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拟鲈

中文名称斑尾拟鲈


拉丁名称Parapercis polyophthalma (Cuvier)

英文名称Ocellated grub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拟鲈科

拉丁科名Parapercidae

中文属名拟鲈属

拉丁属名Paraperc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水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圆柱形,头尖,略平扁。腭骨无牙,下颌外侧犬牙8个。背鳍鳍棘5。头部和体背部具许多小斑点,腹侧具3-7个长椭圆形眼状斑,尾鳍中央具1长方形大黑斑,奇鳍上都有小圆斑。

生活习性
为热带珊瑚礁海区小型鱼类。体长100-200毫米。

海(洋)生。

相关阅读

六带拟鲈


中文名称六带拟鲈

拉丁名称Parapercis sexfasciata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拟鲈科

拉丁科名Parapercidae

中文属名拟鲈属

拉丁属名Paraperc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多数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呈圆筒形,头稍平扁,唇厚,颌齿呈绒毛状,外行齿稍大,有时呈犬齿状。犁骨具齿。腭骨有齿或无齿。鳃盖膜相连。但不与峡部相连,鳃4,鳃盖条6。具假鳃。前鳃盖骨光滑,鳃盖骨具1粗棘,侧线1条,完全,中侧位,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有缺刻,4-5鳍棘,19-25鳍条,臀鳍0-1鳍棘16-21鳍条,腹鳍在胸鳍基的下方或微前方,1鳍棘5鳍条。尾鳍圆形或截形。背鳍5鳍棘,背鳍最后鳍棘膜在顶部与第1鳍条相连,腭骨有齿,体侧有6条V形横带,尾鳍基有1眼状斑。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大斑石鲈


[学名]: Pomadasys maculatus
[资源名称]: 大斑石鲈
[外文名]: Grunter、Spotted javelinfish、Blotched grunt、Spotted grunter、 spotted javelinfish、blotched javelinfish、saddle grunt、saddle grunter
[形态特征]:
 
背鳍Ⅻ-14;臀鳍Ⅲ-7;胸鳍16;腹鳍I-5;尾鳍17。侧线鳞49。 体长椭圆形,侧扁;体长为体高2.8倍,为头长3.1倍;体背面较挟,腹面钝圆,背缘隆起度较腹缘为大,腹缘在臀鳍前部弧度甚小,体高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尾柄侧扁,其长稍大于高。头中等大,头长为吻长3.4倍,为眼径4倍,背面稍隆起。吻钝尖。眼中等大,侧上位,距吻端与距鳃盖后上角约相等。眼间隔宽而平。鼻孔2个,呈椭圆形,相距甚近,前鼻孔略大于后鼻孔,紧位于眼前缘。口较小,端位,微斜;上颌稍长于下颌。颏孔一对。头腹面由鳃盖骨曲折形成一中央沟缝。两颌牙细小,圆锥形,外行牙略大;上颌前端牙4~5行,下颌6~7行,排列均不规则;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牙。前鳃盖骨边缘具细锯齿。鳃耙7+14,短而细,最长鳃耙为眼径的1/3左右。 体被弱栉鳞,头部鳞较小,除吻部外,余皆被鳞。背鳍、臀鳍基底均被有鳞鞘。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后端达尾鳍基上。 背鳍具12鳍棘,14鳍条;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中间有一凹陷;背鳍鳍棘以第四鳍棘为最长,向后渐次缩短,各鳍棘平卧寸,左右交错,部分可收藏入鳞鞘的沟中,背鳍鳍棘部基底长于鳍条部基底。臀鳍起点位在第四背鳍鳍条的下方,具3鳍棘,7鳍条,以第二鳍棘最强大。胸鳍位低呈镰状。腹鳍位于胸鳍基底下方稍后,其末端不达肛门。尾鳍浅凹形。 体背部灰褐色,腹部银白色,体侧一般具4个大黑斑:第一黑斑最大,从背看呈马鞍形,第二、三黑斑在体侧中部,第四斑位背鳍鳍条部末端。第4~8背鳍鳍棘间有一黑色椭圆形大斑。尾鳍灰色,臀鳍、胸鳍、腹鳍均淡色。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浙江  [原产地区]:我国的东海,南海和台湾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中国南海与东海,日本。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主要渔场有北部湾海区及涠洲岛附近,渔汛期为每年的3~6月份,在涠洲岛及汕尾外海,渔获旺季是3~7月份,在昌北渔场4~5月份为渔获旺季。

 
[性别类型]:异体 [品种特性]:优质,其它
[食性]:肉食性 [底质类型]:岩礁
[栖息水层]:中层
[生活方式]:自由
[资源类型]: [主要用途]:其它

宽带粗尾鲈


中文名称宽带粗尾鲈

拉丁名称Chorististium latifasciata (Tanaka)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鮨科

拉丁科名Serranidae

中文属名粗尾鲈属

拉丁属名Chorististium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口大,具辅上颌骨。颌齿呈绒毛状,犁骨和腭骨均具齿。前鼻孔呈管状,与后鼻孔相距颇远。上颌骨外露,后端扩大,伸达瞳孔后缘下方。背鳍鳍棘与鳍条部相连,有缺刻,Ⅷ-13,臀鳍Ⅲ-9,胸鳍尖长,上部鳍条最长。腹鳍胸位,Ⅰ5。尾鳍浅凹形或近截形。椎骨10+14。体侧中央有1条纵带。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斑带拟羊鱼


中文名称斑带拟羊鱼

拉丁名称Mulloidichthys samoensis (Gunther)

英文名称Goatfish

异名海鲤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羊鱼科

拉丁科名Mullidae

中文属名羊鱼属

拉丁属名Mulloid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浅海。我国见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4.3-4.5倍。两颌牙细小,呈绒毛状牙带。犁骨和腭骨无牙。体侧具4-5条黄色纵条纹,在第一背鳍下方具1暗色长斑。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通常栖息于珊瑚礁盘浅水中,体长140-230毫米,较常见。

海(洋)生。

圆斑拟鳞鲀


中文名称圆斑拟鳞鲀

拉丁名称Balistoides conspicillum (Bloch et Schneider,1801)

英文名称Clown triggerfish,Bigspotted triggerfish

异名小丑炮弹、花斑皮剥纯、皇冠扳机鲀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鲀形目

拉丁目名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科名鳞鲀科

拉丁科名Balistidae

中文属名拟鳞鲀属

拉丁属名Balistoid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东非、印度洋厦太平洋中部的斐济群岛海域。

形态特征
该鱼体形具有鳞鲀类的炮弹形特征,色彩艳丽奇特,造型逗趣,颇有人缘。被视为富贵观赏鱼。嘴唇周围着显眼的黄色描圈,体表底色深褐色,背部横披长方形豹纹黄色毯状斑,宛如马鞍,腹侧散布大小不同的类圆形白色斑块。鱼体色斑对比极为强烈,其点块状斑纹与鸳鸯炮弹的线状斑纹形成鲜明对照。

生活习性
该鱼属于个体较大的鲀鱼,可长到50厘米。肉食性,性情稍微凶猛,通常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尤其是攻击海胆的行为特有趣先对着海胆喷水把它反转,再攻击其无刺的底部,如喷水无效,则小心衔拉海胆长棘,拖到水面后迅速潜入底下向上攻击其底部。在水族箱养可以喂食动物生饵料以及人工饲料。适宜水温26℃,海水相对密度l.022。最好用容水量500升以上的大水族箱。

单斑眶棘鲈


中文名称单斑眶棘鲈


拉丁名称Scolopsis monogramma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眶棘鲈科

拉丁科名Scolopsidae

中文属名眶棘鲈属

拉丁属名Scolops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主产印度洋、西太平洋。

生活习性
栖息于珊瑚礁区泥砂底海域。肉食性,主要摄食甲壳类。

经济价值
可食用鱼。

圆尾拟鲿


中文名称圆尾拟鲿


拉丁名称Pseudobagrus tenuis (Gunther)

英文名称roundtail bullhead

异名牛尾巴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鲇形目

拉丁目名Siluriformes

中文科名鲿科

拉丁科名Bagridae

中文属名拟鲿属

拉丁属名Pseudobagrus Bleeker,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6-7;臀鳍条20-21。

体长为体高的6.4--10.0倍,为头长的5.3-5.7倍,为尾柄长的5.7-6.0倍。为尾柄高的15.4-18.8倍。头长为吻长的2.8-3.1倍,为眼径的4.6-6.4倍,为眼间距的8.0-3.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7-3.2倍。

体颇细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小而平扁。吻略圆。眼中等大,例上位,眼间隔宽。口下位。上下颌骨及腭骨均具细齿。须4对,色白,均短小。鼻须1对,向后可达眼中部,长于眼径;额须2对,内侧须与鼻须等长,外侧须略长于内侧;上颌须短小,仅超过眼后缘,远不达鳃孔。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体无鳞。侧线平直。腹膜色淡。鳔2室,肠长约为体长的0.6-0.8倍。

背鳍颇靠前,其起点距吻端较距脂鳍起点为近,短小,硬刺短细,后缘光滑。胸鳍短小,其硬刺后缘具粗大锯齿。腹鳍位于身体前2/5处。臀鳍较长,约等于其上之脂鳍。尾鳍圆形。肛门位于腹鳍及臀鳍中点。

体背部青灰色,腹部浅黄。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84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洞庭棒花鱼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