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鲟(史氏鲟)

中文名称 施氏鲟(史氏鲟)
拉丁名称 Acipenser schrenckii(Brandt)
英文名称 Amur sturgeon
地方名称 七粒浮子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鲟形目
拉丁目名 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 鲟科
拉丁科名 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 鲟属
拉丁属名 Acipenser Linnaeus,17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根据全长30~141厘米时测定58尾:背鳍38~55,臀鳍21~30,背骨板12~17,侧骨板32~46,腹骨板7~11,鳃耙35~38。
头长为全长的17.3~26.8%,尾柄长为全长的3.1~8.9%,尾柄高为全长的2.7~3.8%,吻长为头长的32.5~52.2%。

鲟鱼吻的形状有很大的变异,有的吻呈锐三角形,有的象矛头。头长、吻长和尾柄长均随着生长而缩小。

鲟鱼的体形很象蝗鱼。最明显的区别是口小,嘴唇具有皱褶、形似花瓣。鳃膜不相连结。口的前方有二对须,横生并列。吻的腹面、须的前方生有若干疣状突起,由此得名七粒浮子。

背部为黑褐色或灰棕色,腹部银白色。

生活习性 黑龙江的鲟鱼不是洄游性鱼类,栖息于砂砾底质的江段,行动迟缓,喜贴江底游动,很少进入浅水区。冬季在大江深处越冬,解冻时游往产卵场所。
依鱼的不同年龄而异。幼小个体主要以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幼虫为对象,成鱼除索食这些生物外,还食小型鱼类,甚至以蛙为食。性成熟的个体在产卵期索食强度很低,这是与鳇鱼不相同之处。解剖56尾鲟鱼,大部分是空胃。

相关推荐

史氏鲟苗种培育技术


1、基础设施

1.1玻璃钢盆圆形,直径1m,深度50cm,笛式表层供水,中央底层排水,垂直弯管控制水位,并能保持常流水。

1.2水泥池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是方形,方形是避免死角,面积以10m2~15m2为宜,深度为1m。要求进排水方便,有排污口,排水管能水位,并能保持微流水。

1.3充气泵空气压缩机,每个玻璃钢盆2个气泡石,罗茨鼓风机,每个水泥池一个代气管。

2、苗种生活环境

史氏鲟生活水环境要求水质清新,溶解氧高要高于6mg/l,最适生长温度18℃~24℃,低于4℃或高于27℃时拒食人工配合饲料。温度变化不能过大,每天不得超过5℃。PH值7~8。

3、饲料

从仔鱼开口至苗种培育结束,全程使用配合饲料,粒径为0.2~2.5mm。前期为微颗粒饲料,后期为沉性饲料。仔稚鱼对蛋白质要求为46%-50%。幼鱼对蛋白质的要求为42%-45%。同时注意添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以满足营养需求。

4、培育方法

4.1史氏鲟按生长情况分为三个阶段

4.1.1仔鱼阶段刚破膜仔鱼移入玻璃钢盆中饲养,密度为2000-3000尾/m2,水位保持25cm左右,水流量为15升/分钟。仔鱼黑色素栓排出,标志着仔鱼从体内营养期转入混合营养期,开口摄食配合饲料,饲料粒径0.2-0.4mm。这时期的密度为1500-2000尾/m2,每天投喂次数为8-12次,日投喂是为体重的10%-12%。

4.1.2稚鱼阶段仔鱼长至3cm,初具成鱼形状,便视为进入稚鱼阶段。稚鱼人和3-5cm,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m2,水位保持在30cm,流是为20升/分钟。饵料粒径0.4-0.6mm,日投喂量为体重的7%-10%。鱼全长达5-10cm时,便移入水泥池中饲养,放养密度为400-800尾/m2,水位保持在35-40cm,流量为25升/分钟,饵料粒径为0.6-1mm,第天投喂6次,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7%。

4.1.3幼鱼阶段鱼苗全长达10cm,视为进入幼鱼阶段,继续在水泥池中饲养,规格为10-15cm时放养密度为300-500条/m2,水位保持40-50cm,流量为30升/分钟。每天投喂次数减为5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7%,饲料粒径为1-1.5mm。鱼全长达15-20cm时,放养密度为250-300尾/m2,每天投喂4次,日投喂量为体和的4%-5%,饵料料径为1.5-2.0cm。

4.2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每天认真巡池观察,定期测定水质理化因子,第5天测量鱼体重和体长,以便确定饵实投喂量。每天测3次水温,水温最好控制在18℃-24℃。本着人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原则。仔鱼阶段最好不用药,稚鱼阶段防止红嘴商的发和,采用“外消”和内服的方法。“外消”:全池泼洒食盐水,使池水浓度为5‰-7‰,连用3天。内服:饲料拌呋喃唑酮,每100kg鱼用药2.5克。幼鱼阶段预防细菌性出血商。“外药”:氟酸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2g,连用3天。内服:饲料中拌土霉素,每100.kg鱼用药3g,隔次投喂。

史氏鲟的养成技术




只要是有冷水条件的地方均可养殖史氏鲟,而且精养和混养均可,但最好是精养。

一、精养

(一)室内水泥池精养

1、池塘条件及水质要求室内水泥池面积10-30平方米,圆形或方形、长方形均可,水深1-1.5米,在池的一端注水,另一端出水,形成长流水条件。要求水温控制在14-26℃之间,水体溶氧在6毫克/升以上,水质无污染,附合渔业水质标准。

2、放养放养的鱼种规格最好体长为10-30厘米、每平方米放养量为1-2尾,即每公顷放养量为1.05万-3万尾之间,且要求所放养的鱼种大小一致,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动及摄食正常。放养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2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

3、饲养管理饲养期间的主要管理技术:一是保持水质的清洁,经常清除池内污物,并控制好水温在14-26℃之间,最好是在18-25℃之间;二是投饲管理。从鱼种入池的第二天开始投喂,每天投饵3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并视鱼体的摄食情况而调节日投饵量,另外,每10天打样一次,测量鱼的生长情况,以此调节投饵量;三是适时分池饲养,因史氏鲟的个体生长差异较大,若不及时分池,会出现大的个体生长更快,而小的个体因抢不到食物生长缓慢。

(二)、室外水泥池精养

1、池塘条件及水源室外水泥池精养的基本要求是:池塘面积为0.2-0.3公顷,水深1.8米以上;水源无污染,附和渔业水质标准,水温控制在14-26℃之间,水体溶氧量在6毫克/升以上,有地下水经常注入的池塘更佳。

2、放养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为体长20-30厘米、体重在60-100克之间,每公顷放养量为4500尾左右,放养用5%的食盐水浸泡20分钟进行体表消毒。

3、投饲自鱼种入池后的第二天开始投饵,颗粒饲料的配方见前述,日投喂3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左右,根据鱼的生长情况,每10天调整一次投饵量。

二、混养

史氏鲟的混养一般在湖泊或水库中进行。由于其面积较大,水质较好,饵料丰富,水位深,很适合鲟鱼的混养。但所放养的鱼种重量最好在300克以上,适量搭配放养白鲢、鳙鱼及草鱼等,一般不需另外投喂饲料。

史氏鲟种苗人工培育技术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隶属鲟形目、鲟科、鲟属,地方名七粒浮子。分布在梁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及嫩江,属黑龙江特产鱼类。其肉味鲜美,尤其是鱼卵加工成的黑籽酱,素有黑珍珠、黑色黄金之称,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是欧美各国的国宴珍品,产品住不应求。另外,史氏鲟外形独特,具长吻和裸露骨板,可作为观赏鱼饲养。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史氏鲟已成为高档消费品,主要供应高档宾馆和饭店。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减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史氏鲟养殖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东北地区气候条件适合开展史氏鲟的人工养殖。目前,种苗主要依靠人工繁殖和培育,为了探讨史氏鲟在吉林省人工养殖的可行性,作者2000年6月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首次引进史氏鲟水花进行室内人工培育,为进一步开展成鱼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1 鱼苗来源 史氏鲟水花购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江名优鱼类繁育基地,共2250尾,体长1.2-1.5cm,孵出6d,卵黄囊尚未完全吸收。塑料袋充气,保温火车运输。

2 养殖条件 采用分级饲养法,即随着鱼苗的长大逐渐扩大养殖水体。鱼苗运到后,先放到体积为1.5x0.8x0.4m 2个鱼缸中,每缸放苗1 000尾左右,这样投放轮虫时可保证足够的饵料密度,使用冲气泵不间断冲气。养殖1周后体长2.0cm,将鱼苗分养至体积为2.0X1.2X0.8m 2个水族箱中。鱼苗长至10.0cm后,将其放养至2个水泥池中,每个水泥池面积12.0m2,水深0.6-0.8m。

3 饲养管理

3.1 水质 保持不问断充气状态,使水中溶氧量在50mg/L以上。随着鱼体长大,逐渐加大充气量。每天换底层水1次,每次换水1/3以上,吸出残饵和粪便,保持水质清洁。

3.2 饵料投喂 史氏鲟开口料为轮虫和枝角类,鱼苗运到后,首先投喂人工培养的轮虫,密度保持在20个/m1以上,便于鱼苗捕食。2-3d后投喂枝角类;投喂轮虫和枝角类后应注意观察,发现剩余饵料大部分死亡后,应及时换水,避免污染水质。 鱼苗长至3.0cm后,开始投喂水丝蚓,投喂时将水丝蚓剪断,用水冲洗后给予。体长5.0cm以后,即可投喂整条水丝蚓,投喂量以食后少量剩余为准。

4 疾病防治

4.1 饵料消毒 生物饵料投喂前应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用2%-4%食盐水或10mg/kg高锰酸钾消毒5min,以免带人病原菌。

4.2 药物防治 细菌病 高温季节尤其7、8月,养殖水体定期施用痢特灵或土霉素药浴,浓度为5mg/kg,浸泡24h后换水,连续2-3d,治疗浓度为10mg/kg。原生动物病 小瓜虫用50mg/kg福尔马林浸洗;车轮虫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mg/kg药浴;三代虫可用0.25mg/kg晶体敌百虫药浴。

4.3 定期清底 高温期每隔半个月彻底清洗池底,先将史氏鲟倒出,留少量水,用20mg/kg 高锰酸钾消毒30min,排除旧水,注入新水再把史氏鲟放入。

4.4 水温影响 史氏鲟属冷水性鱼类,生长适温15-25℃,水温超过25℃容易引起死亡;冬季水温10℃以下,易得水霉病,每次换水后加入少量食盐可起到预防作用。

5 注意事项

5.1 史氏鲟喜暗光,养殖期间需要遮光,避免日光直射。

5.2 注意充气泵供气情况,如停电或断气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更换新水可维持1-2h。

5.3 避免泛池。残余饵料特别是水丝蚓死亡后,产生有毒物质,导致鱼苗中毒昏迷,发现后迅速捞出,放人新水中冲气,否则导致死亡。

6 结A-与分析 经过4个月的养殖,水花最终成活率达70%-75%,平均体重30-40g,体长20-25cm。结果表明:采用天然生物饵料进行室内培育史氏鲟种苗是可行的。只要管理得当,注意高温期水质变化,渡过高温期后,春、秋两季史氏鲟很少发病。但由于史氏鲟需高氧,缺氧后短时间可造成大量死亡,因此,需精心管理避免造成损失。培育的史氏鲟种苗可用于成鱼的养殖。

史氏鲟的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鱼的选择及成熟度鉴定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一般采用黑龙江水域自然成熟的亲鱼。采捕时间为每年5-7月的繁殖季节。选择身体无病、无伤,雌性体重15千克以上,雄性体重20千克以上的个体,年龄为9-13龄。此鱼雌性个体生殖间期3-5年。非生殖期的雌、雄个体无明显特征。处于生殖期的雌、雄鱼体有所不同,但没有婚姻色及追星类的副特征。具体鉴别方法为:

(1)成熟欲产的雌性个体消瘦,吻尖,脊板尖,体表黏液多,腹壁薄而软,腹部膨大而富有弹性。

(2)用特制挖卵器从生殖孔中挖取卵巢中部的少许卵粒,检查卵的色泽、形状、极化程度等。成熟的卵细胞卵径3.1毫米以上,椭圆形,呈灰绿色或黑绿色,有光泽,有弹性,两极分化明显,动物极的极端出现白色无光泽的极斑。

(3)雄性个体体色、体形没什么变化,一般体重在20千克以上的个体大多已成熟。检查时,见鱼体尾部弯曲成“弓”状,用手轻压生殖孔有精液流出。此时的雄鱼即可作繁殖用亲鱼。

(二)、人工催产当水温升到16-24℃时即可进行人工催产。水温较低时,催产效应时间较长。催产剂多选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注射方法及使用剂量视亲鱼的成熟情况而定。基本剂量为每千克雌鱼体重用量为60-90微克。一般卵细胞极化指标达到1/30以上,即Ⅳ期中时即可催产。全部催产剂量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的10%;当极化指标达到1/55以上时,折射剩余的剂量。雄性鱼使用雌鱼剂量的一半,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注射;对于成熟度较好的雄鱼也可不注射。注射部位一般为胸鳍基部。

经过催产的亲鱼,雌、雄分池暂养,并予以流水刺激,注意观察亲鱼活动,定期检查鱼体变化。雌鱼开始排卵时游动活跃,频繁撞击水面,检查可发现卵巢有明显流动迹象,轻压腹部至生殖孔处有卵粒流出。此时即可取卵。取卵时间可掌握在90分钟以内,最多不超过150分钟,否则受精率将会受到影响。从时间与水温关系看,水温为16.5℃时,效应时间为18小时;平均水温为19℃时,效应时间为11小时左右。

(三)采卵与授精用挤压法采集精液。体重20千克的个体一次可排出精液30毫升左右,甚至更多。雄鱼可多次使用。优良精液呈纯牛奶状。

用剖腹法或手推法采集卵子。1尾15千克体重的个体可产卵2.5-3.5千克,约9万-12万粒。采取手术法获得卵子时,应在亲鱼的腹部切开一个7厘米左右的口,将大部分鱼卵取出后,再将创口缝合,并消毒,然后放入池塘中,经过20-30天的饲养,伤口便会愈合,亲鱼可继续培育再用。用半干法人工授精。精液用量为每1千克鱼卵10毫升。精液使用时,先用无菌水稀释。稀释比例为精液比水1:200。授精时,将精液放入鱼卵中,均匀搅拌3-4分钟,使精、卵充分结合,静置片刻,弃去污水,漂洗干净。

史氏鲟的卵为黏性,一般受精后5-6分钟出现黏性,15-18分钟达到最大黏度,故孵化前鱼卵需脱黏处理。脱黏剂多选用滑石粉或细黄泥。前者制成20%水溶液,后者制成10%的浓度。脱黏时将水溶液注入鱼卵上,不断搅动,使之不出现结块现象。当鱼卵全部呈分散颗粒状、静置时不再出现结块现象即为达到脱黏效果。脱黏时间一般需要30-60分钟。受精卵脱黏后即可进行孵化。

(四)孵化史氏鲟的卵粒较大,也较重,每千克约4万粒左右。孵化最好在微流水条件下进行,或对卵定时拨动。特制的专用孵化器规格一般为380厘米×65厘米×30厘米,有进、排水系统和定时拨卵装置的,一次可孵化史氏鲟卵40万粒;孵化时的进水量为50-60升/分钟,自动拨卵装置每分钟1次,孵化率为85%左右。

此外,也可用双层网箱孵化。网箱规格为80厘米×60厘米×50厘米,每次孵化卵1千克。方法是:将网箱固定浮置于水质清澈、水流速为0.8-1.5米/秒的江湾处,每20分钟翻动1次卵,孵化率也在85%左右。

孵化温度为16-24℃,最适温度19-22℃。在此范围内,水温高时出膜早,且出苗集中;水温低时出苗晚,且出苗时间长。在平均水温17℃时,约105小时出膜;平均水温21.5℃时,约81小时出膜。

史氏鲟受精卵运输及孵化技术


一、材料和方法

1.孵化工具:采用筛网式淋水孵化器进行孵化,该孵化器由尤先科孵化器经适当改装而成,共4台,孵化槽规格为380厘米×60厘米×30厘米,内设4个孵化箱,每个箱内有一筛网盛卵箱,箱内可收容受精卵10万粒,每个盛卵箱上面有一个淋蓬喷头。外箱低处有一进水口,另一侧高处为出水口,进排水量为每分钟50~60升,箱底部设有自动拨卵装置,每分钟拨卵一次,每台孵化器可一次孵化受精卵40万粒。

2.受精卵包装:采用尼龙袋双层包装后置泡沫箱中,用胶带包扎封口。尼龙袋规格为口径15厘米×底径38厘米×长边77厘米×短边60厘米×厚8微米;泡沫箱规格为29厘米×39厘米×59厘米,侧壁厚2.5厘米,顶和底层厚3.0厘米。每袋装运密度为3万~5万粒。

3.水源、水质:孵化用水采用经充分曝气后的深井水,取水水层距地平面以下186米,将水泵入蓄水池,经蓄水池中配置的2.5千瓦增氧机连续增氧曝气后再引入孵化器。

二、结果

1999~2001年三年中,共引进史氏鲟受精卵247.2万粒,实际成活230万粒,运输平均成活率为93%,孵化出苗195.5万尾,平均孵化率为85%。

三、讨论

1.关于史氏鲟受精卵运输问题

(1)用于长途运输的史氏鲟受精卵的受精率必须在85%以上,受精率较低的受精卵,在运输过程中极有可能因死卵破裂或霉变,污染水质和波及好卵,导致成活率降低,即使是受精率较高的受精卵,也应在运输前剔除死卵。

(2)准确把握好运输时机,一般说史氏鲟受精卵,从史氏鲟胚胎发育至第四卵裂后,到破膜前这段时间均可运输,但必须在破膜前到达目的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胚胎破膜引起水质变坏,且鱼苗脱膜后,对水质环境要求较高,运输过程中极易死亡。

(3)史氏鲟受精卵在运输过程中伴随着胚胎发育,而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在14~22℃,因此,史氏鲟受精卵运输应将温度控制在这一范围,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范围均会影响到后期的孵化效果。

(4)为保证运输质量,一般应在运输中途设立中转站,将史氏鲟受精卵由产地运到哈尔滨机场时,途中时间已达12小时以上,氧气袋中的氧气消耗量已经很大,且水质也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此时,将氧气袋打开换水冲氧重新包装,这样可取得最佳运输效果,但应注意内外水温应保持一致,操作时应小心谨慎,以免破坏卵膜。

(5)受精卵到达目的地后,必须作“缓卵”处理,即先将受精卵包装袋放入孵化器用水中进行水温调节,约半小时后将受精卵连同原水缓慢倒入容器中,并缓缓加入孵化用水,在进一步调节水温的同时,着重调节水质,使受精卵适应新的水体环境。缓卵的时间根据温差及水质情况而定,一般不应超过3个小时。

2.关于史氏鲟受精卵孵化问题

(1)水温控制:史氏鲟受精卵胚胎发育低于11℃发育缓慢,在发育中大多已停滞;高于24℃时,胚胎发育加速,但畸形率高,最终导致全部死亡。因此,必须调节孵化过程中的水温,使水温保持在14~22℃之间,并且要求在某一温度区间保持相对稳定。

(2)水量控制:水量控制的原则是保证孵化用水中有足够的溶氧,及时排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废弃物,同时还应确保拨卵器的定时动作。不同孵化器的供水量的要求各不相同,淋水式孵化器供水量一般要求每小时3米3左右,孵化前期,胚胎的呼吸量小,随着胚胎的进一步发育,呼吸量不断加大,到出膜前期最大,因此,水量的调整,应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实际需要,由小到大逐步调整。

(3)霉菌控制:孵化水温正适合水霉发生、发展的需要,水霉的着生地是死卵,孵化过程中如出现死卵,必须及时将其清理出去。清理的方法,一是采用虹吸吸出法,盛卵糟内由于水流的作用,死卵会集中在上层的某一部位,此时可用虹吸法将这一部位整体吸出到容器中,进行二次挑选,将其中活卵再挑回到孵化器中;二是采用漂浮去除法,将盛卵槽整体移出,浸到苗种培育槽中进行漂洗,待绝大部分死卵和着菌卵漂浮出去后,再将漂出好卵挑回到孵化器中,此方法适用于水霉发生比较严重的情况。其次,应进行定时消毒处理,一般采用停水消毒法,孵化开始后,每6小时,用亚甲基蓝消毒一遍,消毒时关闭供水系统,将亚甲基蓝均匀泼洒到盛卵槽中,使水浓度为3毫克/升,并保持15~30分钟后,开启供水阀门,重新供水,必须注意,当胚胎发育至心动期后应停止用药。

(4)出苗管理:受精卵经过80~100小时左右的孵化时间(因孵化水温高低而不同),开始陆续出苗,及时收集出膜仔鱼是采用淋水式孵化器孵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当槽中出现仔鱼时,应用小碗或小抄网及时捞出,同时应注意整个出苗期应有较充足的水量,而且较平时要大些。此时卵、鱼的呼吸量都增大,要有较大量的氧气补充。此外水流量大也有利于鱼苗的收集。

史氏鲟人工繁殖:出苗及过数方法介绍



卵经过100小时左右的孵化时间,开始陆续出苗,一般出苗量开始时较少。每批卵都会有一个出苗量较多的高峰期。高峰期过后,绝大部分卵已破膜,仅有少量发育晚的卵或畸形的鱼苗沉在水底。体质较好的破膜仔鱼,会在水层浮游。在整个出苗期,应有较充足的水量,而且水流量较平时要大些。此时卵、鱼的呼吸量都增大,要有较大量的氧气补充。同时,水流量大也有利于鱼苗的收集。出苗期水温必须稳定,不宜忽高忽低。

鱼苗计数为逐尾计数法和打样计数法。逐尾计数法,是指将孵出的鱼苗一尾一尾地记录下来。这种记录方法,对于鱼苗的具体尾数统计结果较为难确,但速度较慢。在实际孵化生产过程中,一般不采用此法;打样法计数,是指将孵出鱼苗暂时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容器内(一般用容积较小的容器,如小酒杯等),再具体计数容器内的鱼苗数。取2-3次样品,再以平均数作为每容器内的鱼苗数量,最后乘以总的打样数,即得出鱼苗总数。



史氏鲟的受精卵、仔鱼及幼鱼运输方法




(一)运输工具运输工具一般采用双层尼龙袋,规格为70厘米×40厘米,装水前要对其进行检查,看是否漏气。装水量一般为尼龙袋的1/4-1/3。尼龙袋外包装用密封较严的泡沫塑料箱,既可起到保温作用,又可防止尼龙袋因长途运输或操作原因而造成破损。装鱼后的充氧量要适当,使尼龙袋胀起来即可,不能充得过胀。

(二)水源运输用水采用清洁的江水、河水、水库水或井水均可。若使用自来水,应在使用前先曝气去氧,或使用市售的硫代硫酸钠去氯;方法是每1吨水中加5-10克硫代硫酸钠。装苗前要测量孵化用水、暂养幼鱼的池水和运输用水的温度,若两者的温差超过2℃,应进行温差调节,使温差降到2℃以下后再运输。运输时的水温应控制在10~20℃之间,如若长途运输,应采取降温措施;方法是在每个包装箱内放入冰冻矿泉水2-4瓶或化学冰袋4-5袋,这样在20-24小时的运输时间内水温可控制在10-20℃之间,而且水温变化幅度不大。

(三)运输密度运输密度取决于水温、鱼体的大小、运输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在水温8-20℃范围内。

(四)缓苗处理缓苗处理又称温差调节。即受精卵、仔鱼或幼鱼运到目的地后,不要直接将其放到孵化器或池中,而应先行测量运输袋内及池水的温度,若温差超过2℃,则应将盛有受精卵或仔鱼、幼鱼的运输袋放入池塘中,待水温接近后再将尼龙袋解开,将受精卵或仔鱼、幼鱼倒入已准备好的大盆或水桶等容器中,逐渐加入池水,调节水质,使受精卵或仔鱼、幼鱼从袋内氨态氮和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水中慢慢地过渡到暂养池新水中;切忌将其直接放入孵化器或池中,否则将因其不能适应水温、水质的突然变化而导致大量死亡。

史氏鲟养殖常见病肝性脑病防治技术



1.流行:该病发生集中在体重15~25克、全长15~20厘米的转食阶段。

2.症状:患病初期病鱼体色、体表正常,无明显病征,偶有头部前端和吻部的腹面表皮脱落,背面粉红,病鱼有跳跃、乱窜等极度兴奋行为,散游,独游,食量减少;后期处于昏迷、昏睡状态,停食,不日陆续死亡。

3.病理变化:肝脏紫色、褐色、灰色,肝糜烂肝组织颗粒变性由轻到重、空泡化,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坏死,并表现出脑组织病变与肝病变的依赖性,只有肝病变后方有脑病变发生。胆囊及其它脏器正常,肠内无食物,肠壁正常。

4.防治方法:

(1)合理投饲,顺利转食,应研制全价鲟鱼配合饲料,并采取正确的投饲方法,做好从天然的动物性饵料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化工作,可有效预防鲟鱼肝性脑病。

(2)禁止饲用肝损害物质。合理用药,避免药源性肝损害以及肝病;合理使用添加剂和饲料原料,避免肝中毒和脂质代谢紊乱;合理添加维生素E和胆碱,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但维生素E添加过量会导致性早熟,还有损害作用。

(3)使用保肝、健脾、解毒等功效的中药复合制剂,提高鲟鱼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可有效防治肝病及肝性脑病。

(4)使用对肝损害较小的抗生素,如新霉素、卡那霉素等治疗细菌性疾病。饲料中添加乳果糖或乳梨醇对史氏鲟肝性脑病有治疗作用。


达氏鲟


中文名称达氏鲟

拉丁名称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l

英文名称river sturgeon

异名长江鲟、鲟鱼、鳇鱼、沙腊子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软骨硬鳞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hondrostei

中文目名鲟形目

拉丁目名Acipenseriformes

中文科名鲟科

拉丁科名Acipenseridae

中文属名鲟属

拉丁属名Acipenser Linnaeus,17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黄河水系,沱江、牡丹江,长江中、上游,尤以宜昌至宜宾间的干流江段为多,在上游金沙江、沧江、嘉陵江等支流和洞庭湖。

形态特征
背鳍条49-59;臀鳍条29-39;背前骨板8-13,一般为10-12;背后骨板1-2;背侧骨板28-39/29-37,一般为32-34/31-33;腹侧骨板8-15/9-15,一般为10-12/10-12;臀前骨板1-28鳃把外侧33-54。体长为体高的5.5-8.5倍,为头长的3.2-4.8倍,为尾柄长的8.0-11.0倍。头长为吻长的2.0-2.7倍,为眼间距的2.6-3.6倍。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随个体大小的不同而有变化。体延长,梭形,横断面略成五边形。头楔形,吻端尖细,稍向上扭。尾部细长,胸部平直。头部背面追布细小的乳头状突起,十分粗糙;在幼小个体则具有极其明显的小刺。眼小,侧位。鼻孔大,位于眼的前方。口下位,横裂,能自由伸缩;上下唇具有细小的乳突。须2对,位于吻的腹面。鳃孔大,鳃膜与峡部相连。身体被有5行骨板,背部的一行骨板最大。各行骨板之间的表皮遍布颗粒状的细小突起,触摸粗糙,在幼小个体更为显著。鳃弓肥厚,鳃耙细小呈薄片,排列紧密。背鳍位于身体后部,起点在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距离的中点的垂直上方。胸鳍位于胸部的腹面。尾鳍至形,上叶特别发达。肛门靠近腹鳍基部。鳔大,一室。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背部灰褐色,腹面灰白色,各鳍呈青灰色。

生活习性
是一种淡水鱼类,在长江中、上游的深水区生活。性成熟的个体就在长江上游繁殖。

长江鲟的食物是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物组成有摇蚊幼虫、蜻蜒幼虫、蜉蝣幼虫和蛹、蜆、寡毛类、高等植物碎屑、硅藻及丝状藻类等。少数个体也摄食鱼苗和幼鱼。主要的食物是摇蚊幼虫和蜻蜒幼虫,占食物总质量的90%以上。

繁殖习性
一般质量2.5-5.0千克的个体,性腺发育为Ⅱ期,肉眼已能分辨雌雄,个别个体的卵细胞已经开始沉积卵黄。7.5千克以上的个体多数性腺能发育至Ⅲ期。雄鱼达到性成熟的个体较雌鱼为小,一般质量达5千克左右便性成熟。一般说来,长江鲟达到性成熟的个体很小,5-10千克便能成熟。每年春季在重庆,沪州、宜昌等地均能捕到性成熟的沙腊子。估计生殖季节是在春季,产卵场分布在重庆至宜宾的江段。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8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单棘豹鲂鮄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