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社会生态因素对藏獒品种形成的影响

自然生态因素主要是指高海拔、低气温、强辐射和强气流等。藏獒在产地自然生态因素近3000年的陶冶与影响下,在机体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征、体躯结构、体形外貌甚至气质秉性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藏獒独特的品种性能和特点,或者说,自然与社会生态因素对藏獒的品种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藏獒具有 一年只产一胎的繁殖特点(或称繁殖习性),而且幼犬出生和生长发育特点与青藏高原的气候、季节转换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幼犬多在每年最寒冷的季节(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出生,生后的幼犬在严寒的气温条件迫使下,本能地大量吮乳,不仅抵抗了严寒,也促使幼犬快速生长,奠定了强壮的体质、体况及生后的生长发育基础。至4-5月龄时,青藏高原恰至冷暖季节转换期,气温适宜,天高气爽,幼犬随意奔走,活动量大,体质强健,消化能力强,己经进人生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而此时正好是草原上青黄不接的时节,有大量饿毙的牛羊可供幼犬随时啃食,保证了幼犬发挥出最大生长潜力所需的营养物质。在青藏高原,每年的4-10月份,藏獒幼犬以高速生长完成其成年体高90%以上的生长量,从而奠定了其生后至成年的体型基础。

一般而言,自然生态因素对藏獒的影响稳定而持久,具有累加性,是一种累代的影响和作用,使藏獒在体形外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生物学特征、行为习性等多方面受到了产地自然环境深刻的影响,其中尤以气温和海拔的影响最为突出。在气温与海拔及其他自然因素(或称自然生态条件)的长期综合影响下,藏獒具有了高大的体型、强壮的体魄、刚毅的气质秉性等一系列适应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了对高海拔、强辐射、低气温、低氧压和强对流气流等高原环境特殊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外观上的表现随处可见,如藏獒具有双层被毛,绒毛密软,周毛粗长,冬日利于保温,夏天便于避雨。因此,藏獒具有耐低温严寒和喜凉怕热的特点,可以有效抵御冬季的风雪严寒,藏獒种群内98%以上的个体具有深毛色和深色皮肤,可以有效防止高原强烈紫外线对其深部器官和组织的伤害.宽深的胸廓使得呼吸与血液循环系统得到了充分的发育,为藏獒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保证了藏獒在外出觅食、巡视草原、看护毡房时迅猛出击和勇敢搏斗的能力.在高原牧区,藏獒主要作为护卫犬使用,白天藏族牧民通常会将藏獒拴系起来,夜晚放开,任由藏獒自己去觅食或巡视,几千年来,这种习以为常的饲养管理方式不仅使藏獒具有了昼伏夜出的行为习性,即藏獒多在白天嗜睡,夜间十分机敏和兴奋。每当夜幕降临,藏獒即如临阵的卫士,毫不迟疑地奔向草原、奔向高山,履行自己的职责。据统计,夜间一只藏獒的巡走路程平均可达到20千米,面积达到50平方千米。在高原缺氧条件下,藏獒一个夜晚要巡视这样广大的区域,奔走如此遥远的距离,其必须具有强健的筋骨、结实的体质。所以,在藏獒产区生态环境,生产要求等因素的长期影响下,牧区的藏獒多具有非常协调的体型结构,其体长略大一体高,体形接近正方形,并具有胸深与肢长近乎相等,前躯、中躯、后躯近乎相等,头长和颈长近乎相等一系列特点,使得藏獒体形紧凑、四肢强壮、骨量充实、力量充沛、行动敏捷。在藏獒原产地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下,藏莫所具备的是粗糙紧凑型体质,是二种完金适应于青藏高原特殊生境条件的体质类型,其形成是遗传的,也受到个体当代所处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改变,后者取决于环境作用的强度、持续性及藏獒个体的适应能力。

由于藏獒原产地牧业生产作业方式的相对封闭和流动,藏獒不仅保留了远古祖先护食、埋粪、标记领地等行为习性,而且具备了护卫犬警曝生人、攻击外人、护卫主人等重要的行为特点,形成了藏獒孤傲、勇猛的气质秉性,在空旷的草原上,对主人百般温顺,视护主为生命,而对生人又高度警惕、存在强烈的排斥心、理乃至敌意,关键时刻勇敢搏击,毫不迟疑,被国内外赋予世界上唯一不惧怕暴力的犬品神之美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74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巴美肉羊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