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养殖与弧菌病防控(持续更新)


虾类养殖与弧菌病防控一直是分不开的,弧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细菌,其致病性如何,与养殖对虾病害的发生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又应该如何防控弧菌病的感染呢?不少的养殖老板一直问我们这样的问题,我想利用几篇小文章来描述一下我所掌握的信息。
从症状上看,多表现为空肠、空胃、偷死等症状。肝胰脏肿大,质地松软,出现肝胰脏明显萎缩。对虾发病期间,通常在池塘水在缓慢流动或趴伏于池塘边坡上,失去食欲,空肠空胃,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从发病少量到排塘,时间最短仅2—3天。
副溶血弧菌感染对虾的疾病还较多,如上述的红腿、(2)肠毒素作用,造致对虾消化道组织损伤,回肠糜烂,胃粘膜炎,甚至肝胰脏、消化功能紊乱;(3)产生脲酶,使对虾肠液积聚产生肠道积水,严重者可能出现拉白便现象;(4)胞外产物可使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生长速度慢,以致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
2、哈维氏弧菌。
哈维氏弧菌是发光的海洋细菌,它是最近十多年来才逐步认识的水产养殖动物的重要病原细菌。该菌在TCBS培养基上检测呈现黄色,虾苗的荧光病的菌原之一为哈维氏弧菌。哈维氏弧菌的主要致病机理是:吸附和侵入宿主组织,从宿主中摄取大量的铁元素,通过分泌溶血素、蛋白酶、磷脂酶及脂多糖损伤宿主的组织器官等。
对虾感染哈维氏弧菌的发病初期,幼体活动能力减弱,游于水中的中下层,糠虾及仔虾弹跳无力,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身体发白,频死或死亡的幼体会发荧光。成体发病先是头胸部、腹部的腹面发荧光,严重时全身发光。育苗场中最常见,尤其到了仔虾阶段。
3、溶藻弧菌。
该菌感染对虾多发生在夏季,在水温25℃—32℃容易流行,感染虾苗时可导致虾苗的幼体菌血病,对虾的部分红体病、白斑病也是溶藻弧菌所引起。溶藻弧菌感染对虾发病主要取决于宿主,宿主所在的环境,菌本身之间的关系,致病过程包括粘附、侵袭、体内增殖及产生毒素一系列过程。致病作用主要通过在其侵袭和增殖过程中对机体造成的细胞核组织损伤以及其代谢产物,毒素干扰和破坏机体的局部或全身的正常新陈代谢或机能而造成。
4、鳗弧菌
鳗弧菌是研究最早的病原弧菌。鳗孤菌分成5个生物型,即鳗孤菌生物A、B、C、D、E型。研究表明,鳗弧菌是多种养殖对虾感染发病的一种重要弧菌之一。南美白对虾、褐对虾和中国对虾都已证明分以感染鳗弧菌。投放带鳗弧菌的虾苗,水质不好时,碰上阴雨天气、时冷时热交替出现将导致光照、水温、盐度、透明度、pH值、溶氧变化大,水色变化快,潜在对虾体内的弧菌得到大规模的繁殖和复制,可加速弧菌的传播和流行,必将给对虾养殖构成严重威胁。(续)



小编推荐

对虾养殖弧菌防控技术,普通人也能驾驭


撰稿|江苏粤海梁学旺

如果说近年来导致对虾频频产生偷死、肠炎、空肠空胃、烂鳃、烂眼、荧光等问题的主要原因,那一定得说说弧菌。如今,弧菌已发展成为危害对虾养殖的主要病原菌,影响范围遍布全球。

弧菌种类很多,有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其中最具有危害性的弧菌是副溶血弧菌,其生长繁殖能力极强。在30‰~60‰食盐水环境下可迅速繁殖,最适环境每8~9分钟为1周期;能在pH值5~11、温度达到10~42℃等各种恶劣条件下生长繁殖。


弧菌发病原理

★哈维氏弧菌
致病机理:主要包括吸附和侵入宿主组织,从宿主中摄取大量的铁元素,通过分泌溶血素、蛋白酶、磷脂酶及脂多糖损伤宿主的组织器官等。

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幼体活动能力减弱,游于水中的中下层,糠虾及仔虾弹跳无力,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身体发白,濒死或死亡的幼体会发荧光,成体发病先是头胸部、腹部的腹面发荧光,严重时全身发光,育苗场中最常见,尤其到了仔虾阶段。

★溶藻弧菌
致病机理:主要取决于宿主,宿主所在的环境、菌本身之间的关系,致病过程包括粘附、侵袭、体内增殖及产生毒素一系列过程。致病作用主要通过在其侵袭和增殖过程中对机体造成的细胞核组织损伤以及其代谢产物,毒素干扰和破坏机体的局部或全身的正常新陈代谢或机能而造成。

★副溶血弧菌
主要致病机理:产生一些毒素及酶,破坏虾体。在对虾养殖中,多发病于虾苗放养7-30天,患病对虾体色呈白浊微红,肝胰脏先是肿大,质地松软,颜色发黑,后期肝胰脏开始发黄发白,直至死亡。对虾发病期间,通常上料很慢,空肠空胃,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死亡率和排塘率极高,从发病少量到排塘,时间一般为2~5天。

弧菌检测方法

对虾养殖中,取虾苗和虾塘水体在培养基上进行检测,菌落呈现黄色的是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蓝绿色为副溶血弧菌;虾苗幼体菌血症、对虾空肠空胃、烂鳃等主要病原菌是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虾苗荧光病的菌原之一为哈维氏弧菌。


水体弧菌简易检测步骤:用1ml的一次性吸管,吸取待检水样(水样取底部或气泵处)→然后滴三滴(100ul)水样到弧菌培养皿上→再用涂布棒均匀涂布→放于36℃(或棚内24h)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12-18小时即可。

虾体弧菌简易检测步骤:用已消毒的镊子取虾少量肝胰脏→放于弧菌培养基上→使用涂布棒涂布均匀→恒温培养箱倒置培养12-18小时即可。


案例分析


预防及解决方法
1.降盐度:由于弧菌不易在高盐低盐的环境下大量繁殖,这样养殖前期可通过降盐度的方法抑制弧菌繁殖,一般来苗时盐度是20,一天可降低3个盐度,将盐度降到10左右,之后根据当地水体盐度,一天升3个盐度,直至和养殖用水盐度一样,这种方法经过5天就可以将弧菌降到极低的水平。

2.服务产品抑制或杀灭:市场上一般用蛭弧菌(粤海弧菌清)吞噬裂解水中的弧菌,建议加大量使用,放苗前就开始使用,另一种是芽孢杆菌(粤海富水美),可以抑制弧菌,效果相当明显,长期使用,能有效抑制弧菌繁殖,建议两种同时使用,同时定期补充乳酸菌(粤海美益添)、光合等活菌效果更佳。

3.加大换水量:加大换水量可以将水中的弧菌排出,换入新水,稀释弧菌。

4.控制温度:温度控制在26-28℃之间,水温低,虾体吃食消化慢,不易将体内的弧菌排出,温度过高,水体中弧菌繁殖较快,易发病。

5.消毒杀菌:棚外放置高锰酸钾稀释液,预防进入人员携带病原菌,同时对于棚内定期用聚维酮碘(粤海金碘)、过硫酸氢钾(粤海渔底安)等消毒杀菌物质消毒。

6.改底:对于小棚养殖,改底尤为重要,前期使用生物底改(粤海生物底改),中期交替使用生物底改与化学底改(粤海501与富力氧组合使用),后期使用化学底改,根据养殖情况改底。

7.精准投喂饲料:最好是“少量多次”,一天投喂四餐,每餐控制在1~1.5小时之内食完为好,因为过剩饲料易成为弧菌生长的营养物质。

8.水源:好的水源是养虾成功的关键,所以选择水源时,要远离化工厂以及养殖猪牛鸡鸭等地。

弧菌对于小龙虾有什么危害?有什么办法防控?


弧菌对于小龙虾有什么危害?有什么办法防控?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小龙虾在养殖过程中的弧菌防控也就会慢慢摆上日程,该病主要集中在5~6月,所以有条件的在4月份后,就要建立严格的水质抽检,严防小龙虾塘弧菌爆发。

小龙虾感染弧菌的主要症状为:小龙虾可以进食,但是会出现小龙虾进地笼死亡,活力低、应激反应弱。出现疾病的小龙虾外表完整,解剖可见虾腮发黑。抽出肠线,肠道内无食物,且肠道内有大量脓液。

小龙虾感染弧菌的危害:该病爆发时来势凶猛,致死率非常高,恢复的也快,但病后小龙虾免疫力非常低,易重复感染。

对于小龙虾的弧菌,我们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因为一旦发病,任何治疗方法都是临时抱佛脚了,己经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危害了。预防弧菌的主要方法就是,严格监视水中弧菌的数量,当发现弧菌超标时,可用聚维酮碘进行灭杀。另外前期的清淤、底改、消毒、控制小龙虾养殖密度也是很关键的。(注,使用聚维酮碘杀弧菌时,一定要控制好剂量,超剂量使用会造成小龙虾生长缓慢或不生长)

总之,对于五、六份小龙虾塘口易爆发弧菌的问题,我们重防不重治。我们需要定期对水体进行抽检,在饵料投喂中添加一些保肝胆的药物,对于弧菌超标的塘口,及时用清毒、灭菌药进行灭杀。

脊尾白虾养殖后期疾病防控方案



脊尾白虾疾病防控方案以预防为主,在未发病的情况下,应建议每10-15天泼洒“菌克A380”(“菌克27”)+“低聚糖863”,生物抑制弧菌等有害菌繁殖,达到对水体的生物消毒,同时定期使用“底速安”、“臭氧水安”或“底黑安”有效改良地质,同时根据水质的指标,定期使用“绿水解毒安”或“”氨基酸解霸”解毒,使用“强效EM”、“乳酵素”、“光合细菌”等平衡菌相,稳定水质。

9-10月份是脊尾白虾发病的又一高峰,虾蟹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如台风、暴雨,尤其冷空气带来的水温下降或者池塘有机质得不到充分的分解,为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积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致病菌的繁殖奠定了基础,水体盐度的变化,使脊尾白虾应激过度,体质下降感染病原菌而易发病。

在养殖后期出现的脊尾白虾死亡,跟底质恶化有密切关系。塘底的淤泥内含有各种腐殖质、病菌、微生物及硫化氢等有害物,一旦虾潜入恶化的底质,容易中毒而使体质下降,时间一长就会死亡。正确的对水质、底质进行改良尤为重要。

预防方法:

1、养殖过程中建议定期使用“利生素”、“光合细菌”、“强效EM”,在水体中构建优良的菌相,促进大分子有机物正常分解,转化成为浮游微藻能够吸收利用的营养。有益菌的投放不仅能净化水质,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滋生,降低发病率。

2、经常使用“底速安”、“底黑安”、“臭氧水安”改良地质,降解底质中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降解底层有机废物,消除底泥发黑、发臭、发热解除水底毒性。抑制细菌性疾病发生。

3、保证饲料质量,绝不投喂腐败、变质、污染的饲料。饵料投喂合理,避免饵料浪费,腐烂变质使池底恶化。在饲料中添加“产酶益生素”、“肽菌素”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降解排泄物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降低饵料系数,促进生长。

4、保证水体中溶氧不低于4mg/L,恶劣天气或水质恶化时多开增氧机,同时使用“底生氧”、“氧力源”增加水体溶氧。

养殖对虾的气泡病和防控措施



自从1905年美国学者MarshandGorham撰写的第一篇关于水生动物气泡病的研究文章中提到多种水生节肢动物如龙虾、帝王蟹、海蜘蛛类也受到气泡病的危害以后,接下来国外学者有很多关于甲壳动物气泡病的报道,如1976年美国学者Sprague和Lightner报道了环道养殖的褐虾自然发生的气泡病,同年Johnson也报道了在流水系统中养殖的蓝蟹自然发生了气泡病,国外学者Delves-Broughton等(1976)、Johnson(1975)、Fontaine等(1974)、Tareen(1980)等也先后对对虾气泡病进行了报道和研究,我国学者近些年也有少量关于虾类气泡病的报道。但是从已有文献报道来看,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水产业者,由于对气泡病知识缺乏了解和养殖现场观察对虾病害的机会不多,对虾类气泡病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利洋公司的技术服务人员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气泡病是对虾养殖的重要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危害也很大,特别是对虾养殖早期发病率更高,气泡病和气泡病以后继发的细菌病是早期对虾肝脏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对虾气泡病的主要症状

1、发病对虾在池塘中的症状
急性发病对虾上浮、游塘,在岸上可以看到大量对虾“白鳃白尾”,在水面下游塘。有的对虾发生急性死亡,在水面快速弹跳几下,然后身体失去平衡沉底死亡。有的虾死亡前侧游、打转,游动极为缓慢(见图1)。发病对虾应激大量蜕壳,发生软壳现象,死虾容易飘浮在水面上。对虾气泡病急性死亡一般只发生在水位1米以下的浅水池塘。更多的情况是在晴天中午到下午的时间对虾发生短时间的游塘,游塘的虾没有明显的“白鳃白尾”症状,或者见不到游塘,发病虾“趴边”或少量上浮,对虾少量死亡或次日见底罾有一定数量的死亡,刚刚死亡的对虾或还没有死亡的病虾明显全身肌肉“白浊”(见图2),或尾部“白浊”(见图3)。不论急性发病还是慢性发病往往在发病的次日可以见到底罾有大量死亡。有时发生轻微的气泡病时对虾表现出各种不适的症状,如晚上在池底扒出一个个小坑,俗称“扒沙”。
图1急性发病对虾游塘
图2急性死亡肌肉白浊肠道有食物
图3尾部白浊

2、发病对虾症状

急性发病时检查游塘虾或死亡的虾肠道还有大量食物,尾部肌肉或全身肌肉发白,鳃发白,有时还能见到甲壳下有大量气泡,有的虾头胸甲内缘水肿,俗称“鳃肿”。显微镜检查可见头胸甲内侧、鳃丝血管内、甲壳下肌肉内、步足和游泳足关节处、尾扇等处的组织间均有大量气柱(见图4-6),尤其尾部甲壳下气泡最常见,这也是我们经常见到发病虾尾部肌肉白浊的主要原因,是该部位肌肉被气体损伤的结果,这里是腹背动脉形成分支的部位,气体由于压力的作用更容易在血管末端被释放出来,对该部位组织造成损伤。有的发病虾肌节间发白(见图7),也是气体从体节动脉末端出来对该部位肌肉损伤的结果。有的急性发病虾体内有大量气泡的同时体表附着大量气泡(见图8)。有的虾因为应激而出现须红、尾红、肝红、胃红(见图9),特别是发病次日死亡的对虾体红的症状更明显。
图4发病虾体内有气泡
图5头胸甲内侧有气泡
图6发病虾体内可见气泡
图7肌节间发白
图8体内和体表有大量气泡
图9气泡病引起红体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多数情况下,发生气泡病后见不到发病对虾有明显的体内“气泡”症状,更多的情况是,我们见到的是肌肉白浊和尾部肌肉白浊、肌节间白浊或“红体”症状,以及之后的空肠空胃、肝脏萎缩的症状,有时之后发生黄鳃、黑鳃、烂眼、烂尾等细菌继发感染症状。原因一是发病对虾体内气泡的吸收速度很快,当水体中气体饱和度下降以后气泡很快吸收,不是中午或下午时发病的第一时间观察,很难见到“气泡”症状。二是气体过饱和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使过饱和的游离气体不足以在体内形成肉眼可见的“气泡”,但是给对虾血管、肌肉等组织的损伤仍然十分严重。

二、对虾气泡病的主要流行特点

1、水越浅的池塘发病率越高

浅水池塘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水层多,也就是补偿深度以下的耗氧层少或没有,晴天强光的情况下整个水体很容易气体过饱和;从水体表面每向下1米,水体的压力大约增加0.1个大气压(10kpa),根据亨利定律该处的总气体溶解度升高大约10%,该处的总溶解气体的饱和度就下降大约10%,水面下2米处总气体饱和度就下降20%;同时深水处的水温较低和气体(氧气、氮气)绝对含量也低于水体上层,低水温和相对较少的气体含量也使底层的总气体饱和度低于上层;另外,浅水池塘水温更容易受昼夜气温差的影响,夜晚水温低气体溶解度高,水体中溶解大量的气体(空气),白天水温升高以后,水体中气体的溶解度下降,气体(氮气、氧气)容易过饱和而使对虾发生气泡病。以上原因说明浅水池塘比深水池塘更容易发生气泡病。

浅水池塘发生气泡病以后,发病对虾没有低气体饱和度的深水区来躲避,而在深水池塘当对虾在上层气体过饱和的水体不舒适(或刚一发病)的时候,游到深水区后原来从血液和组织中游离的过饱和气体就又会溶解到血液和组织液中,不再发生气泡病。这就是天然水体中水生动物不容易发生气泡病,而养殖池塘中发病率却很高的主要原因。实际养殖过程中也是浅水池塘的地区发病率远远高于深水池塘,浅水池塘发病对虾症状也以急性发病的症状为主,危害也更大,如广西北海地区一些酸性土壤的浅水池塘,水深一般都在0.8米以下,气泡病成为制约当地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2、能排污的高位池塘发病率高于不铺膜的土池塘

高位池塘没有底泥,不像土池塘底泥中的存在大量浮游动物虫卵,高位池天然条件就决定水体中浮游动物少。高位池又定期排污,池塘中有机质少,缺乏浮游动物的饵料,所以高位池水体中浮游动物少,藻类因为缺少浮游动物的滤食而容易大量繁殖,特别是容易被浮游动物滤食的小型藻类容易大量繁殖起来,这样高位池中水体藻类容易小型化,以小型藻类为主的肥水池塘,水色嫩绿、漂亮,既缺乏浮游动物和细菌耗氧,小型藻类产氧能力又强,因此高位池塘气泡病发病率很高。尤其养殖前期水中生物种类更少,水质不稳定。高位池水体中生物组成单一,水质稳定性差,当台风、下雨、降温等天气剧烈变化时藻类容易死亡,晴天以后藻类重新发生,也容易发生气泡病。铺全膜的土池塘一般水位比标准高位池浅,气泡病也很严重,而只铺边模不铺底膜的土池塘水质明显比铺全膜的池塘浑浊,水体中生物种类多样化,气泡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

3、刚肥起来的水质比长时间养殖的老水更容易发病

池塘注入新水、施肥后水体中各种生物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首先是生存竞争能力强的小型藻类出现,之后轮虫、大型藻类、大型浮游动物逐渐出现,一般水体中大、小型藻类和大、小型浮游动物都出现的水质稳定期至少需要在20天以上,因不同水温、水源、底质、肥料种类和用量对水质稳定需要的时间不同,这期间需要补充溶解性好的有机肥促进水体向生物多样性发展。在水质达到稳定期以前以小型藻类为主的阶段,藻类小型化、单一化是气泡病的发病高峰,越水靓的水质中午pH值越高,气泡病越严重,这段时期也是放苗的初期,小虾对过饱和气体的调节能力也明显低于大虾,也增加了气泡病的危害。养殖中后期水中藻类、浮游动物、细菌数量多,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强,池塘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水质也就更稳定,产氧和耗氧生物相对平衡,这时水质浓、色暗、微浑,气泡病的发病率也比养殖初期低很多。

4、阴雨天后晴天是气泡病的发病高峰

阴雨天后晴天,气温越高、阳光越强烈气泡病发病率越高。晴天后阳光强烈,藻类光合作用产氧能力强;晴天阳光强烈的同时气温升高,使水温快速升高,也使水体中气体饱和度快速升高;阴雨天藻类部分死亡,晴天后藻类快速繁殖,特别是刚发生的小型藻类快速繁殖,增加了水体产氧能力。以上这些因素都使水体在晴天后总溶解气体饱和度快速升高,当气体饱和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即发生气泡病。生产实践中多数气泡病都是雨后晴天发生的,特别是养殖早期水位又比较浅的池塘发病率更高。

池塘杀虫后2~3天也是气泡病的发病高峰,杀虫药物杀死虾体寄生虫的同时也杀死了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水体中没有浮游动物耗氧的同时,小型藻类没有浮游动物摄食而疯长很容易发生气泡病。消毒、天气变化等引起倒藻以后,一旦藻类重新生长,也是气泡病的发病高峰时期。

三、池塘养殖对虾气泡病的防控措施

由于受池塘水深、养殖模式、天气变化等条件的影响,有效防控池塘养殖对虾气泡病的难度非常大,有时甚至防不胜防。以下一些方法对防控气泡病有一定的效果,在某些养殖条件下可以有效控制气泡病的发生和减少气泡病的危害。

1、尽量加大水深

浅水养虾池塘尽量加大水深,土池塘水深尽量不低于1.5米。特别是放苗初期为了考虑提高水温往往水位较浅,给气泡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较深的水位时在上层水气体过饱和时对虾可以到底层回避,另外水深也利于水体稳定。

2、早期补碳补菌,抑制藻类暴长

早期做水避免使用单一营养元素的无机肥,多用有机碳肥和EM菌等有益菌(“活力碳”、“利菌多”),培养水体中有益菌,抑制藻类晴天时暴发式生长。同时气泡病发病率高的早期加大投喂量,选择活性生物饵料(“利饵多”)提高水体的有机质浓度,培养浮游动物和有益菌,提高水体中生物的多样性,尽早人为调节使水体生态系统趋于“平衡”。加大投喂也可以避免小虾到气体饱和度较高的水体表面觅食而发生气泡病。

3、加开增氧机,充分曝气

加开增氧机,当水体中溶解气体没有达到饱和时可以继续把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水体中,起到增氧的作用。当水体中溶解的气体达到过饱和时,加开增氧机可以把水体中过饱和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起到降低气体饱和度也就是曝气的作用。增加增氧机的配置,在晴天(特别是中午和午后)及雨后转晴时打开所有增氧机对预防和治疗气泡病有较好的效果。发病时用表面活性剂“速解安”降低水体表面张力,对过饱和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也有一定的效果。

4、遮阴网遮阴,控制光照

棚虾养殖在高温季节放苗前就应该在棚顶设置遮阴网遮阴,遮阴面积至少在一半以上,并且遮阴网要致密,遮阴效果好。室外土池塘,特别水深较浅的池塘在高温期也建议设置遮阴网。遮阴网的作用主要是能减少藻类暴发式生长的机会,使水体更稳定,同时也有一定的降低水温的作用。

5、发病后的处理

发生气泡病以后应该马上打开所有增氧机曝气,有条件的加注溶解氧较低的机井水和浮游动物较多的老水,并且泼洒表面活性剂加速过饱和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对于藻类数量过多的池塘,在保证夜晚不缺氧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适当用杀藻剂杀死部分藻类,防止再次发生气泡病。同时根据具体实际条件换部分浮游动物多的水或加深水位。发生气泡病以后防继发细菌感染是处理气泡病的另一个关键,发病后要及时泼洒“优肽”防细菌继发感染。




虾蟹塘青苔防控,从立夏开始


摘要:近年来,青苔防控一直是虾蟹养殖户头疼的大问题,为了防控青苔,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青苔依旧疯狂生长。青苔的防控,归根到底,重点还在于防,并且越早越好,最好从立冬开始。青苔与水生植物处于同一竞争位,但生存条件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不妨从生存环境着手,对青苔进行防控。青苔防控手段无外乎“捞、杀、肥、调”而已。

近年来,青苔防控一直是虾蟹养殖户头疼的大问题,为了防控青苔,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青苔依旧疯狂生长。有些不法厂家,正因看到此商机,滥用巨毒药物,只顾杀青苔,而不顾其他,给广大小龙虾蟹养殖户带来了无尽的灾难,2017年“青苔绝杀”事件即是最好的例证。青苔的防控,归根到底,重点还在于防,并且越早越好,最好从立冬开始。青苔防控手段无外乎“捞、杀、肥、调”而已。

一、认识青苔

对水产养殖造成危害的青苔,属丝状藻类,与吃不败、灯笼草、扁担草等水生植物一样,都靠光合作用生存,在同一水体中相互竞争阳光、养份、地盘等。通俗讲,青苔与吃不败、灯笼草等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一旦青苔封塘,吃不败、灯笼草等有益水草则完全不能生存。青苔的生存条件比吃不败、灯笼草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而言,水质越清瘦、透明度越大、水越浅,青苔越适宜生长。一旦水变混浊、变肥、水加深等,青苔越不容易生存。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青苔的有无与多少,是水质是否被污染及被污染程度的标志。若养殖池未采取任何措施,而青苔减少,则提示水质已发生了变化,此时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为什么从立夏要开始防控青苔

从事虾蟹养殖一年以上的水面,多多少少曾经出现过青苔,因此青苔种子已存在于池塘中。立冬以后的整个冬季及初春,湖北地区均处于晴好无雨、阳光充足的干燥气候,加之水温低,不太适合浮游植物藻类生长,而这种天气,对青苔的生长极为有利,如果不加以控制,冬春青苔泛滥成灾将成为常态。对新开挖的虾蟹池,如果立冬后池底有水,青苔马上将会出现并发展呈泛滥之势。

有一种错误想法是青苔在冬季不生长甚至会死亡,因此,往往疏于冬春季节对青苔的防控。事实上,在湖北地区,青苔在冬季是不会死亡的,只是生长停滞而已,一旦春季温度上升,会迅速恢复生长。即使死亡,其休眠孢子也会长期存在于池底,一旦环境适宜,则会迅速萌发并生长。

立冬之后的青苔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少量沉于水底或粘附于水草上,不仔细巡察,不易发觉,但当普遍看得见时,已呈暴发之势。

综上所述,防控青苔要从源头抓起,立夏之后的初夏是防控青苔的最佳时间节点。

三、青苔防控的有效手段

(一)捞

青苔防控,从“捞”开始。常见青苔有四种,有的漂浮水面,有的沉入水底,有的附着于水草上,有的呈团状,有的呈块状,最麻烦的零星散布于水中的。呈布状的青苔相对要好捞些,呈团块状的也相对好些,最难捞的是感觉滑滑的那种。捞滑滑的青苔工具的网眼要密一些,从池底向上捞时,动作要慢一些。已将水草覆盖了的青苔,要坚决捞出,即使将部分水草也捞起了,也绝不姑息。不管是那种青苔,在刚萌发时,捞起来的工作量是最小的,也是必须从立冬之后首先要做的最基础的工作。捞起来的青苔最好是移出养殖区,确实有难度的,摊放到池堤高处,曝晒一段时间后,要记得翻过来再晒,晒枯萎后烧掉,以绝后患。切忌将捞出的青苔堆在水边,以防再度扩散蔓延!

(二)杀

“杀”是防控青苔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杀”法分晒田杀灭、加深水位和药物杀灭三种。

1,晒田杀灭

整个冬季和初春,因湖北地区晴天少雨,气候干燥,晒田之法杀死青苔最为简单、经济、适用。不论是新池还是老塘,均需将池水排干净,淤泥较深的池塘,要开挖滤水沟。平时要注意,一旦有积水就迅速排干净,切勿有积水不排。通过曝晒池底和冻土处理,绝大部分青苔将被处理掉。在晒底时,若已有成块的青苔,必须晒干一面后翻过来再晒,然后将晒干的青苔集中拖走或就地焚烧。本法只适用于无虾苗和成虾的池塘。

2,加深水位

冬季和初春,通过加深水位,有利于遮光,不利于底层青苔的生存。当水位加深到1米以上时,由于透明度很难达到70厘米以上,底层很难有光

线照射到,因此底层的青苔的光合作用严重受阻,久而久之,底层青苔和光线照射不到的深水层中的青苔将无法生存而起到杀灭青苔的作用。此法适用于已有幼小龙虾及成虾较多的池塘。

3,药物杀灭

结合清塘,可直接下生石灰或茶饼。生石灰直接杀灭青苔。茶饼既杀灭了池中的野杂鱼,又通过后续的肥水间接地杀灭了青苔。市面上的优质的杀青苔类产品等配合高含量腐植酸钠使用,能有效直接地杀灭各类青苔。值得注意的是,水面以上的塘坡,趁水位低时,一定要用市面上较优质的杀青苔类产品兑水用喷雾器打一次药,杀死这些存留的青苔孢子,否则随着水位的上升,这些没有处理的地方,一旦遇水,就会滋生青苔,到时还是得处理,不如提前防控。

以上三种杀法,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三)肥

“肥”法防控青苔的原理,是通过增加浮游生物的数量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加上大量在上层生存的浮游生物遮挡了大量的光线,致使底层的青苔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致死。此法要求水深达70厘米以上效果较佳。

有一种错误认知是冬季水肥不起来。当然,要保持冬季透明度低于30厘米,除非是重度污染。我经常见到畜禽场周边的水体在冬季一直透明度低于30厘米的,这不是我们提倡的范畴,但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冬季藻类是可以生存繁衍的。小龙虾池塘不宜有太低的透明度(小于40厘米),冬春季节,让小龙虾池塘保持50~60厘米的透明度,只要方法得当,是可以做到的。

冬季肥水,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很重要。先用适量发酵的有机粪肥作基肥,后用市面上较优质的氨基酸类肥料配合虾蟹专用肥(多为有机生物肥类)化水全池泼洒,10~15天使用一次,能将水体透明度达到50厘米左右,既能有效地控制青苔,又能为小龙虾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

(四)调

“调”是指上述三种手段之后的解毒、调水、分解死青苔的措施。通过“捞”、“杀”、“肥”系列措施后,水体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水发浑,有的水发黑,有的青苔大量死亡后水略显臭,这时候的后续措施一定要跟上来。水浑浊时,可用高含量腐植酸钠类产品配合化学絮凝剂处理即可。其他情况,用有机酸类或硫代硫酸钠类产品解毒即可。若水温高于15℃时可用高含量芽孢杆菌、复合芽孢菌及乳酸菌类解决后续其他问题。(全文完)

虾蟹塘青苔防控,从立冬开始



摘要:近年来,青苔防控一直是虾蟹养殖户头疼的大问题,为了防控青苔,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青苔依旧疯狂生长。青苔的防控,归根到底,重点还在于防,并且越早越好,最好从立冬开始。青苔与水生植物处于同一竞争位,但生存条件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不妨从生存环境着手,对青苔进行防控。青苔防控手段无外乎“捞、杀、肥、调”而已。
近年来,青苔防控一直是虾蟹养殖户头疼的大问题,为了防控青苔,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青苔依旧疯狂生长。有些不法厂家,正因看到此商机,滥用巨毒药物,只顾杀青苔,而不顾其他,给广大虾蟹养殖户带来了无尽的灾难,2017年“青苔绝杀”事件即是最好的例证。青苔的防控,归根到底,重点还在于防,并且越早越好,最好从立冬开始。青苔防控手段无外乎“捞、杀、肥、调”而已。

一、认识青苔

对水产养殖造成危害的青苔,属丝状藻类,与吃不败、灯笼草、扁担草等水生植物一样,都靠光合作用生存,在同一水体中相互竞争阳光、养份、地盘等。通俗讲,青苔与吃不败、灯笼草等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一旦青苔封塘,吃不败、灯笼草等有益水草则完全不能生存。青苔的生存条件比吃不败、灯笼草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而言,水质越清瘦、透明度越大、水越浅,青苔越适宜生长。一旦水变混浊、变肥、水加深等,青苔越不容易生存。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青苔的有无与多少,是水质是否被污染及被污染程度的标志。若养殖池未采取任何措施,而青苔减少,则提示水质已发生了变化,此时必须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为什么从立冬要开始防控青苔

从事虾蟹养殖一年以上的水面,多多少少曾经出现过青苔,因此青苔种子已存在于池塘中。立冬以后的整个冬季及初春,湖北地区均处于晴好无雨、阳光充足的干燥气候,加之水温低,不太适合浮游植物藻类生长,而这种天气,对青苔的生长极为有利,如果不加以控制,冬春青苔泛滥成灾将成为常态。对新开挖的虾蟹池,如果立冬后池底有水,青苔马上将会出现并发展呈泛滥之势。

有一种错误想法是青苔在冬季不生长甚至会死亡,因此,往往疏于冬春季节对青苔的防控。事实上,在湖北地区,青苔在冬季是不会死亡的,只是生长停滞而已,一旦春季温度上升,会迅速恢复生长。即使死亡,其休眠孢子也会长期存在于池底,一旦环境适宜,则会迅速萌发并生长。

立冬之后的青苔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少量沉于水底或粘附于水草上,不仔细巡察,不易发觉,但当普遍看得见时,已呈暴发之势。

综上所述,防控青苔要从源头抓起,立冬之后的初冬是防控青苔的最佳时间节点。

三、青苔防控的有效手段

(一)捞

青苔防控,从“捞”开始。常见青苔有四种,有的漂浮水面,有的沉入水底,有的附着于水草上,有的呈团状,有的呈块状,最麻烦的零星散布于水中的。呈布状的青苔相对要好捞些,呈团块状的也相对好些,最难捞的是感觉滑滑的那种。捞滑滑的青苔工具的网眼要密一些,从池底向上捞时,动作要慢一些。已将水草覆盖了的青苔,要坚决捞出,即使将部分水草也捞起了,也绝不姑息。不管是那种青苔,在刚萌发时,捞起来的工作量是最小的,也是必须从立冬之后首先要做的最基础的工作。捞起来的青苔最好是移出养殖区,确实有难度的,摊放到池堤高处,曝晒一段时间后,要记得翻过来再晒,晒枯萎后烧掉,以绝后患。切忌将捞出的青苔堆在水边,以防再度扩散蔓延!

(二)杀

“杀”是防控青苔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杀”法分晒田杀灭、加深水位和药物杀灭三种。

1,晒田杀灭
整个冬季和初春,因湖北地区晴天少雨,气候干燥,晒田之法杀死青苔最为简单、经济、适用。不论是新池还是老塘,均需将池水排干净,淤泥较深的池塘,要开挖滤水沟。平时要注意,一旦有积水就迅速排干净,切勿有积水不排。通过曝晒池底和冻土处理,绝大部分青苔将被处理掉。在晒底时,若已有成块的青苔,必须晒干一面后翻过来再晒,然后将晒干的青苔集中拖走或就地焚烧。本法只适用于无虾苗和成虾的池塘。

2,加深水位
冬季和初春,通过加深水位,有利于遮光,不利于底层青苔的生存。当水位加深到1米以上时,由于透明度很难达到70厘米以上,底层很难有光线照射到,因此底层的青苔的光合作用严重受阻,久而久之,底层青苔和光线照射不到的深水层中的青苔将无法生存而起到杀灭青苔的作用。此法适用于已有幼小龙虾及成虾较多的池塘。

3,药物杀灭
结合清塘,可直接下生石灰或茶饼。生石灰直接杀灭青苔。茶饼既杀灭了池中的野杂鱼,又通过后续的肥水间接地杀灭了青苔。市面上的优质的杀青苔类产品等配合高含量腐植酸钠使用,能有效直接地杀灭各类青苔。值得注意的是,水面以上的塘坡,趁水位低时,一定要用市面上较优质的杀青苔类产品兑水用喷雾器打一次药,杀死这些存留的青苔孢子,否则随着水位的上升,这些没有处理的地方,一旦遇水,就会滋生青苔,到时还是得处理,不如提前防控。

以上三种杀法,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三)肥

“肥”法防控青苔的原理,是通过增加浮游生物的数量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加上大量在上层生存的浮游生物遮挡了大量的光线,致使底层的青苔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致死。此法要求水深达70厘米以上效果较佳。

有一种错误认知是冬季水肥不起来。当然,要保持冬季透明度低于30厘米,除非是重度污染。我经常见到畜禽场周边的水体在冬季一直透明度低于30厘米的,这不是我们提倡的范畴,但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冬季藻类是可以生存繁衍的。小龙虾池塘不宜有太低的透明度(小于40厘米),冬春季节,让小龙虾池塘保持50~60厘米的透明度,只要方法得当,是可以做到的。

冬季肥水,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很重要。先用适量发酵的有机粪肥作基肥,后用市面上较优质的氨基酸类肥料配合虾蟹专用肥(多为有机生物肥类)化水全池泼洒,10~15天使用一次,能将水体透明度达到50厘米左右,既能有效地控制青苔,又能为小龙虾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

(四)调

“调”是指上述三种手段之后的解毒、调水、分解死青苔的措施。通过“捞”、“杀”、“肥”系列措施后,水体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水发浑,有的水发黑,有的青苔大量死亡后水略显臭,这时候的后续措施一定要跟上来。水浑浊时,可用高含量腐植酸钠类产品配合化学絮凝剂处理即可。其他情况,用有机酸类或硫代硫酸钠类产品解毒即可。若水温高于15℃时可用高含量芽孢杆菌、复合芽孢菌及乳酸菌类解决后续其他问题。(全文完)

南美白对虾“黑脚病”的防控



2017年和2018年广东的惠州、汕头、汕尾和福建的漳浦、长乐、宁德等地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场“黑脚病”大量爆发,急性爆发式死亡,养殖户损失惨重。在病死虾泳足附近的甲壳出现明显的发黑症状,养殖户称为“黑脚病”。

据资料显示2014年从患“黑脚病”的凡纳滨对虾中发现了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因此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也可能是发生“黑脚病”的原因之一,SHIV的全基因组为165809bp,与虹彩病毒(CQIV)属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毒株;其发病机理:造血组织感染虾细胞虹彩病毒(SHIV);另外,“黑脚”不是SHIV特征性症状,可能是死后皮肤氧化所致。
爆发条件:高盐度、高密度的高位池养殖,气温低于22℃,暴雨、急剧降温更容易爆发;

爆发时间:高发期是养殖60天以后;

病害症状:肝胰腺颜色变浅,额剑基部出现白点,体节整体颜色变浅,体节明显。死后对虾全身黑斑,再到甲壳微红,游泳足附近的甲壳出现明显的发黑症状(与池底有机质多引起的中毒性死亡的黑脚病区别:无法清洗干净)。

原因分析

1、“黑脚”病在12月份前后高发,病毒病在低温期高发,水温在22℃以下,暴雨、急剧降温更易爆发;

2、养殖后期,二三十头的大虾更易感染,同时此时的养殖池塘底质差、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比较高,该病毒病和环境恶化有一定关系;

3、通过走塘观察,“黑脚”病高发的虾塘,发病前期养殖塘的虾肝胰腺发黄,后盲囊模糊发红;

通过原因分析,再结合疾病发生的三元原理,首先是环境(保持环境稳定、减少应激)、其次是病原(及时消毒补有益菌)、再次提高抵抗力(保肝护肠),笔者把这两年关于“黑脚”病的防治心得奉献给大家,希望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黑脚”病的预防

放苗前

彻底消毒杀菌,应注意藻相和菌相平衡避免环境应激,池底干净,溶氧充足。

放苗后

1、保温:2018年11月份寒潮来的很快,又忽冷忽热,要及时搭冬棚,增强缓冲能力。

2、抗应激和防寒抗冻:及时泼洒高稳维C(1包2亩)+草本应激灵(1包2亩)。

3、消毒改底:50%含量过硫酸氢钾泡腾片(1瓶2亩),用后一小时泼洒世纪金碘和板蓝根;用后8小时,及时补充有益菌。

4、培菌调水:多用微生态制剂,保持水质清爽稳定;经常检测氨氮、亚硝酸盐,及时处理,减少环境诱发因素。

5、保肝护肠:特免皇+复合多维+板蓝根(一套拌60斤料),早晚各一餐,连拌三天。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虾类养殖与弧菌病防控(持续更新)》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控”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614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