿病的发生;对哺乳仔猪适时补料,以提高其消化能力,切忌突然断乳和更换饲料,饲料营养要全面,蛋白质不能过高,断乳后仔猪切忌饲喂过饱。

6.2注意饲料中维生素E和硒的补充

维生素E和硒在机体内共同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保护细胞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受脂质过氧化物游离基的破坏。机体缺乏会造成免疫器官遭到破坏,抗病力降低,特别是能使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消化道正常机能,肠道菌群失调,从而为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增殖、附着和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创造了条件。

6.3加强在应激条件下仔猪的管理

在气候突变热或冷、疫苗接种、过早断奶、长途运输等应激原刺激仔猪机体,也能使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引发了消化不良和腹泻,致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大量繁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6.4饲料中的蛋白质过高引起的营养过剩导致的水肿病难于治愈

仔猪早期断奶后胃酸分泌少,各种蛋白酶的活性低,尤其不适应植物性蛋白质高的饲料。一般断奶后3周内仔猪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应高于19%,其中植物性蛋白不应高于15%。如果蛋白质过高,不能彻底分解,会使肠内容物腐败、发酵,会刺激肠末梢感受器蠕动增强,从而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继而发生水肿病,因营养过剩而引起的水肿病多数归于死亡。

6.5控制仔猪采食量

有些养殖场采用将颗粒料放入料槽让猪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这样容易造成抢食暴食行为,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诱发水肿病的发生。所以,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仔猪育肥初期要严格采食量,以喂7~8成饱为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7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