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措施:草鱼鲢鱼鳙鱼亲鱼的春季培育措施及注意事项

王茂林1龚珞军1程咸立1范红深2

今年五十年一遇的雪灾,造成一部分亲鱼和鱼种死亡,长时间的低温,给渔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目前正是草、鲢、鳙等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抓好这一时期的亲鱼强化培育,是抗灾复产的重要工作之一,现提出草、鲢、鳙鱼亲鱼的春季培育措施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1.调整亲鱼放养密度。冰封、冰冻已造成部分亲鱼死亡。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补充亲鱼,以保证鱼苗人工繁殖所需的亲鱼数量。亲鱼培育池只能主养一种亲鱼,搭配少量其它鱼种。草亲鱼池亩放尾重8-10公斤的草鱼15-16尾,混养20-30公斤鲢、鳙后备亲鱼。鲢亲鱼池亩放尾重7-8公斤的白鲢17-18尾,混养20-30公斤的草、鳊鱼或后备亲鱼。鳙亲鱼池亩放尾重8-10公斤的鳙鱼14-15尾,混养20-30公斤青、草鱼或后备亲鱼。亲鱼雌、雄比例为1:1,或雄鱼略多。

注意事项:鲢、鳙亲鱼池搭配草、鳊鱼,有清除杂草,利于水质肥沃的作用。鲢鱼亲鱼池不放鳙鱼,鳙鱼鱼池不放鲢鱼,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鲢、鳙鱼亲鱼池均不套养鱼种,否则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

2.科学施肥。鲢、鳙亲鱼的春季培育仍以施肥培育饵料生物为主,投粉状饲料为辅。我国有传统的大草大肥肥水法,现在有许多地方采用生物渔肥等新技术培水,如用酵素菌生物渔肥培水等(详见《湖北省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措施(五)酵素菌生物有机鱼肥灾后池塘肥水调水方法》)。

3.合理投饵。提供充足、适口和营养丰富的饵料是亲鱼强化培育的重要环节之一。草鱼喜食的青饲料有黑麦草、水草、莴苣叶、蔬菜叶和麦苗等。青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0-40%,以投喂后5-6小时吃完为准。为保证亲鱼性腺发育,补充一定数量的精料也是必要的。精料多以谷芽、麦芽,要求芽长0.5-1厘米时投喂,也可加部分饼类,投喂量按鱼体重的5%计算,以投后1-2小时吃完为度。

鲢、鳙亲鱼也可在4月上、中旬,按每尾亲鱼每天投喂20-50克麸皮、玉米面等粉质饲料,以满足其性腺发育的需要。

注意事项: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防止鱼病的发生;不投喂高脂肪的饲料,防止亲鱼体内积累脂肪太多,推迟性腺成熟和引起难产。草亲鱼在催产前三天停止喂食。

4.冲水和调节水质。亲鱼池要经常冲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模拟繁殖生态环境,这是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的技术措施。m.yz023.COM

鲢、鳙亲鱼池每周冲水一次,草亲鱼池每2-3天冲水一次。临产前半个月,鲢、鳙亲鱼池隔天冲水一次,草亲鱼每天冲水一次。冲注新水宜在午后进行,每次冲水3-5小时。与此同时,亲鱼池每隔一周要泼洒1次石灰水,用量为每亩10-15公斤生石灰,pH值7.0-8.5之间。泼洒石灰水能起到杀菌、消毒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也可用水质、底质调节剂或渔肥调节亲鱼池水质。

注意事项:应严格控制亲鱼池用药,最好不用药。

5.日常管理。亲鱼池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坚持早晚巡塘。要根据亲鱼的摄食情况及水质变化情况确定投饲量和施肥量;及时清除池塘内的残饵和残渣,保持鱼池清洁。当4月份亲鱼性腺发育进入大生长期后,要特别注意池塘溶氧状况,使用增氧机或补充新水的方式增氧,以免亲鱼缺氧造成性腺退化,甚至造成缺氧死亡。

注意事项:亲鱼池不要轻易拉网,以免对亲鱼性腺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关知识

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措施:草鱼肝病肾病防治技术


王建华1*龚珞军2王勋伟2杨兰松2

(1.武汉九州神农药业有限公司 2.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草鱼是我国传统养殖品种“四大家鱼”中的一种,在水产养殖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养殖技术进步和养殖环境的变化,在单位养殖面积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疾病的频繁发生。现介绍草鱼肝、肾病防治技术。

一、草鱼肝、肾疾病的症断和治疗

1.绿肝

症状:病鱼离群独游,头和背部有发黑现象等。解剖发现肝脏中有绿色斑块,胆肿大,胆液显深绿色。

病因:草鱼长期、并大量摄取了有刺激性物质的食物;或饲料中霉菌数量超标。

治疗:

1)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2)调整或适当减少饲料的投喂量。

3)投喂药饵。在草鱼饲料中加入排毒、解毒、消炎等药物,如“肝胆利康散”或“三黄散”等,连续投喂5-7天。

2.黄肝(肝炎)

症状:肝脏显土黄色,胆液显浅黄色或无色。病症严重的一般还伴有肾脏肿大,腹腔有积水,肠道红肿等症状。

病因:由细菌病原体,如嗜水气单孢菌等引起的组织器官病变。

治疗:采用水质改良与体内外杀菌并举的技术措施。

1)第一天和第三天,每667立方米水体用九州神农1号(二氧化氯)300克,化水后全池泼洒。同时在第一天开始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或抗生素药物,如恩诺沙星(出口产品禁用)或盐酸土霉素等3-5天。

2)在完成第一个疗程后,每667立方米水体用施诺克(地衣芽孢杆菌)250克以改善水质,降解有害的游离态氨、氮,控制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3.白肝(脂肪肝)

症状:鱼体肝脏显白色。

病因:饲料营养不平衡,或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

治疗:调整饲料营养结构比例;或降低饲料中的脂肪含量。

4.花肝

症状:病鱼离群独游,鱼的头部和背部发黑,鳃部带有少量污泥,鱼鳍基部发红,死前常跃出入面。解剖发现肝脏上有绿色、白色相间的斑块,胆液显深绿色或淡黄色,肠道前部发红,有部分病鱼肾脏有炎症。

病因:绿肝与白肝的综合症。

治疗:

1)调整饲料营养结构比例的同时,适当地减少饲料投喂量或投喂次数,让鱼进行自身调整。

2)投喂药饵。在饲料中加入解毒、排毒、消炎、促进代谢的药物,如肝泰(鱼肝宝散)十氟瑞康(诺氟沙星,出口产品禁用)或肝胆利康散十恩福德(恩诺沙星,出口产品禁用)或三黄散十盐酸土霉素。

3)综合方法可参照绿肝与白肝的方法,并加以综合。

5.肾炎

症状:肾脏有炎症且积水,肾功能下降。同时伴有腹腔积水,鱼体外表伴有败血性出血症状。

病因:由环境因素与病原体,如嗜水气单孢菌等,单独或联合引起的肾脏病变,

治疗:每667立方米水体用施诺克(地衣芽孢杆菌)250克,再同时投喂抗菌素药饵,如恩福德(恩诺沙星,出口产品禁用)或氟瑞康(诺氟沙星,出口产品禁用)或抗生素盐酸土霉素等。内服药需拌饵投喂5天左右(视病情调整药饵时间)。

二、草鱼肝、肾疾病的预防

1)调控水质,定期用菌。在养殖水体中定期使用施诺克(地衣芽孢杆菌),用量为每667立方米水体250克;或养殖水体使用消毒杀虫剂48小时以后,再使用施诺克(地衣芽孢杆菌),以控制水体中有害物质的产生。

2)投喂营养全面的饲料。

3)注意饲料的卫生指标。

4)定期消毒,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湖北省渔业科技入户专家组鱼病防治专业指导组专家

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措施:高温季节河蟹疾病防治技术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杨兰松王勋伟龚珞军程咸立
高温季节是河蟹快速生长时期,同时也是病害发生的高峰期。为使广大养殖户防治蟹病,减少经济损失,现将高温季节河蟹疾病防治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黑鳃病
流行情况发病高峰在7-10月份,主要危害80克/只以上的河蟹,发病率达10-20xx龄幼蟹和成蟹,死亡率达100%,流行时间为5-10月份,流行水温为25-35℃,8-10月份夏季高温尤为严重,10月以后,该病也随着水温下降而逐渐减少。
症状病蟹行动迟缓、停食、上岸不回水,步足痉挛状颤抖、抽搐或僵直,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肝脏呈紫或灰白色,严重者糜烂、肿胀,肛门红肿、无粪便,偶有长条状污物黏附,体腔正常,步足和螯足环于腹下,最后病蟹因神经紊乱、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
防治方法治疗效果不明显,以预防为主。
1)放养前应对池塘和苗种进行严格消毒,水草覆盖率达50-60%,保证水质清洁。
2)定期用1.5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消毒。
3)发病期间用1.5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用两天。
4)在饲料中添加0.1%土霉素连用5天。
3.甲壳溃疡病
流行情况该病主要流行于成蟹和越冬期的蟹。在成蟹养殖过程中,4-9月份较为流行,尤其在水温17℃以上的春末夏初,发病较为普遍,任何河蟹养殖区域均有发生。
症状病蟹甲壳上、步足各节、背甲、胸板或腹部有数目不定的黑褐色溃疡性斑点,尤以蟹的腹面较为常见。该病主要由一些能够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所引起。发病早期为一些黄褐色斑点,斑点中心稍凹陷,呈微红褐色。继而溃疡斑点扩大,并互相联成形状不规则的大斑,中心处有较深溃疡,边缘变为黑色。到疾病晚期溃疡中心部加深,甲壳被侵袭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最终导致死亡。如果溃疡深度未达到表皮者,在河蟹蜕壳时就随之蜕掉,如溃疡达到表皮层之下时,蜕壳较为困难。
防治方法
预防:
1)防止机械性损伤,发现病蟹及时清除。
2)养殖过程中定期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消毒剂消毒,能够有效防止该病发生。
治疗:
1)发现病蟹用2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
2)用浓度0.05-0.1毫克/升或20-25毫克/升福尔马林连续泼洒两次,隔天一次。
3)0.2%土霉素拌饵连喂5天。
4.烂肢病
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主要流行季节为6-10月份。
症状病蟹腹部、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活动迟缓,严重时病蟹不摄食,逐渐昏迷或无法脱壳而死亡。
防治方法
预防:
1)幼蟹放养前在2-4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分钟。
2)养殖过程中谨慎操作,避免河蟹受伤。
3)定期用生石灰15毫克/升或漂白粉1-1.5毫克/升全池泼洒消毒。
治疗:
1)用1毫克/升土霉素全池泼洒。
2)15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每周一次,连用2-3天。
3)按1000公斤饲料添加10%氟苯尼考0.5公斤的比例投喂,连喂3天。

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措施:河蟹生态养殖池水草种植技术



陈奇文1龚珞军2程咸立2
(1.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水草既是河蟹的食物之一,也为河蟹提供栖息、蜕壳的隐蔽场所,同时它还具有改善水质,降低高温期间水温的作用。实践证明,养蟹水体种植水草,是提高养蟹成活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20xx的雪灾,冻死了一些养蟹水体中的水草。因此,抓紧农时,在养蟹水体补种或种植水草是抗灾复产的技术措施之一。现介绍河蟹生态养殖池水草种植技术。
1.伊乐藻。伊乐藻原产北美洲。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具有速生耐寒,逢节生根,容易成活的特点。伊乐藻的植株可长达1.5米,产量高,每平方米可产草40公斤,可为河蟹早期生长、栖息、蜕壳避敌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但该草易疯长,不耐高温,水温超过30℃易发生烂草现象。
种植和管理技术。清塘10-15天后,将草茎切成15cm长的小段,10株左右为一束,插入泥中。行距为5-8m,行间可种植其它水草。伊乐藻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0%左右。每667平方米水面种草20xx11月河蟹捕出后,从湖泊、池塘捞出天然金鱼藻进行全草移栽,每667平方米种草75—100公斤,到4-5月份可获得大量金鱼藻。需要提出的是,金鱼藻再生能力较强,易恶化水质,故适宜湖泊和面积2公顷以上的池塘栽种。
3.轮叶黑藻。轮叶黑藻具有耐高温,生命力强,逢节生根,不易败坏水质的特点,是河蟹、草鱼最喜食的水草之一。轮叶黑藻的生长速度比伊乐藻、金鱼藻的慢。
种植和管理技术。
1)芽苞种植。冬季与伊乐藻同时进行。按行株距0.5m×0.5m,每穴3-5粒芽苞插入泥中。每667平方米用芽苞1公斤。来年4月份可长到15cm,5月份可长到50cm以上。
2)营养体繁殖。在4月份,将轮叶黑藻切成长10cm的茎节,每10根左右为一束,用塘泥裹其一端,按行株距1m×0.5m种植。每667平方米用量为30-50公斤。需要注意的是,河蟹喜食轮叶黑藻,因此在轮叶黑藻种植初期,必须采用围拦的方式,将河蟹与轮叶黑藻草隔离开来,到6月再初拆除围网,以免河蟹将水草消灭在萌芽状态。
4.苦草。苦草具有易播种,耐高温,生长快,净化能力强的特点。但其叶片表面易沾浮泥;河蟹主要吃白茎,草叶上浮易造成烂草而恶化水质。
种植和管理技术。苦草的种子似长豆荚。水温回升到15℃以上,开始晒种1-2天,然后浸种12小时,捞出后搓出果荚内种子,再用细土或细沙拌种后,播种在池塘中。池塘水位最好保持在40cm;大水面水深不宜超过1m,以确保苦草苗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一般每667平方米(以实际种植面积计算)用种150克。需要强调的是,苦草与轮叶黑藻一样,要采用围蟹种草的方法。
5.水花生。在沉水水草种植效果较好的情况下,一般不要移植水花生。水花生移植的方法是:离池埂3米左右,用塑料绳夹一丛水花生,用竹杆固定,使池周围形成一圈水花生,既可改善水质,又可作为隐蔽物和饵料,同时有防浪护堤的作用。水花生的移植面积不能超过总水面的10%
种植水草的合理搭配原则。为充分发挥水草的作用,养蟹水体水草的覆盖率应保持在50~70%。为扬长避短、注意茬口,在养蟹水体中必须多品种套种。套种原则是:早春以伊乐藻为主,早期覆盖率在30%左右,进入夏天需割茬。生长期:池塘小水体以轮叶黑藻为主,占40-50%;大水体以金鱼藻为主,占40-50%。中后期以苦草为主,占20%。

罗非鱼抗灾减灾技术措施


罗非鱼保温技术措施

1.在池塘北面搭建用尼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0.3米~0.5米的挡风棚,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交替作用,从而减慢池水降温。
2.面积较小的池塘或用于亲本、鱼种培育的池塘,可采用全池覆盖塑料大棚方法(图1)。池中放置增氧机,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可在棚内烧木炭等增加温度。有条件的可在池塘底部用热水管注入热水或温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热岛,有利于鱼类聚集越冬。


1地桩2支撑桩3钢丝4塑料薄膜
3.对于面积较大的成鱼养殖池塘,可采用集中越冬法(图2、图3),通过对池塘局部水域的分隔和保温,使鱼类聚集越冬。


①钢丝两端固定、拉紧作上纲
②钢丝缝入彩条布内或扎紧布边
③缝直径10厘米~20厘米管袋,灌满细沙作沉子
④留1个~2个1米宽、深至底的出口,作出水口和鱼可以自由进出的通道
⑤从深井抽地下温水灌入池塘
⑥放置增氧机,以防止鱼类聚集引起的缺氧


①打入池底的桩
②固定于桩上的钢丝或绳子,用彩条布分隔池角
③留1个~2个1米宽、深至底的出口,当作出水口和鱼可以自由进出的通道
④从深井抽地下温水注入池塘
⑤放置增氧机
4.网箱保温:可将网箱尽量下沉,保持2米以下水深。

恢复生产技术措施

1.气候好转时应尽早清塘、晒塘,并用生石灰等消毒,清除过多淤泥。气温回升后,先注水,并放入适量鲢、鳙等混养鱼种。
2.投放早苗时,应注意降低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配合饲料,以保证上半年有一定数量的商品鱼投放市场。
3.对死鱼现象较轻的池塘,由于受长期阴雨天气及为保温大量灌入地下水的影响,应严密注意水质变化,保持水质清新,发现水质偏酸,要用适量的生石灰调水进行全池泼撒,调节酸度,用量为10ppm。
4.加强日常管理和巡塘,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以防止因长期低温冻伤导致的水霉病的发生和快速传播,并可用碘制剂治疗因低温导致的水霉病。

咨询专家:杨弘研究员
联系电话:13812502987


草鱼亲鱼的培育


1.放养

要做到合理的放养,也就是既要使亲鱼的性腺发育良好,又要 充分利用水体。草鱼每亩放养总量可视池塘大小、水质、水源、深浅 度及管理水平来定,一般每亩放养120 kg左右,可搭配10%-15%鲢或鳙。

2.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主要是做好投饵和调节水质工作。

(1)投饵在草亲鱼产卵后至越冬前,青饲料以嫩草为主,日 投量为体重的20%左右,每天再加投2%的精饲料。开春后,青饲 料可投占体重的4.0%-60%,精料减少到1%或不投喂。秋季强化 培育,日投量占体重的40%,并给2,%- 4%的精料。催产前停止投 喂精料。

(2)调节水质可根据水质和水位情况每月冲水1次,催产前每周冲1次,以微流水每次冲3 ~5h较适合.

此外每天早晨要巡塘,注意观察草亲鱼的活动及水质的变化,防止浮头和疾病的发生.

提高亲蟹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育苗过程中亲蟹的培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亲蟹的抱卵率、抱卵量以及胚胎质量直接影响河蟹育苗的成败。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提高亲蟹成活率和胚胎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在育苗生产中取得成功,现将技术要领总结如下:
一、亲蟹的选购与强化培育
亲蟹最好在10月初,当水温低于18℃时选购。选购亲蟹时一定要避开养蟹多发病的地区,最好由大水面养殖区选购,并应注意异地选择雌蟹和雄蟹,以避免近亲繁殖。选择亲蟹时不要选择大规格雌蟹做亲蟹,以免亲蟹催产交配后抱卵率低,在升温催熟过程中死亡率高。雌蟹应选择体重在90g-130g之间,腹背交接处饱满为好;雄蟹应选择体重在100g-150g之间,大螯强壮有力为好;雌雄比例为2-3:1比较合适。选蟹时应挑选肢体齐全完整、活力好、青背白肚、体表洁净且无粘附物的健康二龄蟹作为亲蟹。
亲蟹入池前用淡水冲洗,然后用200ppm福尔马林浸泡30分钟,以杀灭
蟹体所附的寄生虫和致病菌;亲蟹下池后,培育时间应在20天左右,以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相结合的投喂方式,并在饵料中添加适量的免疫多糖和Vc。
二、亲蟹的交配
水温12℃-14℃时进行河蟹的交配工作最好,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应控制在350kg/亩为宜;池底最好为稍硬一些的泥底,以便雌蟹产卵时能把身体半埋进去,避免雄蟹的干扰而停止产卵;交配所用的海水盐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经过15天即可获得90%以上的抱卵蟹,其抱卵量平均在20万粒/只左右。
三、室外土池越冬
实践证明,未经过室外低温越冬的抱卵蟹,其受精卵的胚胎发育不同步,以致造成育苗工作的失败,因此,要把交配好的抱卵蟹拣出放到土池中进行低温培育,以保证抱卵蟹胚胎的同步发育,并达到生理成熟。
在管理上采取的措施有:首先,越冬池池底铺5cm-8cm的沙,并应放置一些隐蔽物以减少抱卵蟹爬动,放养密度为50只/平方米-60只/平方米,水深保持在1.0m以上,盐度20‰,且根据水质情况适时适量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其次,要坚持投喂新鲜、不变质的饵料,以沙蚕为好,并在饵料中适量添加免疫多糖和Vc,以提高抱卵蟹自身的免疫机能;最后,坚持每周施用20ppm生石灰1次,兑水化浆全池均匀泼洒,以增加抱卵蟹钙质。
四、室内升温培育
把抱卵蟹由室外土池捕出,经蟹体消毒后进入室内车间升温培育,放养密度一般为20只/平方米,池底设置有隐蔽物,饵料以活沙蚕为主。培育用水要经过10ppm漂白粉处理,再用200目进水网袋过滤后方可使用,一般每隔3天-4天换水1次,并且清除池内死蟹、残饵、污物。此时,水温由8℃-12℃每天升温1℃-2℃,升至16℃时维持,到胚胎发育至新月透明期后再升至19℃维持,直到出苗,此过程约25天,抱卵蟹成活率在90%以上。
五、分析与讨论
1.在选购亲蟹前要对养殖区多做一些调查,看亲蟹是否发过病,是否患有拟阿脑虫病。此病对亲蟹的危害极大,若购回的亲蟹有拟阿脑虫病,其越冬的死亡率可高达70%。
2.在抱卵蟹培育的换水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调节池水的盐度,使盐度始终保持在20‰,且一日之内的盐度差控制在±1‰之内。尤其当胚胎发育到新月期之前更应注意,否则盐度忽高忽低极易造成抱卵蟹脱卵。
3.在抱卵蟹室内培育过程中,要坚持每天投喂前吸污1次,保持水质清新。坚持“少投勤投”的投喂原则,在整个亲蟹培育中,饵料始终坚持添加适量的免疫多糖和Vc,可以有促进抱卵蟹胚胎发育和提高亲体免疫抗病力的功效。每天应坚持观察抱卵蟹的摄食情况和胚胎发育的情况,如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诊断清楚,对症采取相应措施。

春季河蟹池塘养殖管理的七个技术措施


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止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二、池塘水体解毒。
由于冬季池塘干塘清塘,池塘里各种藻类生长受到清塘药物的伤害,水体中有各种药物的残留,对河蟹苗种产生危害,不能正常发育生长,放养前全池必须使用使用护水解毒剂,对养殖水体进行解毒,降解池塘里清塘药物的毒性,使池塘蟹苗、藻类健康生长。
三、投放一些有机肥。
由于早春池塘是经过冬季清塘、消毒、冻晒,水体里什么都没有,为了保持池塘里浮游植物得到很好的繁殖生长,促进池塘水体生产力得到恢复,同时控制青苔繁殖生长,水体保持一定的肥度是必须的,因此,池塘需要投放一定的有机肥。施肥可以降低池塘里氨氮、亚硝酸盐,消除有毒氨,保持水体的清爽,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促进水草的生长。
四、适时投饵商品蟹苗饲料。
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河蟹自身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身体很虚弱,为了做好春季河蟹第一次蜕壳,及时投喂是关键措施,这样可以迅速恢复河蟹体质,提高河蟹第一次蜕壳成活率。当温度达到10℃以上时就可少量投喂一些精料。精料以含量40蛋白为好。投喂地点在向阳坡处投喂。投喂注重投喂的时间,以下午2-3点为好。
五、加强水草栽种、管理。
水草是河蟹养殖成功有否的关键。栽种水草主要为轮叶黑藻、伊乐藻和金鱼藻,在池塘水体中形成至少3种以上水草群,力争水草面积占全池面积的40%左右。对缺少水草的塘口要进行补种,水草过多的塘口要做好人工删除,水草种植应按“条式”或“井式”方式,形成几条规则的“水道”,以促进水体的流动,确保通风、通气。
六、加快鲜活螺蛳投放。
清明节前,一次性每亩投放螺蛳20xx养蟹后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逐年增多。特别是对河蟹影响较大的纤毛虫、黑鳃、肠炎等有害病菌,必须加以杀灭控制。依照无公害养殖要求,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确保商品蟹的质量。一是蟹种下塘第一次脱壳后,全面使用一次杀虫药并消毒。二是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杀菌药物,防止病菌大量滋生。三是河蟹脱壳前后,可泼洒蜕壳剂,促进河蟹的第一次脱壳。四是进入5月份,河蟹吃食开始旺盛,可投喂内服中草药药物进行预防。

冬季猪舍消毒技术措施


冬季低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很多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因此做好消毒措施,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斩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也是冬季猪舍环境控制中的重要一环。

1、猪舍消毒:冬季猪舍环境密闭,灰尘、有害气体等各种污染物悬浮在空气中,适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容易引起疫病的发生。因而,要加强猪舍的定期消毒,及时消灭猪舍中的病原微生菌。具体在进行消毒前,要先清理猪舍内粪尿,可选择过硫酸氢钾复合物、二氧化氯、百毒杀等无刺激性气味的消毒药物。

2、环境消毒与进场控制:目的在于保证场内的大小路径、交通要道和圈前圈后的生物安全。可利用0.2%--0.3%的过氧乙酸或2%的火碱进行高压喷雾消毒,一般情况下消毒频率设置在2次/月。为了保证全场的生物安全,还要注意进场的控制。要尽量减少场外人员进入生产区,物品、人员的进出必须采取消毒措施。在规模较小的猪场,要杜绝兽药、饲料推销员、猪贩等直接进入猪舍。

3、消毒池消毒:场内的各种消毒池使用2%-3%的火碱,每过3-4天更换1次,要注意保持池内消毒液处于适理水平。此外,为了预防种猪群的蹄病,池内还可用1:80的消毒威,亦可二者交互使用。

家兔春季繁殖的注意事项


1.严格选种。选择优良的公母兔留作种用,要求种兔健康无病,体质健壮,生长快,各部发育匀称,肌肉丰满,臀部发达,公兔性欲旺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母兔繁殖力强,乳头在4对以上,外阴端正,母性好。对那些产仔少、泌乳性能差、患有生殖器官疾病和3岁以上的老种兔,应及时淘汰。
2.科学喂养。无论种公兔还是种母兔都应保持中等膘情,除喂配合饲料外,还应保证青绿饲料和矿物质的供给,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并加喂夜草。
3.注意运动。笼养公母兔要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运动两次,每次一小时左右。运动能促进家兔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增强抗病力,提高公兔的配种能力,减少母兔空怀和死胎,提高母兔产仔率和仔兔成活率。
4.适龄配种。公母兔的初配年龄和体重分别为:公兔7~8个月。体重3.5~4千克;母兔5~6个月,体重3~3.5千克,防止过早配种,禁止近亲交配。
5.适时配种。母兔的发情周期为8~15天,()发情持续3~5天。若发现母兔在笼舍内表示不安或乱跑,食欲差,频频举尾,爬跨其它家兔,外阴潮红、肿胀、湿润,分泌的粘液较多,此时配种,可有效地提高受胎率。
6.注意复配。为了确保母兔怀孕和防止假妊娠,在第一次配种后,间隔7~8小时,用同一只公兔再交配一次。也可采用双重配种,即一只母兔连续与两只公兔交配,间隔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此法只适用于商品兔生产,不宜用于种兔生产,以防血统混乱。
7.合理利用种公兔。壮年公兔每天可配2次,连配两天后应休息1天,初次配种的青年公兔每天可配种一次,休息1天,实行隔日配种的方法,公兔每天应适当晒太阳,增加光照时间。
8.催情。有些母兔乏情,拒绝交配而影响繁殖,为使母兔能发情配种,除改善饲养管理外,还可采用催情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激素催情、按摩催情、气息催情等。
9.加强管理。母兔怀孕后,除了喂给全价营养物质外,还要做好护理工作,防止流产。为了避免流产,母兔怀孕后要一兔一笼,防止挤压,不要无故捕捉和随便搬动母兔,摸胎时动作要轻,饲料要新鲜卫生。母兔产前3~4天,把已消毒好的产仔箱放人兔笼内,供其拉毛筑巢。母兔分娩完毕应喂给加少许食盐的麸皮水或温米汤,以解渴和促进泌乳,在产后3天内,应喂些抗生索,以防发生乳房炎等疾病,把初生仔兔按时送进母兔笼舍内吮乳。
10.注意保暖。春季,由于气温尚未完全回升,天气多变,空气湿度也大,还常出现倒春寒天气,因此,要注意保暖防潮,并增加家兔的光照时间,防止仔兔受冻和患病。
11.防治疾病。春天,各种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且传播快。流行广,家兔易突发某些疾病。因此,兔舍和兔笼应定期打扫并消毒,对家兔应定期防疫和驱虫。家中有明矾畜病不作难夏吾双灌服,治疗家畜支气管炎。

秋季草鱼鱼种培育关键措施


秋季,是鱼种培育的关键季节,草鱼种摄食量大,生长旺盛。由于昼夜温差大,总体气温、水温下降,也极易造成泛池和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饵料投喂方面

前期气温较高,草鱼种食欲旺盛。一般硬颗粒饲料投喂不超过草鱼鱼种体重的3%,膨化颗粒饲料不超过鱼体重的1.5%,大规格草鱼种的培育可适当投喂青饲料。随着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下降,鱼类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后期,应视天气、水温等情况科学投喂,逐渐减少投喂量。后期投喂量大,不仅造成水质污染和浪费,草鱼种在越冬前还易生病。

二、水质调控方面

一是要经常加注新水,避免池塘水位大起大落。二是全池泼洒生石灰调节水质,也可用EM菌、底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

三、鱼病防治方面

秋季草鱼种易患肠炎病、爆发性出血病及多种寄生虫病,后期易患真菌性鱼病。应加强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每隔15天,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全池泼洒一次,泼洒杀虫剂时,间隔7天后再用一次,提高杀虫效果。同时,药物拌饵投喂,连喂5-7天。能够有效的预防鱼病的发生。

四、日常管理方面

坚持每天巡塘,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及草鱼种的吃食活动情况。九、十月份,白天气温较高,每天都要适当开启增氧设备,通过曝气、增氧去除池塘中的有害气体,减少鱼病的发生,提高饵料利用率。天气发生变化时,要预防泛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718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