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吻鲟人工繁殖:人工孵化


1.放卵密度每个孵化瓶,可盛放受精卵5万-10万粒;每个孵化缸或孵化桶,可盛放受精卵30万-40万粒。

2.孵化管理鱼卵放入孵化瓶或孵化缸之后,需立即注入新水,将进水的流量调节为使全部鱼卵都能在孵化器中缓缓悬浮、翻腾。水量过大或过小,对鱼卵孵化都不适宜。卵化初期,孵化瓶的水流量控制在每分钟8升左右。到胚胎的神经系统发育完全时,水流量可以增大些,直到鱼苗孵出为止。孵化用水要求水质良好,要求每升水溶氧量保持在6毫克以上;水的酸碱度偏微碱性;水温以18-20℃为宜。水温过低,孵化时间长,不利于鱼卵孵化;水温过高,孵化时间短,鱼卵的胚胎发育过快,会孵出过多的畸形鱼苗。水温在18-20℃,孵化时间一般为7天,孵化积温一般为126-140度?日。

3.病害防治在匙吻鲟受精卵的孵化期间,水霉菌对鱼卵是最大的威胁。在人工授精的鱼卵中,难免会混入一些未受精的鱼卵,这些卵很快死亡,感染水霉菌,也导致受精卵感染水霉菌。加大对水的搅动,可以减少受精卵被水霉菌感染的机会。匙吻鲟受精卵对药物的过敏性强,福尔马林虽然可以控制水霉菌传染,但使用它,将会影响鱼卵的胚胎发育,孵出大量畸形鱼苗一般不用药物控制水霉菌的传染,而是通过调节适当的水流量,捡出已死亡和被感染水霉菌的鱼卵,这是控制水霉菌传染的有效方法。


相关知识

甲鱼的人工繁殖技术:鳖卵的人工孵化



1.鳖卵收集
亲鳖产卵始于5月中旬左右,收集鳖卵工作从5月上旬就应开始。每天早晨太阳未出,露水未干之前,在产卵场根据雌鳖产卵留下的足迹仔细查找卵穴的位置,一旦发现卵穴后就在旁边插上标记,同时还要检查一下产卵场之外的空地,以防亲鳖到处挖穴而被遗漏。发现卵穴后不要马上挖卵,应等待8-30小时,鳖卵两极能够明显地辨别时再行采收。鳖卵收集时可采用特制的浅形木箱收运。箱底铺上一层3-5厘米厚的细沙或稻壳,用以固定卵位和不使其颠倒,将挖出的鳖卵动物极向上,整齐地排列在卵箱中,切莫将两极方向倒置,否则将影响胚胎正常发育而降低孵化率。鳖卵两极容易识别,凡卵顶有白点的一端为动物极,另一端为植物极。鳖卵采收完毕后,应将卵穴重新填平压实,把地面沙土平整好,再适量洒些水,使沙土保持湿润,以利下批亲鳖产卵和人工寻找卵穴。
收取的鳖卵,在送孵化器孵化之前,还要检查卵粒受精情况。其鉴别方法是通过卵粒外部特征判断。如果取出的卵体积较大,卵壳色泽光亮,一端有一圆形的白点,白点周围清晰光滑,即为受精卵;若取出的卵无白点,或白点呈不规则不整齐的白斑,该卵就是未受精或受精不良的卵,应予以剔除。最后,将当日收取的受精鳖卵,标记取出时间,送孵化器孵化。
在盛夏及干旱季节,亲鳖产卵场(示意图如下)早晚要适量洒水,使之保持湿润状态;在多雨季节,则应保持产卵场排水畅通。
2.鳖卵孵化
鳖卵的人工孵化有多种方式,通常采用室内孵化器孵化和室外半人工孵化两种方式。
2.1室内孵化器孵化:孵化器采用木板或者其它适宜材料专门制作,也可利用现有的木箱、盆、桶等多种容器代替。孵化器一般规格为60×30×30厘米左右较为适宜。孵化器底部钻有若干个滤水孔。先在孵化器底部铺5厘米左右厚的细沙,然后再在沙上排放卵,卵与卵之间保持2厘米左右的间隙,并根据孵化器深浅,排卵2-3层,但不要超过3层,每排一层卵都要在其上盖一层3厘米左右细沙,排卵盖沙完毕,在靠孵化器一端埋置一个与沙面平齐的搪瓷盆类的容器,内盛少许清水.这是利用稚鳖孵化后就有向低处爬行寻找水源的习性,可诱集出壳稚鳖自动爬入盆内便于收集.为了在孵化过程中保温、保湿并利于观察,可在孵化箱上镶盖玻璃或透明的塑料薄膜.孵化器内沙土要有7-8%的含水量,孵化期间,每隔3-4天喷水1次,保持孵化沙床湿润,但不要积水过多,一般喷水后的沙土以用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度。孵化沙床温度应控制在30-33℃范围内,如果温度过低,可在孵化器内安装电灯或室内用电炉、火炉等办法提温。当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采取遮光和通风降温措施。这样经过40天左右时间的孵化,稚鳖就能破壳而出。
2.2室外半人工孵化:这是一种利用亲鳖池的休息场及产卵场作孵化场地,适当地采取人工辅助措施,利用自然温度孵化鳖卵的方法。其作法如下述。
孵化场地一般选择在亲鳖池背北朝南的向阳一侧。在靠近防逃墙的地势较高处,挖几条10厘米深的沙土沟,将鳖卵并排放在沟内,卵的动物极朝上,然后覆盖10厘米左右的湿润沙土,沙土含水量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宜。沟边插上温度表和标牌,温度表插入10厘米深,标牌上记好鳖卵数量和开始孵化日期等。在孵化沟的两端用砖叠起,砖上横置几根竹竿用于遮荫挡雨。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在孵化沟上洒水,以使沙土保持湿润状态,特别是天热干旱时,洒水次数要适当增加。另外要注意保持孵化沟排水良好,周围不能积水。孵化后期,稚鳖即将孵出之前需在孵化场周围围上防逃竹栅,可在竹栅内地势较低处埋设水盆,盛少量水,并使盆口与地平面相平,以诱集出壳后的稚鳖入盆,便于收集。由于这种方法完全是靠自然温度孵化,没有加温措施,孵化温度不能控制在最适温度范围内,因此鳖卵孵化的时间一般较长,孵化率也不甚稳定。
2.3孵化期间注意事项:①为了使稚鳖出壳时间相对集中,要求同批孵化的鳖卵产出日期不能相隔太长,通常将3-5天内产出的卵作为一批孵化。②一般受精卵在30天内胚胎发育尚不稳定,对震动较为敏感。震动会影响胚胎正常发育甚至造成其死亡。因此,在孵化期间鳖卵尽量避免翻动和震动,在必须搬动孵化器时应轻拿轻放。③鳖卵孵化过程中,应防止各种敌害生物侵害,尤其要注意蚊、鼠、黄鼬和蚂蚁等天敌危害。④刚出壳的稚鳖比较娇嫩,有的还附有脐带,此时不要马上搬动,更不要人为地剥落脐带。应在湿沙盘上或浅水盆内暂养2-3天,再移放稚鳖池内饲养。

小体鲟人工繁殖技术


1.鱼亲选择和蓄养
在产卵前或产卵期,水温7~11.7℃,在自然产卵场用流刺网或定置刺网捕获并选择性腺发育至Ⅳ期的成熟个体,雌鱼1千克以上效果较好。雌雄无明显差别,雄鱼头部白色花纹的婚姻装明显,雌鱼腹部厚实而柔软,通常在腹部正中间见到一条紫黑色条纹。亲鱼可暂养在有流动水的帆布桶内或蓄养在流速0.5米/秒左右、深2米的河段内的木制暂养笼内,蓄养密度为1平方米暂养笼可放10条左右。
2.人工催产
催产剂选用经丙酮处理过的干燥鲟鱼脑垂体,在水温10℃时雌鱼剂量为8毫克/千克,雄鱼为雌鱼为的三分之二,注射溶液量为每千克鱼体1毫升。注射方法采用背部肌肉注射,一针或两针注射。脑垂体需经瓷钵用研杵研碎溶于生理盐水中,摇匀后注射。小体鲟催情注射水温10~14℃。注射后36~45小时,亲鱼开始排卵。当注射脑垂体剂量增加到10~12毫克/千克,注射21~24小时后,亲鱼开始排卵。据报道,将亲鱼从水温12~12.5℃蓄养条件下移入水13~16.5℃的条件下经过1~2昼夜,同样取得良好的催情效果,但雌、雄亲鱼注射脑垂体剂量要减少到3~4毫克/千克体重,经过22~26小时,亲鱼开始排卵。经催情注射后的亲鱼分开暂养在流速为0.5米/秒,水深约2米的木制暂养笼内或有流动水的帆布桶内。
3.人工授精及脱黏
对已经成熟的小体鲟雄鱼,要朝尾部方向按摩腹部或小心地弯曲鱼体,使其排出精液。优质精液为淡黄色白色,调度为鲜奶液状。而呈浅兰色的精液是劣质的,弃掉或查其精子活力后再用,进行人工授精前均需对精子活力进行检测。当雌鱼排卵时,卵巢在腹内有流动现象,若将雌鱼头向上转动或按摩雌鱼腹部时卵同体腔液一起象有水流一样地流出生殖孔。成熟的卵在动物极明显地呈现出暗色的和光亮的环纹,过熟的卵呈大理石色。
取精液时,握住雄鱼头和尾柄,用于毛巾擦去水,将精液挤入干净无水的玻璃杯内并储存。在温度为12~14℃,精液可保存12~15小时。体重为0.15~1.5千克的雄鱼每次可取优质精液2~20毫升。
取卵时用于毛巾将鱼体擦干净,用挤卵法或手术取卵法收集卵粒并去掉体腔液,计算卵重及卵粒重。1千克卵需3~7毫升精液,把卵置于水中搅拌3~4分钟,随后把含有精液的水倒掉,用水冲洗受精卵然后进行脱黏。1千克小体鲟受精卵需用0.5升河泥,在8~10升河泥液中脱黏30~40分钟。
4.人工孵化
受精卵的孵化用尤先科孵化器,按1个水槽内装2.5~3千克。孵化器水流量为5~12升/分钟,在水温10.5~15.3℃时,小体鲟受精卵经7~9昼夜的孵化计89~95度日孵化出仔鱼,一般孵化率为71%~90%。
5.仔鱼的暂养
把仔鱼暂养在置于水流量为6~8升/分钟的木槽或孵化器内的筛网箱内,但拨卵装置停止运动。1平方米可放仔鱼9~18万尾。经5天左右的暂养,存活率为99%。

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


1.亲鱼收集与蓄养
亲鱼来源于长江葛洲坝下江段用三层刺网捕获。亲鱼性腺发育处于Ⅳ期中、末催产效果好,雌鱼分期发育特征见表9。

人工模似蓄养池与自然产卵场条件相近,蓄养池椭圆形梨形为宜,无死角,池宽应在鱼体长3~5倍以上,1000~3000平方米较好,水深2.5米,进排水方便。

2.人工催产
催产池面积85平方米,水深1.5米椭圆形池,水交换量20~40吨/小时,流速0.05~0.2米/秒,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水温15.8~24.5℃之间。

催产药物及剂量。采用LRH-A,雌鱼有效剂量为13.0~55微克/千克。雄鱼一般不用注射,若需要剂量为11~27微克/千克,催产注射方法:一次或二次注射,背部肌肉或胸鳍基部注射均可。

3.授精
首次出现排卵后1~1.5小时应取卵,通常采取剖腹法取卵。精液可现采现用,也可以在0~3℃的冰箱中保存。受精前检查活力,激烈运动时间在1分30秒以上。受精以半干法授精效果好,精液用水稀释100倍,精卵比为120:1,将稀释后的精液与卵粒混合,均匀搅拌8分钟,完成人工授精。

4.脱黏
受精卵入水6~12分钟产生黏性,15~20分钟黏性最强,受精卵吸水膨胀后,放10%~25%的滑石粉悬浊浪中搅拌45分钟,可彻底脱黏。

5.孵化
中华鲟受精卵用筛网式孵化器孵化取得良好的效果,放卵的密度为7.5~10千克/平方米最适,卵孵化率达71%~94%,孵化水温在18℃左右为宜。

6.仔鱼暂养
刚破膜的仔鱼移入水泥池中或玻璃钢槽内,一般池(槽)直径1~2米,水深30~40厘米,双笛式管供水,中心排水孔溢排水,水交换量8~19升/分钟,而流速较小,溶氧在5~7毫克/升以上,放养密度640尾/平方米。

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鱼的选择及成熟度鉴定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一般采用黑龙江水域自然成熟的亲鱼。采捕时间为每年5-7月的繁殖季节。选择身体无病、无伤,雌性体重15千克以上,雄性体重20千克以上的个体,年龄为9-13龄。此鱼雌性个体生殖间期3-5年。非生殖期的雌、雄个体无明显特征。处于生殖期的雌、雄鱼体有所不同,但没有婚姻色及追星类的副特征。具体鉴别方法为:

(1)成熟欲产的雌性个体消瘦,吻尖,脊板尖,体表黏液多,腹壁薄而软,腹部膨大而富有弹性。

(2)用特制挖卵器从生殖孔中挖取卵巢中部的少许卵粒,检查卵的色泽、形状、极化程度等。成熟的卵细胞卵径3.1毫米以上,椭圆形,呈灰绿色或黑绿色,有光泽,有弹性,两极分化明显,动物极的极端出现白色无光泽的极斑。

(3)雄性个体体色、体形没什么变化,一般体重在20千克以上的个体大多已成熟。检查时,见鱼体尾部弯曲成“弓”状,用手轻压生殖孔有精液流出。此时的雄鱼即可作繁殖用亲鱼。

(二)、人工催产当水温升到16-24℃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水温较低时,催产效应时间较长。催产剂多选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注射方法及使用剂量视亲鱼的成熟情况而定。基本剂量为每千克雌鱼体重用量为60-90微克。一般卵细胞极化指标达到1/30以上,即Ⅳ期中时即可催产。全部催产剂量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的10%;当极化指标达到1/55以上时,折射剩余的剂量。雄性鱼使用雌鱼剂量的一半,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注射;对于成熟度较好的雄鱼也可不注射。注射部位一般为胸鳍基部。

经过催产的亲鱼,雌、雄分池暂养,并予以流水刺激,注意观察亲鱼活动,定期检查鱼体变化。雌鱼开始排卵时游动活跃,频繁撞击水面,检查可发现卵巢有明显流动迹象,轻压腹部至生殖孔处有卵粒流出。此时即可取卵。取卵时间可掌握在90分钟以内,最多不超过150分钟,否则受精率将会受到影响。从时间与水温关系看,水温为16.5℃时,效应时间为18小时;平均水温为19℃时,效应时间为11小时左右。

(三)采卵与授精用挤压法采集精液。体重20千克的个体一次可排出精液30毫升左右,甚至更多。雄鱼可多次使用。优良精液呈纯牛奶状。

用剖腹法或手推法采集卵子。1尾15千克体重的个体可产卵2.5-3.5千克,约9万-12万粒。采取手术法获得卵子时,应在亲鱼的腹部切开一个7厘米左右的口,将大部分鱼卵取出后,再将创口缝合,并消毒,然后放入池塘中,经过20-30天的饲养,伤口便会愈合,亲鱼可继续培育再用。用半干法人工授精。精液用量为每1千克鱼卵10毫升。精液使用时,先用无菌水稀释。稀释比例为精液比水1:200。授精时,将精液放入鱼卵中,均匀搅拌3-4分钟,使精、卵充分结合,静置片刻,弃去污水,漂洗干净。

史氏鲟的卵为黏性,一般受精后5-6分钟出现黏性,15-18分钟达到最大黏度,故孵化前鱼卵需脱黏处理。脱黏剂多选用滑石粉或细黄泥。前者制成20%水溶液,后者制成10%的浓度。脱黏时将水溶液注入鱼卵上,不断搅动,使之不出现结块现象。当鱼卵全部呈分散颗粒状、静置时不再出现结块现象即为达到脱黏效果。脱黏时间一般需要30-60分钟。受精卵脱黏后即可进行孵化。

(四)孵化史氏鲟的卵粒较大,也较重,每千克约4万粒左右。孵化最好在微流水条件下进行,或对卵定时拨动。特制的专用孵化器规格一般为380厘米×65厘米×30厘米,有进、排水系统和定时拨卵装置的,一次可孵化史氏鲟卵40万粒;孵化时的进水量为50-60升/分钟,自动拨卵装置每分钟1次,孵化率为85%左右。

此外,也可用双层网箱孵化。网箱规格为80厘米×60厘米×50厘米,每次孵化卵1千克。方法是:将网箱固定浮置于水质清澈、水流速为0.8-1.5米/秒的江湾处,每20分钟翻动1次卵,孵化率也在85%左右。

孵化温度为16-24℃,最适温度19-22℃。在此范围内,水温高时出膜早,且出苗集中;水温低时出苗晚,且出苗时间长。在平均水温17℃时,约105小时出膜;平均水温21.5℃时,约81小时出膜。

牙鲆人工孵化


(一)孵化设备
牙鲆受精卵的孵化,有一次换水的静水孵化和经常换水的流水孵化。从管理方便考虑,一般采用流水孵化较好。

牙鲆人工孵化多用玻璃钢水槽、强化玻璃钢(FRP)水槽和聚碳酸脂水槽,容积为0.5~8立方米,水深0.8~1米。也可用50~100立方米,甚至200立方米的大型水泥池,内安放网箱(0.5~l立方米,深0.6~2米),还可直接放在培育池中孵化。但用0.5~2立方米水槽更便于管理。

(二)孵化条件
1.放卵密度
在微流水(20升/分)、微充气(微波)情况下,0.5~1吨水槽,一般放散气石1个,进行高密度孵化,可放卵30万~60万粒;1吨的水槽,内放较质孵化网箱,直径90厘米,可放卵60万粒。5~10立方米水泥池,放卵8万~4万粒/米3;20~50立方米水泥池,放卵4万~1.5万粒/米3;5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泥池,一般放卵1万粒/米3。

2.孵化条件
(1)水温 可进行孵化的水温为10~24℃。水温在9℃以下、25℃以上,不能孵化。孵化适温为14~19℃。最适孵化水温为15℃左右。
(2)盐度 孵化用水的盐度为2.8%~3.5%。在此盐度范围内,孵化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正常海水稍有些淡水也没有问题,但一般盐度不应高于3.3%,也不能低于1.9%(低于1.9%时受精卵也会下沉)。
(3)pH 要求在7.7~8.6。
(4)溶氧量 要求达6~9毫克/升以上(微流水、微充气,
(5)孵化用水 为经砂滤的洁净海水。
(6)遮光 孵化水槽上方要遮光,防止太阳光直射。

3.孵化日常管理
(1)每天记录水温变化,要保持水温稳定。经常在解剖镜中观察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状况,并记录发育所处的阶段。
(2)孵化期间每天要清除(虹吸)出下沉的卵。
(3)注意充气量不能过大(微波),进水冲击不能大(防止卵膜破裂)。
(4)最好用亲鱼自然产卵开始后5~7天以后的卵(受精卵、孵化率高的产卵盛期所产的卵)。
(5)静水孵化时,只换水1次,要用等温新水。
(6)虹吸出的卵,要放在水中静置,将其中上浮的卵捞出放回孵化。
(7)所用海水,如果重金属含量高,可使用EDtA2~5毫克/升。
在水温15℃时,一般60小时左右即可孵化出仔鱼。

4.孵化仔鱼的计数方法
用100~1000毫升的烧杯随机取样3~5次,计算其中仔鱼数,求出其平均值,推算出孵化仔鱼数,求出其孵化率。计算公式为:

孵化率=(孵出仔鱼数/受精卵数)100%


一般是将浮上卵作为受精卵。

黄鳝的人工孵化



人工孵化鳝卵的相对密度大于水,在自然繁殖的情况下,鳝卵靠亲鳝吐出的泡沫浮于水中孵化出苗;人工孵化时,无法得到这种漂浮鳝卵的泡沫,鳝卵会沉入水底。因此,人工孵化时,可根据产卵数量选用玻璃、瓷盆、水族箱、小型网箱及孵化桶等孵化。

(1)静水孵化

水位控制在10~15厘米。一般人工授精率较低,未受精卵崩解后,易恶化水质,应及时清除。因是封闭型容器,要注意经常换水,确保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换水时水温差不要超过3℃(每次换水1/2~1/3,每天换水2~3次),胚胎发育过程中,越到后期,耗氧量越大,需增加换水次数(每天换水4~6次)。受精卵在静水孵化,管理得当,均能孵出鳝苗。

(2)滴水孵化

是在静水孵化的基础上,不断滴入新水,增加溶氧,改善水质。具体做法是:提前一天在消毒洗净的器皿底部均匀铺上一层经清水洗淘、阳光暴晒的细沙;从水龙头接出小皮管,用活动夹夹住皮管出水口,以控制水流滴度,将受精卵转移至铺有细沙的器皿中;打开水龙头,调节活动夹至适宜水滴速度。滴水速度视孵化鳝卵多少而定,若用脸瓷盆,一般为30~40滴/分钟,至第四天后调至50~60滴/分钟。总之,视水温情况调控滴水。孵化的器皿最好有溢水口,要经常倾掉部分脏水。

(3)流水孵化

于木框架中铺平筛网,浮于水面上。把鳝卵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拣出杂质、污物。以筛网上均匀附有薄薄一层卵块为宜,筛网浮于水泥池中的水面上,即可孵化。将鳝卵的1/3表面露出水面。并保持微流水,水泥池一边进水,一边溢水。

若是鳝产卵较多,可用孵化桶流水孵化。孵化桶是一种专用孵化鱼苗的工具,下面底部进水,上面有网罩过滤出水,靠水的冲力把鳝卵浮在水中,水的冲力不能太大。

在孵化期间要注意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及时拣出死卵,冲洗掉碎卵膜等。技术得当,水温在28~30℃,经过4~5天即可出苗;水温在23~28℃,需6~8天出苗;水温在20℃左右时,需要10天左右出苗。

基底铺的细沙可防水霉病,还可帮助胚体快速出膜。因为正常的胚体在出膜前不停转动,活动剧烈,与细沙产生摩擦而加速卵膜破裂,使之早出膜。

出膜的幼苗放入大瓷盆、水族箱及小水泥池中饲养,水深10~30厘米,每天换水1/3,至卵黄囊吸收完毕,投喂煮熟的蛋黄粒或小型浮游动物,开口吃食数日后,即可放入幼苗培育池中。

林蛙的人工孵化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林蛙的受精卵,由于受天敌的危害和环境及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孵化率往往很低。而人工孵化,则是在专用的孵化池中进行,避免了各种不利条件的危害和影响,大大地提高了孵化率。

孵化池为了把不同时期产的卵分池孵化,避免因不同期的卵同池孵化而产生蝌蚪规格参差不齐的现象,孵化池可多建几个,其数量依亲蛙数量而定。面积不必太大,一般2-3米 即可,水深20-30厘米。为保证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池水应能保持一定的交换量,但水流不能太大,不可冲动卵团:进、出水口都要用筛绢罩上,防止有害昆虫、剑水蚤等流入和受精卵或蝌蚪随水流出。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不建孵化池,在大水面中用网箱孵化

1.放养密度由于将幼蛙养至成蛙,其规格变大,体重增加,将占据相对大的空间,所以放养密度相对于幼蛙养殖要大幅度降低如果作为商品蛙养殖,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40-60只。若环境条件和饵料保证条件不理想,尚需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如果作为后备亲蛙养殖,每平方米只可放养20-30只。

2.投饵量因成蛙个体大,摄食量也大,所以要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为获得较高品级的商品蛙,相对投饵量可适当比幼蛙养殖高一些,一般按成蛙群体总重的10%-12%投喂即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47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