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偏顶蛤

中文名称 短偏顶蛤
拉丁名称 Modiolus flauidus(Dunker)
生物代码 580020040010080002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双壳纲
拉丁纲名 Bivalvia
中文目名 贻贝目
拉丁目名 Mytiloida
中文科名 贻贝科
拉丁科名 Mytilidae
中文属名 偏顶蛤属
拉丁属名 Modiolus
分布类型 海水
形态特征 贝壳呈长方形。外形与长偏顶蛤相似,但较粗短。壳高40.5mm,壳长90.0mm,壳宽34.0mm。韧带较短。背角钝而呈弧形。壳表呈褐色,有的壳面隆起处呈黄褐色。贝壳内面呈灰白色,肌痕较明显。外套膜薄,外套膜缘略厚,无触手。
生活习性 以足丝与泥沙混合而将整个体躯包起来,栖息在潮间带以下至浅海。

相关阅读

长偏顶蛤


中文名称长偏顶蛤

拉丁名称Modiolus elongatus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贻贝目

拉丁目名Mytiloida

中文科名贻贝科

拉丁科名Mytilidae

中文属名偏顶蛤属

拉丁属名Modio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为暖水性广分布种。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的中部和西部,如日本陆奥湾以南、菲律宾、泰国湾、新喀里多尼亚等。仅见于潮下带,多栖息在百米以内的浅海底。

形态特征
贝壳稍大或中等大小,一般壳长66毫米,高30毫米,宽22毫米。壳质薄,略呈长方形。壳顶近前端,明显地突出壳背缘;腹缘稍直,背缘沿韧带直长,背角明显;后缘窄、圆。壳面隆肋明显,呈褐色,具光泽。贝壳内面色浅,多呈淡蓝色,肌痕略显。铰合部无齿,韧带长,一般大于壳长地2/3。足丝极细软,外套薄,外套缘稍厚;水管较长,无真正地入水管。前闭壳肌小,弯月形;后闭壳肌大,近圆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鞘偏顶蛤


中文名称鞘偏顶蛤

拉丁名称Modiolus vagina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贻贝目

拉丁目名Mytiloida

中文科名贻贝科

拉丁科名Mytilidae

中文属名偏顶蛤属

拉丁属名Modio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日本奄美以南,菲律宾、印度洋及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发现。栖息在低潮线附近。

形态特征
贝壳较大,一般壳长96毫米,高36毫米,宽34毫米。壳质极薄脆,略近圆筒形,壳顶较凸,微有螺旋,近壳前端;壳腹缘略直,背缘略与腹缘平行。壳面隆肋圆,较明显。壳表呈黄褐色,具光泽。生长纹细密、略显。贝壳内面呈灰蓝色,肌痕不明显,壳缘光滑。铰合部窄,无齿;韧带细长,呈红褐色,韧带脊明显。足丝孔不明显;足丝细软,不发达。外套缘无触手;水管发达,极长,收缩后等于壳长,也无真正的入水管。两闭壳肌不等。

生活习性
海(水)生暖水性种。

麦氏偏顶蛤


中文名称麦氏偏顶蛤

拉丁名称Modiolus metcalfei

中文门名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Mollusca

中文纲名双壳纲

拉丁纲名Bivalvia

中文亚纲名瓣鳃纲

拉丁亚纲名Lamellibranchia

中文目名贻贝目

拉丁目名Mytiloida

中文科名贻贝科

拉丁科名Mytilidae

中文属名偏顶蛤属

拉丁属名Modio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为暖水性广分布种。北自日本本州以南,南至菲律宾;西自印度洋,东至印度尼西亚分布普遍。自低潮线至潮线下百米内的浅海底均有发现。

形态特征
壳中等大小,或稍大,一般壳长71.4毫米,高34.0毫米,宽28.2毫米。最大的壳长可达90多毫米。壳质薄、韧,略呈等腰三角形。壳前后端皆较细圆。壳顶极高,突出壳背缘;腹缘略直或稍凹,背缘有一高起的背角。壳面隆肋高大;生长纹细密、不明显。壳呈黄褐色,隆肋上的颜色较浅,有的个体有紫色放射带。壳面被有许多细黄毛;黄毛直,不分叉。贝壳内面呈浅灰白色,有的背侧呈灰蓝紫色或紫褐色;一般肌痕不明显。铰合部无齿;韧带细长,其下方也有一条长形脊突。两闭壳肌不等,前小后大。足丝孔不明显;足丝细软,较发达。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946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彩鲫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