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病混合感染的防治方法

当前,由于一些养殖户急于求成,想立竿见影的收回建厂成本,对仔猪的来源没有严格控制,仅以单纯的价格来决定引猪。加以长途运输及环境改变等应激,一些隐性传染病猪开始发病。由于猪源不同,各地疫情各异,聚在一起的猪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对于环境消毒应付了事,这就给了病菌大量繁殖并发生变异的机会,从而造成多种病菌存在猪只体内。养殖户仅凭经验,在看不出什么病的情况下来回换药,加上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漫无目的的乱配伍用药,更易造成耐药菌株增加。进而出现从单一的病原体所致疾病转为两种或多种传染性病原体所致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1猪瘟、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合并感染

病猪初期体温为41.5℃~42.5℃,呈高度稽留热,呼吸急促,流浆性或黏性鼻液,上下眼睑色暗,外观呈黑眼圈状,全身皮肤发红,耳、颈、腹下、两大腿后侧及四肢下端等处皮肤常呈弥漫性出血,有紫红色斑块,指压不退色。后期呼吸困难,皮肤贫血,黄疸,多数病猪大便干燥,有便秘和腹泻同时发生的现象,病猪有关节肿胀、疼痛现象,子猪有脑炎症状出现,怀孕母猪大量流产。本病与单纯猪瘟的区别在于:患猪瘟的病猪精神极度委靡,眼睛昏暗无神,而患本病的猪眼睛明亮;对猪瘟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对本病使用抗生素、抗附红细胞体药物治疗有效。

防治:(1)全场用含碘消毒液消毒,每天一次,连用7d。(2)健康猪紧急注射猪瘟疫苗进行免疫。对发病猪只注射猪瘟疫苗10~15倍。(3)对症治疗选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链球菌病。(4)贝尼尔注射治疗或预防猪附红细胞病敏感。

2猪瘟和猪副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本病多发于60~90日龄的猪,免疫效果差的多发,且无年龄、季节限制。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粪便干燥呈球状或为灰白色,急性型的会突然死亡。病程长的病猪贫血、消瘦(/),体温为41.2℃~42.2℃,站立不稳,颤抖,呼吸困难、喘息严重的病猪会从鼻腔流出血沫,全身皮肤出血症状,以腹下、耳尖严重,呈犬坐样呼吸,严重时脸部和嘴巴憋成紫色,眼结膜发炎,并有脓样分泌物,眼睑肿胀。本病突出的特点:病猪外表及内脏器官出血严重;高烧不退,呼吸困难,憋气,口鼻有血沫流出;单独按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治疗无效。

防治:(1)将病猪隔离治疗,全场和圈舍清扫干净,用含碘消毒液消毒圈舍和用具,每天一次,连续3d,以后坚持每周消毒一次全年不断。(2)无症状猪全群用猪瘟疫苗免疫,10~15份/头(3)使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黄芪多糖等抗病毒促进免疫的药物进行治疗。(4)用敏感的药物对症做抗菌治疗,如氟苯尼考、青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并使用止咳平喘,退热的药物进行治疗。(5)健康猪饲料内加喂蒽诺沙星,VC等多种维生素,连续7d,并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急因素。

3猪附红细胞体病与蓝耳病混合感染

不同猪的临床症状不一样。母猪症状分急、慢性两种。急性型病猪持续高热,昏睡,体温为40℃~41.5℃,心跳加快(每分钟130~160次),呼吸困难(每分钟30~60次),咳、气喘,粪干且带黏液和血丝,传染迅速。对怀孕母猪用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经3~5d其体温下降后出现流产,呼吸困难症状稍有减轻,产死胎、木乃伊胎率达25%,所产子猪发病率高,成活率低,常常整窝子猪断奶时仅余1~2头。慢性型猪体质差,黏膜苍白、黄疸,消瘦,咳嗽,部分呈腹式呼吸,发情推迟或屡配不孕。随着病程延长,猪四肢、耳部发绀,从耳肩部开始,逐渐漫延全身变色。哺乳母猪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加快子猪死亡。如不加强护理,可导致母猪病情加重而死亡。

架子猪表现轻度流感症状,厌食,精神沉郁,贫血。发病后4~5d,出现轻度黄疽,体温在41℃以上,后期咳喘,四肢发绀,双耳背面边缘及尾部出现青紫色斑块,发病率为10%左右,死亡率在50%左右。

公猪的发病率为2%~10%。病猪厌食,呼吸加快,消瘦,部分病程稍长的猪出现瘫痪,四肢及腹下皮肤发绀,全身呈蓝紫色,局部水肿,以关节、肩部尤为明显,精液稀薄,镜检死精多,精子密度低,活力下降,成年公猪病死率较低,瘫痪猪往往继发链球菌混合感染,病情加重。

子猪病情常常较重,初生子猪贫血,轻度黄疸、发烧,扎堆,拉稀,个别子猪很快死亡,以2~28日龄子猪症状最明显,死亡率最高可达85%。随着病情的发展,子猪皮肤由苍白到轻度黄染,后期青紫发绀,胸腹壁内侧尤为明显,眼睑苍白、水肿,呼吸困难,咳喘尤为明显,个别猪口鼻奇痒,摩擦圈舍栏壁,42日龄断奶子猪出现僵猪的比例大。

防治:不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减少应激是防治的重要环节。目前,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采用贝尼尔,按每公斤体重10mg的量配成2%的溶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2d。对病重或病程长的猪加注维生素B12、牲血素。每吨饲料中拌土霉素600g,连喂7d,或用附红优拌料。每吨饲料中拌1000g,混匀,喂10d后改为半量,再喂15d。

4猪瘟与弓形体病混合感染

病猪全身皮肤发红,有的有出血点,耳、腹下、四肢、胸膜处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病猪呈高温稽留热,站立不稳,并出现瘫痪,前期大便干结,后期腹泻,有水痢、脓痢出现,并具有恶臭味。病猪呈犬坐式呼吸,口吐白沫,呼吸困难,母猪流产。本病与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症状相似,但使用血虫净、抗生素及蓝耳病疫苗免疫均无效。

防治:(1)用猪瘟疫苗紧急免疫,每头用10头份。(2)使用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也可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6-甲氧嘧啶或者磺胺-2-甲氧嘧啶治疗弓形体病。

相关推荐

冬季生猪常见病有哪些? 猪冬季常见病防治方法


冬季是猪疫病的多发和易发季节,长期困扰着生猪产业的发展,养殖户应详细了解冬季疫病的流行特点,深入分析发病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疫病风险,确保生猪产业效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冬季生猪常见病有哪些?猪冬季常见病防治方法。

1、流行特点

多呈现混合感染。猪瘟、口蹄疫是冬季多发的疫病,一些生猪养殖场(户)免疫程序不够合理、科学,特别是个别养殖户对免疫存在侥幸心理,致使生猪隐性带毒,母猪出现垂直传播,猪蓝耳病和圆环病毒以及霉菌毒素严重影响免疫效果,多种病原侵入,造成以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等病毒性疫病感染为主,继发副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等混合感染,病情更加复杂,诊治更趋困难。

非典型性居多。随着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生猪对疫病的抵抗能力逐步增强,这使得疫病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加之病毒变异,猪流行病的趋势逐渐转向非典型,剖检变化复杂,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疫病的症状表现比较缓和,多为亚急性或慢性,对疫病诊治增添了很大难度。

呼吸消化系统疫病增多。冬季,天气寒冷,特别是北方与中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O℃以下,加之猪舍设计、猪场管理水平等原因,多数猪场为了保持猪舍内温度,猪舍门窗紧闭,造成空气污浊,许多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侵入猪体引起疾病,以猪流感、中大猪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多发,给仔猪和与育成猪造成很大损失。

2、原因分析

圈舍环境差。冬季为了增温保暖,需要门窗关闭、降低通风强度,使猪舍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但通风不畅会导致舍内湿度过高以及CO、C02与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都大大增加。过多的有害物质会使猪群免疫力下降,呼吸道疫病发生机会增加,也会使已有疾病症状加重。

病原性传播。随着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病原也发生了变化,由免疫抑制引发的病毒、细菌、原虫等混合感染,其病原大多存在于圈舍、粪污等处,且寒冷季节,猪舍内低温高湿,猪抵抗力减弱,病原微生物繁殖增快,猪体内、圈舍、粪便等处病原菌较多,易发混合感染。

免疫接种缺失。目前,我国很多养殖户对抗体监测作用重视不够,部分养殖场没有根据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免疫接种,疫苗的存放、运输、使用等不够规范严格,是导致免疫接种失败的直接原因,没有对生猪起到应有免疫作用。另外,药物的滥用是导致免疫失败的又一个关键因素,部分养殖户免疫前后、免疫过程中,使用了抗生素以及抗病毒的药物,这些都属于免疫抑制性药物,导致免疫接种失败,但又没有及时补针,导致生猪疫病的发生。

管理不科学。个别养殖户在购买仔猪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检疫检验,导致仔猪将病原带入,造成疫病的发生;另外,冬季气温逐步降低,猪为应对严寒,必然会加大采食量以增加机体代谢产热来维持体温,当猪场管理不到位,出现采食量有限、日粮影响不够、环境刺激过度时,就会造成猪抵抗力降低,引发疾病,加之对病死猪处理不科学,导致病原的扩散和传播。同时,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在冬季最高,但很多养殖场冬季的管理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应对寒冷能力差,使母猪能量储备不够,造成怀孕母猪早产、流产、产弱仔情况的发生。

3、防治措施

强化养猪场的饲养管理。要选用优质的饲料原料,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合理喂料,保证水源干净,尽量减少猪在营养方面产生的疾病;做好防寒准备工作,特别是母猪、仔猪舍的保暖,控制好湿度,认真检查猪舍水管是否漏水,是否有进贼风的地方,利用中午温度较高时段,打开门窗通风,平时定时开关抽风机换气,降低粪便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换入新鲜空气;猪舍地面要平整,不能有容易伤蹄的尖硬物,对于种猪,要经常、定时赶到运动场运动,增强四肢韧性和身体活力,使猪精神愉悦、情绪缓和。

强化疫病检疫和防免。严格按照检疫程序,定期开展检疫,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有疫病的要果断处理。坚持自繁、自养、自育的原则,实行全进全出,同一栋猪舍的猪日龄相差不要超出2周,减轻病原在场区内的水平传播;制定和完善防疫程序,并严格做好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病等重大烈性传染病的免疫工作,同时要做好疫苗的购买、运输、保存、免疫记录、抗体检测等,对免疫后使用药物及抗体检测不达标的猪做好记录,及时补针。

强化猪常发病预防。坚持定期消毒,通过消毒杀灭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减少猪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消毒药物要轮换使用。猪舍门前消毒池可用2%烧碱溶液,舍内消毒可用百毒杀、季铵盐类等,舍外环境、下水道、排污沟可用3%烧碱溶液,空舍消毒必须先清洗,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最后用2%烧碱溶液、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制定合理有效的疾病预防和保健方案,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及酶制剂,提高猪群抵抗能力;如生猪呼吸道问题,建议选用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替米考星等;消化道问题,建议选用阿莫西林、林可霉素等。

冬季生猪易感染哪些疾病?如何治疗与保健?

一、猪高热混感类病
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喘气,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
保健方案:
1、板青颗粒1kg+银翘散500g+干扰素200g拌料一吨,每月连续使用七天。
2、脱霉剂(微生态制剂)1kg+复合维生素500g拌料一吨,建议长期使用。
治疗方案:
1、上午注射血清或者干扰素+头孢喹肟分点注射,下午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2、板青颗粒1kg+氨苄西林10%1kg+盐酸多西环素10%%1kg拌料1吨或者饮水。
二、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
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消化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保健方案:
黄芪多糖70%1kg+板青颗粒1kg+白头翁散1kg拌料一吨。
治疗方案:
1、干扰素+硫酸小檗碱注射液或乙酰甲喹注射液分点注射。
2、板青颗粒1kg+白头翁散1kg拌料半吨。
3、氨苄西林+口服补液盐饮水。
三、口蹄生疮病
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
保健方案:
1、黄芪多糖70%1kg+黄连解毒散2kg拌料一吨。
治疗方案:
1、干扰素+头孢喹肟分点注射。(除特殊情况,尽量不要注射药物,以免应激引起心肌炎的发生)
2、安乃近100g+氨苄西林200g+黄连解毒散500g拌料500斤。
四、猪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
主要症状为咳嗽,体温升高到40℃~42.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趴窝不愿站立,眼鼻有粘性液体流出,眼结膜充血,个别病猪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式呼吸、有犬坐姿势,夜里可听到病猪哮喘声。仔猪可因窒息而死亡,做好防治工作特别重要。
保健方案:
1、病毒性呼吸道病
氟苯尼考粉10%1kg+替米考星20%1kg+板青颗粒或清瘟败毒散1kg拌料一吨连用七天。
2、细菌性呼吸道病
氨苄西林10%1kg+替米考星预混剂20%1kg拌料一吨连用七天。
3、原虫性呼吸道病
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10%1kg或氟苯尼考粉20%1kg拌料一吨连用7天。
治疗方案:
1、干扰素+替米考星注射液。(病毒性呼吸道)
2、林可大观霉素或头孢混悬液+替米考星注射液分点注射。(细菌性呼吸道)
3、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替米考星注射液分点注射。(原虫性呼吸道)

猪冬季常见病防治方法
一、冬春之交话猪病
猪传染病有不少在冬春季节发生,最长见的有猪瘟、仔猪副伤寒、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等。猪瘟、喘气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等由病毒所致,只能用疫苗预防。副伤寒和黄白痢由细菌所致病,可用疫苗预防,也可药物治疗。
在上述猪病中,猪瘟、猪副伤寒死亡率最高,其次是猪黄白痢。猪流感、喘气病、传染性胃肠炎死亡率较低,但一旦侵害了猪群,猪生长发育迟缓,有的还成为僵猪,迟迟不能出栏,使养猪效益下降。
猪病贵在预防。目前除流感和传染性胃肠炎外,其余各病都有预防用疫苗。猪瘟疫苗预防期限为一年,副伤寒疫苗为6个月,喘气病为8个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双价苗效果也不错。仔猪副伤寒侵害2月龄-4月龄的仔猪,一个月龄以内5个月龄以上的猪很少发病。
春节前后将进入猪瘟发病高峰期,养猪户要尽快到当地兽医注射猪瘟疫苗。为预防仔猪黄白痢,母猪在产前20天左右要注射大肠杆菌双价苗。
除按时注射各种疫苗预防猪病外,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搞好圈舍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猪圈内勤换勤垫,圈舍周围常用草木灰水、石灰水、火碱水等消毒。饲料要多样化,常喂些胡萝卜、白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平常做好猪舍保暖,有条件的还可罩上塑料暖棚等。
二、猪春泻病的鉴别与防治
猪春泻病是春季多发病、常见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拉稀,系多种病因引起,只有正确鉴别才能对症下药,提高疗效。
1、传染性胃肠炎
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一旦有猪发病,会在猪群中迅速传染。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安维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同时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抗菌素对症治疗。
2、轮状病毒病
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冬春多发,且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病状为仔猪厌食、呕吐、下痢,发病后应立即停止哺乳,内服葡萄糖盐水、复方葡萄糖溶液,有较好疗效。
3、仔猪黄痢
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排黄色稀粪为特征,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少有呕吐。病程较急,发病后一般都来不及治疗就死亡。若发现有1只仔猪感染,应立即对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一般内服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磺胺脒等抗菌素或调痢生、乳康生、乳酶生等微生物活菌制剂,可迅速控制传染,效果较好。
4、仔猪白痢
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以排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发病季节不明显,病死率也不高,但不及时治疗易成僵猪。用磺胺脒、土霉素、强力霉素、氟呱酸、痢特灵、白痢散等药物治疗,有良效。
5、仔猪红痢又称猪梭菌性肠炎
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是3日龄内新生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周以上的猪很少发病),偶有呕吐,排红色粘粪。一般来不及治疗即死亡。预防是控制该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一方面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卫生,减少感染机会;另一方面,可在仔猪初生3日龄内按每公斤体重每次内服青霉素或链霉素8万单位,每天2次,有良好预防效果。
6、仔猪副伤寒
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2-4日龄猪,无明显季节性。急性型初期便秘,后下痢,拉恶臭血便,腹下、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尾尖等身体远端皮肤呈红色,后期变为青紫色,体温升高。慢性者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粪便呈灰色、淡黄或暗绿色,皮肤上有湿疹。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土霉素等对该病无效,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有一定治疗效果。
7、猪痢疾
由猪痢疾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架子猪,仔猪和成年猪发病少,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可长期危害猪群。病猪排出混有多量粘液及血液的粪便,常呈胶冻状。本病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停药后易复发,较难根治。可选用痢菌净、黄连素、痢特灵、杆菌肽、喹乙醇、四环素等药物治疗,若发现疗效欠佳时应尽快调换药物。

三、冬春猪霉形体肺炎的防治
冬春季节,是猪霉形体肺炎的多发病季节。而猪霉形体肺炎,是猪的一种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为:潜伏期一般为11-16天左右,最长的可达一月以上。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以仔猪、怀孕和哺乳母猪多见。突然发病时可出现头下垂、精神不振,呼吸每分钟60-100次,张口喘气,并发出哮喘声,咳嗽少而低沉,粘膜发紫,体温变化不大,死亡率较高,病程7-10天。慢性型都是由急性转为慢性、发病初期为短而少的干咳,久之可变为连续痉挛性咳嗽,尤其以早晚和运动以及进食后或气温骤变时最为常见。病程可拖至2-3个月甚至半年,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其生长发育缓慢。此外,还有隐性型,即全身无明显变化。
防治:肌肉注射猪喘平,每日2-4万单位/公斤,连续5天为一疗程。盐酸土霉素1至1.5克,一次肌注,7天为一疗程。氢富马酸盐肌注,每日一次,剂量为11毫克/公斤,连
用5天,1克枝原净粉剂溶于4.5公斤饮水中,让猪自由采食,一般连服7天,有较好的疗效。
四、早春须防猪流感
猪流感多发生于冬春两季,春季多在早春,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发病率高,潜伏期2-7天,病程一周左右。如果在发病期管理不当,则易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故应重视对此病的防治。症状:猪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粘液。
预防:
1、铺垫和勤换干草,并定期用5%的烧碱对猪舍消毒。
2、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一旦降温,及时取暖保温。
3、防止易感猪对感染的动物接触。人发生a型流感时,也不能与猪接触。
4、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对猪连续接种两次,免疫期可达8个月。
治疗:
1、对本病无特殊药物,只有采用地症治疗的药物来减轻病情,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可试用复方吗啉片或复方金刚烷片及板兰根冲剂,用量可根据猪的体重和药品的含量确定。
2、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防细菌感染。
3、对病重猪可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另加病毒灵,同时肌注,每天2次,连用5天。
4、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菌素,比例为0.2%,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冬春季谨防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5-15天的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最常见。主要因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此外,生活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饲料中单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
病征:发病突然,爆发初期,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病畜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眼睑、头部、颈部和肛门等部位水肿,有时全身水肿,指压留痕。病初有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转圈、心跳增快、震颤、共济失调、叫声嘶哑。后期发生后肢麻痹。急性病例4-5小时死亡,多数在1-2天内死亡。年龄稍大的猪,病程可长达5-7天。
防治:补饲含硒和抗菌素的添加剂,给断奶仔猪喂大蒜,断奶时适当减少饲喂量,一周后再添加足量等,均有预防效果。

甲鱼常见病的防治



鳖腐皮、疖疮病
1、每100公斤鳖用白毛藤30克、板兰根10克、黄岑10克煎汁拌饲料投喂;
2、西药治疗有好转后:每100公斤鳖用金银花60克、皂角刺10克、紫花地丁20克、甘草10克、天花粉15克、黄芪60克、当归15克、穿山甲5克,煎汁拌饲料投喂5天,作散结排脓,巩固疗效。
3、每吨水用五倍子5克(捣碎)+大黄4克,煎成药液洗浴48小时。
4、每吨水用五倍子5克(捣碎)+黄莲5克一起煎水洗浴50小时。
5、重症,每吨水用五倍子5克(捣碎)+黄莲5克+黄柏2克+黄岑2克煎水洗浴。
鳖腹水病
每公斤饲料拌入金银花3克、板兰根2克、连翘2克、蒲公英2克,连用5天。
鳖水霉病
每立方水用五倍子4克,捣碎后加水10倍,煮沸3—5分钟,再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鳖水霉病并腐皮病
1、每吨水用五倍子4克,捣碎加水煮3分钟后加食盐1500克,小苏打1500克,兑水全池泼洒。
2、每百公斤干饲料加大蒜泥2公斤(50克以上幼甲)或5—10公斤(成甲),拌匀投喂10天。
鳖白点病
每吨水用大黄2.5克(先用氨水浸泡)+硫酸铜0.5克兑水全池泼洒。
鳖穿孔病
1、a将毛莨、天冲、辣木等药粉与红霉素软膏拌成泥状待用;b将500克五倍子加水8公斤煎成药液备用;将病鳖病灶处用0.5‰的碘盐溶液洗净消毒后,将a涂在病灶上;用等体积的熟石膏与b迅速拌匀,待放热结束时覆在药泥上。
2、每吨水用大黄5克、射干4克、黄岑4克、连翘4克浸浴,36小时后施用10克露蜂房,以生肌去腐。
3、同鳖腐皮、疖疮病(2)
鳖鳃腺炎病
1、用板兰根、连翘、穿心莲、苍耳子各1.5克,金银花0.5克,大青叶2千克,加水5.5千克煎2小时,去渣取汁3.5千克备用;每天取药汁600克加入淀粉煮成糊,将药糊帖附在捣碎的动物内脏中,待冷却后投喂,一日3次,连喂7天为一疗程。
2、每吨水用大青叶20克、板兰根40克煎汁长期浸泡。病重时可注射复方大青叶、板兰根注射液2毫克/公斤,一日2针。
3、每吨水用15%络合碘0.3克全池泼洒。结合每公斤饲料拌板兰根15克投喂,连用10天。
鳖肠炎、鳃腺炎并发
1、每千克鳖用地榆炭60克、焦山渣30克、乌梅3粒、黄莲6克、板兰根50克,加水煎汁拌饲料投喂;外用红霉素涂抹。
2、每百公斤干饲料加大蒜泥2公斤(50克以上幼甲)或5—10公斤(成甲),拌匀投喂10天。
鳖积食病
每千克饲料加入神曲或牛黄解毒片2片、大蒜2克,每天投喂。
鳖红脖子病
1、先按每吨水用大黄3克(经适量氨水浸泡12小时后取液)、硫酸铜0.5克全池泼洒;24小时后换水,再每吨水用漂白粉5—6克泼洒,48小时后再泼一次。
2、按仙鹤草5克、马齿苋3克、黄岑2克、贯仲4克、五倍子3克、大黄4克的比例配成复合中药;每吨水取复合中药30克浸泡成药液,浴病鳖24小时。
3、按板兰根、马齿苋、茵陈、葫芦草、山楂、白毛藤各3克,甘草2克、山霍香4克、黄花一枝配成复合中药;每公斤饲料加入复合中药5克拌合投喂。
鳖白底板病
1、板兰根50克、败酱草(或大青叶)40克煎汁常期洗浴。
2、同鳖鳃腺炎(1)。

笼养蛋鸡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笼养蛋鸡由于高生产性能和较少运动,加之营养的不平衡和消耗过大,容易造成蛋鸡疲劳征、脂肪肝综合征、蛋鸡脱肛等疾病,严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甚至造成蛋鸡死亡。笔者在农村从事兽医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常对笼养蛋鸡进行指导和诊治,现将笔者对笼养蛋鸡常见病诊治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笼养蛋鸡疲劳征

笼养蛋鸡疲劳征是笼养鸡骨骼病中最为严重的,它主要引起产蛋鸡的瘫痪、产蛋下降及死亡,发病的大多是进笼不久和产蛋高峰期的鸡。

1.1临床症状

病初鸡产软壳蛋或薄壳蛋,鸡蛋破损率增加,但食欲、精神、羽毛均无明显变化,随后病鸡腿软弱无力,站立困难,伏于笼底,两腿以飞节着地和尾呈三脚负重,如企鹅状。如及时发现,采取适当的措施,大多能在3~5天恢复,否则症状会加剧,病鸡明显消瘦,嗉囊内无食,停产,骨质疏松脆弱,易骨折,关节处变形、肿大,瘫痪,最后衰竭死亡。

1.2剖检变化

血液凝固不良,喙、爪、龙骨变软,胸骨、肋骨均易弯曲,肋骨和胸骨与椎骨结合处内陷,呈内向弧形,有的呈串珠状节结,股骨和胫骨自发性骨折,断面有凝固的血块,骨磨片中可见大量钙质脱落的空间,在输卵管后半部分常滞留有未产出的鸡蛋,输卵管黏膜充血,卵泡充血,呈血红色,肝稍肿大,心包有淡黄色液体,其他脏器无明显的变化。

1.3诊断与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结合病因调查及发病规律,不难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细菌病和病毒病的鉴别诊断。发现病鸡时,及时将病鸡从笼中挑出,改为平养,让鸡自由采食,增加运动量,在饮水中加入多维,让鸡充足饮水,在饲料中增加2%~5%粗颗粒过磷酸钙,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3,连喂2~3周,在夜间稍增加光照。

2脂肪肝综合征

脂肪肝综合征又名脂肪肝出血征、蛋鸡脂肪肝、肝肥大、肝破裂或肝出血,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产蛋鸡,诸多病因共同作用,常见和多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病、产蛋量下降和高产蛋鸡暴亡为主要特点。

2.1临床症状

病鸡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个别鸡突然死亡。死鸡外观过度肥胖,腹部膨大,冠和肉髯大而苍白,喙及跖部鳞片呈不同程度的黄白色。鸡群采食、饮水、精神、粪便均正常,产蛋无明显下降。

2.2剖检变化

突然死亡的母鸡,发育良好,肌肉丰满白嫩,切开皮肤可见皮下脂肪沉积,腹腔和肠系膜均有过量脂肪沉积,肝脏破裂,肝表面和体腔中有大的出血块或血凝块。肝脏因脂肪沉积而肥大呈黄色油腻状,边缘钝圆,质脆易碎如泥,轻压时似浆糊状,并有油滴出现。可见发育正常的不同阶段的卵泡。个别病鸡还继发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充满大量的淡黄色腥臭的液体和破裂的卵黄,有的卵黄凝固成大小不等的小块或碎片,肠系膜发炎,肠管相互粘连,很难分离。

2.3诊断与治疗

根据鸡死亡突然、肥胖、腹腔内有大量血凝块,结合病因调查确诊为脂肪肝出血综合征。//致富经//

防治是对发病鸡群每500千克饲料中加氯化胆碱1000克、蛋氨酸100克、亚硒酸钠1克、维生素E40毫克、麦麸5千克,连续饲喂半个月,效果良好,基本上控制该病的发生。防止开产前的母鸡积蓄过量的体脂,严格按照饲养标准,育成期要限制饲养,日粮中应保持能量和蛋白质的平衡,添加氯化胆碱、蛋氨酸、亚硒酸钠、多种维生素等嗜脂因子。氯化胆碱是防治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较理想的药物,早期应用预防效果最佳,一旦发病再治疗需要较长时间。

3蛋鸡脱肛

蛋鸡脱肛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产蛋初期和产蛋高峰期尤为多发。由于蛋鸡脱肛在临床上死亡率不高,养殖户多对此病的重视不够,以至于给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3.1临床症状

蛋鸡脱肛初期,可见肛门周围绒毛湿润,有时从肛门流出白色或黄色黏液,以后约有3~4厘米长的肉红色物脱出体外,时间稍久,脱出物由枣红色变成暗红色,脱出的泄殖腔常会被其他鸡啄食出血,导致鸡死亡。

3.2防治措施

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制定合理的光照时间,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对患有脱肛的鸡要及早隔离,以防止其他鸡的啄食,用温热的5%高锰酸钾或3%的硼酸溶液将脱出部分洗净,人工辅助复位。有炎症的可用抗生素加以治疗,对病情严重的鸡及时淘汰。

总之,笼养蛋鸡的蛋鸡疲劳征、脂肪肝综合征、蛋鸡脱肛对蛋鸡生产危害极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保证饲料营养全面,保持笼养蛋鸡鸡群的健康,发现疾病,应及时隔离治疗。

冬春季耕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冬春季节如果牛的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疾病,轻则影响使役,重则造成死亡。现介绍冬春季耕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一、牛虚寒拉稀

牛外受寒邪,或喂饮冷冻草水,冷气入胃,寒气伤脾,牛易虚寒拉稀。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反刍、食欲减少,耳鼻角根发凉,肠鸣响,粪便稀,粪内有未消化的草料。治疗方法是:党参60克、干姜30克、白术30克、山药40克、云苓60克、附子30克、厚朴30克、白芍20克、甘草30克,水煎服,连服2~3剂即可治愈。

二、牛流行性感冒

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涕、流泪、鼻镜干燥、四肢不稳、跛行。治疗方法是:肌肉注射百尔定20~40毫升、青霉素200~400万单位。同时灌服中药:柴胡、黄芩、知母、桔梗、葛根、薄荷、菊花、生地、苏根、玄参各40克,双花、连翘、丹皮、甘草各30克。

三、腰风湿

主要表现为后躯板直,起卧困难,食欲下降。治疗时可内服茴香散,一日一剂。也可用热敷疗法:取黑豆15公斤,醋0.5公斤,面袋一条,将豆炒热加醋搅拌,趁热装入面袋内平搭于患牛腰上.热敷1小时左右,一天2次,连用3天,黑豆可连续使用。

四、急性瘤胃膨气

牛过多采食白菜叶、番薯藤,会在瘤胃的细菌参与下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急性瘤胃膨气。其症状是:左腹急剧膨胀,充满气体,叩发鼓音,神态不安,眼结膜暗红或紫蓝,食欲不振,反刍停止,口流白沫,流涎呈青绿色,有饲料碎片,呼吸急促,不时用后肢踢腹部,有腹痛感。严重时张口伸舌,肌肉震颤,大小便闭塞,肛门突出,最后倒地死亡。急性瘤胃膨气可采取以下方法抢救:

1.用花生油1000毫升灌服。

2.大蒜头10个捣烂,加米醋500毫升,给耕牛内服。

3.香油250~500毫升,烟丝50克,大蒜7个捣碎,混合后一次灌服。

4.用千分之四的石灰水2000毫升给耕牛灌服。

5.麻油500毫升,活泥鳅7~10条混合喂服。

五、牛出血性肠炎

牛出血性肠炎在养牛生产中较为多见,也叫耕牛的冬痢,它是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季。病牛发病率初为10~20%,后期达100%,死亡率很高。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潜伏期3~7天,腹泻前短时间发热,39~40.9℃,精神沉郁,厌食,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常呈腥臭味,只要一发生腹泄,发热即停止,大约5~7天。腹泻2~3天后,有的转为出血性痢疾,有的痊愈。1~3岁牛有严重出血,约占5~30%。病牛虚弱、贫血、毛直立,低体温,长期躺卧,少吃少反刍或不吃不反刍,鼻镜少汗或无汗,瘤胃蠕动音低沉或消失。如果冬春季节,发现急性腹泻的病牛要隔离,更换垫草。畜舍内要彻底消毒,预防传染。本病流行期间,要对病牛增加饮水(/),适当减少饲料量。牛出血性肠炎可选择下列药物治疗:1.1~5%硫酸铜溶液30~60毫升,或磺胺类药灌服。2.必要时可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5毫升。3.取高锰酸钾配成0.1~0.2%的温溶液,每天灌服2次,每次用药3~6克,或胃管投服。一般连续用药2次即愈。

六、家畜锥虫病

锥虫病是大家畜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除了牛的发病率较高外,马、驴、骡都会患这种病,急性病畜会很快死亡,慢性病畜也会长期掉膘瘦弱而死亡。每年冬末春初常会在一个地区暴发流行,牛感染锥虫病后的病程较长,一般有7~10个月,在夏季虻蝇、蚊虫等吸血昆虫吸了病牛的血再吸健康牛的血,会使健康牛也受到感染。牛锥虫病主要症状是间歇性发热,病牛消瘦,黄疽贫血,后期精神沉郁,呆立无神,食欲减退,心肌衰竭,胸前腹下水肿,耳枯尾烂。皮肤溃裂,最终因锥虫大量破坏红血球和毒素刺激,逐渐衰竭死亡。治疗家畜锥虫病有两种特效药物,一种是苏拉明,又称拜耳205,按每百公斤体重1~1.2克剂量静脉注射,隔6天重复用药一次;二是安锥赛,又称安锥毒,用5毫克剂量一次皮下注射。如果找不到上述两种药物,也可使用血虫净或新胂凡纳明.对控制病情有一定效果,但要防止复发。

七、钙磷缺乏症

冬春季节养牛,由于饲料单一,没有青绿饲料,饲喂时常以精料为主,加上在这两个季节牛接受的阳光也较少。因此牛很容易发生钙磷缺乏症。特别是刚断奶的幼牛、泌乳盛期或妊娠后期的母牛,由于它们正处于骨骼形成、乳汁形成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时期,需要的钙磷较其它牛多。钙磷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是:异食、食欲不振、佝偻病、生产力下降、软骨病等。预防牛钙磷缺乏症,主要是在饲料中给牛补充钙磷。一般来说,牛每百公斤体重应补钙5.7克、磷4.8克,在日粮配比中,按标准适量加入,有条件的再加入一些微量元素添加剂,对防止牛钙磷缺乏症效果更加明显。

八、维生素缺乏症

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牛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主要由碳、氢、氧、氮、硫、氯、钴等几种化学元素组成,其种类很多,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维生素在牛机体中需要量虽很少,但它是维持牛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的。缺乏时,会发生牛生长发育迟缓,生产力降低,甚至发生疾病。预防牛维生素缺乏症,主要方法是:选喂富含维生素的各种饲料。如黄色玉米中含维生素A,优良的干青草、青贮饲料、胡萝卜、红心芥等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晒制的优良干青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植物种子的胚芽、发芽饲料和各种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C。植物的种皮,如糠麸类以及酵母和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在动物饲料中,如鱼粉、骨粉、血粉中含有维生素B12。冬春季节,养牛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喂上述饲料,这样便可有效地防止牛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九、牛衰竭症

耕牛衰竭症是一种严重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季节.死亡率很高,由于这种病最明显的症状是进行性消瘦,也称消瘦病。其症状是:病牛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松弛,眼眶下陷,全身骨骼显露,被毛杂乱无光;后期病牛胸、腹及四肢下部浮肿,体冷畏寒,食少反刍少,呼吸无力;最后卧地不起,衰竭致死。主要病因是由于过度使役,体力大耗;冬天饲养管理不善,添料不及时和防寒不严,加上长期饲喂单一的秸秆饲料,导致耕牛体力日渐衰竭而发病。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或有各种寄生虫病的牛更易发病。预防本。病的措施是:冬季要及时增喂豆类、玉米和饼类等精饲料,以及青绿多汁饲料。平时要多喂优质青干草,并供给充足的温盐水。注意牛舍保温,防止贼风入侵,对病牛或有寄生虫病的牛,要及时治疗和驱虫。此病的治疗方法:早期病牛在改善保暖条件的前提下,及时增加营养,适当喂些豆浆、稀饭和其它易消化的饲料,多数病牛可恢复健康。为提高病牛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可采用口服酵母片、酒曲,静脉注射5%葡萄糖等方法治疗。对晚期病牛,应迅速注射50%的葡萄糖200~400毫升,并配合内服党参、白术、陈皮、黄芪等理气、补气的中药。

十、牲畜肠梗阻

牲畜肠梗阻是牛比较容易患的一种疝痛病,尤其是冬春季节最为多见,主要原因是给牛喂的饲料太粗糙、太干硬或不干净,使牛肠子中的某一段被堵住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结症。牛患肠梗阻开始不爱吃东西,嘴发干,接着出现肚胀、肚疼、起卧打滚,严重时呼吸困难,鼻子里溢粪汤。如果不及时请兽医治疗,就会很快死亡。当然牛患肠梗阻有一个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是不会发生死亡的,关键在于搞好牛的饲养管理。冬春季节饲草干硬,不利于牛消化吸收,更容易堵塞肠道,因此喂前要进行加工处理。一是把切碎的干草放在水中浸泡2~3个小时,使其吸水软化;二是把切碎的干草拌入盐水或石灰水,进行发酵或碱化处理,这样做不仅能防止牛肠梗阻,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要讲究饲喂方法,喂完料后要让牛休息一会儿再干活。牛吃饱后还要让牛喝水,但不要让牛一次喝水太多,最好是让牛多喝几次,每次都不过多,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牛肠梗阻了。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耕牛疾病,应当重视对牛的日常健康检查,这主要是在饲养和使役中经常注意观察耕牛的动态。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观察吃食,牛吃食后反刍正常,鼻镜有汗,说明耕牛健康正常;如果吃食后不反刍,鼻镜干燥发热,往往是有病的征兆,应请兽医诊治。二是观察相态,如果耕牛表现出举动迟缓,尾巴摆动无力或向下垂,精神不振,卧倒后不愿起来.这可能是劳役过度或是疾病的初期表现,在休息一夜后仍无改变应请兽医诊治。三是观察大小便,牛的正常粪便呈叠饼状,不干不稀,表面有光泽。如果粪便干燥发硬,说明内热失水;粪便稀薄则表示耕牛消化不良或患有胃肠炎。正常牛的尿液为青白色。如果尿液浑浊或排便不畅,甚至尿不出来,则是患病的征兆。四是看步态,使役中耕牛行走困难,并出现跛行则是四肢有病:如果步态不稳,呼吸急促,可能是劳役过度,经过一夜休息仍无好转的,应请兽医诊治。总之,要做到无病防在前,有病早治疗,不要等牛病倒后才治。

夏季蛋鸡常见病的防治方法措施


盛夏酷暑,天气高温、高温、高燥,病毒细菌、寄生虫的侵袭蔓延,容易成为鸡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应切实搞好鸡病的综合防治。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夏季蛋鸡常见病的防治方法措施。

1、保证饲养安全

首先,保证舍内良好的通风,环境始终保持凉爽。为蛋鸡供应的饮水应清洁清凉,保证蛋鸡需求的前提下将饲养密度适当降低;其次,保证全进全出制度的严格执行,禁止大小鸡混群饲养;再次,饲喂饲料应保证新鲜,为使蛋鸡的生长加快,产蛋率提升,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维生素C、杆菌肽锌和碳酸氢钠;最后,当夏季温度高于30℃时,饲料中应适当增加微量元素、维生素。

2、卫生消毒

保持鸡舍的清洁,定期清扫鸡舍内外,勤洗刷饮水器、料槽。对鸡舍内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按时清理粪便,消灭鼠、蟑螂、蚊蝇,将鸡舍中的细菌微生物等彻底清除,始终保证鸡舍内卫生。

3、常见病的综合防治

法氏囊病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夏季蛋鸡多发法氏囊,最早可发生于3~4日龄的小鸡。该病具有很短的潜伏期,在感染后3~4天可出现症状。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较快的传播速度,呈尖峰式死亡曲线。蛋鸡可发生呆立、厌食的症状、怕冷扎堆,羽毛蓬乱、粪便呈黄色米汤样。病鸡肛门周围受粪便的污染,机体严重脱水,2~3天后发生死亡,群体发病不超过2周。剖检可见腿肌胸肌呈现条纹状出血,肾脏肿大,因沉积尿酸盐而出现严重的花斑肾。法氏囊发生肿大,症状严重的呈现黑紫色,有干酪样或者奶油样的渗出物。加强鸡舍的通风,定期换垫料勤清粪便,对于地面养殖的,更应注重消毒;为增强蛋鸡体质,可在饲料中拌黄芪饲喂3~5天;对于轻度感染的,应在其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注射液与杆迪,用清温败毒散拌料喂食以全面调节蛋鸡全身免疫机能;对于重度感染的,应采用高免卵黄抗体加头孢至尊注射。

蛋鸡中暑是一种急性病,因夏季温度过高,烈日曝晒,蛋鸡中枢神经发生紊乱,发生心衰猝死。病鸡张口呼吸急促、发生痉挛,体温急剧身高,可达45~46℃,触诊时腋下与胸腔部的热度可灼手。剖检可见肌肉苍白、柔软,呈煮肉样,血液凝固呈紫黑色,头盖骨出血,脑膜发生轻度水肿,充血、出血;心包积液、心肌出血;肺部淤血,发生水肿;肠管松弛,其他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提前做好防暑准备,将养殖密度适当降低,加强鸡舍内通风,在鸡舍内增设降温装置。午后对鸡群进行喷洒降温,开窗加强温度对流。为蛋鸡供应充足的饮水,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藿香正气水、土黄连等清热解暑的中草药。在饲料中多加入蛋白质和鱼粉、肉粉等高能量的物质,增加氨基酸与每天能量水平,增加饲料的养分浓度,将适当浓度的氨基酸和植物油添入饲料中,氨基酸的浓度为0.2%,植物油浓度1%~2%。

新母鸡病常发生于夏季,该病常见于150日龄以上至高峰期蛋鸡。病鸡瘫痪不起,常有一枚成形蛋位于肛门处,放置于光照处1~2天症状可见好转。该病病程长达数周,粪便呈黄白绿色,偶尔呈现蛋清样。蛋鸡大群正常,产蛋率停滞或缓慢上升。死亡鸡身体松软,面部、肉髯、面部等均呈现紫色。卵泡呈现充血状态,有一枚成形蛋位于输卵管后段。腺胃薄软,个别已发生穿孔。嗉囊内可见大量积液。加强通风,蛋鸡开产的同时加入药物进行预防。在病鸡的饮用水中加入鱼肝油精华素和七清败毒颗粒,同时可用黄金维他和清温败毒散拌料;或用卵舒康和抗毒加入饮水中,用肝肾双保和鱼肝油拌料,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大肠杆菌病夏季高温季节,环境、饮水饲料等卫生条件恶劣多发。该病多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发,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

病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粪便呈现黄白绿色,偶有死亡。剖检可见鸡肝周炎、腹水及腹膜炎、心包炎等是较为典型的病变。

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就是饲料、饮水、空气,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勤打扫鸡舍、清理粪便,加强鸡舍内空气流通,定期对环境消毒。对于已发病的鸡,应将0.04%的痢特灵加入饲料或饮水中,连用7~10天。为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可将发病鸡单独挑出进行隔离饲养,每日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2次,每千克体重注射0.2mL,直至康复再放入大群饲养。

1.加强饲养管理。夏季要保证鸡舍通风凉爽,及时供应饮水,勤换垫料,注意降低密度;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大小鸡混群饲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的含量。饲料要新鲜、无腐败、无霉味。为减少应激,促进生长,提高产蛋率,可在饲料中加杆肽锌或碳酸氢钠。
2.搞好卫生消毒。鸡舍内外要勤清扫,饮槽、饮水器要勤洗刷,粪便要勤除,同时要定期进行消毒,经常灭鼠、灭蚊蝇、灭蟑螂。
3.加强鸡病防治。对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和部分细菌性传染病,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检测制度化。鸡病一旦发生,要及时进行治疗。
3.1.鸡喉气管炎。病毒唑、大青叶、链霉素配合应用,可大大提高治愈率。病毒唑每支用于5只成鸡,大青叶每只鸡1毫升,链霉素每支注射10只鸡,肌肉注射,每天2次,3-5天即愈。
3.2鸡痘。可用病毒灵、VC、土霉素同时内服,一般这三种药物各一片,每天1-2次,连服5-7天即愈。
3.3法氏囊炎。卵黄抗体,每只鸡每次注射0.5-1毫升,一般1-2次即愈,不愈的加用酮安合剂,疗效可达100%。
3.4鸡新城病。可用Ⅰ系疫苗大剂量喷雾,能有效地进行防治。喷雾时要注意鸡的密度要大,雾滴要小,门窗封闭要严,喷后闷半小时,一般24小时即减轻。病情不见好转的再注射抗体0.5-1毫升,3-4天即愈。
3.5产蛋下降综合症。用蜂安乳合剂治疗,5-7天即愈,一般每次用更年安1片、人参蜂王浆1毫升、奶粉5克、治愈率可达99%。
3.6曲霉菌病。可用制曲霉菌素,每片0.5克,每片喂鸡20只,连喂5-7天,同时饮用红霉素水。
3.7大肠杆菌病。要用氯霉素和诺氟沙星,每50公斤饲料各加100克,连喂3-5天,即见好转或治愈。也可且百病清口服液,每50公斤饲料加250毫升,饮水2-3次即可好转或痊愈。
3.8禽霍乱。用各种抗生素或磺胺药都有效,常用的喹乙醇效果较好,也可用敌菌净,以上药物每1公斤料用4片,连喂5天即愈。
3.9葡萄球菌病。根据鸡的个体大小,适量注射氨卡青霉素,每天2次,同时内服痢特灵,每1公斤料加4片,3-5天即愈。
3.10球虫病。用优素精、青霉素或氟哌酸交替治疗,效果较好,否则易产生抗药性。优素精每1公斤料0.4-1.0克,青霉素每只0.5-1万单位,诺氟沙星每1公斤料2克。
3.11白细胞原虫病。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治疗有特效,每1公斤料4片,连服5-7天即愈。(仅供参考)

种母猪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母猪产后胎衣不下

发生原因:一是母猪子宫收缩无力,二是胎儿胎衣与母猪子宫粘膜粘连。

防治办法:一是平时注意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增强妊娠期母猪体质和母猪分娩能力。二是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或催产素10~50单位,加强子宫蠕动促使胎衣排出。三是用略高于体温的无菌水1000~2000毫升注入子宫内,刺激子宫蠕动促使排出,如果以上办法未得到解决,而又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按子宫炎治疗或淘汰。

2.母猪阴道脱出

母猪产仔前后,阴道壁突出于阴门之外。一是母猪产期腹压增高或努责过强所造成的。二是母猪年老体弱阴道松弛。三是猪舍环境潮湿寒冷,对猪群互相挤压。

治疗方法:对轻度的不全脱出可用0.1%高锰酸钾水将脱出部分阴道洗净,用双手拇指顺阴道孔处轻轻将道送回原位,再用针头乱刺阴门周围或后海穴注射10毫升酒精,并让病猪站立走动一下,不再俯卧,一般可治愈。若阴道大部分脱出,用上述办法送回又反复脱出的可用阴门2/3缝合,暂时控制脱出,待3~4天炎症消失后拆线治愈。

3.母猪乳汁不足或无乳症

发生原因多属母猪妊娠期营养不足,其次是乳房炎和其他全身性疫病引起。内分泌失调也会造成本病,也有的来源于乳腺先天发育不良。

防治办法:首先摸清缺乳原因,对症治疗。母猪妊娠期要按妊娠母猪饲养标准给料,不可限食过重或用其他无营养价值的代食品填充。如属管理不当造成营养不良性缺乳症,每天给母猪饮服豆浆2000~3000毫升(0.5千克大豆),1周可以解决。用鲶鱼、老母鸡和胎衣煮汤饮服有效。其他疾病引起的,如乳房炎引起的泌乳不足或无乳症,首先治疗原发病/,再恢复泌乳功能。如因外伤感染引起的乳房红肿热痛、不让仔猪吃奶、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低沉等,局部肿胀有热痛的可冷敷治疗,局部外伤感染的可用双氧水或雷夫诺尔无刺激性冲洗患部,再涂碘酒消炎。

4.子宫炎

发病原因:多因配种或人工助产消毒不严带入病原体而引发的。分娩后子宫内留胎衣或未娩出的死胎腐败感染也是主要原因。

症状表现: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升高至40~41℃。阴门流出粉红色脓性分泌物。母猪日见消瘦,不能正常发情或发情配种不孕。

防治办法:经常保持床面卫生,人工授精时要消毒好输精管,并做到一猪一管,防止交叉感染。治疗可用0.02%新洁尔液或1%的盐水冲洗子宫,用消毒好的导尿管插入子宫口内另一端连通注射器缓缓注入(药液要加温与体温同高)。待药液排出后再注入160万单位青霉素。同时用160万单位青霉素和100万单位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辽宁黑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121400梁巍李小松)

螃蟹常见病的防治


一、甲壳溃疡病
1.症状:蟹的外骨骼发生溃疡性损伤,早期在甲壳上有许多褐色斑点,每个斑点中心呈微红色下凹,晚期斑点边缘呈黑色,中心部分溃疡加深,甲壳被侵袭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最终导致河蟹死亡。
2.防治方法:(1)尽量避免蟹体受伤。(2)保持水质清新,鲜活,并使池塘底有10厘米左右的软泥。(3)用15×10E-6浓度的生石灰液或1×10E-6浓度的呋喃唑酮液全池泼洒。每7~10天泼洒一次,连用2~3次。(4)每公斤蟹重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7~10天。
二、黑鳃病
1、症状感染部位主要是鳃部,病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重时则鳃丝全部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2、防治方法:(1)每天清除残饵,及时更换死水,将病蟹除去;(2)预防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液,浓度为15×10E-6~20×10E-6(3)治疗时用生石灰液连续泼洒2~3次,浓度为20×10E-6。(4)可将病蟹置于2×10E-6~3×10E-6浓度的呋喃酮溶液中,浸洗3~4次,每次20分钟左右。
三、水肿病
1.症状病蟹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拒食致死。
2.防治方法:(1)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它们的惊扰。(2)经常加注新水,并多喂鲜活饲料和新鲜菜叶。(3)治疗该病用0.5×10E-6~1×10E-6浓度的土霉素液或呋喃西林液全池泼洒,也可用0.1×10E-6~0.2×10E-6浓度的呋喃唑酮液全池泼洒。
四、纤毛虫病
1.症状初期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触角不敏感,体表附肢有滑腻感,镜检可见许多纤毛类寄生虫附着。
2.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2)苗种放养前用20×10E-6浓度的硫酸锌液浸洗1小时。(3)治疗时用3×10E-6浓度的硫酸锌全池泼洒。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16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