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猪养殖猪瘟免疫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地处323国道线旁,具有非常便利的交通优势。全县土地总面积3826.57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2个管理区,有l05个村民委(社区)1033个自然村。居住着汉、壮、苗、彝等七种民族。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猪肉的消费仍占全县肉类消费的主导地位,养猪仍然是砚山县广大农村的主要产业。2013年,全县生猪存栏35.31万头,出栏肥猪58.1万头,在庞大的养猪业生产发展中,为了保证农民所养的猪能健康快速成长,除了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外,防病工作也很重要,尤其是猪瘟的免疫工作,一直是砚山县防疫工作的重点。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理变化的特点是细小血管的变性,从而引起全身皮下点状出血,部分器官坏死和梗塞。猪瘟病毒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特点,病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病毒随尿液、粪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体外,并散布于外界,健康猪一旦接触到病毒,就会被传染,造成本病流行。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人和某些动物如:鸡、犬、鼠等也能机械地传播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一般情况下,只有猪感染本病,病猪不分品种、年龄、性别,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砚山县猪瘟的流行形式,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差异,群众文化素质之间的差异等多种原因,呈现零星散发,并诱发其它疫病。

一、猪瘟免疫存在的一些问题

1.免疫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防疫不及时

一是群众意识差,观念落后。砚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辖区内有壮、彝、苗等十多种少数民族,其中壮族居多,大多数少数民族居住在偏远的村寨,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困难,给猪瘟免疫工作造成很大的阻力。

二是村级兽医员文化程度低,全县共有100名村级防疫员,其中大部分只有初中文化,并且年龄偏大,接受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加之村级防疫员的工资报酬低,挫伤了村级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防疫不及时,主要是春秋两防和市场检疫时注射,平时补针不多。

1.2免疫失败

免疫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然而有时生猪经过免疫接种后,仍不能产生抗猪瘟的免疫力,而造成免疫失败。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较常见:

一是母源抗体的影响由于种猪各种疫苗的广泛使用,使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很高,若接种过早,当猪瘟病毒注入仔猪体内时,会被母源抗体所中和,从而影响免疫力的产生。

二是疫苗管理不当疫苗从出厂到村防疫员领用过程中,要经过很多个环节,多次进出冷库。加之村级防疫员家里没有疫苗冷藏设备,温度反复波动和疫苗保存不当,直接影响疫苗的效价。

三是疫苗使用不当。疫苗稀释后,如果使用时间过长,由于温度的影响,会使疫苗的免疫效果逐步降低,最后导致免疫失败。

四是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前后使用药物不当导致免疫失败。按照免疫程序,一般采用20日龄首免,60日龄第二次免疫,成年猪每年春秋两次免疫。但砚山县养猪户仍习惯在60日龄后才接种疫苗,且在免疫前用了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导致机体白细胞减少,影响机体的免疫反应,其次是营养不良,缺乏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影响机体的抗体合成而降低免疫力,从而出现免疫过的猪发生猪瘟病的现象。

五是免疫剂量不准。砚山县猪瘟疫苗注射不论猪的大小每头注射1头份,在发生猪瘟的病猪中也有5%的猪确实注射过猪瘟疫苗,并且还未到免疫失效期。因为有些村防疫员在注射时不太认真,有时量不足,不能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而使免疫力受到抑制。

六是潜伏期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猪在免疫接种前就已感染猪瘟病毒,但由于在潜伏期,症状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这时如果接种了猪瘟疫苗,不但起不到免疫作用,反而加速病的发展,最终造成免疫失败。

2.检疫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生猪流通频繁,检疫难度大,是猪瘟发生,传播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砚山县个体养猪发展迅速,规模化、专业化养猪户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生猪的自由交易量增多,全县有定点收猪户21户,每天都有上百头猪拉进拉出,大量生猪的频繁交易,可使带毒猪流入市场,并进入千家万户,是猪瘟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猪市场上一些猪贩子为谋私利,逃避检疫,加之检疫人员人手不足,检疫执法力度不够。不同程度地造成猪瘟病的流行。

2.2对私自经营疫苗活动的查处力度不够

砚山县畜牧局在上一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出台了生物制品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各种生物制品必须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管理,并向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兽医防疫员逐级发放,不允许私自出售生物制品,但还是经常遇到农户自行购买疫苗来注射的情况。由于对私自出售疫苗的情况缺乏有效的查处,疫苗质量得不到保证,为猪瘟病的发生流行埋下隐患。

2.3政府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砚山县的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的生猪存栏和出栏出逐年增长,很多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但是与烤烟相比较,使一些领导有了这样的认识,认为畜牧业是一项富民不富县的产业,致使在猪瘟免疫过程中,因防疫经费不足,基层村民委不支持工作等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对猪瘟的免疫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砚山县猪瘟免疫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强化检疫

首先,定期组织全县各乡(镇)兽医站负责检疫工作的人员、村级防疫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猪瘟免疫的有关知识进行培训,使各站检疫人员、村级防疫员进一步加强对猪瘟免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猪瘟免疫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加大对生猪交易市场、鲜猪肉市场的检疫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的不法行为,坚决杜绝患病的猪上市或屠宰销售。

2.加强对猪瘟疫苗的管理

猪瘟疫苗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调发。在调发过程中,对疫苗名称,生产日期、失效期、使用剂量,保存温度等情况,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记录,防止任何单位或个人私自出售疫苗的情况出现,一经发现,轻者没收疫苗和销售收入并给予警告,重者根据因疫苗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故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这样确保疫苗质量,使猪瘟免疫取得实效。

3.强化免疫,保证质量

对广大农户宣传猪瘟免疫有关知识,使他们对猪瘟免疫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接受猪瘟的免疫注射,提高免疫密度,控制猪瘟病的发生。其次帮助村防疫员解决报酬低的问题,鼓励村防疫员开展多种家庭经营活动,如兽药、饲料等的销售,收入可观了就能提高村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解决猪瘟免疫密度低的问题。

4.加强管理,防止免疫失败

首先是完善仔猪与母猪的免疫制度。仔猪在20-60日龄时,进行猪瘟疫苗注射并佩戴耳标。仔猪凭免疫耳标进行交易,如有耳标的仔猪进入市场,不再补注猪瘟疫苗,避免重复注射;其次是进行规范操作,注意疫苗保存,预防注射前,对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毒,针头不连用,一头猪换一次针头,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疫苗管理制度,对疫苗进行妥善保存,目前我们使用的猪瘟冻干疫苗,要求在零下15℃保存,严禁烈日曝晒或阳光直射。

5.政府应加强对猪瘟免疫工作的重视

业务部门提高认识,积极向政府领导请示、汇报,争取政府领导的重视,把猪瘟免疫防制工作提到议事日程,确实加强对猪瘟免疫工作的领导,加大投入力度,解决在猪瘟免疫工作中因防疫经费不足而对猪瘟免疫工作开展造成的影响,并认真落实《砚山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使砚山县在发生动物重大疫病时能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

目前,砚山县的猪瘟免疫防制工作,经过各级业务部门以及广大基层兽医防疫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检疫执法、疫苗管理、免疫密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全县范围内仍有零星的猪瘟病发生,给养猪户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给砚山县猪瘟免疫防制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加强检疫执法力度,严格管理好猪瘟疫苗,制定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并进行规范操作,使猪瘟免疫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对猪瘟传播流行根源途径的综合治理,有效防制砚山县猪瘟病的发生流行,使砚山县养猪业能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相关知识

牛人工授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人工繁殖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牛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在生殖过程中需要很长一段周期,对于大量繁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而采用人工受精技术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问题的存在,对牛进行人工授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育种的周期,提高受精的成活率,对提高牛的繁殖有着显著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进行人工受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应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人人工授精过程中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本次分析研究对更好的开展牛的人工受精工作有一定的益处。

人工受精技术主要是利用一个公畜优秀的性状与多头母畜进行繁殖并将这种优良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这种繁殖技术在进行品种改良、提高和改善畜牧产品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项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效益高、收益大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到养殖中。牛的人工受精技术主要起源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期,随着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人工受精技术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和进户。在该领域应用的这几十年间,该项技术对本地品种的改良、提高后代的产量和动物制品的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意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通过采用人工受精技术,活牛的销售价格不断上上涨,已经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性产业。笔者主要结合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对牛人工受精过程中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做好技术人员的衔接工作,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在该项技术应用的初期,我国培养出了一批批专业素质过硬,工作能力强,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技术性人才,为当时的牛的品种改良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先进的人工受精技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加上各种相关技术的信息缺乏,没有对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同时由于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过大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现有的人工受精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而对于新的技术人员,虽然他们具备先进的知识体系,但是由于实践经验不足,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对新技术不甚了解,导致了整个队伍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针对这些问题,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举个方面入手,首先,以老带新,让新进的技术人员学习老技术人员的经验;其次,地方的畜牧部门应该做好内部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同时还可以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到本地区的农业院校深造学习;再次,学者从大专院校毕业的专业学生充实基层队伍,确保技术人员的文化层次;最后,在团队内部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开展知识创新工作。

二、按规程操作,要严谨、细致

在进行人工受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操作不严格、不细致,站点的消毒设施设置不健全,卫生条件极差,操作过程中器械消毒不完全,受精过程中牛的外阴清理不彻底。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对牛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影响牛的受精率,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各种动物疾病的传播。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大以下几点,首先,应该彻底保证人工受精站点的清洁和安全,应该设置相应的消毒设施,并做好各种消毒工作;其次,在开展人工受精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完全进行消毒,并穿着相应的消毒服装,操作完毕之后,更换服装和鞋帽,并进行再一次的消毒;最后,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对牛的阴部进行彻底的清理,防止病原感染。

三、掌握准确时间输精,保证母牛的受精率

技术人员在开始受精之前,必须对母牛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查看其是否发情,是否存在疾病等一系列状况,在听取牲畜意见的基础上还要亲自验证,符合条件之后才能进行输精工作。在输精过程中,应该掌握好输精的位置,不能强行将输精器插入,避免对母牛的子宫造成机械性的损伤,从而影响到受精的效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人工输精应该在母牛的发情旺盛时期进行,输精的方式采用直肠把握子宫输精法,将精液输入到子宫内的第2~3个皱褶内。

四、保证冻精的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在人工受精过程中,经常存在冻精质量差,活跃精子数量少的现象。在操作过程中对精液进行反复的冷冻和融化,精液在环境外的滞留时间过长以及操作不当等情况都会严重影响到受精的效率。要想很好的避免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冷冻精液的液态氮进行及时的补充,保证液氮在合理的位置;其次,选择符合相应标准的冻精,也就是精液解冻之后,精子的活力不得小于0.3,每一个剂量中的直线前进的精子数量应该保持在1000万个以上。在一定温度环境下的培养存活时间应该超过4个小时。精液解冻之后,每毫升中的菌落数量不得超过1000个,这其中的每一项指标,任何一项没有达到要求的都不得使用;再次,在操作过程中应该迅速,以5s比较适合,且应该保证取出的高度应该超过液态灌口,操作完毕之后盖好改口;最后,解冻过程中,应该将细管未封闭的一段保持在水面上,然后将其置于合适的温度环境下。

结语

牛的人工受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受精的成功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认真仔细的进行,对每一次的受精操作都应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的改正,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选优去劣,积极学习并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当前肥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肥牛养殖问题的解决措施


肥牛养殖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农畜牧业的~个主要的经济项目,这个产业不仅为农民带来经济收入,也是为广大人民提供食物来源。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肉类需求量的日渐上升,对牛肉的需求也随之快速攀升,养牛产业已得到显著提高.但若养殖不当则会使得养殖户损失严重,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育肥牛养殖仍存在较多问题,已对育肥牛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阻碍。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当前肥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肥牛养殖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肥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肥牛养殖业的回报挺丰厚,但是要养好肥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肥牛养殖的过程是漫长的,而且涉及到许多方面,受诸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从事在肥牛养殖的一线工作人员,我从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了一些肥牛养殖的问题:

1.养殖人员素质低,缺乏肥牛养殖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

当前从事肥牛养殖行业的大部分都是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一定的肥牛养殖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依旧以传统的养牛方式来养殖肉牛。养殖人员作为肥牛养殖中十分关键的因素,与肥牛的质量有着直接联系,所以提升养殖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肥牛品种单一,缺乏高产肥牛品种的培育,肥牛生长缓慢

当前肥牛养殖中,大部分农户饲养以土牛为主的肥牛,品种单一,缺乏高产肥牛品种的引进,应扩大杂交牛的饲养,加速肥牛的生长过程,缩短肥牛的养殖周期。

3.肥牛喂养的饲料太过单一,不能满足肥牛的生长需求

由于肥牛养殖的人员大部分是农户,肥牛养殖中以象草、玉米秸秆、甘蔗等草料为主,肥牛缺乏营养摄入,所以草料不能满足肥牛生长的需求。

4.忽视肥牛生长环境的卫生状况,对蚊虫驱除工作没有做到位

肥牛养殖中,肥牛生长的环境对肥牛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蚊虫对肥牛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肥牛养殖中应改善肥牛生长的环境,加强驱蚊次数。

5.缺乏对肥牛身体状况的关注,忽视健胃工作

肥牛的消化系统对肥牛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肥牛养殖中缺乏健胃工作,这就影响了肥牛的生长速度。

6.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养殖与销售市场存在脱节问题

肥牛养殖户大部分是分散的农户,他们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没有有效的市场信息来源,通常以低廉的价格出售肥牛,所以肥牛养殖户没有获得好的利润回报。

7.在肥牛养殖中缺乏先进的设备,影响了肥牛养殖业的发展

当前肥牛养殖户大部分是农民,他们没有足够的意识去重视先进的养殖设备,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引进先进的设备来提高肥牛养殖生产率。

二、肥牛养殖问题的解决措施

面对肥牛养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不得不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肥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

肥牛养殖虽然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但也是一个回报较大的产业,政府应加大政策、资金以及设备的支持力度,使肥牛养殖产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在肥牛养殖业中科学饲养,采用先进的生产流程

(1)加强养殖人员的肥牛养殖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养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与肥牛的养殖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应定期对肥牛养殖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2)引进先进设备,提升肥牛养殖的效率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先进设备的引进有助于肥牛养殖,改善肥牛养殖的生产流程,提升效率。

(3)定期驱虫,及时健胃

每隔一段时间定期利用药物为肥牛清除体内寄生虫,将肥牛派出的粪便进行焚烧以便消除虫卵。驱虫后利用苏打水帮助肥牛健胃,改善其消化系统。

(4)加强饲料管理,适当补料

在肥牛养殖中应注重饲料的喂养,保障肥牛生长的需求,加强补料,使肥牛的生长速度加快。

3.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提升市场竞争力

针对当前肥牛养殖分散、信息不及、与销售市场存在脱节等问题,分散的肥牛养殖户应团结起来建立合作社,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强与市场的联系,获得准确市场需求信息,从而提升肥牛养殖户的利润。

小结:这篇文章中所介绍的肥牛养殖中面临的问题和有效解决措施,都是我从实际工作的观察和总结中获得的心得,希望这些意见可以促进肥牛养殖业的发展,为更多的肥牛养殖户提供经验和指导。

规模养殖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省规模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它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河南规模猪场养殖的优势,接着从六个方面展现防疫上存在的问题,再指出防疫对经济发展,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最后从政府,市场,猪场三个角度找到相应的对策。

一、河南规模猪场养殖的地理区位优势

河南省距离北方环渤海经济圈较近。比如北京,天津等地,这些地区人口密集,消费能力强,猪肉需求大。随着近几年高速公路,高铁的快速发展,我省到达到北京,天津的时间大幅缩短。所以交通运输的便利有利于我省的猪场规模养殖。从中央到地方财政都出台多项措施,保证市场猪肉供应不断档,不脱销。我省劳动力丰富。我省养殖由来已久,养殖技术发达。但是我省在规模猪场防疫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我省的竞争力。

二、河南规模猪场防疫存在的不足

1.养殖思维落后

我省养殖业历史悠久,但设备更新慢,使用周期长,养猪场的规划布局不科学产生了人畜同在屋檐下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人畜之间的疾病传播。

2.规模养猪场的疫苗接种混乱,规格不统一

不同的猪种需要不同的疫苗,而且注射疫苗的时间也不会统一。部分猪场将已经受疫的猪种却没有标记免疫标识的猪卖给散养农户。散养农户很有可能会注射第二次。这样不仅造成了疫苗的浪费,而且会使得猪体内的有效免疫抗体滴度降低,导致免疫的失败。再有,每个猪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他们也会在不一样的时间引进不一样的猪种。养殖户容易忽视其猪场的独特性而按普遍规律注射疫苗。引进后备猪种和自留后辈猪种也会因为猪种的不同需要接受不一样的疫苗。注射疫苗的针头长度也是按照猪的品种和大小有着不同的标准。

3.疫苗市场的混乱

养殖场有多种渠道来购买疫苗。有的是从有质量保证的动物防疫部门购买,有的是从都买饲料,猪种的地方购买,更有甚者自行配置。近年来,多起与之相关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之所以养殖场会购买了不合格的疫苗导致生猪大量死亡,追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养殖场忽视疫苗的重要性;二,养殖场因为压低成本而选择购买劣质疫苗。

4.养殖场滥用抗生素

任何商家都想尽可能赚更多的钱。为了使自家的猪快速增长,快速增肥,许多养殖场会选择给猪注射大量的抗生素。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影响疫苗的效果,并且降低猪肉的品质。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猪种的大量死亡。而养殖场又有可能将死去的病猪猪肉进行再加工让它成为百姓的口中的美食。这种行为严重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

5.养殖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

饲养员专业养殖技术的不足,其养殖思维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这也是对猪场养殖不利的。

6.养殖环境不达标

猪场养殖环境脏乱差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或者打扫不彻底,导致细菌繁衍,疫情爆发。

三、解决这些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猪场需要规模发展,提高效益的首要前提就是做好防疫工作。养殖场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做好防疫工作,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需要做好防疫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做好防疫工作。一旦疫情爆发,不但养殖场受到冲击,而且还不利于到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规模猪场防疫工作的有效实施不仅仅为了保护动物健康,促进规模养殖发展,也是为了保护人体健康。许多动物体内含有的病毒也可以传染给人,使人患病。规模猪场养殖户从经济利益出发,重视猪的饲料和体重,忽视了防疫方向的重要性。一旦疫情爆发,生猪会死亡,饲养员甚至也感染上病毒。还有,养殖户引进带有病毒的猪种,传染整群,造成全场生猪大量死亡,为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制定完善相关的防疫制度,预防,控制和扑灭疫情,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大作用。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对养殖业发展,产品安全,农户增收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均有重大意义。

四、规模猪场防疫的对策

1.政府

动物防疫局应建立完善防疫制度,向猪场无偿的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补贴,制定有关部门防疫卫生责任制,指挥传染病,普通病的预防工作,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工商部门执法必严,坚决打击不合格疫苗的销售渠道。畜牧局加大对饲养场户的监督力度,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养殖,加强管理,抓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重大疫病基础免疫,加强疫情监测预警,强化流通环节检疫监管,强化应急准备,果断处理突发疫情,积极推进种猪场垂直传播疾病监测净化工作。

2.市场

市场经济体制本身也存在不足。一些黑心企业为紧压成本,以劣质材料当作高端产品。商家将过期的,破损的,不达标的疫苗卖与养殖户以追求最大利益。所以企业应遵守相关部门所颁布的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身竞争力,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养猪场

养殖场作为直接的受益人,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养殖场管理人员应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布局,将日常生活区与工作区区别开来。猪场设立严格的管理系统,闲车勿进。饲养员应遵守相关卫生制度,定期打扫卫生和做大扫除,及时更换消毒药液和处理粪便,做到消毒彻底。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车间都要消毒,以免携带病菌入场。饲养员应遵守生产流程规章制度,勿偷懒忽视某些程序。养殖场负责人须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猪种,确保猪种的健康与优良。养殖场应积极学习科学的防疫技术,掌握相应的系统理论知识,吸引人才,合理规划养殖场格局,引进良种,优化饲料搭配,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做到人畜分离,自觉遵守防疫制度,为爆发疫情做好充足的准备。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措施


近几年来,夏秋季频发猪的高热综合征疫病,通过对检测的千份样本分析,其中62.5%的病因为猪瘟病毒所致。猪瘟的防疫密度接近100%,但由于受猪瘟疫苗的质量、防疫程序、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猪瘟发病率仍较高。笔者就近年来的切身感受谈谈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制对策,供大家参考。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措施。

1、免疫程序不合理

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免疫程序的缺陷。现在我国大部分饲养场通常采用以下3种免疫程序。第一种:集中给种公猪和种母猪每年统一进行2次猪瘟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每头4~6头份/次;20~25日龄的仔猪首次免疫时,每头2~3头份/次疫,再于50~60日龄进行加强免疫,每头3~4头份/次。此种免疫程序能够将管理简单化,在生产上比较容易操作。能够很快控制住受猪瘟威胁地区或者发生猪瘟地区的疫情发展,降低饲养场的损失。可是对于妊娠母猪,特别是妊娠后期的母猪,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与此同时,新生仔猪的免疫效果不佳,因为不能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第二种:断奶时,母猪应该和其仔猪同时进行免疫,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种猪4~5头份/次,仔猪2~3头份/次。如果仔猪母源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32以上,以4头份剂量进行免疫。目前,不少规模化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方式,通常是21~28日龄给仔猪断奶,一旦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或者是母猪的猪瘟疫苗接种剂量大,就会引起免疫失败。第三种:为了能够在早期控制仔猪感染猪瘟,通常会采用超前免疫的方式。在仔猪吸吮初乳前进行免疫接种,1~2头份/次,注射后1~2h内,任其自由吮奶;仔猪30~4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3~4头份/次;种公猪每半年进行1次免疫,4头份/次;种母猪每次断奶和再次交配期间4~6头份/次的免疫接种。这三种免疫方法各有利弊,所以,应该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避免免疫失败。

2、母源抗体干扰

对新生仔猪来说,猪瘟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特别重要,但会给疫苗接种造成影响。如果当仔猪体内存在母源抗体时给其接种疫苗,那么抗体就会中和疫苗,并不能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而造成免疫失败;如果当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彻底消失后再进行疫苗接种,还会增加仔猪感染病原的可能性。所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免疫,将母源抗体的干扰问题消除,将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饲养场在给猪只进行免疫接种之前,考虑母源抗体的滴度的同时,还应该注意母源抗体的整齐度。如果母猪进行反复接种以后,抗体水平还是很低的情况,包括带毒的母猪,都应该进行彻底的淘汰。

3、疫苗质量不合格

免疫效果,会直接受到疫苗本身质量的影响。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和稀释液,注意保质期、疫苗状态等信息。疫苗过保或者是状态变化的,都会影响免疫效果。猪瘟疫苗的保存和运输,应该是在零下15℃的环境中进行,同时禁止反复冻融,否则会影响疫苗的质量和效价。

疫苗稀释以后,应该在2h内用完,否则会导致失效;给针头进行消毒时,采用碘酊或其他消毒液的浓度不能太大,避免将猪瘟疫苗杀死;给猪只进行疫苗接种时不要打飞针,避免免疫剂量不足和漏注的情况出现,对免疫效果造成影响;疫苗免疫要遵循一猪一针头的原则,避免进行带毒注射,导致免疫失败的同时还会扩散疫情。

4、药物影响

猪瘟疫苗会直接受到抗病毒药物的影响,所以,给猪只注射疫苗之前或者是接种疫苗以后,都不能使用抗病毒药物。据报道,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糖皮质激素等,都会抑制猪只体内抗体的形成,或者明显抑制T、B淋巴细胞的转化,从而对免疫效果带来影响。

5、其他因素

除以上4种影响因素之外,遗传因素会抑制机体免疫应答的产生,品种或品系不同的猪只,免疫反应也都不同。如果猪只采食的饲料中缺少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会受到影响。猪舍环境温度不适中、湿度大、通风情况差、氨气过浓、饲料改变以及长途运输和转群等刺激,同样都会对免疫抗体的产生造成影响。幼猪免疫器官不成熟,一旦受到抗原的刺激,就会降低免疫应答的能力。猪只采食霉变的饲料或者是被球虫感染,都会导致胸腺等免疫器官的损害,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疫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免疫抗体的产生,进而影响免疫效果。疫苗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必须进行严格的运输与保管,才能使疫苗发挥应有的效力。疫苗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活疫苗的保存条件至关重要,温度不宜忽高忽低,失去真空的疫苗决不能使用。

免疫程序及剂量的影响

首免日龄至关重要,因为有母源抗体存在干扰疫苗的作用,有条件的猪场应在检测抗体的情况下进行免疫,当抗体滴度在1:16以下时进行免疫较为科学,免疫程序并非干篇一律,免疫剂量亦应用到要求剂量。免疫接种的影响所有接触到免疫时的器具均应严格消毒,肌肉注射应注意注射深度要到位,疫苗剂量过大或过小均对免疫效果有影响,过大引起免疫麻痹;过小不足以使机体产生抗体。诸如疫苗稀释后应尽快用完,尤其在夏季。应激状态下也不利于肌体产生抗体。药物的影响某些药物的使用对肌体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在免疫前后3天严禁使用抗病毒药物及消毒类药物。饲养管理的影响在日常管理中,注射疫苗前后应加强管理,减少应激是首要任务。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让猪只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利于疫苗发挥效力,稍有不慎,便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免疫效果。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猪群中如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繁殖障碍呼吸综合征、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都能破坏猪的免疫器官,导致免疫力下降,即便使用猪瘟疫苗,猪只亦不能产生抗体,从而导致猪瘟免疫失败。霉菌的影响所有的霉菌毒素均能对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从而为免疫带来不利的影响,导致机体不能产生抗体,致使免疫失败。

人为因素影响

猪场的防疫人员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实施相关防疫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极大地影响防疫成败,一些细微的疏忽将会导致免疫失败。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影响猪瘟免疫失败的因素,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特提出六条防制措施,望同仁批评指教。强化疫苗的监管猪瘟疫苗保存条件较为严格,-15℃保存有效期一年;0℃一8℃阴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8℃~25℃保存有效期为10天。这就要求广大养殖场(户)在选择猪瘟疫苗时应选购通过GMP认证的厂家生产的,从具备疫苗经销资格的经销商处购买,切记稀释后尽快用完,夏季l小时内,冬季2小时内用完,防止出现疫苗无效。
依据自身条件,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及免疫剂量在母猪抗体不明的情况下,新生仔猪可进行零时免疫,在仔猪未吃初乳时进行猪瘟疫苗注射,细胞苗2头份,脾淋苗l头份。母猪抗体切实可靠的仔猪,可于25日龄首免,细胞苗4头一6头份,脾淋苗2头份,一月后进行二免,用法、剂量同首免。母猪在产后20天进行免疫,种公猪每年3次免疫,使用剂量细胞苗6头份,脾淋苗2头份。应用猪瘟疫苗的同时最好加用转移因子,仔猪每头0.5毫升,大猪每头1毫升,以提高疫苗效力。加强监测,净化猪场猪场应定期抽样送检,重点检测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抗体检测,以掌握场内疫病的情况,如有一种病原存在,应尽快采取措施,以免导致免疫失败。有条件的猪场最好进行抗原检测,能更好地判断几种病毒存在与否。合理使用药物,加强饲养管理免疫前后3天,应尽量停用一切药物,以免带来不良影响。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夏季两天一次,冬季一周两次,以减少外部疫病传入机会,杜绝外来人员进入厂区。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注意防寒。

防止霉菌毒素的危害
在购入饲料原料时应严格把关,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尤其是母猪。夏秋季节饲料易发霉变质,应提前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另外应经常清洗食槽以防霉菌滋生。提高防疫人员素质应经常对场内防疫人员进行培训,尽力提高其业务技能,要求防疫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注射疫苗时应细心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不可掉以轻心,随意减免程序,应严格执行操作。综上所述,只要按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猪场的防疫管理做好防疫工作是有保障的,大家通过努力,养殖会取得良好的效益的。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00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