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猪疫病防制的措施

近年来,随我国生猪饲养规模的日益扩大,生猪得传染性疾病的几率也在逐渐加大。同时,春天是畜禽流行疫病的高发时期,所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做好生猪的防疫,对于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瓦房店市福州城生猪的实际情况,对春季猪疫病防治的措施做出了详细说明。

一、保证环境清洁

生猪的疫病防治是最终目的,所以认真落实生猪的消毒和防疫注射工作,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保持圈舍及周围的环境卫生是疫病防治的关键。春季到来,首先即须彻底消毒净化生猪饲养场所及周围环境,清理焚烧生猪的圈舍及周边地域冬季沉淀下来的垃圾废物并及时清理发酵生猪的粪便。

二、定期消毒

若想稳定有效地控制疫病的流行传播,就需要定期对饲养生猪的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从而杀灭病原微生物,使其无可传播渠道。定期消毒通常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点,工作人员要树立严格的消毒意识。凡进入生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还是生活区,均须先进行消毒等一系列程序如更换专业消毒服装、脚踏消毒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足够时间等,同时,生猪生产区门前以及各生猪圈舍门前也需在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后方可允许人员入内;第二点,禁止任何人员将未经检验检疫的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生猪厂区,严禁在生猪场区内养猫狗等动物,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生猪场区内,从而消灭微生物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第三点,制定每周对整个生猪饲养区进行一次彻底灭菌消毒的制度并坚决落实到位,如遇到突发疫情,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和消毒频率;第四点,空圈消毒。尽可能对空余的猪舍也采取全面消毒措施,如若条件不够,无法对空余猪舍进行全方位消毒,可采取保守做法,先用清水冲刷空余猪舍后再用2%-3%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酒精喷灯对墙壁进行消毒。消毒后的空猪舍5-7天后方可进猪。

第四点,对生猪的产房和仔猪的培育室采取全进全出式重点消毒以充分保证产房和培育室的环境清洁卫生。可先将产床浸泡并充分冲洗干净,然后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

第五点,每年定期灭鼠,及时消灭蚊蝇,降低鼠蝇危害,以防止疫情通过该途径传播。严禁外来车辆入内。若是生产或业务需要,车辆需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进入。同时不得私自使用本场生产区所使用的车辆和用具。

三、严格免疫程序

要坚持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确保生猪健康。根据当前国内外最先进的预防疫病的方法,可采取特异病原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从而使生猪获得特异性抗体。各生猪养殖场及养殖户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生猪的免疫注射工作,切忌漏注、疫苗失效等情况的发生。目前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病种为牲畜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全面免疫的病种有猪瘟、鸡新城疫。因此,要在确保牲畜强制免疫和畜禽全面免疫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做好畜禽传染病的因病设防。各生猪养殖场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推行程序化免疫,以确保不发生动物传染病。

四、做好产地检疫工作

春季是仔猪、种猪出栏添槽,引种频繁的季节,因此,对引进的生猪就更要做好产地检疫工作,这对于严格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保障生猪饲养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此,瓦房店市复州城动监所严格规范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程序,做好生猪免疫档案和免疫标识的查验工作,把好临床检查关口,严格按照生猪产地检疫规范,及时做好生猪及其肉制品的产地检疫,确保产地动物和畜产品安全。同时,对于引进的仔猪或种猪,在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后,若无明显感染疫病症状,方可合群饲养。

五、切实做好隔离工作

1.建立完善的隔离制度

我市动监所针对性地建立了完善的人员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物品隔离消毒制度等相关制度并认真监督养殖场执行。杜绝外界疫病传入的根本便是切实落实好隔离工作的每个环节。

2.自然环境隔离

交通要道、居民点、医院、垃圾处理场等一些极有可能影响执行隔离工作的地方都是生猪养殖场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开的。原则上,生猪圈舍应建立在远离生活区的地方,并且,养殖场都应有专用运输道路,到最近的公路出口至少是封闭的500米。一般大规模的养殖场都会建有各方面都独立运作的能够有效防止疫情的隔离区,并有完善的垃圾排泄系统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用于隔离观察本养殖场内患病生猪和从外界新采购的猪禽。

3.与病原微生物隔离

在隔离过程中,需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若确系引种需要,则必须经过45天的隔离观察,确认无病并注射猪瘟、丹毒、肺疫疫苗后方可进入生猪饲养区,从而避免将患病或带毒的猪遗留到下一批猪禽。生猪养殖场的任何人员均不得接触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产品。

4.人员与用具的隔离

人员的隔离与用具的隔离在整个日常生猪养殖场的隔离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养殖场的专业生产人员与非专业生产人员需进行有效隔离,另一方面,非生产人员原则上不允许外出,同时,生猪饲养员与生产人员严禁相互交换。任何人员均不得接触疑似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及有关人员。

在生猪用具方面,一是不得给猪禽喂食将变质饲料,且不得使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泔水以及其他副产品;二是需在专业隔离区对专业人员运输进场的原料进行严格熏蒸消毒,杜绝使用来历不明的原料。

六、总结

在春季要想养好猪,疫病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广大生猪养殖户朋友们一定要加强管理,落实好每一个细节,加强营养,给猪群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切除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认认真真实施,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m.yZ023.COm

相关推荐

危害名山养鸭业的主要疫病及防制


1 疫病调查情况

1.1 调查方法 从养鸭户、养鸭场、养鸭专业大户、专业孵抱房、家禽宰杀专业户中了解鸭病流行情况,住意观察病鸭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及治疗情况,分析诊断危 害养鸭业的主要疫病。

1.2 调查结果 1998~2003年共调查养鸭专业大户15户,养鸭户425户。收集一周龄以上鸭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发现危害四川名山县养鸭业的主要疫病是雏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巴氏杆菌病、鸭丝虫病等四种疫病。

2 临床症状、剖解病变及危害情况

2.1 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易患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 潜伏期1-3d。鸭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病初患鸭精神萎顿,不能走动,食欲完全废绝,眼半闭 ,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 ,倒向一侧,两脚发生痉挛,数小时后鸭死亡。死前病鸭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姿态。

2 .1 .2 剖解病变 特征性病变在肝脏。病鸭肝脏肿大 ,质地柔软,呈淡红色或发黄,表面有出血斑,胆囊肿大 ,充满胆汁,肾肿大,呈灰红色,脾脏有花斑。

2.1 .3 危害情况 本病主要发生于5一01 日龄的雏鸭 ,名山县的四川麻鸭和建川杂交鸭对此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中型白羽杂交鸭、天府肉鸭易患此病。鸭群一旦发病,发病率达40%-50%,发病死亡率达80%。

2.2 鸭传染性装膜炎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鸭易患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2.2 .1临床症状 病鸭缩颈、腿软、跋行,共济失调,食欲 减少或废绝,眼周围有浆液性分泌物,两侧鼻孔流出 浆液性或豁液性分泌物,腹泻,拉绿色或黄绿色稀粪 ,死前出现神经症状,有的角弓反张。

2.2.2剖解病变 浆膜表面有明显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棕红色或橙红色,表面有一层灰 白色或灰黄色的纤维素膜。心包液增多,心外膜表面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气囊有纤维素膜。

2.2.3 危害情况该病主要侵害2一6周龄的小鸭,有的鸭群发病率达50%-80%,死亡率达30%-70%。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尤甚。发病情况为:大型肉鸭发病多于杂交鸡,杂交鸭发病多于本地鸭。

2.3 鸭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类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2.3.1 临床症状 潜伏期2-9d。根据病程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型。最急性未见发病症状就突然死亡,有的在放牧时突然死亡。急性型临床最多见,发病后1一3d死亡,病鸭体温42℃一43℃,脚软、羽毛松乱,不愿下水,食欲减少或不食,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并摇头,故有摇头瘟之称,其口鼻有豁液流出,排白色或铜绿色稀粪。慢性型死亡率低,但患鸭生长发育受影响,病鸭贫血、消瘦,患关节炎、踱行,切开肿胀关节,见脓性或干酪样坏死。

2.3.2 剖解变化 死于本病的鸭,全身呈败血症变化。典型病变是心外膜冠状沟密布出血点,心包液增多、混浊,十二指肠豁膜严重出血,肝脏肿大、质变,有针尖大至粟粒大的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食道及泄殖腔有灰黄色或褐色的假膜,关节囊增厚。

2.3.3 危害情况 鸭、鹅、鸡均易感本病。此病为危害名山县养鸭业的首要疫病。夏秋季节气温骤变,干旱缺水,放牧条件差,禽舍阴暗潮湿,鸭群拥挤,空气不流通,长途运输等易诱发本病。

2.4鸭丝虫病

2.4.1 临床症状 鸭丝虫寄生于皮下组织引起瘤状肿块,其大小为豌豆大至麻雀蛋大。患部多集中在领下,其次是两肢、眼、颈、泄殖腔周围。

2.4.2 剖解病变 切开肿块可见数条到数十条长度不等的浅粉红色线虫。

2.4.3 危害情况发病季节为秋季,本病主要侵害3- 8周龄的放牧仔鸭。近年来放牧仔鸭发病率为15%- 20%,病鸭死亡率为2%-5%左右。患病仔鸭生长发育缓慢,放牧困难,体重只有相同日龄健康鸭的1/2左右。

3 防制方法及效果

3.1 鸭病毒性肝炎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病初用板蓝根注射液与青霉素混合肌注有一定疗效。病鸭肌注鸭肝炎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可明显降低死亡率;预防:临产蛋种母鸭皮下免疫鸭肝炎弱毒疫苗,未经免疫的种母鸭,其初生雏鸭1日龄皮下腿部肌注0.5-1mL鸭肝炎弱毒疫苗。

3.2 鸭传染性桨膜炎治疗:可选用泰乐松乳液或鸭浆散剂治疗;预防:雏鸭7-10 日龄用鸭浆膜炎菌苗免疫,每只雏鸭肌注住0.5mL。

3.3 鸭巴氏杆菌病治疗: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均有良好的疗效。成年鸭每次服磺胺嘧啶片0.5g(1片),一天2-3次,疗程2-3d,每只成年鸭用链霉素4 万单位,青霉素8万单位混合肌注。大群发病时用磺胺啼咤按比例混于饲料中,也可用阿莫西林粉剂饮水治疗。预防:40 日龄以上鸭每只注射禽兔巴A苗或巴氏杆菌A苗1-2mL。

3.4 鸭丝虫病治疗:1%丙硫咪哇油悬浮液或1%左咪哇向丝虫寄生部位注射0.3-0.5mL,也可用碘配注射液对寄生部位作封闭治疗;预防:未发病的雏鸭,按50mg/kg体重饲喂丙硫咪哇2次。消灭中间宿主剑水蚤,不在有剑水蚤的水田、水塘中放牧。

4 小结
4.1 坚持自繁自养,实行科学饲养管理,增强鸭只抗病力。科学的饲养管理涉及温度、湿度、密度、通风、营养、卫生等诸多因素,应根据季度,鸭只品种、日龄制定饲养管理程序。搞好场地卫生,饲养场地、鸭舍及饲喂用具定期消毒。保持鸭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消灭蚊、蝇、鼠害,建立消毒池,谢绝外来人员参观。

4.2 加强对鸭群疫(菌)苗的免疫,按种鸭免疫程序实施强制免疫,建好免疫档案。收购种蛋。

养猪场几种传染性疫病的防控 猪场疫病有效的防控措施


目前,在养猪业兴旺发达的同时,以往一些已经得到控制的疫病反复发作,新疫病又有所增加,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给人民的生产及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务必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猪疫病控制的基本方针。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养猪场几种传染性疫病的防控猪场疫病有效的防控措施。

1、伪狂犬病

阳性猪场及受威胁猪场多采用母猪在配种前半个月及临前产1个月左右注射猪伪狂犬灭活疫苗;育肥仔猪在出生后21~30d,注射猪伪狂犬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直到出栏;后备种猪第一次免疫后4~6星期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半年免疫1次。该病尚无药物治疗。紧急情况下,可用高免血清配合黄芪多糖注射,以降低死亡率。对受威胁猪群进行免疫接种。猪场用2%氢氧化钠和酚类消毒液消毒,定期灭鼠。

2、气喘病

舍内空气污浊,通风不良,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标,会造成猪气喘病加重。因此,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关系,要在通风的基础上进行保温。育成舍和肥猪舍北窗关闭,南窗白天开,夜间隔1~2个开1个,以保证通风良好。对圈舍、运动场用20%~30%草木灰热溶液或15%石灰水烫洗消毒。接种猪支原体弱毒疫苗,提高抵抗力,降低发病率。种猪和后备猪每年8~10月份免疫1次。仔猪可在7日龄内进行早期免疫,使仔猪较早产生免疫力,减少育成期及育肥阶段的感染机会。

3、传染性胃肠炎

由于此病发病率很高,传播快,一旦发病,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的效果一般。另外,康复猪可产生一定免疫力,猪只发病流行后即可停止。可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预防,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供治疗。停食或减食,多给猪清洁饮水或易消化饲料,有一定良好作用。为防止继发感染,对2周龄以下的仔猪,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药物。如直接在乳猪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来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每吨饲料拌强力霉素500g,或用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Img。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仔猪舍的温度及干燥。及时清粪,保持圈舍卫生。定期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执行严格的出入场制度,切断传染途径。施行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猪体的免疫力。

4、猪丹毒

该病的预防主要是采取疫苗注射,仔猪断奶后接种猪丹毒弱毒冻干疫苗,或灭活疫苗,间隔1个月再接种1次,注意环境消毒,对饮用水消毒,防止病从口入。加强猪舍及周围环境卫生的清理,做好灭蚊、灭蝇工作,减少吸血昆虫传播疾病。在疫区或发病地区,用猪丹毒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接种,体重lokg以上的断奶仔猪,皮下注射5mL。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400g,连喂2星期,有一定预防效果。对刚产出的仔猪应注意脐带消毒,防止脐带感染。圈舍应保持清洁,勤洗勤换,定期用14%新鲜石灰乳粉刷消毒。

5、猪瘟

该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猪群中不分品种、年龄、性别都易感,常年发病。用猪瘟冻于苗或猪瘟、猪肺疫二联苗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瘟比较有效的措施。预防接种可采取猪群每年春季注射1次。对体况较差及有病的仔猪和临产母猪,可缓期注射。对新进猪和未免疫猪只应进行补针。另外,严禁从有猪瘟的地区引进生猪和猪肉产品。对发病猪群采取紧急措施,立即对猪场进行封锁,扑杀病猪,焚烧深埋或做无害化处理。病死猪要高温煮沸处理,不能将生肉出售。对圈舍、运动场消毒。发病猪场应在彻底消毒1个月后,才能再喂猪,以免再发生此病。

6、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一般需隔离检疫4~5星期,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要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对发病猪场可进行疫苗接种,但是应慎重使用活疫苗。从安全性角度讲,建议在感染猪场,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

一、疫病特点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看,猪场疫病发生的原因呈现多元化,不仅存在外部因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在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我们采取防控措施增加了难度,我国当前的猪场疫病的特点有以下几种情况。
1.猪场疫病具有传染性
当猪场发生疫病时,猪会对微生物的病原体产生适应和抵抗,容易将原来典型的疫病转变为非典型疫病,这样的情况在家禽发生疫病时表现的非常明显,例如大家都知道的新城疫,典型的新城疫的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粪便为绿色,颈部呈歪状,腺胃乳头出血,这种情况下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极高,由于国家采取防控措施,对养殖场大量的使用疫苗,这种典型的新城疫呗控制住,但是非典型的新城疫产生,且发病率极高,并且发病率多在鸡群中出现零星死亡,剖检也可以得知非典型疫病也并没有典型疫病发病那么明显。
2.猪场疫病具有并发性和继发性
根据对吉林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的调查得知,吉林省当地的猪场疫病的防控工作做的很踏实,各项措施开展的扎实有效,整个吉林省并没有大的疫病发生,点状性的疫病的发生给当地养殖场造成的损失力度不大。并且通过对吉林省各大医院的了解得知,单一的疫病导致的猪场疫病导致的死亡率极低,可是以病毒病为主的各种病毒和疫病具有并发现和继发性的特点,猪场疫病的主要发生有很多的原因导致,其中对猪场的猪进行疫苗接种,免疫抑制疫病造成了猪场的猪免疫力下降,在接种的过程中造成接种失败。从吉林省当地的情况来看,当地的免疫抑制疫病的发生情况,猪场疫病要比家禽疫病严重的多,猪群感染了病毒以后,猪群的免疫力就下降,很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和继发性,在针对具体情况治疗上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猪群疫病的主要有圆环病毒病,非典型猪疫病等,并且伴有细菌和病毒的并发,病情比较复杂难治疗,死亡率相当高,并且猪群疫病发生时症状不怎么明显,这就给治疗团队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防控措施
1.增强饲料管理
积极地引导养殖产业的养殖人员进行科学的养殖管理,养殖人员需要坚持饲料全部进全部出的方式,这是防控疫病最好的方式。在养殖猪群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坚持全进全出的方式,并且养殖人员跟着每一个阶段走,这样便可以避免传播源向其他地方传播,这是猪场疫病防控中最基本的条件。同时需要促进猪场的标准化治理和饲养,让养殖业具有集体性和科学性,这样便可以大大地减少病源的传播和外散。养殖场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疫程序,提高治理疫病的治疗水平,并且加大各个环节的检查力度,在各个路口建立动物的防疫工作站,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检查,对过往的运输猪群的车进行严格的检查,严格禁止从外省外地引进未经过检查未受过接种的猪群,对于从外省引进的猪群必须做到严格的跟踪调查,然后建立档案,严格控制流通,以防外省的疫病流入到本省中来,并且从外省引进的猪群必须先进行隔离的观察和饲养,待经过检查安全合格后才可以与本省本地的猪群进行共同饲养。
2.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猪群疫病的高发期是在春季和秋季,在这两个高发疫病的季节,我国需要严格对猪群进行免疫工作,每年在特定的日子里对猪群进行集中的免疫工作,动物的免疫工作都有不一样的免疫程序,所以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免疫程序,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来对动物进行免疫,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3.严格进行消菌消毒
严格进行消菌杀毒可以直接杀死那些病原体,然后严格控制疫病的进一步传播,是预防控制猪群疫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消毒工作不是简单的消菌杀毒,而是有一定的制度化和和规范化,不仅在养殖猪群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消毒,而且需要采用特殊的消毒方式对猪群进行消毒,建立科学有效的消毒程序,并且严格遵守。
4.严格购买饲料
购买猪群需要的饲料,必须到有正规营业执照的店去购买猪群需要的饲料,同时在购买的过程中,注意饲料既能保证猪健康的成长,又不影响猪群的健康,降低猪群疫病的得病率。
5.建立隔离区
养殖猪群的养殖场必须建立隔离区,不能出现漏洞,要将养殖场与外界隔离,防止不相关的工作人员和其余传播源的干扰。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51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