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白獭兔

川白獭兔是由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于2002年育成的白色獭兔R新品系,2002年6月通过了四川省畜禽品种审定,经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批准命名为“四川白獭兔”并公告。白色獭兔R新品系选育研究成果获2002年度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下面具体来认识一下:川白獭兔。

“川白獭兔”是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26年不懈努力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填补了我国无培育獭兔品种的空白,是我国家兔产业史上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这将对四川乃至全国獭兔产业的发展壮大,推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川白獭兔是以德系獭兔和美系獭兔杂交选育的四川白獭兔为育种材料,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通过连续五个世代定向选育而成。经国内同行专家性能测试和综合评价,其毛皮品质、生长发育、繁殖性能、适应性等性状均优于国内现有饲养的其他獭兔品种,特别是优级皮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獭兔品种。

目前,川白獭兔选育核心群基础母兔已达444只,公兔76只,种群规模5000余只。已在四川省仪陇县、江油市、罗江县等20余个市县和重庆市、云南省、山西省等10余个省市推广,累计推广种兔11.30万只,改良獭兔27万只,建立川白獭兔良种扩繁场13个,存栏基础母兔7000余只,发展了一批规模养殖场(户)和合作社,大幅度提升了四川省獭兔产业的整体水平。

相关知识

张家川县獭兔养殖现状与问题


张家川县獭兔养殖业中普遍存在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乱交滥配、轻培育、重数量等不良现象,造成品种退化严重、综合开发利用率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獭兔养殖的经济效益,阻碍了獭兔养殖业的发展。

1獭兔养殖的现状

我县主要有哈白兔、新西兰、青紫蓝、比利时、中国白兔、安哥拉、西德长毛兔等皮用、毛用、肉用型等8个品种。2012年兔饲养量达到1.2万只,其中獭兔饲养量8056只,存栏3835只,分别占兔饲养量和存栏总数的67.1%、81.3%,其中主要以笼养的饲养方式为主。主要规模养殖户有2家,饲养规模较小,饲养方式落后。

2獭兔养殖存在的问题

2.1没有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群众科学养兔意识差,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化的饲养管理方法。我县虽然獭兔饲养量较大,但大都以散养为主,卫生条件差,没有做好定期的兔舍消毒、兔粪处理等工作,从而导致兔球虫等病的发生,引起大批幼兔死亡。

2.2重治轻防

群众对防疫工作认识不够,重治轻防是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养兔者不是从杜绝疫病发生的角度出发,而是抱着出现疫病对症治疗的态度,没有定期做好免疫接种,引起兔瘟等传染病的发生,导致兔的死亡。

2.3市场前景不亦乐观

因为没有带动养兔业的深加工企业,市场销售时畅时阻,挫伤了群众养兔积极性,商品转化率比较低,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模式尚未形成。

2.4养殖者存在经营观念误区

2.4.1认识误区

有些养殖户在饲养獭兔的过程中赚了钱,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后,不顾资金、技术等自身条件及市场潜力如何便一拥而上,盲目扩大养殖规模,最后导致失败。

2.4.2品种选择误区

目前市场上虚假广告到处都是,倒种贩种现象严重,坑害农民现象时有发生,而有些养殖户爱花小钱拾大便宜,不从有种兔许可证的单位引种,盲目操作,造成经济损失。

2.4.3经营规模误区

农户或是生产规模小,生产方式滞后,仅把獭兔养殖做为一种副业来经营,而不重视管理防疫,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或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规模,导致管理跟不上、疫病爆发、产品滞销等,造成损失。

2.5没有实现产-加-销一体化

饲养者盲目生产,导致产销脱节。因为我县没有龙头企业可以开拓市场,因此缺少引导养殖户生产、深化加工等相应的配套服务,造成农户管理方式落后,面对大起大落的市场,农民只能被动接受无法主动出击。

2.6没有规划,建场选址随便

场址的选择是养殖业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实现獭兔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商品生产的基础。而在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我县部分规模养殖场盲目草率选址,不按技术要求建场。不合理的兔场选址对建设投资、兔的生产性能发挥、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生产效能、经济效益及对周围环境都有不利影响。

3建议

要把握我县獭兔业的成本优势,将獭兔养殖变为我县农户发家致富的亮点,就必须选育与饲养并重,扶持龙头企业,增加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飞跃,鉴于此,笔者有以下建议:

3.1重视良种发育体系的建设

就獭兔而言,选择体型大、生长发育快、饲养利用率高、被毛品质好等性状,使用个体选择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就要选择生长发育快、体型大的个体作为种兔(/),以期把优良特性遗传给后代。在皮毛品质方面,应选留毛色纯正、毛密、被毛平整、枪毛少的个体留作种用,以期不断提高皮毛品质。

3.2以市场需求以导向,进行标准皮的生产

杜绝炒种,防止因急功近利而进行等外取皮等不合理现象的出现。提高獭兔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水平,坚持适时适龄取皮原则,并按科学要求进行皮张的腌制、定型、晾晒、保管等工作,以高质量的皮张换取獭兔饲养的高经济效益。獭兔皮主要用于裘皮服装业,只有符合短、平、密、细、美、中、牢特点的优质皮才有市场。

3.3走产业化开发的路子

要加强獭兔养殖龙头企业的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以公司为龙头、种兔场为基地、专业饲养户为骨干的生产模式,组建起利益共同体,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发展獭兔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生产效益。

3.4加强防疫工作

为了保证引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引进种兔时必须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切实做好隔离观察工作,以防止各种疫病的传入。种兔引进后必须隔离饲养1个月左右,经检查证明无病后才能转入健康兔舍或繁殖兔群饲养,发现异常或病兔应及时隔离,加强护理和治疗,同时还要做好防鼠害、防兽害等工作。

3.5注意獭兔保温

由于冬季青绿饲料缺乏,獭兔的营养水平下降,体质较弱,受胎率偏低,所生仔兔若无保暖设备容易冻僵或冻死,若要进行冬繁冬养,则需喂给獭兔营养丰富的饲料和准备适当的保温设备,以便保持獭兔的健康体质和所生仔兔的安全。

3.6正确选择兔场的场址

兔场的场址选择很重要,它不单纯涉及獭兔的发展,同时也事关我们的环境卫生,应从预防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等方面入手,结合獭兔的生物学特性加以周密认真地考虑,科学慎重选址,不可轻易草率。

川南山地牛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川南山地牛产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边缘山区,主产于筠连、珙县、古蔺、叙永等县,分布于兴文、天全、荥经、宝兴、汉源等县。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川南山地牛产区群山环绕,山势陡峭,沟壑纵横,海拔320~2000m,山多、坝少,田块小、坡度大,耕作条件较差。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5~17.5℃,无霜期243~306天;年降水量1042~1250mm,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日照时数943~1297h,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境内有大渡河、赤水河等河流贯穿全境,水源丰富,无污染,水质好。农户对土地的耕作一般利用当地黄牛,对土地实行深耕和翻耕,一般冬春两季种植。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花生、油菜、水果、香桂等。由于山高路陡、田块狭小,牛只长期于这种条件下使役,形成体格较小、体质结实、行动灵活、体躯前宽后窄的特点。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川南山地牛的形成时间无史料可查。川南地区是汉苗民族杂居的地方,养牛历史悠久。据《叙府县志》记载:苗族风俗为爱牛,耕牧兼用。苗人生产恃畜,苗俗以牛多为富,婚姻交际多以牛酒唯农家喜喂托牛,历来畅销泸、贡和黔边。1948年6月续修的《筠连县志》原称筠连山牛,并日:山牛黄色,种山,即为耕地。川南山地牛正是为适应丘陵和山区耕作,经勤劳的山区人民长期选育形成的适合山地类型的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5年对泸州、宜宾和雅安3市、20个县的统计,川南山地牛总头数27.7万头,其中公牛12万头,母牛15.6万头、繁殖母牛9.5万头。

宜宾市的筠连、珙县等8个县存栏占45.7%,泸州市的古蔺、叙永等5个县存栏占45.9%,雅安市的天全、荥经、宝兴、汉源等7个县存栏占8.4%。

从19852005年川南山地牛数量呈增长趋势,由于近亲交配原因,牛只个体逐渐变小。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川南山地牛基础毛色为黄色或黑色,据2006年对筠连和叙永两县118头牛的调查,黄色占78%,黑色占18%,红褐色和草白色各占2%。全群牛中部分牛呈白头、白背、白袜子,胁部、大腿内侧、腹下等处有局部淡化,有晕毛和黧毛,无季节性黑斑点、无沙毛。鼻镜呈粉色和褐色,眼睑和乳房呈粉色,蹄呈黑褐色,角呈蜡黄色或黑褐色。

被毛为贴身短毛,额部无长毛,颈侧、胸侧无卷毛。

体格较小,体躯紧凑结实。背腰平直,长短适中,胸较宽。头略长,额宽平,鼻梁较长而直。耳平伸,耳壳较薄。角形多样,多为短而圆、角尖向外的芋头角。公牛肩峰大,母牛肩峰较小或无。公、母牛胸垂大而有皱折。尻部较长而斜,尾长达后管下部,尾帚较小,尾梢颜色为黄色或黑色。

2.体重和体尺2006年3月和12月测量了筠连、叙永两县农户饲养的成年牛的体重和体尺,结果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据《四川家畜家禽品种志》(1987)记载,川南山地牛1岁阉牛在以青草为主、适当补饲混合精饲料的条件下,育肥6个月,体重由109.4kg增长至190kg,平均日增重448g,屠宰率50%,净肉率41.9%,肉骨比5.7,熟肉率61%。其背最长肌含水分74.8%,干物质25.2%,其中粗蛋白20.5%、粗脂肪2.8%、粗灰分1.1%。

2006年12月在筠连县屠宰场对10头川南山地牛进行取样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测定),结果见表2。

2.役用性能川南山地牛易调教、役力强。开始使役年龄一般3~4岁,全年使役80~120天,每天使役6h左右,农忙时可达10h。据《四川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一牛一犁,使用铁铧木犁,工作6h可耕翻板田1.5~2.5亩。公牛(荥经县)平均体重380kg,平均最大挽力346.6kg;成年母牛平均体重299kg,平均最大挽力226kg;成年阉牛平均体重379kg,平均最大挽力301kg。体重312kg的成年阉牛(古蔺县)在气温30℃的晴天,单牛驾胶轮车,载重830kg,在山区碎石公路上,6h行走30km,平均每小时行走5km。

3.繁殖性能川南山地牛性成熟年龄为12~18月龄,公牛36月龄、母牛42月龄初配。繁殖季节以春、秋两季为主。母牛发情周期18~25天,平均20天;妊娠期240~301天,平均275天。初生重公犊17kg,母犊15kg;断奶重公犊65kg,母犊58k;哺乳期日增重公犊0.27kg,母犊0.24kg;犊牛成活率93%。

四、饲养管理

以放牧为主,只在冬季少量补喂玉米秸、稻草等。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川南山地牛保护区和保种场,未制定系统选育计划,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六、品种评价

川南山地牛适应山区放牧饲养条件,善于爬坡和小块田地耕作,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强、性情温驯等优点,但其存在个体小、肉用性能差的缺点。今后应在保护的基础上,以肉乳兼用品种西门塔尔牛进行杂交改良,向肉乳方向发展。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2458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