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的管理和疾病防控技术

1选择优良品种

生猪养殖品种的选择对后期生猪的抗病能力有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应当选择本地的优良猪种。纯种公猪要求必须来自具备种猪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一级种猪场,二元杂交公猪需要选择良种双亲的后代,且要求血缘来源清楚。母本原则上要选用二元以上的杂交母猪,从而能够保证母猪的繁殖能力和仔猪育成率。通过上述父、母本生猪杂交所得的三元杂交猪,同时兼具父、母本的优良性状,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

2.生猪管理

2..1分类、分群管理

许多养殖场的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对养殖场进行空间分离,也没有对生猪进行分类、分群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同一养殖场内,不同品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生猪混合饲养,不仅难以保证养殖质量,而且很容易造成疾病的交叉传染。因此,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必须要严格按照养殖标准对生猪种群进行分类、分群管理,其优势主要有:一是能够对不同类别的生猪进行专业化管理,例如成年生猪和生猪幼崽的饲料成分、饲料喂养量都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类饲料不仅能够节约饲料喂养量,而且保证了成年生猪和幼崽各取所需。二是保证了养殖场内部环境的清洁,降低疾病传染的可能性。不同品种的生猪由于生活习性以及其他方面的差异影响,在共同饲养时容易出现疾病交叉干扰,通过分群饲养,能够消除这一隐患。

2..2仔猪的养殖管理

在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内,有效奶头的数量足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仔猪个体差异不明显,则在养殖3~5天后大部分仔猪能够自动吸乳,减轻了养殖场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如果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则个体小的仔猪可能不能及时获取食物,这就需要养殖场管理人员进行差异化管理,保证所有仔猪都能够及时从初乳中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仔猪饲养半个月后,初乳中的营养物质将很难满足其个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要添加各种辅料。在添加辅料时,要采取“逐步添加,引导喂食”的方法,逐步转变仔猪的饮食习惯,最终在20日龄左右实现断奶。连续断奶l周后,部分仔猪可能出现挑食现象,可以采取控制喂食的方法,增加仔猪进食量。

2..3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配种应当选择在第三次发情期为宜,如果过早进行配种,将会增加母猪的难产率。在饲养方面,应当保证母猪喂养饲料中包含育仔所需的一切营养,通过改善饲料营养成分和喂养方式,适当增加母猪体重,一般控制在70~90kg之间。在有条件的养殖场,饲养员还应当定期对待孕母猪进行运动管理。

母猪分娩期间所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擦布等)也要进行严格消毒,产仔结束后,还需要给母猪注射阿莫西林注射液,防治产后感染。

3疫病防控技术

3.1养殖场的卫生管理

养殖场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员、车辆进出,这就可能造成病毒、细菌的传播。除此之外,许多养殖场内有个人饲养的家禽、犬、猫等动物,如果管理不当,也很有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根源。因此,养殖场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卫生管理,从根本上消除疾病发生的可能。首先,定期做好猪舍内的清洁工作。生猪排泄物、食物残渣是清洁的重要对象,也是可能滋生蚊蝇、传播疾病的重要污染源.养殖场管理人员应当做到一天一打扫,营造清洁的猪舍环境。其次,定期清洗猪舍,可以视情况选择清水冲洗或是化学消毒液稀释冲洗,清洗频率也要根据外界条件确定,例如夏季通常3天1次,冬季每周1次。最后,对于养殖场周边的化粪池、下水道也要进行消毒处理,严格按照排放和处理标准,严禁将养殖场污染物随意排放,以免污染河流水和地下水。

3.2生猪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日常检查主要是对生猪的饮食、饮水、活动等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范围为养殖场内所有生猪。定期检查主要是针对疑似患病或疫病高发期的生猪,一旦发现生猪有异常表现,即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确定疾病后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

3.3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防止猪群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在免疫接种前,需要对免疫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疫苗应现用现配,剩余或过期疫苗要及时处理。

相关知识

规模化牧场奶牛疫病的防控 规模化奶牛疫病防控九措施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奶制品成为千家万户重要的营养品和消费品,人们对奶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因此,积极做好奶牛疫病的预防工作,规范养殖管理,使乳制品健康发展才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奶牛的规模化养殖模式,给疫病的防控带来一定的难度,单纯的治疗对个体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满足规模化养殖的生产需要,因此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疫病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冲击,对保障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规模化牧场奶牛疫病的防控规模化奶牛疫病防控九措施。

1、奶牛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应满足三要素,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因此在制定奶牛传染病防治措施时,主要在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等方面来实施,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奶牛规模场传染病的发生。

1.1消灭传染源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严格禁止从疫区或受威胁区引进新牛。必须引进新牛时,要进行严格的传染病检疫,所有引进牛要严格按照饲养规定进行隔离饲养,经检疫合格,确认健康后才能混群饲养,以避免传染源的传人。做好疫病监测工作,对发现的病牛及疑似病牛要及时进行隔离和观察,隔离场地要选在远离健康牛养殖区域的地方,对病牛、死牛要坚决进行扑杀、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以彻底消灭传染源,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大。

1.2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及时清理舍内外的粪便、杂草以及其他废弃污染物,保证奶牛饲养环境清洁。坚持卫生消毒制度,对进入厂区的车辆和人员要严格进行消毒,防止外部传染源进入,定期对舍内地面、围墙、护栏、运动场、各种器具进行消毒,对已处于传染病流行的封锁地区及养殖场要进行强化消毒,增加消毒频率和数量,隔离期结束后,才可再将养牛用地和养牛用具重新恢复使用,降低环境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选择合适方法和消毒剂杀灭蚊、蝇、鼠、昆虫等生物媒介,彻底切断奶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3提高自身抵抗力

加强奶牛日常饲养管理,牛舍内做到冬暖夏凉,通风良好,防止奶牛因温度突变导致应激发生。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配比营养丰富的安全饲料,坚决不给奶牛饲喂变质、腐败的低劣饲料,除了供应健康营养的饲料,还要供应健康的饮水,保证水质的安全。在天气良好时,可适当增加奶牛的运动量,已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目的。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科学制定免疫计划,按时进行免疫,接种过程要严格遵守免疫规程,通过对主要疾病进行免疫接种,达到增强奶牛免疫力的目的,降低传染病对奶牛的危害程度。

2、普通病的防控

奶牛的临床常见疾病除了传染类疾病外,还常发生一些非传染类的疾病,主要包括繁殖障碍性疾病、肢蹄病、乳房炎、真胃疾病、代谢疾病等,这些疾病虽不具有传染性,但发病率也较高,除对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影响外,还会导致奶牛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提高了奶牛发生传染病的几率,特别是一些营养代谢疾病,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流行和发生呈现群体化,对奶牛业所造成的危害日趋明显。因此对奶牛普通病的防治也尤为重要。奶牛饲养管理体现在营养供给、饲养环境、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在营养供给方面,要按照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给奶牛提供营养充足、搭配合理、品质优良的饲料,按照奶牛生理习惯,采取合理的饲喂方式、方法,并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以满足奶牛生长发育的需要。在饲养场环境方面,要确保饲养环境良好,做到冬暖夏凉,保持环境干燥,通风良好,减少奶牛应激反应的发生。奶牛的活动场地应平整,坑洞和低洼的地方要及时填实,减少肢蹄病的发生。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环境内的粪便、积水、废弃物等,定期对牛舍、场地、器具等进行消毒。在管理方面,要加强疫病监控,做到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将疾病危害降到最低,日常管理还要适当增加奶牛的运动量,有条件时应经常刷拭牛体,这样不但可保持牛体清洁,还能增强奶牛的免疫力。通过以上的措施,可以使奶牛保持正常生理状态,确保奶牛生长发育健康,生产性能优良。

3、病牛的护理

在奶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对于身体状态不佳、体质较弱以及康复期的奶牛,在饲养管理方面要给予细致精心的照顾,根据机体状况要改变日粮结构,给予富含营养,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增加饲喂青绿汁饲料和优质干草,并加入适当钙、磷等元素,饲喂过程饲料要少喂勤添,可适当增加饲喂的次数。对于处在发病阶段的奶牛,要做到尽早诊断,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要加强患病奶牛的护理,给病牛提供舒适、清洁、安静的饲养环境,对病牛所处环境应增加消毒频率,加大防蝇防蚊的力度,防止病牛感染其他疾病,对患有肢蹄疾病的奶牛,最好在场地相对较软的泥土地上饲养,要增铺垫草,以防奶牛滑倒。对卧地不起的奶牛要定时协助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做好病牛的护理工作,对促进病牛机体康复,恢复生产性能,降低淘汰率,促进全群整体健康水良好等起到重要作用。

规模化奶牛场疫病防控九措施

一、领导重视。克东县高度重视规模化奶牛场疫病防控工作,把规模化奶牛场疫病防控工作摆到畜牧业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每到防疫季节,及时召开重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提前组织畜牧部门和各乡镇深入牧场开展集中和强制免疫,健全和完善牧场各项防疫制度,提前制定牧场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不断加大防疫物资储备、免疫接种、疫情监测,有力提升牧场动物疫情监测、测报、应急处理能力;在春防、夏补针及秋防集中免疫期间,加大督导和检查,保证了牧场疫病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责任明确。全面落实牧场奶牛防疫监管责任制,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与各乡镇、村及规模牧场逐级逐层签订了《动物防疫责任状》,全面落实了“政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及“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责任,明确了规模化奶牛场防疫管理机制,提高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确定了规模化奶牛场所在行政村的村长、防疫员为牧场主要负责人,牧场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是该牧场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三、坚持标准。克东县在牧场建设之初,就严格坚持牧场建设标准,对新建的规模化奶牛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为规模化奶牛场疫病防疫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规模化奶牛场做到了与外界环境高度隔离,场内奶牛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凡是新建的规模化奶牛场场址均选择远离交通要道、居民点等有可能影响奶牛防疫因素的地方;规模化奶牛场周围均建有隔离墙及绿化带;场门口建立消毒池和消毒室,牧场内严格划分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严格做到了净道、污道分开,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套完善。并利用国家项目的支持,万头牧场及家庭牧场均采用了沼气发电粪污处理措施,将牛粪和污水有效转化为有机固态肥、液态肥、沼气用于农业生产,做到了干湿分离,使规模化奶牛场的粪污环境得到优化。

四、强化监管。重点加强牧场免疫工作的监管,规模牧场业主依据奶牛养殖规模、防疫条件、人员配备等情况,科学制定了牧场的免疫程序,对自行免疫的牧场实行了备案制度,完善自免记录和档案等的管理。场内防疫人员按照奶牛免疫程序和免疫接种操作规程严格进行了防疫,特别对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强制免疫接种,做好疫苗的运输、保管、收发和使用记录,确保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注射前加强了人员、用具、注射部位的消毒,疫苗做到了现配现用,做到时间准、剂量足、注射部位正确,保证了防疫质量。落实免疫标识制度,牧场免疫时认真填写了免疫档案和免疫证,并在左耳上打上耳标,确保了奶牛免疫档案、免疫证、免疫耳标三对照。牧场防疫人员定期向县动物防疫部门报送免疫报表,并接受县动物防疫机构的监督、指导。县畜牧主管部门在春、秋防季节派驻防疫人员对牧场防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管,对不按规定实施强制免疫、多次抽检不合格、不配合开展监督抽检及不接受免疫监管的牧场,依据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责任追究,以确保全县规模化奶牛场免疫工作真实有效。

五、严格消毒。牧场工作人员定期接受一年两次的健康检查,要求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不得从事牧场工作,只有健康合格的人,方可上岗。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非牧场人员进场,凡需进入牧场的人员,包括本场职工和外出重返工作岗位人员,要求一律先经更衣消毒室、药水消毒池消毒,穿戴工作衣、鞋、帽后方可入内。牧场外车辆不准进入牧场内,必须进入时,需经主管领导批准,车轮消毒池消毒,车身和车盘经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入。每天打扫舍内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经常观察畜禽健康状态,按时完成每日的资料记录。

六、科学用药。要求牧场兽医人员严格按照兽医标签规定用药,不得滥用药物,不得随意加大剂量。特别是在奶牛泌乳期,要严格遵守药物的休药期规定,根据药物及其停药期的不同,科学用药,必要时要及时停药,以避免残留药物污染乳产品。

七、加强管理。着重加强奶牛出入场的管理。凡是从县域外引进奶牛时,要求不但要调查、了解购入地疫情流行情况,而且还要从无疫区且取得《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无重大动物疫病的健康群中购买。经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并签发《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启运。运输工具要彻底清洗和消毒,运输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动物。不得在疫区停留、饮水、饲喂。运回场后,要经隔离饲养30天以上,经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确定健康无病,再经免预防接种、驱虫、全身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入牧场生产区。出售或调出奶牛时,要按规定向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提前报检,经检疫检验健康发给《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场。装奶牛由本场职工进行,外来人员不准入场挑选。装载车辆不准进入场内,而且要严格消毒。

八、加大执法。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或未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规模化奶牛场,依法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予以处罚。对未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强制免疫或强制免疫不到位的,造成疫情发生或扩散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

九、加强净化。加大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的监管。牧场明确了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责任,落实好监管人员,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实施牧场无害化处理“一对一”监管。发现病死奶牛时,要求立即报告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得随意处置及出售、转运、加工和食用,要在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了布病、结核病的监测净化,每年春秋两季,牧场要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申请对本场奶牛进行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的监测。对于检出的阳性牛只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进行扑杀销毁和无害化处理。严肃查处经营、加工、运输病死奶牛违法处理行为。建立举报制度、黑名单制度及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畜牧、农业、质监、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发挥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各种病死奶牛经营、加工等违法犯罪行为,整顿和规范肉食品市场秩序,形成各部门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对查获的大案、要案,及时移交公安部门进行严惩。

规模化猪场产房管理


在规模化猪场,产房是其生产的核心区域,细致、安全、高效的分娩管理和有条不紊的操作流程是成功培育仔猪的关键。在为期约6周的产房生产周期中,要经历空舍消毒、母猪上产床、分娩、哺乳和断奶等流程,为了生产更多的优质健壮断奶仔猪,要求产房技术管理人员和饲养员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做到有的放矢。
采用仔猪21日龄断奶的生产模式,可将产房的工作分为6个阶段,即六周生产:第一周产房准备,第二周母猪转入与接产准备,第三周接产与产后处理,第四周仔猪去势与补料,第五周断奶准备与免疫,第六周断奶仔猪饲养。现将操作和管理程序简要介绍如下:
一、产房准备周
1.工作重点
产房内设施设备的检修、清洁与消毒,并进行空舍。
2.操作流程
①彻底清扫。对产房地面进行清扫,彻底清除产床下撒落的饲料、粪污;对母猪和仔猪食槽内剩余的饲料进行处理;保护好产房内的电路设施,将电源开关和插板用塑料袋包裹好。
②冲洗与浸泡。先用水枪对产床、墙壁、地面、保温箱、垫板和饮水器进行预冲洗,对食槽进行浸泡,以软化附着物;再用高压水枪进行彻底的冲洗,重点是产床、食槽、保温箱和垫板。
③检修设施设备。检查饮水器的位置是否合适,水嘴是否通畅,水管有无漏水,线路是否良好,限位栏有无损坏等,如有损坏应及时修整。
④消毒。将附着物冲洗干净后,用5%氢氧化钠溶液再次冲洗消毒;将经过清洗与消毒的用具放回舍内相应位置,对产房进行熏蒸消毒(福尔马林10毫升/米3+高锰酸钾5克/米3)。
⑤空舍。熏蒸消毒后,将产房通风换气2~3天,以干燥备用。
3.特别提醒
冲洗前要确保电路、设备已包裹好,人员应穿靴子和雨衣做好防护,防止短路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冲洗时绝不留任何死角,特别是墙角、食槽底部等不易接触到的部位;冲洗完成后一定要通风良好,使产房尽早干燥。对舍内饮水器一定要认真检查,避免出现水嘴位置过低而影响泌乳母猪饮水。
二、母猪转入与接产准备周
1.工作重点
将妊娠107天左右的母猪从妊娠舍转入产房,调节产房的温度使母猪有舒适感,准备接产用具和记录表。
2.操作流程
①清洁与消毒母猪。母猪转入产房前,先将小群母猪赶至一个专门设置的大栏内用水枪和毛刷将其体表的粪污刷洗干净。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应使用温水洗刷母猪体表。洗刷后,再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消毒母猪体表。
②母猪上产床。在上产床的时候,最好有便于母猪攀爬的台阶,防止母猪后肢损伤和机械性流产;驱赶母猪时不可粗暴;核实母猪档案卡。
③产房环境调节。母猪转入之初应使产房温度与妊娠舍相当,再逐渐调至18~22℃,并将湿度控制在65%~75%,以减小母猪的应激。
④准备接产用具。准备接产用具如接产布、接生粉、烤灯、0.1%高锰酸钾溶液、5%碘酊、抗生素和紧急药品等,生产中为了同期分娩或调节分娩时间,可在产前1天注射氯前列烯醇0.1毫克/头。
⑤饲喂管理。产前2~3天,日喂2次,每次1.5千克饲料,并在饲料中加入小苏打或芒硝,预防母猪产后便秘;产前1天,日喂2次,每次1千克饲料。为预防母猪产后热、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可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30克/100千克饲料,产后连用5天。
3.特别提醒
最好将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安排到不同产房,便于对初产母猪单独管理;母猪进产房前要进行清洁消毒;最好按照预产期的顺序排列母猪产床的位置,便于管理;在配制0.1%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浓度的准确性,浓度过高对皮肤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浓度过低又起不到预期效果,要使用冷水配制,以防分解失效,注意现配现用,放置过久会分解成二氧化锰而失效。
三、接产与产后处理周
1.工作重点
准确把握母猪的分娩征兆,做到适时接产;为新生仔猪提供适宜温度,辅助仔猪及时吃足初乳;适时调整母猪的饲喂程序,保证母猪的泌乳量。
2.操作流程
①分娩征兆。接产员应详细了解母猪分娩前征兆,临近分娩,外阴部膨胀柔软,颜色由红变紫,乳基隆起,乳房膨胀而有光泽,乳头呈八字叉开并挺直;当母猪突然停食,紧张不安,时起时卧,以头撞击栏门或食槽,呼吸急促,排小而软的粪,尿少而频时表明即将临产,当前部乳头能挤出乳汁时,分娩时间不超过1天,如果最后一对乳头也能挤出乳汁,约6小时左右即可分娩。
②接产。整个接产过程要求保持安静,动作迅速而准确。接产人员应剪短指甲、洗净手臂,并用2%来苏儿消毒。接产前应先将加热灯具准备好,预先提高保温箱和(或)母猪臀部温度,使保温箱内温度维持在32~34℃,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后躯和乳房。仔猪产出后,应立即将其口鼻内黏液擦除干净,然后用接产布迅速擦干体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仔猪体温过度散失并预防感冒。假死仔猪应及时救治。个别仔猪出生后胎衣仍未破裂,接产人员应马上用手撕破胎衣,以免仔猪窒息而死,随后用手固定住脐带基部,另一手捏住脐带,将脐带慢慢从产道内拽出;把脐带内血液向仔猪腹部挤压,然后距脐部4~5厘米处用手指钝性掐断,断端用5%碘酒消毒,若流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端直至不流血。生产中有些猪场习惯用线结扎,结果造成脐带中少量血液和渗出液无法及时排出,使脐带干燥时间大大延长。按要求对仔猪进行称重并做好记录。仔猪身体烤干后应及早辅助仔猪吃足初乳,吃乳前注意挤掉前几滴乳汁,并防止仔猪被母猪压死。产仔完毕,待胎衣排出后对母猪注射抗生素,及时打扫产床。③难产处理。难产在生产中较为常见,多由母猪骨盆发育不全、产道狭窄、子宫弛缓、胎儿过大或胎位异常等原因引起。母猪破羊水后1小时仍无仔猪产出或产仔间隔超过0.5小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有难产史的母猪在产前1天肌注氯前列烯醇;在子宫颈口开张的情况下,阵缩无力可肌注催产素,整个分娩过程最多注射两次,当注射催产素无效或由于胎儿过大、胎位异常或骨盆狭窄等原因造成的难产应进行人工助产。人工助产前,要剪短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然后五指并拢随子宫收缩节律缓慢深入阴道内,抓住仔猪后腿或下颌,随着母猪努责将仔猪拉出,动作要轻。拉出仔猪后及早帮助仔猪呼吸,并给母猪肌注抗生素,以预防子宫炎、阴道炎。()对难产的母猪,应在其档案卡上注明发生难产的原因,以便下一胎次的正确处理或作为淘汰鉴定的依据。

④新生仔猪的处理与保健。新生仔猪吃足初乳后,应着手进行药物保健、剪牙、断尾、打耳缺、寄养、补铁和免疫等。伪狂犬免疫、剪牙和断尾可在仔猪1日龄时同时进行,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1毫升/头,左右鼻孔各0.5毫升;然后抬高仔猪头部进行剪牙,防止鼻孔内疫苗滴落,剪牙时剪去8颗牙齿的中上部即可,避免伤及牙龈和舌头导致出血和感染;随后左手握住仔猪两后腿将仔猪倒提,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拉直猪尾,用提前预热的电热剪尾钳缓缓剪断尾巴,断端涂以碘酊消毒。留尾长度母猪以能盖住阴户为宜,公猪则留至阴囊中部。仔猪2~3日龄进行保健和补铁,保健可用头孢噻呋钠5毫克/头,颈部肌内注射,1次/天,连用2天;补铁用右旋糖酐铁,100~150毫克/头,后腿肌内注射。打耳缺应根据各场标准进行,但应注意所用钳的消毒。在母猪产仔过多或无力哺乳时,应将这些仔猪给其他母猪喂养。生产实践中,仔猪吃过初乳后让迟1~2天分娩的母猪喂养,有助于其争夺乳头。仔猪寄养前应注意打好耳缺,特别是种猪生产中要登记好仔猪血统,然后适当消毒处理后再寄养。对患有乳房炎或乳汁质量太差的母猪,可将整窝仔猪给已断奶的母猪喂养,并仔细观察以确保母猪接受新的仔猪,不同舍之间禁止更换母猪。
⑤母猪饲喂程序的调整。母猪分娩当天不喂料,产后第二天饲料喂量0.5千克,第三天1千克,第四天2千克,第五天3千克,第六天4千克,第七天5千克;饲喂后,将剩料及时从食槽内清除,食欲差的母猪及时量体温,超过39.5℃的肌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安痛定),体温正常者肌注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注意给母猪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3.特别提醒
尽量减少冲圈次数和用水量,以降低湿度;夜间接产较考验接产员的耐心,应让责任心较强的负责,特别是在做猪瘟疫苗的超前免疫时,更要求接产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毅力,以保证免疫的质量。注意饮水器的高度(饮水器安装高度与母猪肩部平齐,约80~90厘米)和水流速度(2~2.5升/分钟),保证母猪的泌乳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难产母猪的判断上要准确,有的猪场接产员没有耐心等待母猪生产,时间稍长便不顾母猪努责强力将手深入产道导致母猪产道的损伤和感染;要督促接产员清点胎衣内脐带头的数目与所产仔猪(包括死胎和木乃伊胎)数目是否相等,确保胎衣全部排出,如遇胎衣未完全排出应及时注射催产素;注射用针头要一猪一个,至少要一窝一个;剪牙钳和断尾钳在使用前要确保已消毒,不同仔猪间使用要经过酒精或碘酊浸泡或擦拭,还要确保其锋利性,防止剪碎牙齿;断尾操作时要慢,以减少出血。
四、仔猪去势与补料周
1.工作重点
5~7日龄仔猪开始补料,对7日龄左右雄性仔猪进行去势。
2.操作流程
①仔猪补料。为了实现哺乳期仔猪生长速度的最大化,进行补饲很重要,同时也为断奶后采食固体饲料做准备(让其肠绒毛适应此变化,并学会找料糟)。从5~7日龄开始,在仔猪易发现处固定一个颜色鲜亮、易清洗的料槽,在料槽内撒少许饲料供仔猪嗅闻熟悉,少量勤添,及时清除被粪尿污染的饲料并清洗食槽。
②去势。雄性仔猪,除患阴囊疝和场内按计划预留的,在7日龄左右全部去势。生产中多采用双口去势法,感染率低且易愈合。去势前应准备好酒精、碘酊、手术刀片、棉球和保健药物等。去势可配合7日龄保健一起进行。去势操作:术者将双手洗净消毒,握住仔猪后腿跗关节将其倒提,用膝部夹住仔猪头部,检查仔猪是否有阴囊疝或腹泻,若有做好记录放回产栏,待其腹泻康复后再行去势;若无则用75%酒精棉球擦拭阴囊皮肤,将左手拇指和食指放在一个睾丸两侧,挤压使皮肤紧张,切开皮肤和白膜,切口刚好能将睾丸挤出为好,挤出睾丸将其向外拉出,钝性掐断精索和血管,不能留有结缔组织在创口外,碘酊消毒创口,同样方法摘除另一侧睾丸。最好准备两套器械,不同仔猪间更换手术刀并进行消毒,两套交替使用。
3.特别提醒
食槽一定要易清洗,易安放,笔者注意到多数员工有懒惰性,食槽里面有粪尿时只是将其倒出或简单地撒上些料覆盖在上面,这样达不到教槽的目的;食槽安放的位置要利于仔猪发现,饲养员不能随意将其移动。去势操作要注意刀片的更换与消毒,避免疾病在不同仔猪间传播,一次性刀片很容易变钝,要适时更换新刀片,便于去势操作和有利于仔猪创伤愈合。本周仔猪腹泻的发病率较高,当一窝中有少数仔猪腹泻时,也应对全窝仔猪进行治疗。自本周开始每3天带猪喷雾消毒1次。
五、断奶准备周
1.工作重点
撤去保温灯,训练仔猪吃料,母猪进行防疫和减料以准备断奶。
2.操作流程
仔猪18日龄左右应撤去保温灯,让仔猪适应产房22℃左右的温度;训练仔猪全部会吃料,个别不吃者需要人工诱食;仔猪14日龄左右免疫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1头份;产后15天左右对3胎以内母猪免疫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产后18天开始减料,以减少乳汁的供应,每天减1~1.5千克,至断奶前减为2.5千克。
3.特别提醒
本周应重点训练仔猪的采食和饮水。免疫时最好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先用5%碘酊涂擦,再用75%酒精脱碘,做到一猪一针头;用完的针头及时清洗消毒,可先用清水冲洗再经沸水煮沸消毒,而后烘干备用。
六、断奶仔猪饲养周
1.工作重点
监控产房温度变化,适时增温;断奶后弱小仔猪的寄养与诱食。
2.操作流程
当前多数猪场采用一次性断奶法,断奶时要做好两维持三过渡,即维持原圈管理、维持原饲料饲养、做好饲料过渡、做好饲喂制度过渡和饲养环境过渡。断奶时赶走母猪,仔猪原圈饲养,饲料不变任其自由采食;断奶后使产房温度高于断奶前1~2℃,必要时添加烤灯;及时发现不吃料仔猪和弱小仔猪,人工诱食或让同舍母猪再喂养几天;有21日龄猪瘟免疫计划的猪场,做好免疫;做好转群准备。
3.特别提醒
断奶前后应加强仔猪的预防保健,保持产房的卫生、清洁和舒适,加强三点定位的调教,断奶待仔猪适应后再进行合理的分群与调栏。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邮编:271000)

规模化猪场的防疫方法 规模化猪场的主要防疫措施


近年来,一些规模化养猪场的猪群情况令人堪忧,部分猪群逐渐向亚健康状态演变,甚至有的已是亚健康状态,更有正处于高致病状态发生.猪群的健康状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对所面临的问题充满了困惑.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析,并就规模化养猪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下面一起具体了解一下:规模化猪场的防疫方法规模化猪场的主要防疫措施。

1、疫病防控理念

疫病防控理念在规模饲养场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是截止到现在,大部分猪场管理者还是仅仅停留在防疫层面或生物安全上。所以,饲养场通常只是消灭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传染源,却忽视了对于猪群本身的重视,即仅仅重视特异性免疫,忽视非特异性免疫。其实,非特异性免疫在猪群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所以,要将猪群防疫作为整体的系统工程对待。将生猪生产的各个环节掌握好,明确工作方向,继而制定符合本场切实可行的免疫方案。

2、疫情处理

目前,我国针对不同的传染病都有相应的处理法规和流程,在生产中,如果具体到每个猪场,流程都不同。个别饲养户或者是饲养场,为追求片面的利益,将病、死猪销往市场或是抛到野外,并没有按照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疫病的流行。这是近几年来疫病快速流行,甚至是反复流行的原因所在。所以,必须严格执行病死猪只的无害化处理。

3、饲料营养与药物的使用

很多饲养者会购买保健类药品,然后添加到猪只的饲料中,却忽视了对于原料或者饲料质量的要求。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对猪只的生理代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很大。但是也应该重视如水、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这些基本的营养物质的供给。生产中,许多猪场的栏舍中,因为饮水器安装的位置或者是方向不合理,导致猪群饮水不充分。还有饲养者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正确做法应该购买质量好的玉米,特别是技术含量高档的预混料。猪群发病大多因为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低,易感染疾病,即使采取治疗措施也很难康复,随着病程的延长,猪只体内的微生物也越来越多。

病原体特别容易发生变异,所以药物频繁接触病原体之后,就会发生变异,导致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逐渐转变成耐药性菌株或者是超级细菌;如果在猪只的饲料中加入药物类添加剂,那么,机体内某些代谢细胞可能会受到刺激,从而处于很活跃的状态,促进猪只的生长速度。随着时间的累积,这些代谢产物会加重肝胆的负担,严重的会遭到损害,最终会抑制猪只生长。

所以,要求猪场的管理人员树立绿色理念,给猪只尽量少打针、少用药,重视环境卫生和营养的供给,确保猪群健康。

4、疫苗免疫

生产中给猪只接种疫苗常常存在许多错误和误区,类似于药物滥用的情况。第一,应该明确疫苗并不是对所有的疾病都有效,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是针对特殊疫病能够发挥作用,但是不会彻底地把疫病消灭掉。第二,疫苗发挥作用,需要机体配合产生相应的反应,但是在疫苗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4种误区。第一种误区,认为猪只接种过疫苗,就一定会产生免疫。可是在实际的临床生产中,发生不免疫的情况还是存在的;第二种误区,认为给猪只注射的疫苗量和免疫效果成正比,也就是注射剂量越多效果就越好,所以给猪只接种了很多份疫苗;第三种误区,个别猪只饲养场给猪只注射疫苗时,一般都是将多种疫苗同时使用,或者在短时间内进行频繁注射;第四种误区,把疫苗和兽药的作用混淆,存在疫病流行时,就给猪只接种疫苗。

5、应激与抗应激

猪只饲养的流程中,对周围环境以及管理方式存在应激与抗应激的情况。所以饲养户要重视这个问题,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并且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对于疫病的防控能够发挥作用。应激主要是指机体受到应激原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机能与代谢的变化。

6、员工培训

猪场正常运行的关键是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培训,树立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明确工作目标和方向,更加熟悉工作方法和程序。疾病防控过程中,并不是技术员和兽医对各种知识和程序了解就能做好猪只饲养工作。实际生产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所以,要求生产中的每位参与者都对整个流程以及本职工作非常明确。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能力,让其按自己的意愿和行动工作,对于整个猪场的运营有益。培训时,要重视常态化和制度化的控制,确保猪场产品的同时还能培养出饲养人才。

养猪场是怎样防疫的
1、引种要严格检疫
猪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引种不检疫是把外地疫病引到本省、本场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通过引种把国外一些猪的疫病也引到我国来,这种实例在生产中并不鲜见,不少养殖场或养殖户希望能得到质量好的猪,往往从多个猪场购进母猪,选购种猪时几乎不作严格的检疫,结果把多个猪场的猪病都带进自己的猪场,再加上抗猪病的免疫程序不完善,有的仅免疫猪瘟,有的只给猪免疫注射三联苗(猪瘟、猪肺炎、猪丹毒),这种免疫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猪传染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和猪病发展的新动向。例如,在有的地区和猪场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细小病毒的感染率高达50-80%以上,有的猪群里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阳性率也很高,其它若干病毒性传染病的情况也类似,这样,有的人就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国内、国外情况也差不多,随波逐流,听之传之,只要购进的母猪不死就算成功,殊不知祸要已被埋下,迟早会发生问题。据此,建议从国外或从外地购进种猪时慎重,要严格检疫,更不能从多个猪场购进种猪。通过检疫搞清楚种猪的情况,即使检出呈阳性反应的猪只也不怕,也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根除计划,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2、制定正确、合理的免疫程序
依据各场的实际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不能千篇一律,用三联苗对公、母猪一年进行2次免疫。防止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用伪狂犬病疫苗和细小病毒疫苗,对后备公、母猪于配种前30天免疫,头胎、2胎母猪于产后1周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免疫。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可用猪萎鼻二联苗,孕猪产前30天免疫,乳猪于1周龄和4周龄各免疫注射1次,公、母猪1年2次。防止猪瘟最好用猪瘟弱毒疫苗,猪病三联苗不如单苗,因免疫期较短,乳猪在3周龄和6周龄用猪瘟弱毒苗各免疫1次,母猪1年2次,母猪在妊娠期间不宜注射猪瘟疫苗。4周龄仔猪注射链球菌疫苗,5周龄注射副伤寒疫苗,妊娠母猪于产前3周用黄白痢苗注射1次。总之,使用疫苗要按疫苗说明执行,不得随意改变剂量和使用方
3、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在规模饲养条件下,兽医工作的重点是防病不是治病,要强调猪群的安全不是个体,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要从群体出发,有益群体。如猪舍与猪舍之间空隙地的绿化,舍内的通风换气,冬季的保温、防湿,夏季的防暑,适宜的光照以及卫生消毒等都是为养猪创造良好的环境。但目前,由于环境控制不力,一些猪场和养殖户的养猪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猪舍简陋,不规范,防疫卫生措施不到位或不健全等,造成一些疫病的持续存在,尤其是在高密度饲养情况下,存在着较多的应激因素,例如气候突变、高湿、酷暑、严寒、断水、断料、仔猪断奶、转群、换料、抓猪打针、投药、惊吓、沙尘、调换饲养人员等均可诱发“环境病”和其它多种疾病。因此,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通过良好的管理和满足全价、平衡的优质饲料,使猪具有很强的抗病力和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通过环境和抗体水平的检测,也可了解环境卫生状况及免疫接种效果,从而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严格的防疫制度提供依据。据此,一定要创造安全、舒适的养猪环境,不断提高猪体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4、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预防
有的疫病尚没有疫苗预防,特别是一些细菌性传染病,用药物预防有良好效果,但必须要针对性强,如许多猪场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猪气喘病,针对此病可用抗生素防治,对妊娠母猪分娩前2周—3周到分娩后3周—4周内,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来预防;猪弓形体病用磺胺类药物有防治作用;猪痢疾用抗生素或在饲料内添加一定量的痢菌净,效果十分明显;尤其在仔猪阶段或环境条件多变时,采用金霉素、土霉素和白地霉素等防病的效果很不错,虽然用抗生素能防治一些细菌性传染病,但会产生耐药性的菌株,这对人们的健康是一个威胁,因此,切切不可乱用抗生素。

主要应采取以下防疫措施:
1.猪场入口处应建立人员和车辆出入消毒室(池)。猪场内的生活区、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要严格分开,生产区必须相对封闭。
2.不得从健康状况不明的猪场购买种猪,新引进猪只应在进入猪群前隔离检疫30~60天。
3.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
4.猪场内不得养狗、猫等宠物及其他家畜家禽,并应定期除蚊、蝇和灭鼠。
5.禁止从场外购买猪内及其他屠宰品。
6.选择合适的饲料,所购饲料必须先放仓库中干燥消毒1周后方可使用。
7.所有场内使用的工具必须经熏蒸消毒后方可还入,各区域的工具严禁混用。
8.严格控制人员进出猪场,休假或外出工作人员必须经过72小时隔离,并经过常规消毒、彻底淋浴和更衣后才准许进入生产区工作。
9.定期对猪场内外环境进行消毒,执行猪舍带猪消毒措施。
10.对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对死猪应焚烧或深埋。
11.选择合格疫苗,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并定期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12.定期对猪群进行药物预防与保健。

规模化养猪场流行疾病的防治


1相关的概念解读
1.1规模化养猪
即根据养猪场的年出栏商品肉猪的生产规模来划分,可分为大型规模化养猪、中型以及小型规模化养猪。也可以根据养猪场的生产任务以及经营性质划分,分为母猪专业场、商品肉猪专业场、自繁自养专业场、公猪专业场。
1.2流行病
指可以感染众多人口的传染病,即能够在短时间内蔓延。流行病可在某地区发生,也可以在全球发生,本文所指的是在养猪过程中猪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2规模化养猪现状和流行病概述
2.1我国养猪业的现状
2.1.1目前仍然以农村散养为主,规模化养猪正在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仍然是以传统的养猪方式来生产肉猪,不但管理落后,而且无法满足肉猪的需求。随着养猪产业的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约、由专业化生产到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我国规模化养猪正在悄然兴起。
2.1.2饲料价格上涨,环保压力大,成本增加
饲料一直都是养猪产业的主导,高价格的饲料限制了一部分养猪产业的发展。在养猪过程中不仅要应用医药学等科学,还要对猪的养殖过程进行控制,对环境是个不小的考验,所有这些都加重了我国养猪产业的负担。
2.1.3流行病复发,且有扩大化趋势,部分难以控制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养猪过程中,人为因素越来越多,一些抗生素或添加剂的滥用不仅使肉猪的未来食用安全产生隐患,更是加重了许多疾病的潜在威胁。此外,一些养殖户的卫生工作不到位、消毒防疫工作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环境。
2.1.4技术与管理创新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人才
目前,许多人的就业观念不符合养猪产业的发展,我国养猪产业严重缺乏技术管理人员,虽然有良好的设备设施,但是无法发挥出应有的生产力。另外,科技的推广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2.2当前规模化养猪的主要流行病
2.2.1细菌性疾病
常见的有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病等。
2.2.2病毒性疾病
常见的流感、口蹄疫、伪狂犬病等。
2.2.3综合性疾病
常见的有呼吸道病综合征(有上述病毒性疾病以及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是当前猪感染的最主要疾病)、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多发病于断奶6~8周的猪仔)、猪皮炎肾炎综合征、()猪无名高热出血综合征(此类疾病属于全群发病,死亡率高达50%~90%,且治疗效果很差)、产后母猪无乳综合征。
2.2.4寄生虫病
包括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原虫等。
2.2.5免疫抑制性疾病
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支原体肺炎等。
2.3当前规模化养猪中流行病的特点
2.3.1病原体发生新的变化,多种病原体交叉感染
部分病原体发生异变或者是遗传变异,导致养猪过程中原有疾病的预防出现危机。由于猪的发病期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是疾病的新旧程度都会给养猪产业带来损失,并且在研究新疾病疫苗的同时许多病原体还存在变异、混合感染以及交叉感染,导致猪群的整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猪只抵抗环境变化的生长以及未来猪群的健康成长。同时,变异和交叉感染还会造成临床防治困难,从而诱发猪群的高死亡率和高发病率。
2.3.2呼吸系统流行病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
由于规模化养猪采取的是高密度饲养方式,多种猪群生活在一起,加上环境恶劣、刺激性大,不仅使猪与猪之间的呼吸空间变得狭窄,也使猪之间的生存难度加大,不仅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染概率,也使猪只的死亡率上升,尤其是呼吸道系统的流行病表现得尤为明显。
2.3.3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性疾病开始泛滥
由于科技的发展以及养猪产业中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被投入使用,加之许多技术人员不重视用药的科学性,往往只是止一时之痛,导致疫苗的交叉保护能力变差,对猪群的后期生长容易产生不利影响,不仅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也使猪群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严重的甚至还会危及人类的肉猪食品安全。
2.3.4种猪蹄疫疾病以及繁殖系统疾病均明显增加
由于规模化养猪采用的是限位饲养,也就是一个猪无论是在繁殖期还是哺乳期都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容易导致猪蹄疫疾病和繁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加强猪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加猪的新陈代谢、促进猪的健康生长,还可以阻止由于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疾病传染的危险,使猪群的生长更加合理和健康。
2.4规模化养猪中流行病的防治
2.4.1对养猪场的布局以及选址进行规划
首先要通风,选择常年风向地带,实现大环境通风、小环境保暖的效果;其次,要选择清澈的河流下游,避免影响上游的居民生活用水;最后,要选择环境良好且环境承载力和恢复力强的地区,以利于重复利用和猪群的生长。
2.4.2设置隔离带,定期检查卫生,搞好环境建设
养猪场应将废物与人猪专用通道分开,严格遵守通道通行规范;定期对养猪场的卫生进行抽检,使之达到国家标准,使环境病原降到最低;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或者设置专门的岗位进行监督。
2.4.3经常对猪群进行免疫检测和疾病预防,加强保健
规模化养猪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需要严格的行业检测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某些病毒并及时消灭。加强猪群的保健,适当降低猪群密度,隔离残弱病猪,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做好疾病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3总结
目前,在食品安全、饲料价格上涨、环保等条件的限制下,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市场做好充分调研,抓住机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提高猪群的生存能力和健康程度,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寻求各种有效途径,使我国养猪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侯友.近几年猪流行病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对策.山东畜牧兽医,2009(03).
袁宏辉.模化猪场主要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研究.中国农业大学.
陈建雄.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和控制策略.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
作者简介:
罗清福(1971.6),男,云南永善,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镇畜牧兽医站,兽医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曾明洋(1976.11),男,云南永善,永善县畜牧局,畜牧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肉牛的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


一、架子牛的选择原则
1品种选择。以杂交牛为佳,如西门塔尔杂交牛、利木赞杂交牛、夏洛莱杂交牛等。杂交牛缺乏的地区可选用当地的大架子牛,杂交肉牛可选择1~1.5岁的,本地品种牛选2~4岁的。
2体重选择。大架子牛250~300千克,育肥期3~6个月,体重可达300~500千克以上。育成牛180~200千克,经6个月育肥,体重可达300~400千克。
3体形外貌。选购的牛一般为未去势的公牛。要求头形粗壮,眼睛清亮有神,耳朵灵活敏捷,鼻镜有汗,健康无病;胸宽,身体低垂,体宽而深,证明内脏生长发育良好,生产潜能大;四肢正立且后躯发育好,站立时后蹄尖与大腿关节突出部、飞节与臀部分别成一条直线与地面垂直,整个体形呈长方形。
4体尺要求。从体尺看,架子牛的体高要符合月龄。1.5~3岁牛,高1.1米以上,体重200千克以上;3岁以上的牛,高1.2米以上,体重250千克以上。
二、进场后的管理
1消毒。进场后2~4天,用0.3%过氧乙酸对每头牛逐一进行消毒。
2驱虫。每千克体重用硝氯酚3~4毫克,一次口服,驱除肝片吸虫;每千克体重用驱蛔灵0.2克口服,驱除牛蛔虫;每千克体重用敌百虫40毫克或左旋咪唑8毫克,一次投服进行驱虫。
3健胃。进场后7~8天,用健胃散对所有牛进行健胃,250千克以下体重每头牛灌服250克,250千克以上体重每头灌服500克。随着牛体的恢复和环境的适应,逐步添加精饲料。
4分群。按年龄、品种、体重分群,体重差异不超过30千克,相同品种分成一群,3岁以上的牛可以合并一起饲喂,便于饲养管理。
三、架子牛肥育
1育成期饲养。该期的目标是促进牛体骨骼、肌肉生长发育,时间为15~18个月,日增重为0.6~0.8千克。若在该期内饲养过差,日增重太低,不利于后期育肥。营养上满足牛生长发育所需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A,注意蛋白质的品质和钙、磷的比例。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14%以上,整个育成期粗精饲料比例为7:3。粗饲料以酒糟、青贮玉米秸、氨化麦秸、青草等为主。杂交牛的日增重可达1.2千克以上。育成期可采用放牧或舍饲。
①放牧饲养。利用草山、草坡放牧培育架子牛。每天采食的干物质为体重的2%左右。人工牧草或天然牧草养分随季节发生变化,春季牧草幼嫩,含蛋白质高,适口性好,幼牛日增重高;夏季牧草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质含量下降,但无氮浸出物和干物质较高,架子牛能保持较高日增重;秋季牧草开始枯萎,牧草质地变硬,适口性变差,蛋白质含量下降,不能满足牛生长所需。放牧可采用固定放牧、分区轮牧的方法。冷季放牧要晚出早归,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时间放牧,同时注意牛舍要向阳、保暖、小气候环境好。暖季放牧要早出晚归,延长放牧时间,让牛多采食,同时应注意防暑。
放牧饲养牛注意补充镁盐和食盐,定期测定幼牛生产情况,每天补充精饲料1~2千克。若生长发育差,夜间补饲青粗料,以保证其正常增重。另外,还要提供尿素食盐砖,配方为:尿素40%,糖蜜10%,食盐47.5%,磷酸钠2.5%,压成砖块,供牛舔食。
②舍饲育肥。舍饲按照饲养标准投喂饲料。供给充足的青粗饲料,不足部分补充精饲料,多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和青草、豆类等。充分利用当地种植的人工牧草、野青草、秸秆、农副产品等饲喂育肥牛。玉米秆、大豆秆、红苕藤和其他禾本科牧草等秸秆质地硬,口感和利用率差,为提高粗饲料利用率,对麦秆、稻草等要进行氨化处理。各种农副产品,如粉渣、啤酒糟、酒糟等,也是肥育牛的良好饲料。青粗饲料让牛自由采食。各种粗饲料每日每头消耗量如下:青饲料15~40千克,干草5~6千克,青贮料10~20千克,氨化秸秆4~6千克,糟粕类一般喂量15~20千克,酱糟因含盐量高不宜多饲喂。干草铡成5厘米左右喂牛较好,可减少咀嚼时能量损失,并增加采食量。
舍饲育肥时,精饲料早晚各喂一次,()夜间补饲粗饲料。若牛只吃干草而不采食青草,表明日粮中蛋白质过剩,则应减少浓缩料中蛋白质含量;相反,只吃青草而不采食干草,表明蛋白质不足,需增加浓缩料用量。若青草吃饲后能采食大量精饲料,表明能量不足。饲喂顺序:一般先喂青草,再喂精饲料,最后投给干草。草、精饲料喂前要备好,精饲料在喂前1小时浸泡,切勿喂干料,以防瘤胃臌胀。饲喂要本着先精后粗,喂后饮水的原则。若日喂3次,精饲料早、晚饲各占35%,午饲占30%。将每头牛一天所需精饲料根据喂量大致分成3份,饲喂顺序为精饲料、糟渣类、粗饲料,喂至九成饱即可。粗饲料要少添勤添。
2肥育期。饲养强度育肥分为两期:一是增重期,以增加体重,加大优质肉块为目的,生产西方高档牛肉需4个月,生产东方高档牛肉需8个月。二是肉质改善期,以填充和沉积脂肪为主,生产西方和东方高档牛肉分别需2个月和4个月。
①增重期。幼牛育成期完成后进入增重期,一般3~4个月时间,要求日增重0.9千克以上,增重期完成后体重达450千克左右。日粮中蛋白含量10%~12%,可消化总养分(TDN)63%~70%,日粮精粗饲料比为6:4。
该期饲养的目的是使肌纤维变粗,脂肪初步形成。饲养上要逐步减少粗饲料,相应增加精饲料喂量,一般精饲料用量占体重的1.65%。该期牛食欲旺盛,增重快,日喂精饲料4~6千克,精饲料以粉料形式于早晚6~7时供给。粗饲料供应以青草和干草为主。饲料供应方式:先投喂1~2千克青草,后给2千克干草,再投喂精饲料。精饲料吃完后,给予充足饮水,夜间自由采食干草。该期要求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较高,有利于增重,按75千克体重喂给混合精饲料1千克。粗饲料以青贮玉米秸、氨化麦秸、稻草为主,也可喂给少量酒糟。体重350千克以上的架子牛喂精饲料量占体重的1%,粗饲料以酒糟、青贮玉米、氨化麦秸为主,育肥期2~3个月。杂交牛日增重要求达1.5千克以上时,每头每日饲料喂量约占体重的2.5%。
②肉质改善期。育肥牛达到450千克左右后开始进入肉质改善期,增重速度开始下降。此期致力于脂肪沉积,使脂肪沉积于肌肉内形成大理石花纹,以生产出细嫩的中高档牛肉,经过2~3个月的肥育,体重达500千克以上出栏。要求日增重0.6千克以上。日粮干物质总养分62%~65%,蛋白质含量8~10%,精粗饲料比为7:3至9:1,干物质日进食量9~11千克。
在饲养上可采用高能量、低蛋白质饲料,饲料调配上增大饲粮浓度,使牛摄取足够的营养。另外,保证矿物质、维生素供给,干物质进食量约占体重的2%。该期精饲料喂量由少到多,7~10天达到规定喂量。按印千克体重喂给混合料1千克。粗饲料一般不要变换。采取先精饲料、后粗饲料饲喂方法。精饲料在饲喂前1小时浸泡,调成稠料,日喂3次。喂后饮水,水质要清洁,并将牛拴至舍外,限制运动。每天刷拭牛体2次,及时打扫舍内卫生,保持干净和干燥。每月称重1次,以便调整饲料喂量。肉质改善期饲养的关键是增进牛的食欲,注意观察牛的采食量,改进饲喂技术,如改变饲料配比率、饲喂全价颗粒料等,以提高牛的食欲。
四、饲料的加工调制
加工调制的原料应不霉变、不腐烂、不潮湿、无杂质,严格把好配料比。对用量少的饲料,如食盐、骨粉、添加剂等要先用少量其它饲料预混后,再与大堆饲料混合拌匀。育肥场应备足优质稳定的粗饲料,如氨化麦秸、青贮玉米、地瓜蔓、酒糟等。氨化麦秸便于操作,含氮水平较高,有利于牛体蛋白质的沉积。酒糟含有多种维生素,价格较低,新鲜糟一般每日每头牛喂量不高于15千克,同时防止霉变。在精饲料中添加小苏打,缓解瘤胃酸度,可提高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和牛生长速度。此外,还应注意粗细搭配,饲料原料应与成品库分开,不在库内存放其他农药和有毒物品。要完善饲料进出库制度,草料库和草垛注意防火,设置灭火器、防火水池。同时注意草料库内灭鼠,但不能用灭鼠药。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宋恩亮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62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