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棘蜈蚣

少棘蜈蚣体长110mm。头板和第1足体节的背板呈金黄色,与墨绿色或黑褐色的其他背板显然不同。

少棘蜈蚣步足多为黄色,最末步足多呈赤褐色,也有足部都呈赤褐色的个体。头板无纵沟线。触角分17节,基部的6节无细密的绒毛。颚齿为5+5(即左右齿板上各有5个小齿),每侧有5个小齿,常被一间隙分作2+3组。

背板纵沟由第4~9背板开始,至第20背板;最末背板无纵沟线。第12~19胸板有纵沟线。体部背板两侧的棱缘,从第5~9背板开始,至最末背板。第20步足和前面步足一样都有一跗刺。基侧板突起末端常有2个小棘,也很少有1或3个小棘的。

最末步足(即第21步足)无跗刺。它的前股节腹面外侧有2棘,而内侧有1棘;在前股节背面内侧有1棘。隅棘上具有2小棘。

少棘蜈蚣雄性生殖区前生殖节胸板两侧有1对生殖肢。

少棘蜈蚣主要分布在我国中温带地区,如长江中下游。个体比多棘蜈蚣小,最末足的前股节腹面和背面内侧的棘数也少。颚肢、齿板齿数变异不大。但因产地不同、种群不同,黄足、赤足个体数量的比例也不同。这个差别早在本草中就有记载。m.yz023.CoM

分布: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在日本、韩国也有过记载。

相关推荐

棘鳚


[学名]: Hoplobrotula armata
[资源名称]: 棘鳚
[外文名]: armored weaselfish、snubnose brotula、Armored brotula
[别名]: 棘鼬鳚
 
[形态特征]:
 
背鳍84~88;臀鳍68~74;胸鳍21~22;腹鳍2;尾鳍10。鳞110;鳃耙(4~5)+15。 标本体长155.8~425毫米。体长形,侧扁,尾部向后渐尖渐甚侧扁;体长为体高的5.2~6.2倍,体宽8~10.4倍,头长4.3~5.1倍;头稍小,亦侧扁,前端钝尖;头长为吻长4.1~5.1倍,眼径4.4~5.6倍。吻中等长,前端约与上颌相等,背面中央圆凸。眼稍小,侧位而较高,后缘距吻端较距鳃孔的后端甚近。眼间隔很宽,中央微圆凸,其宽约为眼径的1.1~1.5倍。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较小,为圆形,周缘微凸,约位吻端与眼的正中间;后鼻孔较大,为斜长椭圆形,位眼前缘的略前方。口中等大,前位,斜形,上下颌在前端约相等,口角达眼后半部的下方。前颌骨能伸缩。上颌骨后段外露,呈三角形,后端截形且中央微凹,略伸过眼后缘的下方。前颌骨、下颌骨、犁骨及腭骨,均有绒状牙齿。舌很厚,稍尖,前端游离。唇发达,在口缘有绒纹状小突起。前鳃盖骨角向后下方及下方,共有3棘。主鳃盖骨有一大尖棘。鳃孔侧位,很宽大。鳃盖膜分离,与峡部亦不连。鳃盖条8。鳃4个,第四鳃后有一裂孔。鳃耙在下肢鳃角处的附近,有5个特别长扁,内缘有小毛刺,其余鳃耙短,或为突起状。有假鳃。在下颌、眼间隔、后头部及前鳃盖骨,均有小粘液孔散存。肛门距吻端较距尾鳍基近。生殖泌尿突起小,位肛门后的凹窝内。 鳞稍小,为圆鳞,除吻部、上下颌、眼间隔及头顶外,在眼后的头侧和全身,全蒙鳞。侧线发达,有一条,侧位而较高,约有四十个极短的小叉枝;向后到尾端稍前方即已消失。 背鳍一个,很长,始于胸鳍基后上方的附近,无鳍棘,头长约为最长鳍条的2.5~3.1倍。臀鳍始于肛门的后缘,亦无鳍棘,头长约为其最长鳍条的2.4~3.2倍,与背鳍均蒙松皮,且均与尾鳍完全相连。胸鳍长圆形,稍尖,位体侧中綫的下方,基部有鳞,后端伸达肛门附近的上方;头长为其最长鳍条的1.2~1.6倍。腹鳍喉位,约始于眼前缘附近的下方,左右腹鳍紧相并隣,各有2长丝状鳍条,而2鳍条的下段相连,致各呈一叉状,内侧鳍条较长,伸不到胸鳍基,头长为其长的1.4~1.8倍。尾鳍窄长,完全与背鳍及臀鳍相连,头长为其长的2.2~2.8倍。 体灰棕色,背侧较暗。鳍多为淡黄色;而背鳍与臀鳍在后半部的边缘,向后渐为褐色和黑褐色:尾鳍除基端附近外,大部为黑色。虹彩肌黄色。 为西北太平洋的一种中大型底层深水海鱼。 肠有3个回曲,其长约为体长的3/4。胃长约为体长的l/4。体长约为左肝长的5.4倍。有幽门盲囊11个。鳔壁厚,白色,后端达肛门的附近。椎骨13+41个。腹膜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背鳍84~88;臀鳍68~74;胸鳍21~22;腹鳍2;尾鳍10。鳞110;鳃耙(4~5)+15。 标本体长155.8~425毫米。体长形,侧扁,尾部向后渐尖渐甚侧扁;体长为体高的5.2~6.2倍,体宽8~10.4倍,头长4.3~5.1倍;头稍小,亦侧扁,前端钝尖;头长为吻长4.1~5.1倍,眼径4.4~5.6倍。吻中等长,前端约与上颌相等,背面中央圆凸。眼稍小,侧位而较高,后缘距吻端较距鳃孔的后端甚近。眼间隔很宽,中央微圆凸,其宽约为眼径的1.1~1.5倍。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较小,为圆形,周缘微凸,约位吻端与眼的正中间;后鼻孔较大,为斜长椭圆形,位眼前缘的略前方。口中等大,前位,斜形,上下颌在前端约相等,口角达眼后半部的下方。前颌骨能伸缩。上颌骨后段外露,呈三角形,后端截形且中央微凹,略伸过眼后缘的下方。前颌骨、下颌骨、犁骨及腭骨,均有绒状牙齿。舌很厚,稍尖,前端游离。唇发达,在口缘有绒纹状小突起。前鳃盖骨角向后下方及下方,共有3棘。主鳃盖骨有一大尖棘。鳃孔侧位,很宽大。鳃盖膜分离,与峡部亦不连。鳃盖条8。鳃4个,第四鳃后有一裂孔。鳃耙在下肢鳃角处的附近,有5个特别长扁,内缘有小毛刺,其余鳃耙短,或为突起状。有假鳃。在下颌、眼间隔、后头部及前鳃盖骨,均有小粘液孔散存。肛门距吻端较距尾鳍基近。生殖泌尿突起小,位肛门后的凹窝内。 鳞稍小,为圆鳞,除吻部、上下颌、眼间隔及头顶外,在眼后的头侧和全身,全蒙鳞。侧线发达,有一条,侧位而较高,约有四十个极短的小叉枝;向后到尾端稍前方即已消失。 背鳍一个,很长,始于胸鳍基后上方的附近,无鳍棘,头长约为最长鳍条的2.5~3.1倍。臀鳍始于肛门的后缘,亦无鳍棘,头长约为其最长鳍条的2.4~3.2倍,与背鳍均蒙松皮,且均与尾鳍完全相连。胸鳍长圆形,稍尖,位体侧中綫的下方,基部有鳞,后端伸达肛门附近的上方;头长为其最长鳍条的1.2~1.6倍。腹鳍喉位,约始于眼前缘附近的下方,左右腹鳍紧相并隣,各有2长丝状鳍条,而2鳍条的下段相连,致各呈一叉状,内侧鳍条较长,伸不到胸鳍基,头长为其长的1.4~1.8倍。尾鳍窄长,完全与背鳍及臀鳍相连,头长为其长的2.2~2.8倍。 体灰棕色,背侧较暗。鳍多为淡黄色;而背鳍与臀鳍在后半部的边缘,向后渐为褐色和黑褐色:尾鳍除基端附近外,大部为黑色。虹彩肌黄色。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栖息于大陆棚与大陆棚边缘

 
[性别类型]: [品种特性]:其它
[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底层
[生活方式]:自由 [生活区域]: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食用,其它
[资源状况]:底拖网常可捕到,肉厚多,可食。

棘鲉


中文名称棘鲉


拉丁名称Hoplosebastes armatus Schmid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鲉科

拉丁科名Scorpaenidea

中文属名棘鲉属

拉丁属名Hoplosebast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产于中国、日本沿海,我国分布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背鳍XIII9-10。臀鳍Ⅱ5-7(通常为7)。第一鳍棘退化,仅为第二鳍棘长的1/5或以下。胸鳍下部鳍条不分支,无游离鳍条。体被栉鳞。上颌骨上有一群鳞。无腭骨齿,前鳃盖骨有5棘。胸鳍17-18,有孔侧线鳞24,鳃耙7+(10-11)=17-18;体红色一浅褐色,体侧侧线上方有6条褐色横带,第一条在头后部,最后一条在尾柄上,眼眶周围有3-4条辐状排列的褐色条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少鳞鱚


中文名称少鳞鱚


拉丁名称Sillago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鱚科

拉丁科名Sillaginidae

中文属名鱚属

拉丁属名Sillago Cuvier,1817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太平洋西部和南部;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细长,稍侧扁,被小栉鳞。头部尖长,具粘液腔。口小,前位,口裂小,前颌骨能伸缩。上颌骨为眶前骨所遮盖。现颌几相等或下颌稍短,颌齿呈绒毛状,侧线鳞50-90,背鳍Ⅸ-Ⅻ,Ⅰ-19-23,臀鳍Ⅱ-15-23。眼间隔被圆鳞和栉鳞,第2背鳍Ⅰ-22-23,侧线上鳞3-31/2。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棘鲨


中文名称棘鲨

拉丁名称Echionrhinus brucus (Bonnaterre)

英文名称spiny shark, spinous shark, alligator dogfish, bramble shark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软骨鱼纲

拉丁纲名Chondrichthyes

中文亚纲名板鳃亚纲

拉丁亚纲名Elasmobranchii

中文目名角鲨目

拉丁目名Squaliformes

中文亚目名角鲨亚目

拉丁亚目名Squaloidei

中文科名棘吻鲨科

拉丁科名Echinorhinidae

中文属名棘吻鲨属

拉丁属名Echionrhin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在台湾东北海域;日本,南非,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到地。

形态特征
体粗壮圆柱形,头稍平扁,最后1鳃孔最大;喷水孔很小。口具很短唇沟;齿上下颌同形,侧扁呈叶状。两背鳍小而无棘,均小于腹鳍。尾鳍无尾下缺刻。本种鳞数少而大,分散排列,呈星状或愈合成板状,具数尖突。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每产15-24仔底栖,偶至浅水。

甲棘鱼


中文名称 甲棘鱼
拉丁名称 Indostomus paradoxus prashad et mukerji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刺鱼目
拉丁目名 Gasterosteiformes
中文科名 甲刺鱼科
拉丁科名 Indostomidae
中文属名 甲棘鱼属
拉丁属名 Indostom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甚延长,尾柄细长,头较小,吻部延长似管状,眼小,体被骨甲。口小,上颌不能伸缩,鳃盖骨后缘有6枚棘刺,无肋骨,鳃或多或少呈簇状丛,无后匙骨和后翼骨。背鳍前方有5~6游离的棘,6鳍条,臀鳍无棘,有6鳍条,位置与背鳍鳍条部相对,位于体之中部,胸鳍23,腹鳍4,亚胸位,无鳍棘,尾鳍圆形,头每侧1个鼻孔,鳃盖条5,脊椎骨21,鳔存在,无鳔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9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