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流行热的临床症状 奶牛流行热的治疗措施

牛流行热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牛流行热病毒而导致。病牛表现出突然高热,流泪,呼吸急促,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炎症以及运动障碍。大部分病牛经过2~3天就会呈现良性经过,但也有时也会由于发生继发感染而导致死亡。该病能导致牛大群发病,严重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奶牛流行热的临床症状奶牛流行热的治疗措施。

1、流行病学

流行热主要是牛容易发生,且黄牛、奶牛以及水牛都容易感染。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是蚊蝇较多和多雨潮湿的季节容易发生,且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强,在3~4年左右就会出现1次大流行。该病的传染源是病牛,尤其是处于高热期病牛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给易感牛进行人工静脉接种病毒,3~7天后就会出现发病。自然情况下,吸血昆虫是该病的重要传染媒介,在吸血昆虫消失后则该病也会相应的停止流行。

2、临床症状

该病具有3~7天的潜伏期,病牛往往突然出现发病,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39.5~42.5℃,持续2~3天后降低到常温。同时,病牛眼睑水肿、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呼吸加快,喘气时发出声音,咽喉处疼痛,食欲完全废绝,停止反刍。大部分病牛会伴有鼻炎,先是流出线状分泌物,之后流出黏性鼻涕;口腔出现发炎,大量流涎,口角存在泡沫。部分病牛四肢关节发生浮肿,明显疼痛,逐渐僵硬,站立不动并发生跛行,最终由于无法站立而倒卧在地;体表温度不均匀,其中耳朵、角根、四肢末端有冷感。部分病牛伴有腹泻或者便秘。发热阶段,病牛排尿量减少,且尿液混浊,呈暗褐色。妊娠母牛患病后会发生流产、产出死胎,产奶量减少或者停止。大多数病牛呈良性经过,即经过3-4天快速恢复。症状严重的病牛,可经过l~3天发生死亡,但病死率通常在l%以下。

3、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流行热疫苗能够很好的预防该病,推荐规模化养牛场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对于农村散养户,可由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疫苗集中采购,提倡养牛户进行免疫注射,防止出现疾病,进而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目前,牛群常选择使用流行热油佐剂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一般来说,牛群在吸血昆虫滋生前4星期进行第1次免疫接种,经过3星期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再经过3星期就能够产生免疫力,能够持续半年进行保护。接种时,成年牛每头每次使用4mL,犊牛每头每次2mL。

加强饲养管理。牛舍保持清洁卫生和通风良好,并在每年温度升高的季节定期喷洒无毒且高效的杀虫剂、避虫剂等,用于驱杀蚊蝇特别是吸血昆虫,从而完全切断传播途径,同时适当增加品质优良的能量和蛋白饲料以及青绿多汁饲料的喂量,以提高机体体质。牛舍加强消毒,尤其是在容易发生该病的季节更要加强隔离消毒,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牛舍,且对于进出牛场的外来人员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并在牛场大门口设置消毒池,确保池内消毒液浓度和高度适宜,以保证药效。养牛场的工作人员和饲养员要尽可能减少接触外界环境,防止发生交叉传染。必须对各个牛舍的使用工具和饲养员进行严格消毒,并对牛舍及其周围环境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牛舍清洁卫生。

4、治疗措施

西药治疗。每次取500万~800万IU青霉素,3~5g链霉素,以及20~30mL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混合均匀后给病牛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1个疗程连续使用2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病牛也可每次肌肉注射30mL浓度为10%的氨基比林注射液,每天2次,1个疗程连续使用3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可每次取1000-2000mL浓度为10%葡萄糖注射液、200~500mg维生素B1、10-30mL浓度为20%的安钠加注射液、2~4g维生素C,充分溶剂且混合均匀后给病牛静脉注射,每天2次,1个疗程连续使用2-3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可每次取1500mL生理盐水、1500mL浓度为25%的葡萄糖注射液、30mL浓度为30%安乃近、40mL安钠加,混合均匀后给病牛静脉注射,每天1次,1个疗程连续使用3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近几年,在该病的临床施治试验中,着重使用中药治疗治疗该病,组方多,且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在生产实践中广泛推广使用。中药治疗的原则是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和祛风除湿。可取滑石、防风、荆芥各9g,胆草、大黄、陈皮各15g,黄芩、黄檗各30g,如果伴有咳嗽可再添加9g桔梗、15g杏仁。在以上药物中添加4kg水,煎煮至lkg,给病牛一次性灌服;也可取40g羌活、30g川芎、50g柴胡、25g甘草、30g枳壳、40g荆芥、50g茯苓、30g桔梗、40g威灵仙、40g防风,将以上药物混合后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牛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也可取30g黄连、50g防风、30g川芎、25g细辛、30g生地、50g苍术、30g白苜、50g羌活、l根大葱、30g生姜,将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待药液温度适宜后给病牛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还可取紫苏叶、枇杷叶各100g,黄皮叶、茅根、东风桔、地胆头、土荆芥各120g,添加4.5kg水,煎煮至2.5kg,给病牛一次性灌服。

相关知识

肉牛流行热的临床症状、肉牛流行热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肉牛流行热是由于感染牛流行热病毒而导致的一种热性、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突然发病,快速传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大多数病牛呈良性经过,经过2-3天就会恢复正常。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季会出现群发,通常给养牛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流行热的临床症状、肉牛流行热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该病只有牛会发生,传播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部分牛群发病率能够达到30%~90%,且往往呈跳跃式流行,但具有较低的死亡率,通常呈良性经过,死亡率一般在5%以下。黄牛和奶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水牛较少发病;肥胖肉牛和高产母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生产性能低下的牛较少发病;3~5岁的青壮年肉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老年及幼年牛较少发病。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通常大约每10年会发生1次大规模流行,每3~5年发生1次小规模流行,期间会在1~2年出现1次更小规模的发病。另外,该病的发生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夏末到秋初即7~10月份容易发生,在我国南方甚至在4月初就会出现发病。炎热高温、潮湿多雨环境能够诱使牛发病或者导致病情加重。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吸血昆虫(如蠓、蝇、蚊等)是传播该病的重要媒介,即其出现时间与该病的发生时间相同。

2、临床症状

病牛最初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达到41~42℃,但体表皮温不均,耳朵、角根、四肢具有冷感,但经过2~3天体温就逐渐恢复正常。在发热的过程中,还伴有眼结膜充血、水肿,持续流泪,以及鼻子干燥等症状。呼吸困难、加速,能够达到80次/min左右,往往在呼吸时抬头,持续发出呻吟声,有些会发生肺充血的现象,严重时会由于窒息而发生死亡。这种类型的发病率一般可达到14%左右。另外,病牛还可表现出跛行,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四肢尤其是后肢大腿处的肌肉明显颤抖,关节发生肿胀,只能够卧地不起,较难进行运动,该类型的发病率一般可高达78%左右。此外,病牛有时会停止反刍,主要是影响食欲,严重时甚至会完全废绝,第一胃停止蠕动,胃内存在捏粉状的物质,且由于缺水促使胃内过于干涸,大部分能够排出正常粪便,但部分会排出混杂黏液和血丝的粪便,严重时会发生腹泻,排出稀软粪便,并散发恶臭味,伴有腹痛症状,尾部明显抖动,该类型的发病率一般可达到8%左右。妊娠母牛发生该病,会发生流产,且泌乳量下降,甚至停止泌乳。

3、实验室诊断

细胞培养传代试验。病牛在发热期取适量血液于猴肾或者乳仓鼠肾细胞中,放在37℃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一般每间隔4~5天进行1次传代,经过2~3天就可见细胞发生病变,并取以上细胞培养物进行电镜检查。根据细胞病变和电镜观察结果,判断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牛流行热病毒。

血清学诊断。主要包括ELISA、免疫荧光技术、中和试验以及补体结合试验等,其中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是目前实用且快速的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

4、防治措施

免疫接种。在该病的流行地区,健康牛群可每年使用牛流行热灭活苗进行免疫,一般大于12月龄的牛,每头颈部皮下注射4mL,经过21天再进行1次免疫接种;小于12月龄的牛,推荐进行3次免疫接种,也就是在进行2次正常的免疫接种后,在2~3月之后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每头接种3mL,能够有效避免发生该病。

西药治疗。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疗法,为促使病牛恢复健康,抑制症状加重,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只能够进行对症治疗,且恢复朔要调整机体胃肠功能,加强护理,确保疗效良好,使其尽快康复。病牛体温升高、停止采食时,可每次静脉注射2000~3000mL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每天2~3次;或者每次静脉注射100mL10%磺胺嘧啶液,每天2~3次;或者每次肌肉注射30~50mL30%安乃近、30~50mL百尔定,每天2~3次。如果病牛呼吸困难、急促,要及时进行输氧。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输氧时要控制速度缓慢,通常以每分钟3~4L为宜,之后输氧速度可逐渐加快,但适宜控制在5~6L/min,一般持续2~3h。也可每次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10~20mL尼可杀米注射液,或者缓慢静脉注射由1500mL糖盐水、50~70mg地塞米松组成的混合药液,能够有效缓解呼吸困难,但容易导致妊娠母牛发生流产,因此要注意慎重使用。

中药治疗。病牛可选用“九味姜活汤”,即取白芷31g,黄岑31g,防风46g,生地31g,细辛24g,苍术46g,川芎31g,姜活40g,甘草31g,生姜31g,再添加一颗大葱,添加适量水煎煮2次,取药液灌服。如果出现寒热交替,可再添加适量的柴胡;如果发生跛行,可再添加地风、木瓜、年见、牛膝;发生咳嗽,可添加杏仁;如果发生肚胀,可再添加青皮、松壳、苹果;如果粪便干燥,可添加芒硝。也可选用“清热败毒饮”,即取生石膏25g,木通30g,桔梗25g,车前子30g,川莲25g,赤芍30g,黑元参15g,知母30g,连翘30g,桅子30g,黄苓45g,生地45g,加水煎煮后灌服,每天2次。

防控奶牛流行热发生的主要方法措施


奶牛流行热是近些年影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可造成奶牛高比例的淘汰。养殖场(户)应落实自繁自养、强化日常隔离消毒、完善预防保健、改善饲养条件、注意日常检查与及时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以确保该疫病得到有效的防控。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防控奶牛流行热发生的主要方法措施。

1、病原

牛流行热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子弹形或圆锥形。成熟的病毒粒子长130-220nm、宽60-70nm,是一种包被囊膜的单链RNA病毒,处于发热期的病牛,其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对热、脂溶剂、酸碱度敏感。56℃灭活10min、37℃灭活18h、pH值≤2.5或pH值≥9.0的条件下10min均可以致病毒死亡,一般常用的消毒药物就可将其杀灭。

2、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一定季节性特点,通常发生在夏季和秋初等温度较高的季节,特别在每年的7-9月份,天气潮湿闷热、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雨水过多的时期,发病率较高。一般在发病初期,只有少量奶牛发病,约1周左右的时间,可迅速扩散至全群,随着气温的下降,发病和流行就会逐渐停止,呈地方性流行。不同品种的牛都易感染发病,但以奶牛发病更为严重,特别是处于妊娠后期的奶牛发病率与死亡率都相对较高,犊牛发生感染,但很少发病。

3、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2-7天,病程2-15天,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可分为呼吸型、神经型、消化型三个类型。

呼吸型是奶牛临床流行热病常发类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病程初期病牛突然高热,体温迅速升高到41-42℃,持续2-3天,病牛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钝,处于泌乳期的奶牛产奶量明显下降,其他症状表现温和,不易觉察。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呼吸障碍,张口吐舌,腹部起伏明显,鼻孔开张,口鼻有水样黏液或黏稠分泌物流出,上下眼睑肿胀,眼睛畏光流泪。排少量干燥暗黑色粪便,粪便表面附有黏液或血丝。病牛皮温不整,肌肉震颤,重症病例出现四肢伸直,眼睑闭合,呼吸微弱,或狂躁不安,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听诊肺部,可见肺泡音高亢、支气管音粗粝,有干湿性音。

神经型病症是由于病毒侵染患牛的后驱运动神经和关节囊腔引起的。临床表现为病牛关节肿大,四肢疼痛,呆立不喜走动,后肢交替负重,行走时步态僵硬、跛行、无力,甚至瘫痪不起,食欲废绝,粪便干燥、下痢,产奶量迅速下降,孕牛死胎、早产或流产等。

消化型病例主要以胃肠炎为主要特征。病牛体温升高至40℃左右,初期病牛精神委顿,流涎,腹痛,食欲减退或废绝,出现便秘症状,排出粪便带有恶臭气味,尿少混浊,病程后期出现腹泻症状,泌乳奶牛产奶量迅速下降,孕牛出现死胎、早产或流产等现象。该型病常呈良性经过,护理好且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

4、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特征不难作出诊断,但确诊该病还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或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检验。在诊断该病时,还要与牛病毒性腹泻、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做好鉴别诊断。

5、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污物,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牛舍、牛栏、地面、器具要定期进行消毒。定期进行杀虫、消毒、灭虱、灭蚊、灭蝇等工作,彻底杀灭蚊蝇,切断传播途径。对出现瘫痪症状的病牛,要经常进行人为翻动,防治发生褥疮。夏季要确保牛舍通风良好,适当调整日粮配方,提高青绿多汁饲料的比例,给奶牛提供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确保奶牛的营养需求,促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日粮中可适当添加氯化钾和小苏打,以预防热应激的发生。

该病在临床治疗上无特异性疗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等为主。对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的牛,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000mL,每日2-3次,也可肌肉注射30%安乃近20-30mL,每日2-3次。瘫痪的病牛,可一次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400-600mL。对皮下气肿的牛,可用3%盐酸普鲁卡因50mL、氨苄青霉素600万IU和安痛定50mL,兑入500mL生理盐水中,在气肿部位进行分点皮下注射,每天注射2次。对病情好转的牛,应及时调理胃肠道功能,可用曲麦消食散40g、小苏打粉60g混合,一次灌服。

如何防治奶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是秋季奶牛主要传染病之一。奶牛流行热又叫“三日热”或“暂时热”,由流行热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蝇和空气传播。多发生于7—10月份,特别是夏秋交季时。
此病发病快,来势猛,传染性强,如隔离措施不到位,会引起全场牛染病。此病易引起怀孕母牛流产,造成产奶牛奶量急剧下降,对生产影响大,经济损失严重,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置不当会引起患牛病情加重或体弱牛死亡。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能很快控制。
症状:突然高热,体温高达40℃—42℃,持续2—3天。心动过速,喘气、眼发红、流泪、泡沫状线性流筵,肺水肿,肌肉震颤,不食,不反刍。有的患牛会出现腹泻、胃肠出血、胃溃疡、便血,有的患牛会表现神经症状,肢蹄无力、脚跛,继而发生瘫痪,或心脏突然停止。怀孕母牛流产、早产率高。
预防:每年5—6月份接种奶牛流行热疫苗,能够有效地预防流行热。因不属于重大动物疫病,不属于国家强制免疫传染病,疫苗需要每年2—3月份跟生产厂家预订。
治疗:对此病病毒无特效药,以对症治疗为主。只要治疗及时处置得当,病牛2—3天可治愈。
秋季还应当加强口蹄疫疫苗的强制免疫,做好来年春季牛流行热、牛出败、牛炭疽疫苗接种计划和疫苗购买登记。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传染病的接种免疫,防患未然,减少疫病。

奶牛流行热的发生与中西医防治措施


张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兽药饲料监察所,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作者简介:张君(1985-),女,山东武城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兽药饲料监督、执法工作。

1流行特点

传染源: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奶牛。病牛流出的眼泪、唾液以及鼻液等都含有病毒,尤其是处于发热期能够在血液中检测出更多的病毒。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对热非常敏感,对酸碱、紫外线和脂溶剂也比较敏感,普通的消毒药物通常就能够将其杀灭。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其中需要借助吸血昆虫作为传播媒介,这些昆虫通过在病牛和健康奶牛将相互叮咬而造成病毒传播;还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

易感动物:该病主要是奶牛、水牛和黄牛容易发生,其中奶牛发病相对更加严重,尤其是妊娠后期的奶牛非常容易发生。在发病率与死亡率方面,奶牛要比水牛、黄牛高,青壮年奶牛要比老龄奶牛高,小于2岁时很少出现发病。

发病特点:该病通常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容易发生,一般是夏季和秋初,尤其是在7~9月份是该病的高发期。如果天气潮湿闷热、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雨水过多,更容易导致该病出现流行。该病流行初期只有少量的奶牛发病,但经过1星期左右就会快速扩散,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导致大量奶牛发生感染。发病高峰期过后,只有个别出现发病,即呈散发性,当气候凉爽时逐渐停止流行。

2临床症状

支气管肺炎型:病牛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0~42℃,往往呈急性发病,停止采食,张口吐舌,呼吸困难,出现咳嗽、气喘,上下眼睑发生肿胀,眼结膜出现充血潮红,不停流出眼泪,非常畏光,有清鼻涕或者黏稠分泌物从鼻孑L流出,口腔流涎,口角黏附有泡沫,站立时往往伸直头颈。对病牛进行听诊,发现呼吸音粗砺,有湿性或者干性哕音,心跳每分钟能够超过100次。

运动高度障碍型:通常是妊娠超过6个月或者分娩后1个月以内的泌乳奶牛容易发生。病牛往往呆立不动,行走时步态僵硬,出现明显的跛行或者由于很难稳定站立而倒地不起,肌肉厚实部位变得僵硬,且体表温度不均,如同风湿症状,有时还会出现瘫痪症状。

胃肠炎型:病牛主要表现出腹痛,停止采食,发生便秘或者腹泻,排出的粪便中混杂有黏液或者血液,并且散发出明显的恶臭气味。

3治疗措施

西药治疗:病牛静脉注射2000~3000mL添加有1~2g四环素的5%~10%葡萄糖生理盐水,用于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同时,配合使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如肌肉注射20~50mL复方氨基比林,或者按每千克体重使用0.ImL复方双氯芬酸钠,每天2次。

应用激素:病牛静脉注射50—lOOmg地塞米松,同时配合500~lOOOmL5%~10%葡萄糖、lOOOmL生理盐水;或者缓慢静脉注射由500~lOOOmL葡萄糖盐水和50~150mg氟美松组成的混合溶液,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中药治疗:发病初期可取甘草、知母各24g,防风、羌活、黄芩、荆芥、葛根、柴胡、秦苑各30g,以3根大葱作为药引,全部研成粉末后给病牛用水冲服。也可取60g白菊花,90g紫苏,60g板兰根,加水煎煮后给病牛服用。还可取60g大黄,柴胡、黄芩各35g,苍术、苦参各40g,全部研成细末后给病牛灌服。还可取摈榔、茯苓、车前子、生地、甘草各45g,黄芩、连翘、杜仲、牛膝、双花、巴戟各50g,全部研成细粉后用开水冲调,并添加200g蜂蜜作为药引,给病牛灌服1次。

重症病牛:如果病牛瘫痪,可静脉注射300~500mL10%葡萄糖酸钙,50~80mg地塞米松,100~300mL10%水杨酸钠。如果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可适当增加乌洛托品,然后进行静脉注射。

4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用于饲喂奶牛的各种草料必须提前进行检测,确保合格后用于饲喂。同时,要确保环境清洁卫生,保持栏舍整洁干净,定期对其进行清扫和严格消毒,还要确保圈舍通风良好,特别是该病容易发生的炎热夏季更要注意。另外,加强对牛场进行除蚊灭蝇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防暑降温:首先是确保牛舍通风良好,同时还可搭建遮阳棚,禁止奶牛直接照射日光。奶牛饲料配方要适当调整,确保适口性良好,并可适当增加氯化钾和小苏打的用量,从而预防发生热应激。必须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适当增加饲喂青绿多汁饲料,确保奶牛营养需要得到满足,促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

免疫接种:如果奶牛出现自然发病并康复,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对该病具有免疫力。对于没有出现发病的奶牛群,可适时接种牛流行热灭活疫苗,且第一次注射后经过3星期还要加强免疫1次,每次接种4mL,能够持续6个月具有免疫能力。

火针治疗牛疑似流行热


2001年7~9月,我镇6个村的牛发生类似牛流行热的疾病,共发病72头(黄牛68头,水牛4头),发病率为8.82%。2004年8~10月,又有4个村发病,共发病68头(黄牛52头,水牛16头),发病率为8.46%。笔者用火针治疗病牛16头,全部治愈,现报告供参考。

1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主要表现是高热,体温升高到40~42℃,稽留2~3天,皮温不均,结膜潮红;精神倦怠,被毛逆立,肌肉颤抖,食欲减退和废绝,呼吸困难,反刍停止,鼻镜干燥,便秘或腹泻,流鼻涕,流涎,四肢僵硬,重者后躯不支而卧地。

2治疗

(1)药械:火针1枚,圆利针1枚,中宽针1枚,5%碘酒,四环素软膏1支,药棉,桐油或菜油少量。(2)穴位:百会、尾根、大胯、尾尖、蹄头、鼻叫驯、通关、山根。(3)方法:用碘酒消毒穴位。将棉花缠在火针上,蘸油燃烧,不断转动针体,使之均匀受热,待汕燃尽后去掉棉花,右手持针,左手按压百会穴部皮肤,刺入4cm深,然后捻转一下针体,起针,消毒针孔,并以四环素软膏涂封针孔。再用同法针刺尾根2cm深,大胯4cm深。针刺时应使患牛出现针感(如肌肉震颤、卧地者欲起立),如尤针感,应稍留针,或用圆利针刺尾尖穴1.5cm呼吸困难、咳嗽者用中宽针刺山根穴或鼻中穴,对饮食废绝者加刺通关穴。针后应以麻袋等覆盖火针部位皮肤,圈养1~2天,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疗效。

3结果

在该病流行初期,笔者曾用解热、镇痛、抗菌、强心、平喘等方法对症治疗几例,一般3~5天才能治愈;呼吸道症状较重和有瘫痪症状者,病期更长,治疗费用也高。采用火针治疗16例(其中2例卧地不起,6例有跛行症状),均为一次治愈,病牛恢复食欲,症状基本消除,其中针后6小时以内治愈的有4例,6~24小时治愈的有9例。

4典型病例

2004年9月4日,洋溪镇合心村田家坝组养牛户黄某的一头2岁母水牛耕田后突然发病。检查:体温41.2℃,卧地不起,人扶起时后肢不能站立,全身颤抖,口流少量带泡沫液体,流清涕,四肢冷,精神沉郁,不进水草,不反刍,瘤胃蠕动停止,鼻镜时有汗出,粪便干燥。当晚用火针刺百会、尾根、大胯后,患牛即想站立,又用圆利针刺尾尖穴,中宽针速刺四肢蹄头、通关穴。针后约5分钟,患牛能够缓慢站立。翌晨进草5kg左右,症状基本消除。

奶牛热应激的危害、表现和防治措施


收稿日期:2016-02-18

1、奶牛热应激的危害

1.1生产性能降低

奶牛发生热应激后,先导致食欲减退,减少采食,从而容易导致机体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如果奶牛受到严重的热应激刺激,即高温、高湿,会导致饮水大量增加,从而造成瘤胃内容物加速流动,引起消化不良,降低消化率。由于奶牛采食减少,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代谢,减少产热,相应也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用于合成乳汁。如果温度达到26℃以上,会导致产奶量降低。

1.2繁殖性能下降

奶牛发生热应激时,会导致体内减少分泌催乳激素、促黄体激素、促卵泡激素,从而导致成年母牛不能够正常发情、安静发情或者能够发情但不会排卵。成年公牛发生热应激后会导致性欲减退,性腺萎缩,精子发育较差,容易造成不育。

1.3免疫力降低

奶牛如果长期经受热应激刺激,会造成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奶牛更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和乳房炎等疾病。

1.4牛奶品质变差

奶牛发生热应激后,会导致分泌乳汁中的非脂固形物、乳蛋白率和乳脂率等指标降低。另外,在奶牛采取措施减缓或者治疗热应激时,也会导致牛奶品质受到影响。

2、临床表现

通常临床生产中可见大多病牛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张口喘息,鼻镜干燥,结膜潮红,呼吸频率加速,心跳次数增加,增加排汗量,经常性口渴,减少粗饲料采食量,增加采食精料。减少排尿,排出稀薄粪便。泌乳奶牛会导致产奶量减少,乳蛋白比率、乳糖含量、乳脂率降低,导致乳汁营养水平降低。母牛患有热应激尽管不会对排卵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会缩短发情持续时间,延长发情周期,表现出不明显发情,无法适时进行配种。另外,母牛如果体温过高,会降低授精后的受胎率和妊娠率,造成早期胚胎更容易发生死亡,容易出血流产,所产犊牛初生重较小。种公牛患病后尽管不会影响性欲、射精量以及精子密度,但会降低精液品质和精子活力。

3、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

尽可能选择在清晨和午后温度较凉爽的时间进行放牧,在温度较高的阶段及时收牧,还要注意防止在放牧过程中采食过多的露水草。收牧后奶牛要在阴凉干燥的圈舍内饲养,如有需要还可采取喷淋通风等降温措施。另外,加强蚊虫防治,避免牛群受到惊吓,为其创造比较舒适清凉的环境。适时调整奶牛日粮组成和饲喂时间,夏季一般每天饲喂4次,即在夜间增加1次,选择在清晨和夜间温度较低的时候饲喂,且适当延长采食时间。饲料配方也要进行调整,尤其是适量添加具有抗热应激作用的添加剂。

3.2药物预防

近几年,根据夏季高温的特点,结合我国传统医学的的理论,即“理、法、方、药”辨证施治,还要考虑中草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性特点,选择使用含有一定营养和具有药物作用,且安全无害、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清热解暑、凉血解毒、无抗药性的芳香型中草药,用于抗应激。据报道,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适量的中草药添加剂,不仅能促使产奶量提高,改善乳品质,还能够使其具有较高的抵抗环境热应激的能力,导致其在夏季发生感冒时明显减少发热。还有报道表明,奶牛精料中分别添加0.5%的板蓝根和甘草,可使产奶量和受胎率都有所提高;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甘草、白芍、黄苓、淡竹叶、苍术、板蓝根、黄茂、石膏、当参等中草药,可使其平均料奶比和产乳量提高;添加混合中草药(主要成分是甘草、芦根、石膏草和夏枯),能够预防奶牛中暑,减轻热应激,还能够使产奶量提高,减少饲养成本。

3.3治疗措施

主要对病牛采取对症治疗,并配合物理降温等。病牛要避免处于通风凉爽的圈舍,服用适量的冷盐水,全身用25℃左右的水进行浇洒或者在头部用冷水冲洗,还可使用冷水进行灌肠。在病牛耳部静脉放出1000~2000mL血液。如果病牛出现高烧,且呼吸过于急促,要注射镇静剂和退热剂。病牛可静脉注射由500mL25%葡萄糖液、1000~2000mL生理盐水、50mL40%乌洛托品、10~20mL10%安钠咖、1g维生素B1、3g维生素C组成的混合溶液,用于缓解呼吸困难、肺部水肿以及强心,一般每间隔3~4h进行1次;或静脉注射由500mL25%葡萄糖液、1000~2000mL生理盐水、300~400mL5%碳酸氢钠、10~20mL10%安钠咖组合的混合溶液,每天2次。如果病牛卧床不起,要在身下铺垫干草,且定期辅助其进行翻身,避免褥疮形成。

作者简介:常名明(1971-),女,黑龙江杜蒙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常名明

肉牛流行热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综合防控


1流行特点

任何品种、性别、日龄的肉牛都能够感染该病,且病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另外,治愈病牛以及呈隐性感染的牛只都可能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持续排毒,从而成为该病的潜在传染源。病毒通常在病牛的呼吸道黏膜细胞内长时间存在,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到体外,并经由空气引起传播感染。

该病通常突然发生,且快速传播,一般在2~3天内就能够扩散至全群,通常呈地方性流行或者大流行,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气温突然发生改变的初春和秋冬季节发生。该病具有很高的发生率,但只会造成较低的死亡率。一般来说,当日常饲养管理较差、气候多变、冷热交替、牛只体质虚弱,没有及时加强护理时,会导致牛群中容易感染病毒,并彼此感染传播,引起暴发和流行。

2.临床症状

该病通常突然发生,一般病牛在发病前l天具有正常的食欲、体况,第二天早晨出现发病,或者当天上午一切正常,而在下午突然出现发病。病牛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42℃,体表温度不均匀,鼻镜比较干燥,但也有部分病牛在早期具有正常体温。通常在发病的同时或者经过2~3h,病牛四肢肌肉发生颤抖,尤其是后肢大腿部比较明显,从而导致步态强拘,接着会出现明显的跛行,一般病牛跛行率能够达到100%。发病初期,病牛停止反刍,食欲明显降低或者彻底废绝,瘤胃中存在过多的呈捏粉状的内容物。大部分病牛能够排出干湿度正常的粪便,但往往会混杂一些黏液,切黏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血丝。有些病牛会排出烂泥状的粪便,且混杂较多的黏液和血液。少数病牛会发生腹泻,往往排出粥状稀粪,并散发恶臭味,其中含有很多的胶胨状物质和血液,呈黑红色,这时病牛往往会频繁回头望腹,尾部不断抖动,腹痛症状明显。大多数病牛还会表现出呼吸加速,个别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呼吸音变粗。病牛通常会在鼻翼形成灰白色的黏性鼻漏。病牛往往具有正常眼结膜或者发生轻度充血,但个别双眼会流出大量眼泪,通常会混杂少量的脓性分泌物。病牛在发病初期的12h内,通常精神比较兴奋,对周围环境的任何刺激都比较敏感,且往往仰头、瞪眼、竖耳,之后逐渐变成精神萎靡,往往呈俯卧状,且饮水明显减少。

3鉴别诊断

牛副流行性感冒。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不仅会表现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母牛还有可能出现乳房炎。该病通常在长途运输后发生,因此也叫做运输热。

类蓝舌病。该病具有明显的流行季节,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与牛流行热类似。但患有类蓝舌病的病牛会在体温明显升高后出现舌、咽喉、食管明显麻痹,其在低头时会通过口、鼻将瘤胃内容物逆流出来,进而引起咳嗽。

4防控措施

对症治疗。病牛具有眼睑水肿、结膜潮红、不停流泪以及流鼻涕等症状时,可在顺气穴使用直径为0.1~0.15cm、长度为25~30crn的柳枝进行穿刺。具体操作是迫使病牛嘴张开,将枝条插入口腔上颚嚼眼处,也就是硬腭前部、齿板后方的切齿乳头两侧的鼻颔孑L,注意两侧都有一穴。如果病牛伴有瘤胃臌气,可将其牵引站立到斜坡上,使其头部向上,尾巴向下,然后采取以下三种物理方法进行治疗。第一种是促使病牛嘴张开,在其舌上用食盐进行按摩,促使其出现嗳气;第二种是使用木棍促使病牛嘴张开,接着茌其背部用牵牛绳沿着前方向后方的顺序刮;第三种是按摩病牛左侧瘤胃,促使瘤胃加速蠕动、尽快嗳气。如果病牛发生严重的瘤胃臌气,则必须采取放气,避免瘤胃发生破裂,即在病牛左侧三角窝处用18号长针刺入瘤胃,注意控制放气速度缓慢,禁止一次性完全放光,避免脑部、心脏血压突然降低而导致缺氧发生死亡。如果病牛发生轻度瘫痪,可静脉注射由2000~3000mL25%葡萄糖生理盐水、10~20mL20%安钠咖注射液、100~200mL10%水杨酸钠注射液、5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组成的混合药液,每天1~2次,连续使用3~5天。如果病牛后肢发生跛行,且卧地不起,可在百会穴的凹陷处中央注入由4~SmL蒸馏水、80万IU青霉素以及2mL氢化可的松组成的混合药液,注意确保药液注入脊髓腔内。注射时,先用18号短针在百会穴中间穿透体表皮肤,接着使用长针刺入到脊髓腔,然后注入药液,治疗效果较好。

免疫预防。在进入该病流行季节前,肉牛可免疫注射牛流行热灭活疫苗,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肉牛也可在吸血昆虫大量滋生的前1个月接种疫苗,经过3星期再进行第二次接种,有些肉牛会存在局部接种反应,个别会发生一过性反应,有些母牛接种后的3一5天会略微表现出产奶量减少的现象。对于假定健康牛只以及周围可能受威胁地区牛群,还可用选择紧急接种高免血清用于预防。

母猪产褥热的病因分析 母猪产褥热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母猪产褥热也称为母猪产后高热,是指母猪在生产过程中或者产后,胎儿排出或者进行助产时,由于损伤产道软组织或者恶露排出缓慢导致感染病菌而引起。病猪主要特征是高热,食欲不振,且由于泌乳能力减弱且乳汁温度较高,从而对后代仔猪的存活及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母猪产褥热的病因分析母猪产褥热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饲养管理不当。种母猪质量较差,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不当,饲料搭配不合理,尤其是饲料中长时间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机体生产性能及免疫力受到影响;母猪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合理,尤其是气候炎热的天气没有加强防暑降温,导致母猪产后只要发生热应激时,就非常容易发生该病。

生产中发生损伤。母猪产仔过程中,如果阴道、子宫发生损伤,会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再加上生殖系统黏膜发生损害,同时体力大量消耗,容易感染致病菌。例如,首先是致病性大肠杆菌会机械性破坏黏膜,并产生毒素造成“腐蚀”,在双重作用下导致黏膜发生出血、水肿、坏死、脱落、化脓,从而出现炎症反应;其次,比较容易感染葡萄球菌,并在黏膜上大量增殖,侵入体内引起菌毒症。正常情况下某些厌氧菌无法引起发病,但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或者分娩和感染其他致病菌而损害生殖道后,导致潜伏的厌氧菌称为致病性厌氧菌,从而导致阴道炎、子宫内膜炎以及乳房炎,进而引发产褥热。母猪分娩后,由于没有及时提供消炎药以及进行补液,且产前也没有使用任何保健药品,也能够发生该病。

消毒不严。母猪分娩过程中,产房没有采取任何消毒,或者助产员在对难产母猪进行助产时没有提前对手臂进行消毒就直接取胎儿,也容易感染或者带入致病菌,从而引起发病。

2、临床症状

母猪通常在产后2~4天或者发生流产后出现该病。病猪主要表现出体温急剧升高,能够达到41~41.5℃,呈现稽留热,两耳尖及四肢末端发凉,眼结膜发生充血、潮红,皮肤发红,有时出现寒战,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精神萎靡,往往卧在垫草内,拒绝起立,步态强拘,四肢关节发生肿胀,并伴有热痛感。减少或者停止泌乳,乳房有做缩小,拒绝哺乳后代仔猪。阴门发生肿胀,并有褐色分泌物从阴道中流出,其中混杂胎衣碎片,且散发腥臭味。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正确治疗,病猪非常容易发生死亡。

3、防治措施

对症治疗。对于由子宫内膜炎导致的产褥热,要根据病情轻重采取恰当治疗,通常可按体重每100kg肌肉注射1支10mL强力产后康(主要成分是甲磺酸培氟沙星,含量为0.2g),每天1次,连续使用4~5天。在容易发生猪高热病的季节,为避免出现混合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有需要可配合使用普治(主要成分是林可霉素)、黄芪多糖等药物。部分症状严重的病猪,在肌肉注射以上药物的同时,还要对子宫进行清洗,即在500mL冷开水中添加392.5%的氟哌酸粉,完全溶解后灌人子宫,通过引流冲洗出子宫内的积液或者积脓,接着向子宫内注入由250mLO.9%生理盐水、4支lg链霉素组成的混合溶液进行冲洗,最后再用经过消毒的长嘴止血钳将5粒土霉素片(含有25万IU有效成分)放入子宫内,同时肌肉注射强力产后康,连续使用3~5天。对于由乳房炎发生的产褥热,可按体重每50kg肌肉注射1支产后专家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盐酸二氧沙星),每天1次,症状严重时每天上、下午各注射1次。也可肌肉注射适量的长效抗菌剂,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

中药治疗。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可取甘草、生蒲黄、红花各5g,艾叶,炒枳实各10g,50g益母草,泽兰、瓜蒌、川芎、生地黄、香附、当归、赤芍各10g,10g生桃仁,混合后全部研成细末,再添加50g黄豆面、10g红糖为药引,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给病猪一次性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2~3天。如果病猪体温升高,可添加适量的栀子、黄柏、柴胡、金银花、黄芩;如果体型偏瘦,可添加适量的茯苓、山药、党参;如果恶露较多且伴有腹痛,可添加适量的地鳖虫、延胡索。

加强饲养管理。临产母猪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机体健康,避免出现发热、腹泻、便秘等症状。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要饲喂全价配合日粮,一般在妊娠初期、中期每天适宜饲喂1.5—2.5kg日粮,后期即产前1个月适宜饲喂2.5~3kg日粮,产前1周每天要减少饲喂0.5kg日粮,生产当天停止饲喂精料,产后第3天开始逐渐增加饲喂量,直到大约5kg。待产母猪转入产房前,对每个产圈都要进行严格消毒,且进产房后和临产时要对腹部、乳房及外阴部使用温热的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产前、产后确保乳房、乳头清洁卫生。另外,要观察母猪状态,如体温、食欲是否正常。

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圈舍地面保持平整,保温、散热良好,适当通风,为母猪创造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等,避免发生热应激;冬季要注意保暖,经常更换垫草,避免侵入贼风等引发感冒。制定合理的卫生消毒制度,确保圈舍清洁卫生,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圈舍屋顶、墙壁、地面、柱栏以及猪体等要定期进行全面消毒。

母猪产褥热是因产后子宫感染病原菌而引起高热。

临床上以产后体温升高、寒战、食欲废绝、阴户流出带有腥臭味分泌物为特征。
1、病因
产房污秽,助产时消毒不严,或难产助产时造成子宫、阴道黏膜损伤,感染病原菌发病。
2、症状
母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食欲废绝、寒战,乳房收缩,泌乳减少,呼吸、心跳加快,嗜睡,卧地不起,衰竭,四肢末端及耳尖发冷,时常弓背努责。阴户流出暗灰色带有恶臭的分泌物。
3、防治
保持产房的清洁卫生,产前给母猪圈床垫上清洁干草,助产时严格消毒,细心接产,避免损伤产道。药物治疗时可选用下列药物:3%双氧水200~300毫升或0.1%雷佛奴尔溶液500~1000毫升,冲洗子宫,每天1~2次,连用2~3天。一次肌注青霉素160万国际单位,每天2~3次,连用3~5天。

肉牛运输热的发病原因 肉牛运输热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肉牛运输热是一种应激性综合征,是由于感染多种病原微生物而导致,主要特征是高热以及间质性、大叶性肺炎。病牛主要症状是高热,脓性结膜炎,不停流泪、流鼻液,频繁咳嗽,呼吸困难,并流出泡沫样口涎。通常育肥牛群容易发生该病,也是导致牛群发生死亡病因之一。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运输热的发病原因肉牛运输热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一般认为是由于管理不当以及发生应激,使病原体趁机侵入机体而引起发病。大部分病原体为病毒,主要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Ⅲ型副流感病毒;还有部分病原为细菌,主要包括曼氏溶血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其中Al型曼氏溶血杆菌主要是引起非免疫犊牛发生该病。犊牛健康且没有发生应激的状态下,其呼吸道内本就存在少量的曼氏溶血杆菌。但是犊牛在运输过程中,会导致鼻腔和气管内所含的Al型曼氏溶血杆菌数量增加,并逐渐移动到肺脏而引起支气管肺炎。另外,1岁犊牛在运输过程中,会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就表明机体已经受到应激的刺激。犊牛在陌生环境中圈养,同时停止给予饮水和饲料,也能够导致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此外,牛突然更换饲喂含有丰富谷类饲料的日粮时,也非常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2、临床症状

该病一般具有2-5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病牛表现出精神萎靡,呆立不动或者卧地,食欲不振,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达到40-42℃。被毛蓬松杂乱,鼻镜干燥,体质虚弱,明显消瘦。随着症状的加重,会有黏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且有干涸分泌物覆盖在鼻镜上,将其揭去就能够露出出血面,流泪,眼脓性结膜炎,咳嗽,呼吸困难。部分病牛会排出黏液性稀粪,部分在发病末期还具有神经症状,如阵发性、强直性痉挛。

3、剖检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对病死牛进行剖检,发现整个肺脏都呈暗红色,质地较硬,如同肝脏,切面呈颗粒状,且比较干燥,切面小叶间质发生水肿、明显变宽,放入水中逐渐下沉,气管内存在泡沫样黏液,气管黏膜发生肿胀、充血,纵隔淋巴结和支气管发生肿大、出血,肝脏、心脏、肾脏颜色变浅,且发生肿胀,而脾脏呈暗红色,也发生肿胀,且质地变软。取病料通过常规石蜡切片,再经HE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肺支气管腔内中存在脱落的上皮细胞、黏液以及大量红细胞和嗜中性粒白细胞构成的炎性渗出物,肺组织大面积肺泡壁发生充血,且有所增厚,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增生,肺泡腔变得狭窄,多数肺泡腔内含有大量浆液;脾脏淋巴组织发生出血、坏死,髓窦渗出浆液,并浸润有大量嗜中性粒白细胞;心肌纤维颗粒发生变性;肝脏大面积发生脂肪变性,且肝细胞存在空泡。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病牛要立即隔离,注意观察和记录临床症状,如体温、饮水量、采食量、脉搏以及呼吸情况等,同时整个牛群要加强饲养管理,并饮用0.3%碳酸氢钠水溶液及淡盐水。对于已经发病的牛,可静脉注射500mL生理盐水、500mL4%碳酸氢钠,用于补充体液,调整机体酸碱平衡,连续使用2天;也可肌肉注射30mL安乃近(或者30mL氨基比林)、5mL氨茶碱用于对症治疗。病牛还可使用抗菌消炎药物治疗,如按体重肌肉注射o.02gjkg头孢噻吩钠,或者按体重静脉注射o.06gjkg10%磺胺噻唑钠,每天3次,连续使用3天。如果病牛症状严重,可静脉注射1500-2000mL5%葡萄糖盐水,其中添加有2g维生素C注射液、30mg地噻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天1次。为避免发生酸中毒,需要时病牛可静脉注射250-5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采取以上治疗措施,大部分牛经过大约5天能够治愈.症状严重时经过7-8天也能够治愈。需要注意的是,能引发该病往往不是只由一种病菌引起,通常是由于混合感染多种病原导致,因此要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通过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如果牛场条件允许,可先进行药敏试验,从而选择敏感性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运输管理。牛运输过程中要加强防护,可提前在车箱内铺垫厚度在4-7cm左右的稻草,且在运输过程中注意停车观察。只要发现有牛患病,或者由于急刹车、路面不平而导致机体滑倒发生关节脱位或者关节扭伤,特别是呈现卧地时,要立即用钢管或者木棒隔开卧地牛,防止其他牛踩踏,但禁止粗暴地抽打、惊吓牛。运输过程中,车速适宜控制在60km/h以内,转弯要慢要稳,禁止急刹车。运输车的两边要使用帆布进行遮挡,依次避免直流风直吹牛的口腔及鼻孔,但也要注意保持适当通风。对于不同来源和不同年龄的牛要分开饲养,并控制密度合理,防止过于拥挤。

加强饲养管理。牛到场卸载后,要先进行大约2h的休息,然后供给温水,注意添加电解多维等。经过5h,可饲喂品质优良的干草任其自由采食,且7天内禁止放养,不允许饲喂具有轻泻性的青贮饲料、鲜草、酒渣以及容易发酵的饲料,适当限制精料喂量,增加干草喂量,使机体呈六成饱即可。进圈当天,整个牛群可按每200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0mL安瑞隆(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同时配合使用牛羊专用型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2头发病死亡肉犊牛由泰安市某肉牛场提供;病理组织学切片及染色相关仪器材料由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生物切片室提供;DL2000DNAMarker、无RNase双蒸水、2×Taq酶(5U/μL)等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EasyPureTMViralDNA/RNAKit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琼脂平板培养基,瑞氏染色液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EasyScriptTMOne-StepRT-PCRSuperMix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临床症状及剖检观察
详细询问发病牛场的发病背景,临床表现,剖检病死牛,观察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1.2.2病理组织学检查
分别取病死牛的肝脏、肺脏、脾脏、心脏、肾脏等组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
1.2.3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无菌操作取病死牛的脾脏,在血平板上进行划线,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后,挑取单个菌落,分别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镜下观察细菌形态;用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硫酸新霉素、粘菌素药敏片做药敏试验。
1.2.4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集病牛鼻分泌物及病死牛气管黏液进行RNA的提取,然后RT-PCR,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按周玉龙等(2011)的方法进行牛副流感3型的PCR检测,并对其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
2、结果
2.1剖检变化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剖检病死牛可见整个肺脏呈暗红色,质硬如肝,切面较干燥呈颗粒状,入水下沉,切面小叶间质水肿、变宽(图1A,B),气管内有泡沫样黏液(图1C),气管黏膜充血肿胀,支气管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出血,心脏、肝脏、肾脏肿胀、颜色变淡(图1D),脾脏肿胀呈暗红色,质地变软。所取病料经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肺支气管腔内中含有黏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大量嗜中性粒白细胞及红细胞构成的炎性渗出物,肺组织广泛性肺泡壁增厚,肺泡壁充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增生,肺泡腔狭窄(图2B),许多肺泡腔内充满浆液(图2A);脾脏淋巴组织出血、坏死(图2C),髓窦浆液渗出,并见许多嗜中性粒白细胞浸润(图2D);心肌纤维颗粒变性(图2E);肝广泛性细胞空泡及脂肪变性(图2F)。
2.2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
用血琼脂平板划线分离细菌,倒置放在37℃培养箱中过夜,可见在血琼脂上形成灰白色湿润而黏稠菌落,无溶血现象。在45°折光下,呈现鲜明的蓝绿色并带金光,边缘有狭窄的红黄色带。挑取单个菌落、涂片,经瑞氏染色,镜下观看,呈典型两极着色,革兰氏染色呈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药敏试验表明最敏感的药物为庆大霉素,其次是氟苯尼考。
2.3生化鉴定
取血琼脂板菌落,进行生化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其能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醇、半乳糖,只产酸不产气;该菌不发酵乳糖、鼠李糖、菊糖、山梨醇。
2.4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
电泳结果显示,牛副流感3型病毒为阴性。
2.5药物治疗
病牛全群用0.01%的氟苯尼考饮水,连用4天,有明显症状的病牛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按10mg/kg体重,每天注射1次,连用3~5天,病牛未再发生死亡,症状逐渐消失。
3、讨论
3.1根据发病背景,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综合判定,该病例为因运输继发病毒与细菌尤其是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间质性、浆液性复合型肺炎。
3.2通过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该病例的病原体并非是牛副流感病毒3型,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病毒如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腺病毒等感染,从细菌分离结果来看,确定有巴氏杆菌感染。另外,病理组织学观察肺组织具有明显的间质性肺炎病变,所以很可能同时存在支原体感染。
3.3运输热是在运输应激作用下引起的多种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感染。与此病有关的主要病原微生物有病毒(主要有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牛腺病毒、呼肠孤病毒、鼻病毒、肠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细菌(主要有巴氏杆菌、支原体、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放线杆菌等,其中巴氏杆菌是牛运输热最重要的病原之一)。一般来说,正常牛体内会携带多种上述病毒、细菌,这些病原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携带牛发病,而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机体免疫抵抗力下降,首先,潜伏的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等呼吸道常在病毒大量复制扩散,感染致病。呼吸道条件性致病菌尤其是巴氏杆菌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继发感染,从而导致呼吸系统多病原混合感染。该牛场所购犊牛来自不同养殖场,几经倒手,运输前已于激状态,另外,又是对运输热较敏感的犊牛,这是该病例发生的主要原因。
3.4据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对发病牛群进行紧急防治是最实际的处理措施,由于该牛群发病率已经超过50%,鉴于病重牛已停止采食及药敏试验结果,采取对病重牛注射庆大霉素及全群氟苯尼考饮水的防治方案,这两种药物属于广谱抗生素,药理上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对巴氏杆菌、嗜血杆菌、支原体等呼吸道常在病原菌都具有良好疗效。
4、防治建议
4.1为防止本病发生首先要做好肉牛长途运输的准备工作,在装载车辆内铺上5~8cm厚的垫草,防止运输过程中牛滑倒损伤,减轻牛的应激反应;在装载牛只的车辆两边用帆布遮挡,减少直流风对牛的鼻孔及口腔直吹;不要过度拥挤;加强护理,尽量减轻运输过程导致的应激反应。购牛到场后及时做好护理及药物防治工作,前三天可选择氟苯尼考、多西环素进行药物预防。自繁自养模式是肉牛场解决该病的根本措施,所以,有条件的肉牛场最好建立自己的繁殖牛群,做到自繁自养。
4.2牛只到达新牧场时,前三天要密切关注牛群状况,逐个测量体温,如有异常立刻隔离观察,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4.3购牛时若需要长途运输,建议在运输前使用镇静类药物,降低在运输过程中牛只对外界环境化的敏感性。运输前可以一次性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剂量按每千克体重1~1.5mg(药量大小视运输距离而定)

奶牛中暑的临床症状 奶牛中暑的防治措施


奶牛中暑主要是在气候炎热季节由于物理因子(如温热、日光、潮湿等)导致其机体受到侵害,从而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发生紊乱,有些会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或者治疗不当而发生死亡。现总结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避免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奶牛中暑的临床症状和奶牛中暑的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

气候炎热的夏季,如果奶牛长时间在舍外进行放牧或者运动,导致头部直接在阳光进行长时间曝晒,使脑部发生充血,引起血管、呼吸以及运动中枢神经失调,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倒地陷入昏迷的现象,从而发生中暑。夏季舍内温度过高,过于闷热,通风不良或者不能及时散热,过于拥挤,饲养密度过大,导致体内热量大量蓄积而不能够及时散发,从而发生中暑。另外,奶牛如果饲养管理不当,长时间放牧或者大量运动,体质虚弱,大量出汗,但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盐分和饮水,严重时就会发生中暑,并导致机体虚脱。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牛脑功能快速减退,体质衰弱,精神沉郁,行走摇晃,脉搏弱且快,张口伸舌,呼吸加速。病程快速进展,严重时会大量出汗,并存在虚脱、陷入昏迷的趋势。发病后期,病牛心跳微弱且明显加快,呼吸急促,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2~43℃,并处于兴奋状态,甚至会发生狂暴或者明显的神经性抽搐。黏膜开始呈潮红色,接着逐渐变成蓝紫色,舌面和口腔干燥。随后会由于体质虚脱而卧地不起,并陷入昏迷状态,呼吸非常困难,最后由于心肌麻痹及肺水肿而发生死亡

如果高温持续较长时间,会严重损害病牛体温调节中枢,此时会表现出食欲稍微不振,反应略微迟钝,经过检查通常没有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由于处于衰竭状态会使其由于呼吸突然停止或者心肌麻痹而倒地死亡。

3、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奶牛发生中暑要立即采取迅速降温、加速散热、加强护理,以及镇静安神、强心利尿、避免酸中毒等措施。病牛要立即转移到阴凉、安静、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在头部放置冷水湿布或者冰袋,并配合对体表浇泼冷水,但要注意避开心脏部位,还要使用凉水灌肠,大量灌服冷盐水。如果病牛昏迷倒地不起,要采取静脉放血1000~2000mL,接着再静脉注射1000~20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10~20mL2.5%盐酸氯丙嗪注射液、10~20mL20%安钠咖注射液。如果病牛心跳过快,烦躁不安,可使用25~35g水合氯醛进行灌肠,或者静脉注射100mL安溴注射液。如果病牛发生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00~1000mL5%碳酸氢钠注射液。如果病牛脑内压明显升高,可静脉注射500~1000mL25%山梨醇液或者20%甘露醇液;如果伴有食欲不振,可灌服适量的健胃剂,如人工盐、大黄酊、龙胆酊等。

中药治疗。取3g广藿香,3g香薷,3g白茯苓,3g金银花,3g生山桅,9g生石膏,3g枯黄芩,3g麦门冬,6g滑石粉,6g生地黄,lg生甘草,全部研成细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添加12g白糖、6g朱砂面、5个鸡蛋清为引,混合均匀后给病牛灌服。方中香薷具有解暑的作用,广藿香具有正气的作用,配合使用生地黄能够起凉血、清热解毒之效,从而能够降低血热;生山桅、枯黄芩能够泻心肺之火,减轻胸中烦热;滑石粉能够利六腑之闭塞,配合生甘草、金银花则能够清热解毒;生石膏能够泻胃火;白糖、鸡蛋清、麦门冬能够生津止渴;朱砂面、白茯苓能够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养血安神。如果病牛无汗,可增加香蕾的用量,即添加6g,具有清热解暑之效。如果病牛喘粗气,可添加3g葶苈子、3g杏仁、3g枇杷叶、3g白药子,具有化痰定喘、润肺泻火之效。如果病牛精神减退,可添加3g清半夏、3g石菖蒲、3g远志肉,具有祛痰、开心窍及强心之效。如果病牛低头且经常咬齿,可添加3g天竹黄、3g川黄连,具有清热化痰、消痛解毒、安神镇静之效。

调整日粮组成。气候炎热的季节,奶牛往往会表现出食欲降低的现象,此时可适当提高日粮中的总可消化养分值。例如,饲喂日粮中大部分为玉米青贮时,要确保日粮干物质中的蛋白质水平达到16%~17%,并饲喂品质优良的过瘤胃蛋白饲料,如白酒糟、啤酒糟等。另外,在日粮中加入脂肪酸钙200g,能够使日粮能量浓度明显提高,从而增强泌乳性能。为避免奶牛发生厌食,可添加适量的糖蜜饲料,并注意补充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添加剂,特别是将维生素A用量由每头每天5万IU增加到15万IU。

药物预防。在奶牛日粮中按每头每天添加300g乙酸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环境温度过高而对产奶性能的抑制作用,并刺激泌乳量增加,且乳脂总量明显提高。另外,奶牛在高温季节由于饮水量、皮肤蒸发量以及排尿量都明显增加,往往会导致损失更多的钾,为此要适当提高日粮中的钾含量,可按每头每天使用180g氯化钾,分成3次添加在饲料中混饲。如果增加精料的喂量,要注意同时增加碳酸氢钠的用量,建议每头每天使用150~200g。在发生热应激的情况下,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酵母培养物、瘤胃素、复合酶制剂等,都能够有效减轻应激。

中暑是由于机体内热积蓄所致的神经系统和心、肺机能严重障碍的疾病。

1.症状患牛突然精神沉郁、反应迟钝、步态不稳,呼吸快而困难,静脉怒张,可视粘膜充血赤红,重病例为青紫,体表灼热,体温为42.5℃,心音增强,心跳增至110次/min,瞳孔散大。有的病牛倒地昏迷痉挛。

2.病因分析烈日暴晒、牛舍不通风是主要原因。此外饮水喂盐不足造成奶牛抗热能力差也是原因之一。重症病例,则怀疑尚有心机能不全或肥胖等原因所致。

3.诊断根据发病经过和高度的呼吸、血液循环机能障碍等症状及病因分析,判断为中暑。

4.治疗措施将患牛移至阴凉处,并在头部和身上大量灌注冷水,同时冷水灌肠,灌饮1%冷盐水。

颈静脉放血2000ml,并注入生理盐水2000ml,5%碳酸氢钠溶液500ml。

肌注氯丙嗪1.5mg/kg体重,控制牛只过度兴奋。

中药方治疗:用急救水(十滴水),每头牛内服70ml/次。

急救水处方:樟脑15g,薄荷10g,大黄70g,陈皮70g,木瓜70g,辣椒30g,黄连25g,桂皮30g。将各药浸入65%酒精2000ml内1周,过滤备用。用法:每次内服50—100ml.

5.预防改建牛舍,增加遮荫棚,改善通风换气条件;保证充足的洁净饮水,日粮中增加适量的食盐;用凉茶5—10包,煎水灌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8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