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几种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yz023.COMbr>近几年来,随着罗氏沼虾高密度养殖的发展,罗氏沼虾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尤以鳃病最为严重,危害最大。

一、罗氏沼虾鳃病的种类

罗氏沼虾的鳃病主要有烂鳃病、黑鳃病、红鳃病、白鳃病、黄鳃病等。

(一)烂鳃病
1.症状:虾的鳃部变红或变黄,鳃部肿大,鳃丝组织糜烂,并附有大量污物。
2.病因:主要因真菌或细菌感染并侵入鳃部组织,或由水质、底质差引起。

(二)黑鳃病
1.症状:病虾的鳃部颜色由红、棕色变成黑色,虾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2.病因:引起虾黑鳃病的原因有很多:
(1)池塘底质严重污染,池水中有机碎屑较多,这些碎屑随着呼吸附于鳃丝,使鳃呈黑色,影响虾的呼吸。
(2)虾的鳃部被霉菌、细菌、真菌感染。
(3)池底重金属含量过高,发生中毒,使虾鳃部呈现黑色沉积,影响虾呼吸。
(4)长期缺乏维生素C,使虾体内生化反应无法进行。氨基酸无法变成胶质蛋白,而导致虾体瘦弱死亡。

(三)红鳃病
1.症状:虾体附肢变成红色或深红色,身体两侧变成白色,腹部浊白。病虾鳃部由黄色变成粉红色至红色,末期虾体变红,鳃丝增厚,鳃丝加大。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鳃部有树枝状红色素。
2.病因:是由于虾池长期缺氧及某种弧菌侵入虾体血液内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四)白鳃病
1.症状:病虾鳃部明显变白,鳃丝增生,鳃叶明显变大,严重时鳃叶外裸于头胸甲的下缘,或鳃甲鼓起。此病在7~9月份发病率最高,蔓延速度最快,从发病到死亡只有3~4天。
2.病因:本病多发生在藻类大量繁殖、池水pH值超过9.5、透明度小于30厘米和长期不换水、造成水质败坏的池塘。

(五)黄鳃病
1.症状:本病常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病虾初期鳃部为淡黄色,中期鳃部呈橙黄色,后期为土黄色,个别虾附肢发红,尾扇呈青绿色,行动呆滞,不摄食。
2.病因:镜检病虾的鳃部聚有大量的藻类及死藻,附肢及鳃部和心脏血液内有大量细菌。
附着的藻类以裸甲藻和夜光虫为主,而主要的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壳吸管虫、缘毛虫和外共生性纤毛虫。它们主要附着于虾的鳃部,虫体黄色,所以病虾的鳃组织呈土黄色,肉眼即可识别。壳吸管虫不会使病虾直接致死,但可引起其生长不良。病虾鳃部被病原体附着,引起虾呼吸困难,体质下降,造成细菌二次感染,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二、鳃病的防治

(一)预防
1.水体消毒:用“富氯”0.2ppm全池均匀泼洒,每10~15天一次。2.药饵预防:
(1)用“虾健康1号”,以1%用量加于饲料中,每10~15天投喂一次。(2)用“虾健康2号”,以1.5%用量加于饲料中,每10天使用一次。

(二)治疗
1.水体消毒,每3天用“富氯”0.2ppm全池均匀泼洒一次。 
2.药饵治疗:用“虾健康1号”以1%添加于饵料中,连用2~4天即可控制病情,建议用到不再发生死虾时止。

延伸阅读

罗氏沼虾病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内陆省份的罗氏沼虾养殖业发展迅猛,各地养虾产量也不断上升,养虾效益很高。但许多生产户还不了解虾病的病症及防治方法,对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对此,笔者据我公司近6年的养虾实际经验,将几种典型常发虾病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甲壳溃疡病

[病症]病虾体表甲壳有斑点状黑褐色的溃疡,溃疡的中部凹陷,边缘呈白色,褐斑大小不定,在虾体的各个部位都可发生,在头胸甲和腹部前三节的背面发生较多,有时触角、尾扇和其他附肢也有褐斑和烂断,在断痕处也呈褐斑,严重影响虾的生长蜕壳。

[病因]虾体在运输过程中碰伤,水质不好,营养不良等会引发此病,此病在内陆省份都流行。

[防治方法](1)防止虾体勿受外伤,改善水质条件,精心管理、喂养,提供足够的附着物。(2)土霉素按0.45~0.5克混合1千克饲料投喂,连喂两周。

2 烂尾病

[病症]虾体尾扇边缘溃烂(呈红色)、坏死、残缺不全,严重时整个尾扇被噬掉,还表现有断须、断足,时间一长,虾体自行死亡。

[病因]
(1)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
(2)虾体受极度刺激受伤。
(3)蜕壳时互相残食而引起。

[防治方法]
(1)合理放养密度,投饲。
(2)生石灰6~8千克/亩,全池泼洒。

3 内表皮糜烂病

[病症]患虾的头胸甲内表皮深处,出现不规则形状褐色-橙褐色的斑块、斑点,非对称性,死虾时褐色斑块变黑色,用手压有液体流出。

[病因]不明,据报道,类似对虾的一种疾病-黑死病。

[防治方法]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用勤换水的方法管理的池塘此病发生少。

4 肌肉坏死病

[病症]病虾初期腹部1~6节出现轻度白浊,斑状,以后向背面扩伸,肌肉色泽混浊,肌肉细胞成批坏死。据我公司统计,40%虾死亡与患此病有关。

[病因]水温过高,放养密度过大,溶氧量低,水质受污染。特别是以上因素突变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养殖池塘在高温季节要防止水温过高或突然变化,应经常换水,注入新水及增氧。
(2)控制放养密度。

5 黑鳃病

[病症]病虾的鳃部颜色由红棕色变成黑色,虾体呼吸困难导致死亡。

[病因]引起黑鳃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池塘底质严重污染,池中有机碎屑较多,这些碎屑随着呼吸的水流贴附于鳃丝上,使鳃呈黑色。
(2)池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发生中毒。
(3)鳃部由真菌感染。
(4)长期缺乏维生素C。

[防治方法]
(1)定期用生石灰5~6千克/亩消毒。
(2)抽除池底污泥,减少病源体的繁殖机会。
(3)避免长期使用硫酸铜药物。
(4)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6 纤毛虫病

[病症]患病虾体表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或虾体外壳有绿色藻类包裹,活动力大为减弱,趋光性很差,极易沉底,虾体质相当差,严重者蜕壳不能顺利进行,行动迟缓,不久便死在池边。溶氧不足时约30%~50%的虾死亡由此病症引起。

[病因]多数患此病的虾池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多,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大量繁殖。

[防治方法]
(1)保持水质清洁。
(2)定期加、换水,促使虾蜕壳。
(3)严重时用1~2mg/L高锰酸钾和0.7mg/L的硫酸铜治疗。

2020罗氏沼虾养殖常见病鳃病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罗氏沼虾高密度养殖的发展,罗氏沼虾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尤以鳃病最为严重,危害最大。

一、罗氏沼虾鳃病的种类

罗氏沼虾的鳃病主要有烂鳃病、黑鳃病、红鳃病、白鳃病、黄鳃病等。

1、烂鳃病

(1)症状:虾的鳃部变红或变黄,鳃部肿大,鳃丝组织糜烂,并附有大量污物。

(2)病因:主要因真菌或细菌感染并侵入鳃部组织,或由水质、底质差引起。

2、黑鳃病

(1)症状:病虾的鳃部颜色由红、棕色变成黑色,虾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2)病因:引起虾黑鳃病的原因有很多:

一是池塘底质严重污染,池水中有机碎屑较多,这些碎屑随着呼吸附于鳃丝,使鳃呈黑色,影响虾的呼吸。

二是虾的鳃部被霉菌、细菌、真菌感染。

三是池底重金属含量过高,发生中毒,使虾鳃部呈现黑色沉积,影响虾呼吸。

四是长期缺乏维生素C,使虾体内生化反应无法进行。氨基酸无法变成胶质蛋白,而导致虾体瘦弱死亡。

3、红鳃病

(1)症状:虾体附肢变成红色或深红色,身体两侧变成白色,腹部浊白。病虾鳃部由黄色变成粉红色至红色,末期虾体变红,鳃丝增厚,鳃丝加大。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鳃部有树枝状红色素。

(2)病因:是由于虾池长期缺氧及某种弧菌侵入虾体血液内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4、白鳃病

(1)症状:病虾鳃部明显变白,鳃丝增生,鳃叶明显变大,严重时鳃叶外裸于头胸甲的下缘,或鳃甲鼓起。此病在7~9月份发病率最高,蔓延速度最快,从发病到死亡只有3~4天。

(2)病因:本病多发生在藻类大量繁殖、池水pH值超过9.5、透明度小于30厘米和长期不换水、造成水质败坏的池塘。

5、黄鳃病

(1)症状:本病常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病虾初期鳃部为淡黄色,中期鳃部呈橙黄色,后期为土黄色,个别虾附肢发红,尾扇呈青绿色,行动呆滞,不摄食。

(2)病因:镜检病虾的鳃部聚有大量的藻类及死藻,附肢及鳃部和心脏血液内有大量细菌。

附着的藻类以裸甲藻和夜光虫为主,而主要的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壳吸管虫、缘毛虫和外共生性纤毛虫。它们主要附着于虾的鳃部,虫体黄色,所以病虾的鳃组织呈土黄色,肉眼即可识别。壳吸管虫不会使病虾直接致死,但可引起其生长不良。病虾鳃部被病原体附着,引起虾呼吸困难,体质下降,造成细菌二次感染,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二、鳃病的防治

1、预防

(1)水体消毒:用“富氯”0.2毫克/升全池均匀泼洒,每10~15天一次。

(2)药饵预防:用“虾健康1号”,以1%用量加于饲料中,每10~15天投喂一次。或用“虾健康2号”,以1.5%用量加于饲料中,每10天使用一次。

2、治疗

(1)水体消毒,每3天用“富氯”0.2毫克/升全池均匀泼洒一次。

(2)药饵治疗:用“虾健康1号”以1%添加于饵料中,连用2~4天即可控制病情,建议用到不再发生死虾时止。


青虾养殖常见病烂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1、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苗引起。

2、病症:青虾鳃部颜色先变成红色,再逐步生成黑色斑点,鳃丝残缺破损、溃疡,病虾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预防:(1)生石灰彻底清塘。(2)苗种下塘时用2~3%的食盐水浸泡15~30分钟。(3)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或漂白粉,交替使用。生石灰用量每亩水深重米8~10公斤,漂白粉用量1~1.5mg/L。

4、治疗:选择以下任何一种方法均可治疗。(1)强力杀菌消毒剂0.8~1mg/L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2)中水牌溴氯海因0.3~0.4mg/L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3)中博牌消菌灵0.3~0.4mg/L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4)海得牌消清灵0.3~0.4mg/L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罗氏沼虾养殖中的注意点



罗氏沼虾在养殖生产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希广大养殖户注意。

一、清野

罗氏沼虾苗种放养一般规格0.7cm至2cm之间。由于苗种小,活动能力弱,抵御敌害能力差,因此要求放养池塘一定要严格清野,做到彻底清塘、过滤水质、堵塞漏洞,防止一切敌害生物进入,保证虾苗正常生长。目前,有些养殖户不注意这方面的管理,养虾池中蝌蚪、青蛙、野杂鱼甚多,清野不彻底,是坏苗成活率低、经济效益羞的主要原因。

二、防寒

北方地区罗氏沼坏放养时间为五月中、下旬。此时昼夜温差大,时有寒流影响。所以养殖户一定要备有防寒设施,保证水温达到20℃以上。目前部分养殖户将购进坏苗不经过中间培育直接放入养殖池中,这种做法的缺点:一是大面积放养坏苗管理困难,尤其加设防寒设备更困难,体弱虾苗容易死亡;二是坏苗成活率不能准确计算。所以,建议养殖户在有条件情况下都要采取中间培育,提高虾苗成活率。

三、投喂

罗氏沼虾幼体时期,由于苗种小,活动能力弱,经常匍匐在水底很难观察。初养坏户容易产生错误想法,认为每天投喂饵料,却看不到虾苗活动,误认为都死了甚至盲目地中止前期饲养管理,影响坏苗正常生长,失去坏苗生长的黄金时期。因此,养殖户一定要抓紧前期饲养管理,做到定时定量多点投喂,加大傍晚投饵量,满足坏苗生长需要。

四、增氧

罗氏沼虾每次脱壳,虾体优在水底大约要2—3天,因此要求池塘中溶解氧不得低于3mg/L,尤其在8-9月份虾的生长旺季,水温和气温都较高,阴雨天气多,更需要注意池塘中溶氧变化,防止缺氧。一养虾户在8月20日,经过连续两天阴雨后,第三天池边附着大量罗氏沼虾并且有部分死亡。观察虾体,外壳白色柔软,色素甚少,体长均在8—10cm,损失很大。

五、注水

调节水质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适当增加虾池冲水次数,不仅可以改善水质环境,而且还可以刺激罗氏沼虾的脱壳生长,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每隔7一10天冲水一次,每次增高水深5一15cm,并且要求有水流。

六、放置隐蔽物

罗氏沼虾具有独占地盘,相互残杀以及喜攀附在其它物体上的习性,尤其脱壳时需要有隐蔽物遮挡。因此,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隐蔽物必不可少,且要求有一定数量,最好选用不易变质的材料,如棕、竹片等。

河北邯郸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李红梅邮编056002

青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红体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在青虾的苗种阶段,特别是变态时期的幼体阶段,较常见的是寄生性疾病,如累枝虫、聚缩虫等在虾体上寄生,影响青虾的蜕壳变态、严重时会因此死亡,降低苗种培育成活率。防止该病的发生主要在于水质的调控,经常保持水质清爽,并具有一定的肥度,防止水体老化。

在抱卵虾的培育阶段,主要是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如水老鼠、蛇类等吞食亲虾,必要时网箱上可使用盖网。注意在网箱中投足饲料,防止缺饲引起青虾自相残杀、残食同类腹部的卵粒和游泳足,导致亲虾死亡。

红体病

(1)症状。发病初期青虾尾柄色泽变红,随后红色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最后影响到头胸部而死亡。
(2)病因。致病原因多是操作不善而引起的,此病多数发生在投苗、除野、选捕后1~3天。
(3)预防方法。在投苗、除野、选捕操作中动作要轻,带水作业,不要使虾叠压、滚移等。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



罗氏沼虾生命力强、食性杂,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一般备产沼虾30-50公斤,能增收1000元左右。罗氏沼虾要求浅水环境,因此适宜在稻田养殖,能与水稻区生,而且两者共生期间有互利互补的效果。罗氏沼虾能松散稻田土壤,吃食杂草和害虫,虾的排泄物能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能吸收水中的养分,净化水质,为罗氏沼虾提供充分的植物饵料以及觅食、栖息、隐蔽很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大力提高单位面积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农村致富的一项高效养殖新技术。

1、田块选择和田间工程
养殖罗氏沼虾的稻田应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能排能灌,不漏水,面积10-20亩集中连片。在田块一角或一边开挖暂养池,田块四周挖环沟,田块中间挖田间沟。暂养池、环沟、田间沟相通,建成田或日字形状,占稻田面积20-30%。

2、成虾养殖
将经过培育的3厘米左右的虾种,一般按每亩放养0.8-1.2万尾,让虾种到暂养池、田间沟、环沟、稻田觅食。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以人工投饵为主,饵料的主要种类有:鲜鱼肉、螺蛳、蚌肉及豆饼、花生饼、麦粉、菜子饼和新鲜蔬菜等,尽可能做成颗料或团状。幼虾饲养期要求饵料蛋白质含量在35-40%,成虾养殖期饵料蛋白含量为25-30%。罗氏沼虾全年养殖时间4-5个月,生长最适宜水温为25-35度。日投饵量应根据季节、水温、个体大小,及时调整。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4-20%。在饲养期间要定质、定量、多点、多次投喂,不可时断时续。一般上午投喂全日量30%,下午投喂全日量的70%。幼虾饵料投喂应同步增加,投喂点应逐步向深水区移动。罗氏沼虾耗氧量较大,如发现大批虾游向水边,甚至爬上岸,应及时注水增氧。罗氏沼虾早期水深一般控制在70厘米左右,放养15天后,可逐步加注新水,有条件的养殖单位可每天向池内加3-5厘米新水。放养前,对暂养池、虾沟、虾种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当水质不良时,应及时用生石灰20ppm或漂白粉1ppm全池泼洒,并在饵料中加2%的土霉素连续投喂3-5天。及时清除杂草污物,及时清扫食场残饵。坚持早晚巡池,观察罗氏沼虾摄食、生长、蜕壳、水质变化情况,查看防逃设施、进出水口、田埂有无漏洞,尤其是汛期、大风、大雨天气,更应加强防范,还要严防敌害进入。

虾的养殖过程中,烂鳃病诊断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病原病因]多种弧菌、真菌大量繁殖感染导致黑鰓。

此病一般都发生在水质不清洁、溶氧量低、池底积污严重的池塘,有的池底含铁、铜离子较高,酸性较大,也容易发生此病。

此外,饵料中缺乏维生素C也是引发此病的原因之一。

[症状特征]病虾鳃部颜色先变成红色,再逐步生成黑色斑点,鳃丝呈灰黑色,镜检可见鳃丝残缺破损坏死,局部有糜烂溃疡现象。

鳃丝坏死失去呼吸机能,导致对虾吃料减少,活力差,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症状特征]

①所有虾类都能感染。

②此病主要流行期为7~8月,9~11月呈散发性,病程呈慢性。

③池底或水质污浊老化的虾池常见此病。

[危害情况]

①危害对象主要是成虾,轻则影响虾的呼吸,重则导致虾体瘦弱死亡。

②发病率在10%以下,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

③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一般在蜕皮时死亡,或在低溶氧时大批死亡。

[预防措施]

①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清塘消毒,或用漂白粉10~15千克全池均匀泼洒,做到彻底清塘。

②苗种下塘时用2%~3%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

③每隔20天对水体消毒一次,同时投喂药饵3天。

④每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或漂白粉,交替使用。生石灰用量1米水深每亩8~10千克,漂白粉用量1~1.5毫克/升。

⑤平时注意保持养虾池的良好水质,养殖水体中的残饵、污物应清除干净。

保持养殖环境卫生安全,水中溶氧保持在4.0毫克/升以上,以免污染水质引起烂鳃病。

⑥在冬季要结合清塘,加强池底改良措施,若是铁离子高,要先设法降解金属离子;若是酸性大,要用生石灰中和酸性。

⑦用一些氨基酸肥水膏肥水,每10-15天用一次芽孢调节水质,2-3天后用一次生物菌比如em菌确保虾池良好的生态环境。

[治疗方法]

①聚维酮碘进行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次。

②按每立方米养殖水体2克漂白粉的量,溶解于水中,全池泼洒,疗效明显。

③二氧化氯2~3毫克/升浸洗。

④在饲料中加入0.2%的复方新诺明或0.05%磺胺嘧啶+0.05%诱食剂。每日投喂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⑤用强氯精0.3毫克/升或漂粉精0.5毫克/升化水全池泼洒。

⑥强力杀菌消毒剂0.8~1毫克/升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

⑦溴氯海因0.3~0.4毫克/升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

⑧每千克水加氟哌酸2~3毫克,浸洗病虾20~30分钟,或每千克水加15~20毫克的甲醛混合后,让病虾药浴10~15分钟。

⑨全池泼洒二溴海因0.5毫克/升消毒池水;结合内服多维,vc和五黄粉和硬壳离子钙。

青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病蓝绿藻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在青虾的苗种阶段,特别是变态时期的幼体阶段,较常见的是寄生性疾病,如累枝虫、聚缩虫等在虾体上寄生,影响青虾的蜕壳变态、严重时会因此死亡,降低苗种培育成活率。防止该病的发生主要在于水质的调控,经常保持水质清爽,并具有一定的肥度,防止水体老化。

在抱卵虾的培育阶段,主要是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如水老鼠、蛇类等吞食亲虾,必要时网箱上可使用盖网。注意在网箱中投足饲料,防止缺饲引起青虾自相残杀、残食同类腹部的卵粒和游泳足,导致亲虾死亡。

蓝绿藻病

(1)症状与病因。主要是一些底栖的蓝绿藻类,在水质不佳、透明度过高而虾类生长较慢时附着于虾体表面,影响虾的摄食活动,严重时使虾不能蜕壳而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可通过施肥,繁殖浮游生物,降低池水透明度。
②水位保持在1米以上。
③全池施用茶麸(每吨水用药15~20克)。

罗氏沼虾病害的防治


一、育苗期病害的防治措施

随着罗氏沼虾人工育苗生产迅速发展,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出现的虾病明显增多,且许多疾病病源难诊、发病速度快损失严重,对此可参考以下防治措施。

1、育苗池消毒:把洗干净的育苗池用刚配好的高锰酸钾(每立方米用100克)溶液喷洒一遍,冲洗干净,再用高浓度的生石灰水浸过池底,池壁用刷子刷洗,2小时后冲洗干净备用。

2、工具消毒:把工具放在配好的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40—50克)溶液里浸泡2分钟后冲洗干净,各种工具实行各池专用或者用完后消毒好才拿到另一口池中使用。

3、亲虾及虾池消毒:采取“搬池”办法每半个月进行1次消毒。对亲虾全部搬走,放干池水,用高浓度生石灰水全池泼洒,刷洗,半小时后冲洗干净加入新鲜水,把亲虾用、高锰酸钾溶液(每立方米用20克)浸泡十分钟放回池中。

4、育苗用水消毒和培育:把刚抽上来的井水或河水用三氯异氰尿素(强氯精)全池消毒(每立方米0.4克)、冲气、曝气培育5—7天,待水中出现浮游生物,停气沉淀半天,取上层水加入浓缩海水配成比重1.008的半咸水,2天后用筛绢网后使用。

5、药物防治:幼体孵出2天后,用土霉素全池喷洒(每立方米水体1克),每12小时1次,连用3次;隔2天后用病毒灵全池泼洒(用量同上),每天1次,连用2天。幼体长到Ⅴ期后,用红霉素和痢特灵拌鸡蛋投喂(加药量分贝为0.7%克、1%克),每天1次,连喂2天,2天后换水或“搬池”。

二、成虾养殖期间的病害防治

1、幼虾培育池中水蜈蚣、松藻虫的清除:养虾忌用敌百虫、敌杀死等药物。可根据松藻虫和水蜈蚣的趋光性,在池边水面固定一个木框,框内放入煤油,在框上面悬挂一盏电灯,夜晚开灯引诱虫子在灯下聚集接触煤油,使其呼吸孔被煤油堵塞窒息而死。

2、虾池青苔的根除:青苔是鱼池、虾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对虾池水质、虾体的生长有不利影响。草木灰清除法仅局限于未放水的池塘,在放水前施用草木灰于青苔表面,遮住阳光杀死青苔,但对以放水的池塘无效果。对已放入养虾的池塘,当青苔大量繁殖时,可用抓根、施肥和增加水深相结合的办法,能基本根除青苔。根据罗氏沼虾蜕壳多集中在夜间的特点,在晴天的中午,用粗铁丝绑成爪状。再绑在竹竿上,下池去抓遍,捞出池底的青苔,然后根据池水的肥度,每亩施用50—100千克有机肥,水深升即至1米左右,保持4—5天可。

3、纤毛虫病的防治:其病症是虾的附肢、眼和鳃等部位附有累枝虫、聚缩虫、钟行虫灯纤毛虫。治疗方法有:冲注新水和换水,用孔雀石绿或硫酸铜等传统渔药浸洗。孔雀石绿(每立方米水体用0.2克)浸泡30分钟,硫酸铜(每立方米水体用0.4克)浸泡6小时,每疗程连续3—5天;也可用市售商品鱼药(如:纤毛净、甲壳净等)进行治疗,用量要参照各自的使用说明。

4、黑鳃病的防治:其病主要有虾鳃部由红色变为褐色,直至完全变黑,引起虾鳃萎缩,逐渐失去呼吸功能;这主要是由水质污染、镰刀霉菌感染引起的。防治办法有:养殖前应对虾池彻底的清淤消毒;养殖期间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每15—20天1次,每亩20千克。对病虾可用呋喃唑酮(每立方米水体2—3克)浸洗2—4次,每次5—10分钟;也可用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每立方米用量10可)。

5、黑点病(黑斑病、甲克病)的防治:其发病初期病灶处有较小的黑斑,逐渐溃烂。最后病灶处甲壳质被腐蚀呈黑斑,通常虾壳边缘或顶部易受侵袭,引起内部损伤。这主要是由于虾池底层水质变坏,一些能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大量繁殖所致;防治办法有:养殖前须彻底清淤消毒以预防;养殖期间定期用生石灰水泼洒(用量同上)。放养的密度要合理控制。发病后用呋喃唑西林(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有一定的疗效。

罗氏沼虾养殖主要技术



罗氏沼虾属热带大淡水虾,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肉质鲜美、营养万分高,经3-5个月饲养即可达5-20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淡水名优养殖品种。 
 
一、营养适宜生长的生态环境:选择1-5亩,水深1.2-1.5米,池塘1:2或1:3,池底无淤泥,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池塘,在进水前一周进行清塘消毒,亩用100-150公斤生石灰即可。消毒后,用40-60目纱过滤进水;在池坡边种植空心菜,或在池中离池坡处设置一宽度为1米的空心菜作虾的隐藏物。

二、虾苗放养:在5月中下旬,池塘水温18-20℃时,即可卖入0.7-1cm的罗氏沼虾苗,一般亩放2万尾刚下池的虾苗以投喂蛋黄或蛋拌鱼粉,一周后转用罗氏沼虾幼料培育。

三、饲养管理:前阶段主要投喂罗氏沼虾幼虾料,投饵量每万尾苗每天投喂0.25公斤-0.3公斤,以后随个体增加和摄食生长情况逐步添加,并转换为中虾饲料。人工养殖罗氏沼虾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辅助投喂鲜活饵料,日投喂3-4次。饲料系数2-2.5。

四、日常管理与捕捞:包括施肥、增氧和冲水,保持水质透明度30-40cm,闷热天气及时开增氧机或水泵冲水,到10月均可用抄网,拉网捕捞上市。11月初,水温18℃以前捕获上市,一般亩产量可达100-200公斤。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几种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青蛙养殖之疾病症状”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1296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