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大耳猪

河套大耳猪(HetaoBig-earpig)因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河套大耳猪主产区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境内,中心产区是五原县塔尔湖种猪场,其他旗县国有猪场以及各旗县农户也有饲养。在黄河南北两岸、阴山以南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市的南部均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河套大耳猪中心产区位于北纬40o46~41o16、东经107o35~108o37,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在阴山山脉南麓,海拔1100m左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集中连片,渠道纵横,可引黄自流灌溉,是我国著名的塞上谷仓。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风沙大、雨量少,气候变化大。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7℃,无霜期110~135天。年降水量131~173mm,由西向东南逐渐递增,春季雨少,夏秋季降雨多而集中;年蒸发量2000~2400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十余倍;相对湿度52%。年平均日照时数1375~3240h,光照充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糜子、谷子、马铃薯,经济作物有葵花、甜菜、胡麻、芜菁,可为全县提供饲草及发展养猪业的大量精粗饲料。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包头市转龙藏文化遗址(1954年、1958年两次发掘)出土的猪骨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内蒙古西部地区即有猪存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出土文物中也有陶猪,系北魏时期(386534)的葬品,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早年杂草丛生,也有关于野猪活动的传说及踪迹。随着农业生产的开发,外地移民随之带入一些猪种。据当地群众反映,100多年前陕西、山西移民进入时,就带入一些地方猪种。各个地方品种猪之间的杂交及它们和野猪之间的杂交,再经当地劳动人民长期选育,逐渐形成了近代的河套大耳猪。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5年12月末调查有河套大耳猪314头,其中母猪107头、公猪30头。

历史上,河套大耳猪曾是当地的主要地方猪种。据《中国猪品种志》记载,1984年有河套大耳猪种猪1000余头。2000年以后开始下降,2006年以来受市场影响急剧下降。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河套大耳猪分为长头型与短头型,短头型猪额面部稍凹。头中等大小。面直而长,呈圆桶状,面部有倒八字形皱纹。耳大、下垂过嘴。背腰平直,腹大下垂,体窄胸深,尻斜。四肢粗壮。尾粗长。乳头一般7对。被毛全黑(有的鼻镜、系部、额部有少量白斑或白毛),鬃毛良好,冬季着生棕色绒毛。皮厚、有皱褶,后躯大腿皱褶明显。

2.体重和体尺2006年五原县畜牧局在隆兴昌镇和塔尔湖镇对河套大耳猪进行了调查测量,与《中国猪品种志》中记载的1984年的数据大体相近,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河套大耳猪性成熟较早,母猪4~5月龄有发情表现,公猪5~6月龄有性行为。公猪250日龄配种。母猪65kg、公猪70kg初配,利用年限5~8年。母猪一年四季都可发情,发情周期17~23天、发情持续期,3~8天断奶后2~6天发情,妊娠期114天。

2006年12月五原县畜牧局对五原县隆兴昌镇和塔尔湖镇河套大耳猪繁殖性能进行了调查,50头三胎以上母猪窝产仔数10.10头,窝产活仔数9.34头,45日龄断奶仔猪9.19头,断奶个体重4.670.16kg。河套大耳猪母猪繁殖性能见表2。

与1981年对五原种猪场和1978年对潮格种猪场的母猪繁殖性能调查结果比较,初产母猪(18窝)平均窝产仔数9.11头,潮格种猪场三胎以上母猪(51窝)窝产仔数12.3头,略有下降。由于现存群体数量少,个体之间性能差异较大。

2.育肥性能河套大耳猪用吊架子育肥和短期肥育的方式效果较好,在中等营养水平下,表现出较好的肥育性能。五原县种猪场1979年8头猪,从体重15.11kg开始,饲养151天,至体重75.96kg结束,全期日增重403g。料重比4.34。该场1981年大群饲养肥猪31头,从体重4.44kg开始,到体重66.11kg结束,共184天,净增重61.67kg,日增重335g。料重比3.8。

2006年五原县种猪场对20头平均宰前活重138.78kg的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屠宰率66.58%,6~7肋背膘厚40.8mm,平均背膘厚40.8mm,皮厚3.3mm,眼肌面积13.73cm2,瘦肉率45.02%。与《内蒙古自治区家畜禽品种志》中记载的1981年数据比较,屠宰率(67.27%)、眼肌面积(12.64cm2)等均较接近。

据《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1989)记载,6头宰前活重75.13kg的猪,屠宰率71.20%,6~7肋背膘厚34.8mm,皮厚5.0mm,平均背膘厚38.2mm,眼肌面积18.24cm2,花板油占胴体比例14.41%,后腿比例25.60%。胴体中瘦肉率37.37%,脂率40.83%,皮率11.93%,骨率9.88%。

据么苏梅等(1993)报道,对12头河套大耳猪的肌肉样品进行了测定,pH16.03,系水力57.89%,熟肉率62.58%,肌肉中含水分70.07%。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6.23%、粗脂肪9.64%、粗灰分1.02%,肌纤维直径47.83m。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种猪场保护。从1979年开始,在五原塔尔湖猪场对河套大耳猪进行保种选育。保种群由1980年的4个不同血统公猪、21个小群体33头母猪组成保种群。1981年增加到5个不同血统公猪,26个小群体49头母猪组成保种群。河套大耳猪1985年收录于《内蒙古自治区家畜禽品种志》,1986年作为黄淮海黑猪的一个类型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内蒙古自治区1990年发布了《河套大耳猪》地方标准(蒙DB60590)。

当地群众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以河套大耳猪为母本,外来猪为父本进行杂交。1982年进行了以中约克夏猪、长白猪为父本,河套大耳猪为母本的杂交对比试验,日增重、胴体瘦肉率以约河组较好。

五、品种评价

河套大耳猪适应性强,抗寒、抗病,耐粗饲。在饲养水平低、管理粗放的条件下,能正常繁殖生产。不足之处是腹脂多、晚熟、生长发育慢。今后应进行自群繁育,扩大群体数量,保护好这一资源。

相关推荐

明光小耳猪


明光小耳猪(MingguangSmall-earpig)因主产于云南省腾冲北部的明光乡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明光小耳猪主产于腾冲市,以腾冲市北部的明光乡、曲石乡、界头乡、滇滩镇和猴桥镇为中心产区,还分布于傈僳族集居的部分山区以及中缅边境交通闭塞地区。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腾冲市位于云南西部,与缅甸接壤,地处北纬24o38~25o52、东经98o05~98o46,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脉为南北走向,东部和西北部山系形成屏障,西南急剧降低,呈马蹄状地形,海拔930~3780.2m,全境可分为三个地貌区:北部高山、中山峡谷区(海拔2000~3000m),中部湖盆、熔岩、台地、中低山区(海拔1600~2500m),南部低山、丘陵、河谷区(海拔1300~1800m)。

由于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形成了腾冲亚热带季风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腾冲具备了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34天;年降水量1469mm,相对湿度79%;年平均日照时数2176h。全年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1.6m/s。有陇川江、大盈江两大水系,均属伊洛瓦底江上游,由北向南,其支流纵贯全县,切割成许多山地和河谷盆地。腾冲有人工草地0.2万hm2,主要品种为狗尾草、鸭茅和白三叶。全县有野生牧草55科、243种,其中禾本科牧草74种。全县农闲田种草主要为多花黑麦草、高丹草、甜高梁和苕子等。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谷子、小麦、大麦、油菜、大豆、蚕豆、豌豆、荞麦、马铃薯、甘薯和瓜类等,主要饲料作物有芭蕉芋。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明光小耳猪产区在海拔1000~3000m的高寒山区,大多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历史上群众生活条件艰苦。明光小耳猪是当地群众在高海拔、寒冷的生存条件下选择形成的地方猪种。当地野生饲料丰富,主要居住着傈僳族和常居深山的汉族居民,他们多选择行动灵活、耐粗饲、抗逆性强、适于山林觅食的猪饲养。在放牧过程中,公猪与母猪长期小群自由交配,常有母子、全同胞高度近交,也有母猪与野猪杂交的情况。所产仔猪在野外放牧中经自然选择,弱仔自然淘汰,保留下生命力较强、耐粗饲的群体。

明光小耳猪肉味鲜美,当地农户常用猪后腿及五花肉腌制腊肉,还有将猪血、肥肉、瘦肉及内脏混匀,熟制成当地民间的一种美食雾猪肉的。现小耳猪多作为民间祭祀或被特色餐馆订购,作为餐馆的当家菜系推出,鲜肉在肉食品市场上少见。由于其个体小、生长慢,幼龄仔猪只在产区农户邻居、亲友间进行易物交换或买卖,很少进入牲畜交易市场。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7年调查全县有纯种明光小耳猪约4300头,主要为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其中成年母猪860头,无特定种公猪。据1980年调查,明光全县存栏小耳猪约3万余头,约占全县生猪存栏数的15%,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大量外来猪种进行杂交改良,纯种小耳猪数量锐减,现坝区已基本绝迹,仅分布在交通闭塞的傈僳族山寨。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形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明光小耳猪体型小,体质结实。头小,有少量倒八字浅皱纹,部分额部有旋毛,属窄脸型,吻筒长直,少量有玉鼻。耳小、直立或向前平伸。背腰凹,腹下垂、不拖地,臀部丰满,体躯短。四肢较细,肢势正常,蹄结实直立、无卧系。斜尻,尾根低,尾细、下垂,尾长约25cm。被毛、鬃毛及皮肤多为黑色,被毛稀短有光泽,约5%个体有六白特征,即四肢系部、额心和尾帚为白色。乳头细,4~7对,5对多见,排列整齐、对称,最后1对乳头分开。约30%的个体双侧乳头数量不均,多一或少一,有瞎乳头。肋骨13~14对,2岁以后公、母猪偶有獠牙。

2.体重和体尺2006年10月由腾冲县畜牧中心,选择主产区腾冲县明光乡、界头乡、猴桥镇山区农户正常饲养条件下的成年明光小耳猪进行了体尺和体重测量,结果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2007年对主产区农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在农户自然散养的条件下,明光小耳猪母猪初情期在4月龄以后,发情周期19~22天,发情持续期2~5天,妊娠期112~116天。因小耳猪自由放牧,很多初情即配种。公猪4月龄开始配种,部分公猪3月龄就有爬跨反射。

据对50窝初产母猪产仔情况统计,平均窝产仔数(6.60.2)头,窝产活仔数(6.30.25)头,初生个体重(0.520.02)kg,初生窝重(3.310.13)kg,21日龄窝重(11.700.5)kg。仔猪2月龄以后断奶,断奶个体重(5.510.15)kg。因仔猪大多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下生存,断奶仔猪成活数(5.020.20)头,成活率仅80.2%。生活条件稍好的农户,由于加强了母猪和仔猪的补饲,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

母猪一般利用5~7年,有的母猪10余岁尚有繁殖能力,生命周期约12年。配种大多由具有交配能力的幼龄公猪(3~4月龄)承担,母猪受胎后小公猪即被阉割育肥。也有个别村寨公猪自然放牧,自由交配至3岁后阉割育肥。

2.育肥性能由于当地采用吊架子的方式饲养,明光小耳猪8月龄以前主要放牧,补饲糠麸、野草,增重缓慢,平均日增重仅50g左右。据对20头3~4月龄明光小耳猪进行的育肥试验,在半放牧加补饲(籽实饲料)条件下,日增重137g,料重比8.36;在舍饲条件下,日增重253g,料重比6.44。

2000年腾冲县畜牧局在明光乡和滇滩镇对8头去势猪进行育肥试验,(241.544.30)日龄体重(51.44.40)kg,肥育期(141.051.93)天,日增重307g,每千克增重消耗精饲料3.3kg、青饲料6.5kg、粗饲料4.4kg,折合消化能46.85MJ。

2006年11月腾冲县畜牧中心从本次调查进行体尺测定的猪群中,选择年龄1~2周岁的22头育肥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2。

2000年腾冲县畜牧局在主产区腾冲县明光乡、瑞滇镇进行引种饲养试验,并与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作,对明光小耳猪肉质性状和肌肉化学成分(30个样本)测定,肉色3.46,pH6.47,干物质32.31%0.25%,粗蛋白20.56%0.62%,粗脂肪7.76%0.43%,粗灰分1.15%0.25%。

四、饲养管理

现傈僳村寨饲养的小耳猪,仍采取比较原始的养殖方式,猪群早出晚归、自然游牧,春夏季采食野草、蠕虫,秋季采食野果,主要为栗树籽实,晚间自由返回,农户给猪补饲水煮料(野草和少量糠麸),水占90%以上。有的农户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头猪。春节前舍饲育肥,以农作物籽实为主,催肥2~3个月屠宰。明光小耳猪除育肥期舍饲外,其他时期几乎无人管理,有的母猪产仔前寻偏僻的山坡以树叶做窝,产仔后带仔游牧,故仔猪育成率相对较低,断奶成活率80%左右。无特定种公猪,多数农户自留小公猪,小公猪于4~5月龄初配后宰杀或阉割。通常是亲子交配或全同胞交配,近交系数较高。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明光小耳猪保护区和保种场,未进行系统选育,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产区大量引入内江猪、汉普夏猪、巴克夏猪、杜洛克猪等品种公猪与明光小耳猪杂交,杂交后代个体较母本的体型、体重、生长速度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县80%以上的明光小耳猪母猪都与外种猪进行过杂交,现全县含明光小耳猪血统50%~25%的杂种猪约有2万余头。

六、品种评价

明光小耳猪肉质鲜美,非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作为开发优质保健肉的良好素材。但其生长速度慢、个体小,使规模化商品猪生产受到限制。今后应加强保种工作,扩大群体数量,进行适当的开发利用。

兰屿小耳猪


兰屿小耳猪(LanyuSmall-earpig)俗称迷你猪,因饲养在台湾省台东县兰屿岛而得名。兰屿岛是台东县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

一、品种来源与变化

在台湾的地方猪种中,有一个系统是高山族人民在山岳地带饲养的小耳猪种,包括小耳猪、小型长鼻猪和大型长鼻猪。据调查,17世记初期,在荷兰入侵前,台湾已饲养红毛小耳猪。这种猪后来与汉族移民带来的猪交配,产生了黑色小耳猪,当地又名生番种。其性多粗野,以放牧饲养为主。经过几十年的演变,随着台湾养猪业的发展,猪种的更替,这种小耳猪的数量大大减少。目前仅在台湾省台东县有保存。台湾省畜产试验所在台东县卑南乡宾朗村建立台东种畜繁殖场,作为兰屿小耳猪的保种场,至2011年4月存栏约60头,主要作实验动物用。

二、品种特性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兰屿小耳猪体型微小。头长嘴尖,颜面平整,少皱纹,两眼中间有少许川形皱纹。耳小竖立,鼻镜黑色,鼻孔大。体型短小,后肢与地垂直。乳头6对。

2.体重、体尺及生长性能据台湾省畜产试验所1980年编印的《畜产种原保存及利用手册》记载,兰屿小耳猪仔猪初生个体重(0.670.13)kg;4周龄体重(3.230.75)kg;8周龄体重(5.491.85)kg;6月龄体重(19.387.74)kg;12月龄体重(45.6210.45)kg;成年猪体长(84.13.99)cm,体高(50.52.48)cm,头长(27.91.60)cm,头宽(10.90.51)cm。肋骨14对(第10~14对为假肋)。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据台湾省畜产试验所1980年编印的《畜产种原保存及利用手册》记载,兰屿小耳猪母猪妊娠期(1143)天,初生窝产仔数(8.102.87)头;窝产活仔数(7.092.74)头;3周龄活仔数(6.032.73)头;8周龄活仔数(5.702.31)头。

2.育肥性能兰屿小耳猪料重比为3.18。

大花白猪


大花白猪(LargeBlack-whitepig)是广东大耳黑白花猪的统称。由分布于广东省境内各地的大花乌猪、金利猪、梅花猪、梁村猪、四保猪和坭坡猪合并而成。过去农户习惯以产地和集散地对其进行命名,因此,俗名很多。1983年统称为大花白猪。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原产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包括佛山市的南海、顺德,中山市,广州市的番禺、增城、花都、从化。目前中心产区在梅州的兴宁市、肇庆的高要市等地。主要分布于乐昌、仁化、连平、和平、兴宁、五华、曲江、英德等40多个县(市)。大花白猪原分为三个地方品系,即粤北品系(主要分布在韶关的乐昌、南雄、曲江等地)、粤中品系(主要分布在顺德、南海、高明等地,数量较少)和粤东品系(主要分布在梅州的兴宁、梅县、五华、和平等地)。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大花白猪产区平均海拔50m,属南亚热带季风雨林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是广东省内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用于喂猪的饲料以大米、米糠、甘薯为主,青绿饲料终年不断,饲料条件优越。4~9月为高温高湿期,各月平均气温20~28℃,此时期雨量占全年的80%;10月至翌年3月为低热低湿期,最冷月平均气温10~15℃。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对广州、韶关古墓中发掘出来的陶猪模型研究,东汉时期(25--220)当地已普遍饲养家猪。由陶猪的模型考证,当时饲养的是一种耳小而直立的猪。历史上由于战争的影响,我国中原地区人民曾两次向南大规模迁移,第一次为907967年,移民经湖南到达广东的连州鹤曲江一带;第二次为11271279年,移民经江西的五岭隘口和大庾岭到达广东省的北部。随着移民带人华中地区的大耳型猪种与广东本地猪杂交,逐渐育成粤北一带的大耳花猪。随后,部分移民沿北江迁居至珠江三角洲,把粤北的大耳花猪再引入该地,并吸收了附近江西、东江等地方猪种的血统,经过长期选育,形成了近代的大花白猪。

大花白猪各品系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及选育要求有所差异,因而,各品系间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亦略有差异。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6年广东东莞市板岭原种场有公猪7头、母猪70头;广东韶关市新丰板岭原种场有公猪4头、母猪100头;广东兴宁县有公猪70头、母猪2万头。大花白猪曾是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当家品种。据《中国猪品种志》记载,1979年统计,有大花白猪母猪约44万头。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国外品种公猪的引入与商品瘦肉型猪生产的快速发展,大花白猪的饲养量急速下降。19851986年,兴宁县有坭坡猪公猪400头、母猪4万头。目前公猪数量锐减,母猪数量减少一半。2005年底,韶关、兴宁、东莞共存栏大花白猪约2万余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大花白猪体型中等,毛色为黑白花,头部和臀部有大块黑斑,腹部和四肢白色,背腰部和体侧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黑块,在黑白色的交界处有一条宽3~6cm的灰色带,大部分被毛稀疏。背腰较宽,背微弓,腹大。耳稍大、下垂,额部多有横行皱纹。乳房发育良好,有效乳头多数为6对。大花白猪体型外貌各品系间稍有差异。

2.体重和体尺由于大花白猪分布范围广,体重和体尺差异较大。2006年8月对大花白猪成年猪的体重、体尺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中国猪品种志》记载,1973年测定平均体重成年公猪(9头)133.3kg,成年母猪(154头)110.8kg。两者比较,目前的公猪体重略小。

(二)生产性能1.繁殖性能母猪初情期为90~120日龄(体重约35kg),180~210日龄、体重45~50kg开始配种。初产母猪总产仔数10.5头以上,产活仔数9.8头以上,21日龄窝重32kg以上;经产母猪总产仔数13.8头以上,产活仔数13.0头以上,21日龄窝重41kg以上。

大花白猪繁殖性能较好,公猪性欲旺盛,母猪发情特征明显,发情持续时间长,失配和空怀率低,母性好。据2006年8月调查,其繁殖性能见表2。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数据比较,平均窝产仔数一胎母猪(161窝)为11.89头,二胎(139窝)为12.93头,三及三胎以上(718窝)为13.81头,窝产仔数略有下降。

2.育肥性能大花白猪具有早熟易肥的特点。不同年份大花白猪育肥试验结果见表3。

2008年11月又对10头平均(216.414.9)日龄的大花白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见表4。瘦肉率较80年代有所提高。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1949年后广东省有关部门曾开展了对大花白猪的选育工作。1963年广东省农业厅分别在顺德、高鹤、中山等地建立育种辅导站,开展种猪的鉴定、选留核心群和生长发育测定工作。1974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顺德县顺峰山种猪场协作,开展了对大花白猪的群体继代选育工作。1989年由省农业厅提出,经省计委立项在东莞市篁村板岭建设广东省板岭原种猪场并增设保种场,承担大花白猪(还有蓝塘猪)的保种任务。1990年在省农业厅的领导下,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从顺德、南海、江门等搜集了三个血统共89头大花白猪生产母猪,从中选30头母猪,保留原有的公猪血统,实施保种繁育,1995年以来承担了农业部农牧渔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开展了对大花白猪种质的研究。2006年广东省板岭原种猪场搬迁,在韶关选址重建(可容纳300头母猪)的新丰板岭原种猪场,仍承担大花白猪(还有蓝塘猪)的保种任务。2009年新丰板岭原种猪场列入国家级保种场。2010年东莞市和新丰板岭原种猪场两地共拥有大花白猪公猪11头、生产母猪170头。大花白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0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纯种大花白猪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性状比较一致,引进外来瘦肉型猪进行杂交利用能取得明显的杂种优势,有效地提高产肉量。据王敬军等(2003)试验,长白猪与大花白猪杂种一代,日增重5839,比与大白猪和杜洛克猪杂交效果要好,瘦肉率49.5%,用长白猪再回交,含75%长白猪血液的级进一代杂种猪瘦肉率达56.2%。

五、品种评价

大花白猪对疾病与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适应炎热潮湿的气候,具有繁殖力高、早熟易肥、配合力较好等特点。但其增重速度较慢、饲料利用率较低。今后应继续加强保种工作,特别是要建设好保种场,扩大种群数量。

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近年来,农户养殖的生猪出现大规模发病、死亡的现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解剖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蓝耳病。
1发病情况
2007年以来,农村养殖户饲养的生猪常在6~7月份集中发病,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红、厌食、呼吸困难等。
2发病原因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发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传播速度快、以高热稽留为主要症状的难治猪病。高热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会加剧猪只发病和死亡,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本病的诱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物流、人流频繁,加之畜禽及其产品交易活跃,疫病易从外地侵入。
(2)饲养管理不善。主要是农村散养户的厩舍低矮、建造不合理、通风条件不好,加之厩内粪污淤积、阴暗潮湿、防暑降温条件较差,导致猪只的抗病力下降、发病率上升。
(3)在疫病发生后,对养殖场所不进行严格消毒,人员随意进出,有的甚至把病猪或死猪直接弃于山坡、沟壑,更有不法牟利者贩卖病猪,这些都导致了疫病的进一步扩散。
(4)养殖户的防疫意识较差。有的养殖户不接受防疫,有的新购进猪后不经过隔离观察、消毒、免疫就贸然混群饲养,引发疫病传播。
(5)一些养殖户在猪发病初期往往自己治疗,而不及时与业务部门联系,延误了病畜的诊治。
(6)许多养殖场户的养殖环境卫生较差,导致大量蚊蝇、害虫、老鼠滋生,成为疫病传播的媒介。
3临床症状
对所有病猪进行体温量,有个别猪在用药后体温正常,但大部分猪体温在40~42.5℃。病猪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被毛粗乱,皮肤发红,呼吸困难,耳尖发绀,喜伏卧;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大部分猪有泪斑,岀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便秘,粪便呈球状并带黏液,尿黄少、混浊、颜色加深;有的出现后肢无力、跛行、共济失调的症状。
4病理变化
病死猪尸体很快膨胀;鼻孔有泡沫,咽喉部有黏液性泡沫,有点状出血;肺大面积充血、水肿,间质明显增宽,肺小叶、尖叶萎缩实变;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水肿、出血;肝肿胀,颜色变淡,有的呈土黄色,质脆;肾肿大,颜色变深,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胃壁水肿,胃底壁大面积出血,有的胃黏膜大面积脱落,上有黑色痂膜;大肠、小肠、盲肠口大面积出血,有的肠内有气体或胶冻样物;胸腔、腹腔有纤维蛋白渗出。
5诊断
市、县兽医技术人员采集病料,及时送实验室诊断,经变异蓝耳病病毒核酸检测(RT-PCR试验),病毒核酸阳性。再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诊为猪蓝耳病。
6防控措施
疫情发生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猪蓝耳病防控领导组,启动了《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按早、快、严、小的防控原则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及时采取隔离、封锁、消毒、免疫、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
6.1加强疫情防堵
在认真调查疫情的基础上,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发布封锁令,对生猪及其产品的进出实行封锁,关闭生猪交易市场。
6.2加强监管
一是畜禽交通检疫封锁;二是消毒、隔离;三是防制技术指导;四是市场监管;五是维稳;六是后勤;七是巡视、督查。对划定的疫点,每天有技术人员指导防控、隔离、消毒、治疗,同时实时监控疫点动态,对体温、食欲、体质、医治、消毒等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为了防止带病活畜的流动和乱屠宰曾发病的猪,对发病的猪只进行造册登记,并用红油漆在猪的后半部实施A标识工作,把病畜控制在疫点内,严禁私自乱宰疫点内其他未发病的猪。
6.3加强养殖环境的消毒工作
对于疫点、疫区,直接由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组织村兽医实施消毒,采用百毒杀、宝碘消毒液、速特消毒液对环境和畜禽饮用水消毒,对人居环境和畜厩周围彻底清扫,保持环境清洁,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通风、灭虫、灭蚊蝇、灭鼠等工作。对于受威胁区,由各村兽医参与,组织群众采用草木灰或生石灰水对环境和圈舍进行消毒,以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6.4加大紧急免疫注射力度,建立免疫带
疫情发生后,为增强生猪的抵抗力和控制疫情的扩散和传播,用蓝耳病疫苗对疫区周边受威胁区实施强制免疫,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
6.5治疗
该病常是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治疗难度较大,但可以对症治疗,以解热镇痛、抗病毒、抗菌、消炎、补液为主,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在治疗过程中以口服补液盐(ORS)为主,再选用安乃近、安痛定、抗病毒、混感迪诺、板蓝根、毒抗、青霉素、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败血康(磺胺对甲氧嘧啶钠)、神药818(含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安乃近)、黄芩多糖等针剂,根据病情和体况对症下药。
6.6加强疫情监测
疫情发生后,要设立疫情监测点对疫情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发现疑似疫情则立即采取隔离、封锁、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此外,要规范疫情报告制度,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按照疫情上报程序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
7讨论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近年危害世界养猪业最严重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以前从未岀现过,所以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对它的认识度较低。本病能使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更易感染;临床上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以及死胎,猪呼吸异常为特征,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使猪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易多种病毒、细菌混感。
7.1行政措施要到位
疫情发生后,领导应高度重视,与业务部门一起研究和制定防控方案,积极参与到防控工作中。
7.2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要到位
疫情发生后,县、乡村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要积极参加到防控工作中,为该病的防疫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持。
7.3口服补液盐(ORS)的应用
在药物治疗上,由于本病以高热症状为主,所以补液为首选。口服补液盐(ORS)在我国兽医临床的应用始于1983年,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曾用ORS配合其他药物治疗过多种疾病,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应用ORS辅助治疗,很快补充了体液,纠正了脱水,缓解了因酸中毒给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提高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故降低了死亡率。
综上所述,猪蓝耳病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对症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参考文献
唐康,陈敏.猪高热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兽医杂志,2009(45):40-41.
张勇主编.动物疫情监测分析与疫病预防控制技术规范.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973-975.
作者简介:
曾明权(1975.8),男,云南永善,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溪洛渡畜牧兽医站,畜牧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曾明洋(1976.11),男,云南永善,永善县畜牧局,畜牧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猪蓝耳病的防治策略探讨


1引言
近年来,养猪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安全而稳定的猪只养殖、生产和供应在整个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许多高致病性疾病(如猪蓝耳病等)频发,从而严重影响到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这些高致病性疾病的防制策略的研究。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的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感染性高的传染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猪蓝耳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性猪疾病,首次发现于北美,后迅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开来。1996年,我国研究学家首次分离出了猪蓝耳病的致病性病毒,确定了我国也有此类病毒的存在,此后猪蓝耳病逐渐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发生,成为了我国广泛存在的猪流行疾病之一。由于该流行猪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到了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而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传播途径
2.1流行病学特点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具有区域性强、传播快、发病急等流行特点,发病率不会受年龄、性别以及猪品种的影响,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病,一般在湿度和热度较高的季节发病率会显著升高。猪蓝耳病难进行治疗,因此导致死亡率也相对较高,通常母猪的流产率大于30%,严重的会出现死亡,仔猪的发病率最高可达到100%,死亡率也在50%以上。一般来说,杂交猪、本地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低于良种猪,鸡、鸭、牛等动物一般不会感染该疾病。若在染病后紧急免疫接种其他猪病疫苗,显著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若某一猪群中发现病,会持续地在猪群中传播,该病也会病毒在猪群体中存在并循环传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如流产等),以及各个年龄段猪(尤其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
2.2传播途径
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其要是传染源发病猪和带病毒猪,发病猪的病毒一般存在于猪的唾液、鼻腔分泌液、尿液以及母猪的乳分汁和公猪的精液中,可以通过相应的途径传播。养猪用具、猪的饮用水、饲料圈舍中的污泥等介质中病毒存在期较长,是病毒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此外,空气传播、与病猪的接触传播也是猪蓝耳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养猪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大,该病的传播率就越高、猪就越容易染病。
3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猪蓝耳病会因猪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发病症状,但就大部分猪来说,染病初期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一般会达到40℃以上,且死亡率高。母猪感染蓝耳病后,体温会高达41℃,食欲不振、嗜睡、呼吸困难、身体有些部位皮肤发紫;妊娠的母猪则会发生流产、早产以及胎死腹中等病症。仔猪则表现为体温升高、皮肤苍白、后肢瘫痪、肌肉震颤,同时生长缓慢,死亡率较高;刚出生的仔猪虽然外表健康,但不久后就会发病,呈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而且死亡率很高,仔猪死后会出现眼结膜水肿等症状。
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制策略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接触性传播很强,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因此,要根据其流行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传播途径等来研究猪蓝耳病的防制策略。
4.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免疫防制措施
不同阶段猪注射猪蓝耳病疫苗的剂量使用是不同的。对于母猪,须在猪生产的1个月前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剂量为4ml/头;对于种公猪,每头注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4ml,每6个月免疫1次;对于23~25日龄仔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的注射剂量为2ml/头,在4周后进行加强免疫会获得更好的预防效果。
4.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中药
猪群未发病时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急性期可以采用中药药剂进行治疗,目前研制出的中药方剂有清瘟败毒散、白虎汤和黄连解毒汤等。清瘟败毒散的主要包括生石膏生地、水牛角、黄连、栀子、丹皮、黄芩、赤芍、玄参、知母、连翘、桔梗、甘草、淡竹叶等中药材料,将这些中药材粉碎后搅拌喂服,或者煎水滤渣后制成饮用试剂,供猪自由饮服,每次的服用量根据猪的体重来计算,以每千克体重用1g的药为宜,对于体重100kg以上的猪用药量要酢减,连续使用2周。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用药量要减少到一半。
4.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
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制中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与该病无关的疫苗进,减少抓猪和注射次数,尽量使其静养;保证猪舍的清洁无菌,及时进行打扫,可以经常性地进行蒸醋来对空气进行灭菌;注意通风,保证猪舍的温度适宜;在猪的饲料中添加一些有利于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正确处理死猪,密切关注猪的健康状况。
5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防制策略研究中,要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和传染特点进行相关防制措施的制定,尽可能地降低猪传染病对养猪业的经济影响,从而保证我国养猪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臧鹏伟,章熙霞,李凤玲.猪瘟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时间和先后顺序对免疫效果的影响.畜牧与兽医,2012(5).
刘芳,高登慧,欧德渊.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液学的影响.贵州农业科学,2011(8).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90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