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额鲈

中文名称宽额鲈

拉丁名称Promicrops lanceolatus (Bloc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宽额鲈属

拉丁属名Promicrop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中部,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粗壮,侧扁,被圆鳞,侧线管有分支,口大,颌齿甚细小,前端有小犬齿,犁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11鳍棘,14-15鳍条,鳍棘短。臀鳍3鳍棘,8鳍条,尾鳍圆形。

生活习性
暖水性珊瑚礁及沿岸性鱼类,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3 000毫米,食用鱼类。

暖水性海(洋)生。

相关知识

宽额缨鲆


[学名]: Crossorhombus valderostratus
[资源名称]: 宽额缨鲆
 
[形态特征]:
 
背鳍82~89;臀鳍61~67;胸鳍(左)10~11,(右)8~9;腹鳍6;尾鳍17。侧线鳞53~58;鳃耙0+6~7,椎骨10+25个。 体长为体高1.8~2.1倍,为头长3.6~4.5倍。头长为吻长5~6.4倍,为眼径2.9~3.4倍,为眼间隔1.5~5.9倍,为最长背鳍条1.7~2.1倍,为左胸鳍长(雄)0.5~0.8倍或(雌)0.9倍,为右胸鳍长(雄)1.5~2.1倍或(雌)2.4倍,为左腹鳍长2.2~2.9倍,为尾鳍长0.8~1.3倍,为尾柄长6.2~8.4倍;尾柄高为尾柄长2.9~4.5倍。 体近长卵圆形,很侧扁。尾柄很短。头短高。雄色吻左侧有一尖长形吻棘,在眼间隔正前方有3横行具蓝绿色光泽的小黑点。两眼位头左侧,两眼外缘各有一黑色皮膜状突起;上眼较下眼稍后。眼间隔凹沟状,雄鱼显著较宽,在眼缘各有1~2眼棘,雌鱼较窄且无吻棘及眼棘。鼻孔每侧2个;左鼻孔位下眼前方吻侧,前孔有一皮质突起;右鼻孔位背鳍前端下缘。口小,前位。左上颌较眼径稍短,略达眼下方。两颌牙小,一行。鳃峡凹刻深,后端尖形。鳃耙短,长扁形,有小锯刺。 头体左侧被强栉鳞,上下颌无鳞,奇鳍有小栉鳞;头体右侧被圆鳞,鳍无鳞。仅有左侧线,侧中位,在胸鳍后上方呈弯弧状。 背鳍始于吻右侧鼻孔的上缘;成年雄鱼第7~9鳍条常较长;中部鳍条最长;后端鳍条很细短。臀鳍始于胸鳍始点稍下方,形似背鳍。左胸鳍侧位、稍低;第2鳍条最长,雄鱼突出呈丝状,雌鱼仅较第3鳍条略长。右胸鳍很短。左腹鳍基很长,始于鳃峡后端,第3~4鳍条最长;右腹鳍基很短,始于第4~5左腹鳍条基右侧。尾鳍尖矛状,中央11鳍条分枝。 头体左侧淡灰褐色,沿侧线有2~3个黑褐斑;鳍淡色,背、臀鳍外缘及尾鳍后端较灰暗,偶鳍有小褐点纹。体右侧雌鱼白色,雄鱼中后部为蓝黑色大斑状,斑达体背腹缘及尾柄。鳃腔膜与右侧腹腔膜无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温州外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海南省东沙群岛到台湾、浙江等东海中东部海区;西达斯里兰卡及非洲东岸,东到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热带暖水性小型底层海鱼,约分布于40~200米深海区

宽额鹦嘴鱼


中文名称宽额鹦嘴鱼

拉丁名称Bolbometopon muricatum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异名驼背大鹦嘴鱼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鹦嘴鱼科

拉丁科名Scaridae

中文属名宽额鹦嘴鱼属

拉丁属名Bolbometop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中部,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侧扁而高,体长为体高的2.0-2.5倍,头大,前额隆起,随着生长,其额部愈隆起呈瘤凸,颌齿愈合成齿板,整个表面粗糙,均无犬齿。齿板呈白色,上唇内唇内唇存在于唇的后半部,每侧上咽骨具扁平齿2行,有退化齿。下咽骨齿盘长大于宽,颊鳞3行,后鼻孔大,卵圆形,侧线中断,侧线鳞18+7,背鳍Ⅸ-10,臀鳍Ⅲ-9,胸鳍Ⅱ-13-14,尾鳍圆形(小个体)或上下叶延长(大个体)。

生活习性
海(水)生。

宽鳍鱲


中文名称 宽鳍鱲
拉丁名称 Zacco platypus(Temminck et Schlegel)
英文名称 pale chub
地方名称 鱲鱼、双尾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鱲属
拉丁属名 Zacco Jordan et Evermann,1902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2,7;胸鳍条1,13~15;腹鳍条1,8;臀鳍条3,8~9;侧线鳞41一45;下咽齿3行,244一442或245一542等式,顶端尖,略呈钩扶;鳃耙外侧8一9,鳃把短而尖,排列稀疏,鳃丝细长。脊椎骨36~37。体长为体高的3.1~3.5倍,为头长的3.6~4.3倍。头长为吻长的2.6~3.0倍,为眼径的4.1~4.6倍,为眼间距的3.2~3.7倍。为尾柄长的1.2~2.6倍,为尾柄高的2.3~2.7倍。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头短,吻钝。口端位,稍向上倾斜。唇厚。眼较小。鳞较大,略呈长方形,在腹鳍基部两侧有一向后伸长的腋鳞。侧线完全,在腹鳍处向下微弯,过臀鳍后又上升至尾柄正中。背鳍起点稍近于吻端,或与腹鳍起点相对。胸鳍长,末端接近或达到腹鳍起点。腹鳍距臀鳍较距胸鳍为近。肛门至腹鳍约有10个鳞片。臀鳍距腹鳍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分叉较深,下叶稍长于上叶。生殖季节雄鱼头部和臀鳍条上出现许多珠星。鳔2室,后室长,为前室的2倍;肠管长为全长的1.5倍左右。腹腔膜黑色。生活时体色鲜艳,背部呈黑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2~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条纹间有许多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腹鳍为淡红色。胸鳍上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灰色,尾鳍的后缘呈黑色。

生活习性 喜栖息于山涧急流、底质为砂石的小溪中。通常集群活动,摄食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

沙鲈


[学名]: Psammpperca waigiensis
[资源名称]: 沙鲈
[外文名]: Sand bass、sand perch、rddf barramundi、dwarf palmer、glasseyed perch、waigeu sea perch
 
[形态特征]:
 
背鳍Ⅶ,I-13;臀鳍Ⅲ-8;胸鳍15;腹鳍I-5;尾鳍17。侧綫鳞46~49。 体长117~312毫米。体较延长,侧扁。背腹缘皆钝圆。体长为体高2.7~3.6倍,为头长2.6~2.8倍。 头部稍呈圆锥形。背部圆凸,由吻端至眼间隔微凹下。头长等于或短于体高,头长为吻长3.5~3.7倍,为眼径5~5.6倍。吻钝圆。眼中等大,侧上位,靠近前端。眼间隔宽,圆凸,其宽大干眼径。鼻孔2,分离,其距离约与瞳孔等大。前鼻孔小,具瓣膜,位于唇上缘,后鼻孔巨大,位于眶前缘。口中等大,稍倾斜,上下颌等长。上颌骨后端扩大达瞳前下方。眶前骨狭,下缘平滑。上下颌、犁骨、锄骨齿细小绒毛状、舌上具绒毛齿呈椭圆形。前鳃骨后边具锯齿,隅角有一强棘,下边平滑无棘。鳃盖骨有一扁平棘,多埋于皮下不明显。鳃耙强大,杆状,最大鳃耙长于最长鳃丝。、鳃耙2~3+6~7。 鳞大而薄,栉状齿细弱。背鳍与臀鳍基底有一鳞鞘。颊部与鳃盖上被小鳞。侧綫完全,沿体侧中央,在胸鳍上微呈一弧状弯曲。 背鳍2,稍分离,中间有深缺刻。第一背鳍鲢鳍棘强大,其起点距吻端与第二背鳍基底末约相等,以第三鳍棘为最长。第二背鳍边缘圆形,最长鳍条约等于最长鳍棘。臀鳍起点于第二背鲔第三鳍条下方。第二鳍棘粗壮。胸鳍中等大,边缘圆形。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尾鳍圆形。 全体银灰色,第二背鳍及尾鳍边缘灰褐色。胸鳍及腹赂色较浅。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南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中国,日本,昆土兰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棲息於岩礁或珊瑚礁, 時常在雜草叢生的區域中, 白天通常在洞與裂隙。 進入河口。

紫鲈


中文名称紫鲈

拉丁名称Aulacocephalus temmincki Bleek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黄鳝属

拉丁属名Aulacocepha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北至日本、朝鲜。我国产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稍长,甚侧扁,被细小栉鳞,头中大,颊部被细小栉鳞。口大,口裂斜,下颌稍突出。两颌、犁骨和腭骨均具绒毛状齿。舌上无齿。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齿。鳃盖骨具3棘。背鳍鳍刺部与鳍条仅基部稍连,具深缺刻,8鳍棘12-16鳍条,臀鳍2-3鳍棘12-14鳍条。尾鳍圆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窄额带鱼


[学名]: Pseudoxymetopon siensis
[资源名称]: 窄额带鱼
[外文名]: Tvrantfish、Crested hairtail

[形态特征]:
 
背鳍142~148,胸鳍11。鳃耙4~5+9~10。 全长为体高18.5~22.2倍,为头长9.6~11.3倍。头长为体高1.65~2.1倍,为吻长2.5~2.9倍,为眼径5.4~6.4倍。 体颇延长,侧扁,呈带状,背缘和腹缘几近平行,肛门部稍宽大,尾向后渐细,鞭状。头窄,较短,很侧扁,侧视弧形;额骨自上颌后端直至眼中部上方形成一扁薄高锐突起。吻尖突,中长,长约为眼径2.1~2.4倍。眼中大,中侧位,在头的前半部。鼻孔每侧一个,较大,裂缝状,具一小鼻瓣,位于眼前方。口大,斜裂,口裂始于眼中部的水平线上,下颌突出。上颌骨伸达鼻孔垂直线下方,前部为眶前骨遮盖。牙强大,侧扁而尖,先端不具倒钩,上颌前端具大犬牙4~6个,两侧各有小牙8~10个,下颌前端具犬牙一对,口闭时外露,两侧各有牙10~12个,较上颌侧牙为大。腭骨、犁骨及舌上均无牙。舌尖长,游离,大部为下颌骨内侧皮膜遮盖。鳃孔宽大。鳃盖骨后缘钝尖。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短,排列稀疏。肛门位于体中部的前方。鳞退化。侧线低平,在胸鳍上方略向下斜,不显著弯曲,沿体中部伸达尾端。 背鳍基底长,起点在前鳃盖骨上方,沿背缘伸达尾端,具142~148鳍棘,最长鳍棘约等于体高2/3。臀鳍退化,呈一鳞片状突起,起点在背鳍第四十九至五十鳍棘下方,无小刺露出皮外。胸鳍短小,下侧位,基底平横,鳍条朝向上方。腹鳍退化,具一对鳞片状突起,起点在背鳍第十二至十三鳍条下方。尾鳍消失,尾呈鞭状。体腔较小,腹膜灰白色。胃大,长囊状,伸达体腔后2/3处。幽门盲囊细长,指状,12个。肠细长,直管状。无鳔。 体银白色,背部两侧具不规则黑色斑块,尾端黑色。口腔灰色。背鳍鳍膜密具黑色小点。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浙江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安达曼群岛、红海、马六甲海峡。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一般栖息于50~70米水深的泥质海底。摄食鱼类、虾类、头足类幼体、等足类。卵浮性,有油球。全长一般为500~700毫米。

宽吻契氏[鱼岁]


中文名称宽吻契氏[鱼岁]

拉丁名称Phoxinus czekanowskii czerskii Berg

英文名称Chersy's minnow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鱼岁]属

拉丁属名Phoxinus Agassiz,183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兴凯湖的Оларка河流域。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7。头长为体长(至尾鳍基部)的22%-28%,平均为25.3%;眼径为体长的5.0%-7.5%,平均为6.4%;吻长为体长的7%-10%,平均为8.2%;眼后距为体长的10%-15%,平均为11.9%;吻宽为体长的7%-12%,平均为8.9%,最大体高为体长的18%-23%,平均为20.3%;最小体高为体长的10%-14%,平均为11.6%;尾柄长为体长的22%-29%,平均为25.1%;吻至背鳍长为体长的55%-61%,平均为57.5%;胸鳍始端至腹鳍开始处长为体长的19%-28%,平均为23.6%;背鳍基底长为体长的8%-14%,平均为11.2%,背鳍高为体长的17%-23%,平均为19.9%;臀鳍基底长为体长的8%-13%,平均为10.3%;臀鳍高为体长的14%-23%,平均为17.4%;尾鳍长为体长的17%-23%,平均为20.2%;胸鳍长为体长的15%-19%,平均为16.9%;腹鳍长为体长的11%-17%,平均为13.2%。活体的背部为暗绿橄榄色;体侧银黄色,且散布有暗色斑点;尾鳍浅红色;背鳍淡玫瑰色;其他鳍为淡橄榄色。有时,尤其是幼体的体侧有被许多褐色斑点所遮盖成的不明显的暗色纵带,这些褐色斑散布得特别密。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72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虹鳟亲鱼培育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