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簿鳅

中文名称东北簿鳅

拉丁名称Leptobotia mantschurica Berg, 1907

异名松花江薄鳅、扁担勾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鳅科

拉丁科名Cobitidae

中文属名簿鳅属

拉丁属名Leptobotia Bleeker,1870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水域。

形态特征
体长3.4-20厘米时测定:背鳍Ⅲ9,臀鳍Ⅲ4-5。侧线完全。

头长为体长的22.6%-27.6%,体高为体长的16.6%-17.4%、吻长为体长的10.5%-12.3%,眼径为体长的3.1%-4.4%,尾柄长为体长的13.4%-15.5%,尾柄高为体长的10.8%-11.2%。

体长,前部圆,后部侧扁。吻尖突出,上颌长于下颌,口下位,呈马蹄形。唇丰厚。吻端有须二对,口角须一对,其中口角须长。眼小,侧上位,有眼下刺。鳃孔小,鳃膜与峡部相连。

背鳍无硬刺,起点稍近于前部。胸鳍小。腹鳍基部起于背鳍中部下方。肛门近于臀鳍。尾鳍分叉较浅。鳞小。

背部和体例灰绿色。腹部白色或浅黄色。体侧有18条左右的暗色横纹。尾柄基部正中有一黑点。背鳍和尾鳍有黑斑形成的纹带。

生活习性
东北薄鳅可能是生活于流水中的鱼类。淡水生。

相关阅读

东北鳈


中文名称东北鳈

拉丁名称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 (Dybowski)

英文名称fat minnow

异名老母猪鱼,黑老婆脚,山鲤子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鳈属

拉丁属名Sarcocheilichthys Bleeker,1860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6,侧线鳞42-43,鳃耙8-9,下咽齿二行,25-52(15-51)。

头长为体长的20%-22.3%,体高为体长的29.5%-33.5%,尾柄长为体长的17%-19.6%,尾柄高为体长的14.2%-15.5%,吻长为头长的38.5%-43.5%,眼径为头长的18.2%-21.8%。

体侧扁稍高,头后背部隆起。头短小,吻圆钝,口小,口下位。呈马蹄形。唇丰厚,下颌前缘具有锐利的角质边缘。口角须一对短小,鳃耙不发达。下咽齿内行侧扁略弯。胸腹部披鳞。

背鳍末根基部变粗硬。胸鳍和腹鳍呈圆形,尾鳍上、下叶端圆状。肛门近于臀鳍。

腹腔膜灰白色。鳔二室,较肥大,后室长为前室的二点五倍左右。

幼体浅黄色,体侧有四条宽的横带纹。成鱼体灰黑色,带有浅红的色彩,横带纹暗淡不明显。各鳍灰黑色,鳍边缘明显灰白或灰黄。

生活习性
东北鳈喜栖息于水清、沙质底的静水或缓流水中。属于底层鱼类,虽不属于冷水性鱼,但适于较低的水温环境。东北鳈利用下颌角质边缘可以刮食附着在石砾上的生物,以无脊椎动物为主。幼鱼的食物中以摇蚊幼虫为主,成鱼以毛翅类、昆虫幼虫为主要食物。

淡水生。

繁殖习性
三年、体长10厘米达到性成熟。在生殖期,雄鱼的体色变深,吻部和胸鳍条外缘具有粗糙的珠星。雄鱼具有明显的产卵管。产卵期为6月初至7月中旬。怀卵量5 000-18 000粒,卵径1.9毫米左右,膨胀后卵膜较大,达5毫米以上。色浑暗不透明,与其他漂浮性鱼的卵显然不同,在江河流水处产卵,当水温24℃时,约经4天孵出,胚体长7.3毫米。

东北黑蜂


分布在我国黑龙江省。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它是一个已为长期生产实践所证明了的适应当地气候、蜜源特点的蜜蜂优良品种。它不仅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当家品种,而且也是我国的一个宝贵蜂种资源。

血统分析

1956年,前苏联的舍尔宾纳(ЩерьинаЛС)所著《养蜂学》中提到:远东蜜蜂原是被运到沿海边区去的乌克兰蜂。该蜂遍布乌克兰,喙长,温和,色比中部俄罗斯黑蜂鲜明。

1975年,德国的鲁特涅(RuttnerF)在《蜂箱与蜜蜂》中提到:类似卡尼鄂拉蜂(A.m.carnica)的苏联南部乌克兰草原蜜蜂(A.m.acervorum)显然是过渡到黑蜂(A.m.mellifera)的中间类型。

1982年,刘宗唐在《黑龙江养蜂资料选编》中提到:据资料记载,苏联的远东在100年前曾是欧洲黑蜂与卡尼鄂拉蜂的混居地带。苏联西伯利亚的喀尔巴阡蜂(Carpathianbee)和远东蜂都是卡蜂的品种。欧洲黑蜂在十七世纪以后,人们将它越过乌拉尔山带到西伯利亚。这充分证明西伯利亚不仅曾经饲养卡蜂,也饲养过欧洲黑蜂。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分析,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并具有其特殊的形态指标和生物学特性,它应该成为一个品种。东北黑蜂来源于欧洲黑蜂和卡蜂的混居地带。它在某些方面和欧洲黑蜂相似,另在某些方面又和卡蜂相似,这就充分说明欧洲黑蜂和卡蜂皆是东北黑蜂的亲代,同时可以断定,东北黑蜂是由欧洲黑蜂与卡蜂自然杂交后,经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品种。

1982年,虎林县的杨玉华、饶河县的金垣在上述同一选编中分别都认为东北黑蜂源于前苏联远东黑蜂,现已成为适应当地气候、蜜源条件的地方生态型。

1993年,刘先蜀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关于西方蜜蜂条目中提到:在前苏联养蜂业中具有一定位置的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和中俄罗斯蜂(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长期杂交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

综上所述,东北黑蜂乃源于苏联远东黑蜂,而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与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而乌克兰蜂接近于卡尼鄂拉蜂。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东北黑蜂的主要血统应是卡蜂和黑蜂。

笔者曾分别于1950年、1957年、1959年,先后引进纯种卡蜂、东北黑蜂、远东黑蜂种王来福州试养。1987年8月在波兰接触过欧洲黑蜂。1990年夏考察了东北黑蜂保护区。1992年夏又有机会考察了新疆黑蜂保护区。这样,综合中外有关各方面的资料、形态指标、生物学特性以及个人直接感触比较,东北黑蜂性情温顺、管理方便;而欧洲黑蜂或伊犁黑蜂凶暴异常,近之如临大敌。因此,按主次而论,至少从饲养角度上可以认为东北黑蜂这一品种,血统基本上乃属于卡蜂(Carnica)的,其中杂有欧洲黑蜂(Mellifera)的相当成分。至于今日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高蜂(Caucasica)以及南来意蜂(Ligustica)的性状,则多半是本世纪30年代以至50年代以后所受到的影响。

饲养简史:

19世纪中叶,即1857年中俄爱辉条约签署之后,随着沙俄势力的深入扩张和大量移民入境,并将远东蜜蜂带入黑龙江省。

1878年,地处完达山东侧,濒临乌苏里江西岸,交通十分闭塞的饶河县,一位名叫邹兆云的少年15岁就到对岸为俄国雇主饲养黑蜂,由于潜心斯业,深谙蜂性,成绩斐然。1918年迁归故里,在同行王德臣的资助下,首批从江东用马驮回15桶蜜蜂,前后计3批共40余群,并自行设计了方脾18框箱,在苇子沟定地饲养。几年时间,蜂群繁殖很快,逐年扩散,成为当今饶河东北黑蜂之源。

1947年,饶河全县养蜂者达70余户,蜂群1,850箱,年产蜜40余吨。1955年全县养蜂2,600余群,产蜜超百吨。

1959年饶河895农场马忠杰、刘良德带东北黑蜂96箱入关,转地河北、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由于该蜂具有独特性状和优越的生产表现,沿途甚受各地同行的称赞,并被争购一空。1979年饶河建立了东北黑蜂原种场,蜂业进一步发展。

70年代以后,公路交通改善,异种蜂群相继入境,蜂种杂交,严重威胁东北黑蜂的存在。为保住这一优良的蜜蜂品种,经养蜂专家马德风、戴日镳、杨俊伍、韩行舟等努力呼吁并得到省地县主管部门的重视,1980年5月8日黑龙江省政府签发85号文件,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并立即建立监查站,常年巡回检查。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养蜂生产、蜂种提纯进行了技术指导。1989年饶河全县有蜂场159个,养蜂4,652群,年产蜜290t,群平均产蜜62.34kg。

形态标准东北黑蜂是自然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由于蜂王是在空中交尾且是一雌多雄,这就决定了蜜蜂遗传的杂合性,所谓纯种也是相对的。因此,它的性状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内所表现的混杂性状。

那么,东北黑蜂的纯种形态标准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只能根据所掌握的数据来进行鉴定和回答。如果掌握的东北黑蜂其形态特点都比较相对地稳定,也就是说,它的形态指标变化幅度不大,通过生物统计计算其标准差或变异系数都比较小,且体色一致,这就说明所掌握的东北黑蜂即为纯种。根据有关人员多年的观察、测定,认为它的形态特征应具有如下的标准:

蜂王:有2种类型。一是全部为黑色;另一种是腹部1~5节背板有褐色的环纹。在腹部背板正中线上,从第一腹节至末节都有倒三角形的黑斑。两种类型蜂王的绒毛皆呈黄褐色。

工蜂:有2种类型。一种是几丁质全部呈黑色;另一种是第2、3两腹节背板两侧有较小的黄斑,胸部背板上的绒毛为黄褐色。两种类型的工蜂,每一腹节都有较宽的黄褐色毛带,毛带比高加索蜂稍窄些,腹部的第1、2、3节腹片的下缘均为黄色,第4、5、6节全部呈黑色。

雄蜂:只有一种黑的体色。腹部1~5节背板的后缘皆有褐色光泽的边沿,最末节为黑色,其腹端毛很长,胸部背板的绒毛为黄褐色。

工蜂的经济器官吻长6.4mm(6.0~6.5mm)、右前翅长9.94mm(8.9~9.9mm)、宽3.22mm(3.0~3.5mm);第一对蜡镜长2.38mm(2.2~2.5mm);肘脉指数2.63(2.0~3.0);绒毛指数1.32(1.16~1.50);翅钩数22.75(20~28);后足胫节加第一跗节总长5.57mm(5.4~5.9mm);跗节指数1.99(1.71~2.16);细度指数1.80(1.70~1.89);第3、4腹节背板总长4.81mm(4.6~4.9mm)。

雄蜂肘脉指数1.49(1.4~2.0)。

生物学特性:

经有关人员多年考察、研究,东北黑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如下:

性情温和、不怕光。受振动一般不激怒,在阳光下提脾检查,蜜蜂十分安静,照常工作,蜂王亦不慌不忙地照样产卵。耐寒力强。在黑龙江长达6个月的越冬期,两框蜂可安全越冬。蜂王产卵力强。在立春前后,蜂王就已产卵,且产卵整齐、集中,虫龄次序良好,一般皆从中间向外有次序地扩展。资料表明从5月27日至7月14日,蜂王平均日产卵976粒。春分至清明,出窖时只有1框蜂群势的蜂群,到椴树流蜜开始时,可以发展到10框。利用零星蜜源好。能很好地利用早春和晚秋的零星蜜源,但由于吻短,对长花管的蜜源植物利用较差。能维持大群。一般可维持10~14框蜂,8~10个子脾时才出现王台。爱造赘脾。在边脾外侧经常出现大张的自然脾。蜜房封盖为中间型。一般蜜盖一半呈深色(褐色),一半呈黄白色。定向力强,不迷巢。盗性较强。少采胶或不采胶。

生产表现:

东北黑蜂在饶河饲养史上曾多次表现出惊人的生产能力。1955年,关门大队的200余群蜂,在椴树流蜜期平均单产200kg,平均日单产12.5kg。1977年,小佳河公社永丰队蜂场,毛水苏流蜜期,27群蜂平均单产350kg。同年大佳河公社养蜂员翁殿喜的亲属,一群蜂单产超过500kg,震动了四方。当然,蜜蜂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与蜜源条件和饲养技术紧密相关,但绝不能忽视蜂种因素。

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较强的配合力,以及杂种一代适应性强,增产显著等特点。据刘先蜀、李盛东试验,在北京地区配制的东北黑蜂杂交种,增产30%以上。据江苏邳县宋涛的黑、意蜂杂交试验,其增产也达30%以上,并且泌浆不亚于意蜂。另据马德风在湖南试验,利用东北黑蜂培育出的杂交种,既抗高温,又抗干旱,夏季繁殖平稳,秋季繁殖良好,冬季采集柃蜜胜过其它杂交组合,单产达17kg。

上述实例证明,东北黑蜂具有良好的遗传性状,是一个难得的育种素材。东北黑蜂保护区的3,000原种群堪称我国养蜂业的一个宝贵基因库。

东北尖头鱥


中文名称东北尖头鱥

拉丁名称Phoxinus lagowskii oxycephalus (Sauvage et Dabry)

英文名称sharped minnow,Chinese minnow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鱥属

拉丁属名Phoxinus Agassiz,1835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黑龙江、图门江、绥芬河、鸭绿江、辽河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Ⅲ 7-8,臀鳍Ⅲ7。侧线鳞83-87,第一鳃弓上鳃耙为8-9个,头长为体长(至尾鳍基部)的22%-28%,平均为25.3%;眼径为体长的4.0%-6.5%,平均为5.6%;吻长为体长的6%-9%,平均为7.9%;眼后距为体长的11%-15%,平均为12.6%;吻宽为体长的8%-13%,平均为10.1%,最大体高为体长的17%-24%,平均为20.1%;最小体高为体长的10.0%-13.0%,平均为11.7%;尾柄长为体长的23%-32%,平均为27.5%;吻至背鳍长为体长的51%-55%,平均为52.7%;胸鳍始端至腹鳍开始处长为体长的21%-28%,平均为23.9%;背鳍基底长为体长的8%-15%,平均为11.6%,背鳍高为体长的16%-23%,平均为18.5%;臀鳍基底长为体长的8.5%-11.0%,平均为9.7%;臀鳍高为体长的14%-19%,平均为16.6%;胸鳍长为体长的14%-21%,平均为17.3%;腹鳍长为体长的13%-18%,平均为15.0%。体侧的暗色条纹一般表现不明显,体侧不是白色,而是以浅黄和浅绿的色彩为主,且有小的按色斑点。

生活习性
淡水生。

东北尖头[鱼岁]


中文名称 东北尖头[鱼岁]
拉丁名称 Phoxinus lagowskii oxycephalus(Sauvage et Dabry)
英文名称 sharped minnow,Chinese minnow
地方名称
作者单位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鱼岁]属
拉丁属名 Phoxinus Agassiz,1835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Ⅲ 7~8,臀鳍Ⅲ 7。侧线鳞83~87,第一鳃弓上鳃耙为8~9个,头长为体长(至尾鳍基部)的22~28%,平均为25.3%;眼径为体长的4.0~6.5%,平均为5.6%;吻长为体长的6~9%,平均为7.9%;眼后距为体长的11~15%,平均为12.6%;吻宽为体长的8~13%,平均为10.1%,最大体高为体长的17~24%,平均为20.1%;最小体高为体长的10.0~13.0%,平均为11.7%;尾柄长为体长的23~32%,平均为27.5%;吻至背鳍长为体长的51~55%,平均为52.7%;

东北黑鳍鳈


[学名]: 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 czerskii(Berg)
[资源名称]: 东北黑鳍鳈
[别名]: 臭鲤子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Ⅲ-7,臀鳍条Ⅲ-6,胸鳍条I-14,腹鳍条I-7。鳃耙5~6。下咽齿2行,15/51。侧线鳞40(6)/(4-Ⅴ)43,背前鳞12,围尾柄鳞16。 体长为体高3.5~4.4(3.9)倍,为头长4.1~4.5(4.3)倍,为尾柄长4.5~5.1(5.0)倍。头长为吻长2.6~3.3(3.O)倍,为眼径3.8~4.7(4.4)倍,为眼间距2.7~3.6(3.O)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3~1.8(1.6)倍。 体长略侧扁,腹部圆,头较小,头长小于体高,吻钝,口亚下位,呈弧形,口裂较浅,唇薄,下唇侧叶狭长,前伸几达下颌前缘。唇后沟中断,间距较狭,下额前端骨质边缘不发达。无须。眼小。鳃耙短小。主行下咽齿略侧扁,最大的2枚顶端尖细,呈钩状。侧线鳞完全。 背鳍短无硬刺,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胸鳍短,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稍后,末端可达肛门。臀鳍起点距腹鳍基部较距尾鳍基为近。尾鳍分叉浅,上、下叶末端圆,肛门位于腹鳍基部至臀鳍间的中点。 鳔二室,后室为前室1.6~2.0倍。肠较短,肠长不及体长,腹腔膜白色。 背部体侧灰黑色,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一黑纹带,体侧分布许多黑斑,鳃盖后部、胸部呈桔黄色,各鳍灰黑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黑龙江  [原产地区]:黑龙江  
[气候带]:温带,寒温带
[生活习性]:
栖息江河湖泊中,多分布在低温水域。在1+龄时性成熟,产卵期6月中旬至7月末,雄性体色鲜艳,眼下部前鳃盖上出现角质珠星。雌性有很长的产卵管,怀卵量800~1000粒,分批产卵,卵径2毫米。食性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以摇蚊幼虫为主,其次是蜉蝣幼虫及毛翅类幼虫。

东北雅罗鱼


中文名称 东北雅罗鱼
拉丁名称 Leuciscus waleckii(Dybowski)
英文名称 Amur ide
地方名称 华子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鲤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鲤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属名 雅罗鱼属
拉丁属名 Leuciscus Cuvier,1817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体长形,侧扁,较宽,腹部圆。 头较小,吻隆起稍钝,口端位,上颌较下颌为长,无须,下咽齿两行,鳃耙较小,排列稀疏,鳞偏辐射条纹,尾鳍叉形,末端尖,背部深灰色,产卵期偶鳍和臀鳍为浅黄色,各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 背鳍条III―7~8;臀鳍条III―9~11;胸鳍条I―16~17,腹鳍条I―9~10。鳃耙9~14。下咽齿2行,3.5―5.3,个别有2.4-5.3,3.4-4.2或2.5-5.2。 。
体长为体高的3.3~4.0(3.8)倍,为头长的3.6~4.9(4.5)倍。头长为吻长的2.2~4.2(3.6)倍,为眼径的4.0~5.9(4.7)倍,为眼间距的2.5~3.0(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3倍。

为上中层鱼类,喜栖息于河江、支流、湖沼水体的低温、砂砾、水质澄清处。适应性较强,能在PH9以上的碱性水中生活。冬季在水深处越冬,活动降低。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26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鸢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